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解析浮標使用技術

 張長河圖書館 2009-10-21
一、浮標的作用
  若想用好浮標,首先就要對浮標有一定的認知。
浮標釣魚活動中的實際作用是什么?我認為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
  1.控制魚餌在水中的運行速度及在水下的狀態(tài),通過浮標上所表現(xiàn)出的顫動、上升、下頓等信號,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知道哪些是魚吸餌進嘴的反應,同時也可大概了解到魚的大小和種類等。
  2.我們可以利用不同類型、大小的浮標,結合不同的調標方法釣到生活在不同水層的魚類。
  3.我們可以通過不同造型和用途的浮標,在復雜的魚情下較容易地釣到對象魚。
  4.借助浮標自身的浮力大小,在風大或釣遠時選用中、大號的浮標,配上較重的鉛墜,就能把鉤餌很順利地投到預定釣點。
  二、浮標的材質
  想擁有一支或幾支高品質的好浮標,就一定要知道如何挑選浮標。這就需要了解制作浮標的材質都有哪些,同時也要了解什么樣的材質優(yōu),什么樣的材質差。用于制作浮標的材質有很多種類,這里就不一一向大家介紹了,我主要說說目前使用最多、也是最為流行的三種材質的浮標。
  1.蘆葦標
  制作蘆葦標所用的上等材質,通常是經(jīng)過了一年的風干或次年生的蘆葦,其紋理美觀、截面圓滑,節(jié)長的蘆葦應該是最好的。用蘆葦制作浮標有多種方式,更多的是把蘆葦剖成兩片或多片,然后再重新粘合,當然也有在實心蘆葦桿中間插入一支碳纖棒后,再用刀具全手工削制而成的。如果制標人的手藝高超,涂漆配制技術也很到位,那這種浮標就是難得的精品,這主要表現(xiàn)在浮標自身的重量輕、比重合理、靈敏度高、信號準確。
  2.孔雀羽標
  用孔雀羽制作的浮標分為去殼和帶殼兩種。上等的孔雀羽外皮薄、色澤白、內質緊,可取用的部分也大。一般孔雀羽的浮標采用兩片拼成,也有多片拼成的。兩片拼成的浮標對孔雀羽的材質要求很高:單片孔雀羽的半徑要圓,且兩片半徑需一致。這樣拼合在一起后,浮標的直徑圓,且粗細相對好處理,在制作時方便對標形的把握。帶殼孔雀羽浮標不容易滲水,彈性好、浮力大,硬度和穩(wěn)定性都不錯,但沒有去殼孔雀羽浮標靈敏,而且耐撞擊性較差。目前市面上的高檔孔雀羽浮標都是去殼后加工制作的,耐用性相對較強,在輕微的外力作用下就有很靈敏的標相反應,可以說是有靈性的浮標。
  3.巴爾杉木標
  巴爾杉木有質地柔軟、浮力大、比重小、質輕多孔等特點,是世界上最輕的木材之一。高品質的巴爾杉木浮標具有潔白的自然色,所含的木筋少,同時也具有重量輕、強度大等特點。用巴爾杉木制作的浮標可集蘆葦標和孔雀羽標的優(yōu)點于一身,主要表現(xiàn)在標的浮力大、穩(wěn)定性好、魚訊明顯、靈敏度高,是目前使用最廣泛也是綜合性能最強的一種浮標。
  三、標尾及標腳
  標尾可分為軟尾(即空心尾)和硬尾(即實心尾)。軟、硬尾由于制作時所用的材料不一樣,所以在性能上的差別還是很大的。軟尾是用一種質量很好的塑料制成,比重小于水,因而它可以稍微增加一點浮標的浮力,又由于軟尾都是真空的,因此要受到一定的外力作用才會啟動,因此也有過濾虛假信號的功能。軟尾還有個好處是,雖然下沉幅度不大,但給人的感覺卻是“頓感”較強,這也是很多釣友青睞軟尾標的一個重要原因吧!硬尾一般都是采用玻纖或碳纖制成。硬尾的比重比軟尾要大,故會降低浮標的浮力。但硬尾通常比軟尾細,也就是說它比軟尾要靈敏,在受到外力作用時下沉幅度較大,有放大魚吃餌信號的作用。硬尾雖能更好地反映出魚吞鉤的信號,但也容易出現(xiàn)虛假的動作。了解了軟、硬尾不同的性能,我們就可以根據(jù)不同的魚情去選擇最適合當前魚情的軟、硬浮標。
  標腳一般有竹腳、碳腳、玻纖腳……竹腳有長竹腳和短竹腳之分,它即有重量又有浮力。好的竹腳選用的是接近竹皮那部分,因其韌性強、結實耐用。用碳纖和玻纖制作的標腳是沒有浮力的,用這兩種材料制成的標腳不能過粗,如做的粗大會對浮標的浮力造成影響,會使浮標的靈敏度降低,所以用這兩種材料制作的標腳通常都比較纖細。這三種標腳與主標體的比例要求很嚴,長短、粗細的設計都應與主浮體相匹配,達到渾然一體,因為它們最重要的作用是調節(jié)整支浮標的重心、翻身速度以及浮標的穩(wěn)定性。
  四、浮標常見的造型及適用的魚情
  1.長身細碳腳軟尾標。以去殼的孔雀羽標最具代表性,其修長的標身使浮標下行穩(wěn)定,而貫穿標體的碳腳使得標體強度得到提高,并適當降低了浮標的重心,這樣浮標會翻身平緩、下行穩(wěn)健、信號真實準確,是底釣的首選。又由于其獨特的七目短尾設計,標翻身立起后一般就到達了六目,只需再下沉兩目的高度,鉤餌就基本到位了,大大減少了鉤餌到位過程中出現(xiàn)的虛假信號,同時它也是對付底層滑口慢魚不可缺少的利器。這里還要說明,近兩年還出現(xiàn)了由巴爾杉木和蘆葦制成的長身細碳腳軟尾標,其性能與孔雀羽制成的浮標差別不是很大,只是由巴爾杉木制成的比孔雀羽制成的浮標耐撞擊性更好,適應不同魚情的能力也比孔雀羽浮標更強,而這種類型的蘆葦標要比孔雀羽浮標的靈敏度高。
  2.長身細長碳腳硬尾浮標。通常這種浮標都被設計成流線形長標身,標腳細長,標尾多由玻璃纖維制成,目數(shù)一般在11目以上,其特點是抗風浪性強,可以說這樣的設計更加“魚性化”——細長標尾相對延長了鉤餌到位的行程,鉤餌在水中緩緩下落,方便魚離底截食。這類浮標的信號反映靈敏清晰,特別是在冬季垂釣或比賽的后期魚開口很小、信號微弱時,選用此類浮標將有不俗的表現(xiàn)。
  3.長、短身硬尾粗腳浮標。這種類型的浮標分為長身標和短身標,多以竹腳為主。它們所適用的魚情差別很大:長身硬尾標由于有其優(yōu)良的穩(wěn)定性,在下行過程中能很好地探測出魚訊,而且能準確、明顯地反映出魚吃餌的信號,最適合釣半水及以下的魚,同時也是釣生口魚的利器,如能很好地掌握它,再用其他類型的浮標就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短身粗腳硬尾浮標是專為釣浮設計的,由于釣浮要求魚餌到位快,且能迅速反映在浮標上,所以要求這種類型的浮標標尾要短、浮標的重心要最低、浮標翻身站立的位置同水面的相交處要盡量靠近示標。
  4.中長身碳腳長硬尾浮標。這類浮標多采用自身浮力大、強度高的巴爾杉木制作而成,標腳一般長而粗,標尾超長,多在13~20幾目。其特點是浮力大、配鉛重,浮標不僅翻身快下底也快,能有效地排除暗流和雜魚的干擾,是主攻底層大魚的利器。在水庫休閑釣及釣混養(yǎng)比賽中使用長竿釣大魚時,此類浮標是首選。另外,在大風天和垂釣水域較深時也應選用此類浮標。
  浮標發(fā)展到今天已遠遠不止上述這幾種,很多有“個性”的浮標也是制作者針對一些特殊魚情而設計的。但我認為一支浮標如“個性”太強,不僅削弱了其他功能,而且掌握起來也會很難。因此,在選用浮標時還是選擇常用的浮標類型更切合實際。
  五、了解浮標品性是浮標調釣的關鍵
  每一種類型的浮標由于選材用材、工藝水平的高低、同一材質的浮標號數(shù)等因素不同,決定了每支浮標擁有不一樣的品性:有的標靈敏性高點,有的標穩(wěn)定性好些,有的靈敏性和穩(wěn)定性都不錯。正因如此,如果我們在沒有充分了解浮標品性的基礎上去談浮標調釣,就顯得不切實際了,同時也是對釣魚人的一種誤導。
  怎么了解你手中的浮標品性呢?很簡單!準備一個調標筒,將你的浮標調到你習慣的調目,不管是軟尾標還是硬尾標,也不要管浮標的大小及類型,然后用手輕輕按壓幾次,讓其穩(wěn)定在一個調目上。例如你調的是3到5目,待浮標穩(wěn)定后剪下3~5目的鉛皮,讓浮標上升3~5目,然后把剪下的鉛皮裝回,再加入同樣重量的鉛皮,觀察你調的浮標目數(shù)是否也下沉3~5目,這時就會出現(xiàn)三種不同的結果:(1)下沉超過3~5目(2)下沉不到3~5目 (3)下沉3~5目。從而就得出3種結論:(1)這支浮標靈敏性高,在很小的外力作用下就能下行。(2)這支浮標偏遲鈍,需要大點的外力才能起動。(3)這支浮標靈敏性和穩(wěn)定性恰到好處。通過這樣的測試之后,你對浮標的品性就有了初步了解,但這還遠遠不夠,只有在實釣中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使用,全面了解浮標在什么時候翻身、什么時候站立、站立停頓要多長時間、下行到底又需多長時間……這樣才能做到對自己的浮標心中有數(shù),才能充分利用其自身特點進行相應的調釣,從而去適應不同的魚情。
  六、正確理解調標
  調標的方法很多,各人都有自己的調標方法和認識,但我認為不管哪種調標方法都不能包打天下。魚情千變萬化,調標也應該是活的,要根據(jù)餌的重量、魚的大小、水的深度以及其他各方面因素來做出調整。要做到這點,正確的理解調標就很重要。
  1.調標的目的,一是使子線和鉤餌在水下的狀態(tài)適用不同的魚情,盡量降低魚吃餌的障礙;二是通過對浮標的調整使浮標的信號清晰;三是使浮標能正確地反映魚吞餌的信號,從而減少空竿而多上魚,這三者是一個統(tǒng)一體,缺一不可。很多釣友長期找不到調釣的要領,就是沒有明白這個道理。
  2.調標在釣慢魚或滑口魚時需要格外注意,在釣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上魚慢或雜亂動作多時,為了達到多獲魚和減少空竿率的目的,這時我們就需要對浮標進行精細的調整;而在釣生口魚和快魚時,調標已沒有什么實際的意義,生口魚見餌就吞,下頓、上頂、下挫、截口全都能中魚,這時再刻意的調標就是多此一舉。
  3.調標的最終目的是為了釣上魚,要釣上魚就離不開餌,所以離開餌的比重談調標是不妥的。就算你使用一支很好的浮標,但在調標中不注意浮標與餌重的關系,也是不可能調釣好的。以釣底為例,假設你調的是高目,可是你用的餌比重很輕,就會出現(xiàn)鉤餌不到底或標動無魚等現(xiàn)象。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由于篇幅有限就不一一細說了,我想最好的辦法是在你釣魚時先稱一稱餌的比重,這是調釣浮標的重要前提。
  浮標是釣魚的重要組件之一,甚至可以說是釣魚人的眼睛,我們必須重視它,但不能迷信它,只有把浮標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才不會為浮標所累。
     浮標在釣魚中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我們可以通過浮標的各種細微反應,很清楚地了解魚類吃餌的各種舉動,從而釣獲它們。正確地了解浮標、讀懂浮標的真實語言,在實際釣魚中達到人標合一的境界,是我們每個
釣魚人的追求,也是釣好魚的關鍵所在。
中國釣魚網(wǎng)收集整理

魚漂

幾種常見調標方法

前言:自從學習釣魚以來,尤其是學習臺釣技術以來,從各種媒體中接受、閱讀了不少有關臺釣(現(xiàn)在也有很多人稱之為“懸垂釣”)的資料和文章,特別是關于調標方法、靈與鈍的探討、爭論更是讓我翟燴些釣技“低凹”者暈頭轉向、一頭霧水。雖然都能讀懂這些文章,但自己始終對這些方法缺少一個根本的學習、了解和掌握,更談不上能熟練運用了。因此,本人下決心:看別人十遍,不如自己親自動手做一遍。于是,我花了好幾天時間,將搜集到的目前常見的兩大類五種調標方法(當然還有其它調標方法,但不在本人目前的學習、調試、試驗的范圍之內),在調標筒內進行了一次認認真真的親身調試、試驗。其目的,一是為了進一步深入學習、掌握這些調標方法的實質和精髓,同時也為了使自己的釣技水平再提高一步?,F(xiàn)在把它拿出來,向各位釣友做一匯報,也算是向各位釣壇高手、大師上交的一份作業(yè),也作為同剛接觸臺釣技術的釣友相互學習、交流之用??赡艽嬖诓簧馘e誤之處,敬請給以熱情批改,本人將深表感謝!

 ?。ㄒ唬?、不帶餌調標

  1、空鉤、半水調4目(即通常所說的調4釣2)

  ——調標步驟:

 ?。?)先在空鉤、半水時,通過增減鉛皮將浮標調到4目;

 ?。?)然后掛雙餌(模擬餌,與真釣餌大小、重量基本一致,以下同),移動浮標達到釣2目;

  ——觀察餌團在水下狀態(tài):下餌觸底,上餌懸浮,下鉤餌子線略有彎曲。

  ——主要影響因素:餌團大小、重量要求嚴格,要求一致;

  此法為目前廣泛使用的一種調、釣法,多數(shù)釣家認為此法較適合比賽池釣,原則不適宜大自然野釣。

  2、空鉤、半水調平水

  ——調標步驟:(1)先在空鉤、半水時,通過增減鉛皮將浮標標尖調成平水;

 ?。?)然后掛雙餌、移動浮標確定釣目N(例如N=1、2或3);

  ——餌團在水下狀態(tài):受餌團大小、重量影響大,雙餌臥底,子線處于彎曲狀態(tài);

  ——適用垂釣場合(環(huán)境):屬于釣鈍,應用于有風浪、水流動干擾的環(huán)境。

  3、無鉤、半水調平水

  ——調標步驟:

 ?。?)鉛墜上先不掛子線和鉤,在半水時,增減鉛皮將標尖調成平水;

 ?。?)然后掛雙餌、向上移動浮標確定釣目N(例如N=1、2或3);

  ——觀察餌團在水下狀態(tài):鉛墜觸底(或躺底),鉤子(餌團)及子線均橫躺水底;

  ——適用垂釣環(huán)境:屬于極釣鈍,用于防止小雜魚鬧窩,以及釣刁滑魚。

 ?。ǘ?、帶餌調標

  1、雙餌、半水調平水

  ——調標步驟:

  (1)先雙鉤掛餌,在半水狀態(tài)下,通過增、減鉛皮將標尖調成平水;

 ?。?)然后向上移動浮標確定釣目,使標尖露出水面N目(N=1、2或3目);

  ——餌團及子線在水下狀況:

 ?。?) 當只要看到釣目時,下餌就一定到底了,當釣目在3目以內時,水底餌團處于上餌懸浮,下餌輕觸底,子線略有彎曲。

  (2) 甚至當我將釣目調到4目時,上餌仍然處于懸浮狀態(tài),只是下鉤餌子線明顯彎曲了。

  ——靈敏度及實用性:

 ?。?)此種調法,由于在確定調目時,就完全消除了雙餌重量的影響,因此,這種調法非常靈敏。

 ?。?)由于靈敏度非常高,穩(wěn)定性就相對變差,因此我覺得,可能不適用于野釣和風浪較大時以及有水流流動的環(huán)境。

  2、單餌、半水調平水

  ——調標步驟:

  (1)先單鉤(上鉤或下鉤)掛餌,通過增、減鉛皮將標尖調成平水;

  (2)然后掛上雙餌,向上移動浮標使之上升到露出水面N目(N=1、2目均可)。此時餌團狀態(tài):下餌觸底、上餌懸浮,子線有1-2目的輕微彎曲;

 ?。?)當釣目調到3目及更高時,子線就更彎曲了,雙餌就都臥底了

 ?。?)當浮標的視標上移到全部露出水面時,鉛墜觸底了。

  ——現(xiàn)象觀察分析:

  掛上雙餌時,我觀察到:當浮標向上移動到標尖處于平水狀態(tài)時,是處于最靈敏的狀態(tài),此時,下餌輕觸底、上餌懸浮,子線完全垂直。因此,從理論上講,釣“平水”是最靈敏的,但這是不實用的釣目,一是視標標尖平水不便于觀察,二是由于整個釣組太靈敏而穩(wěn)定性很差,在實際使用中,一般都是釣1-3目,此時,下餌輕觸底、上餌懸浮,子線略微彎曲1-2目。

  (三)、結論:通過對以上幾種調標方法的綜合對比,按照靈敏度從高到低排列順序,我認為應該是:雙餌調平水、單餌調平水、空鉤調4目、空鉤調平水、無鉤調平水。

 ?。ㄋ模⒔Y束語:

 ?。?) 以上調標的調試、試驗僅是在調標筒內進行的靜態(tài)調試,若拿到實際應用中,可能還會需要作一些微小的調整和變化;

 ?。?) 本次調試、試驗所使用的是“釣仙”3#、11目細尾浮標,同時也使用了“無天”4#、7目粗尾(2毫米)浮標作為對比,取得了一致的試驗結果。



帶餌調漂法

張立深
2008330


調幾釣幾不科學。
第一,忽略了餌重,預留的浮力不等于餌重。
第二,平衡關系沒確定,釣目不是和諧點。
第三,調釣帶有主觀盲目性,理論依據(jù)不足。第四,就浮漂而言,每只浮漂的動態(tài)范圍不一樣,它具有單一性.
好多人對調漂感到困惑,關鍵是忽略了整個釣系中浮力與重力的動態(tài)平衡關系,在施釣中找不好它的和諧點。
臺釣釣系中的核心,就是浮力與重力的動態(tài)平衡關系,調漂就是調整它的動態(tài)平衡。使浮力與重力的動態(tài)平衡達到最佳,使其受外力影響敏感度最大。
一、帶餌調漂的三個條件和一個原則。
三個條件:
1)千斤必須是懸空的。

2)水線必須是垂直的(包括子線)。

3)必須用施釣餌調漂。
一個原則:浮力與重力的平衡。

易記順口溜(牢記)
千斤懸空,水線直,
擬釣用餌來調漂,
平衡關系是道理。

二、調漂
1、底釣調漂
易記順口溜(牢記)
掛餌離底調平水,(單餌或雙餌)
去餌漂穩(wěn)是調目,
調目以上動態(tài)區(qū),
下移靈敏上移鈍,
不靈不鈍釣中間。
2找底
易記順口溜
掛餌離底調平水,
上移浮漂來找底,
漂目出水 餌觸底。
3、浮釣(包括離底釣)
易記順口溜
雙餌離底定釣目,(一般為3目左右)
去餌漂穩(wěn)是調目,
上下移漂找釣棚,
調釣靈鈍自兼顧。
4施釣
易記順口溜
施釣進入動態(tài)間(中),
諸多因素互牽連(聯(lián)),
平衡關系已擬定,
力求和諧是關鍵。
三、注意事項:
1、每只浮漂的動態(tài)范圍不一樣,它具有單一性(餌重在漂尾上反映的長度,稱動態(tài)范圍)。
2、盡量選用動態(tài)范圍較大的浮漂。動態(tài)范圍大,兼容性好,和諧區(qū)域大,對水底平整度、餌的大小、比重的輕微變化有較大的兼容區(qū)。
3、盡量選用細尾浮漂,細尾動態(tài)范圍大,靈敏度高,如視力不好、觀漂困難,可加粗漂頭,但標點必須下移粗頭以下(標點就是擬定的調漂起點)。
4、一般情況下的調漂,單餌調漂為好(指底釣),兼容區(qū)間大,較穩(wěn)定,信號真實。
5、雙餌調漂適合釣快魚,生口魚,釣醬層較厚的水域(包括釣離底和浮釣)。
6、調目和釣目的確定是依據(jù)所用浮漂和所用釣餌調校出來的,它具有單一性。
7,動態(tài)范圍的大小與浮漂(浮漂質量)成反比.與餌重成正比.用漂適中偏大為好.
                                                                                                                                                                                                                      解“擬釣用餌來調漂”(帶餌調漂法注解---1)
浮釣調漂最簡單,就不解釋了。
底釣調漂用餌一般分三個級別:
蚯蚓(包括掛蟲餌)——較輕,
拉餌(包括拉蟲,肉加饃、面餌)——中等,
搓餌(包括皮筋顆粒)——重。
三個級別的餌重差距較大,因此調出來的調目差距就大。
1、用蚯蚓或掛蟲調漂最簡單,掛上餌后調近似平水,上移浮漂找底后,露1-2目就可以釣了。根據(jù)水情魚情,適當調整就是了。
2、拉餌:拉雙餌離底調近似平水,幾竿即能調好,上移浮漂找底后,施釣中找和諧點就是了。
3、搓餌:搓餌(單餌或雙餌)離底調近似平水(餌散可粘些,餌大小適中即可),初學者可用與餌重差不多的皮筋顆粒代替,(釣鯽魚,用鯽魚顆粒,釣鯉魚用鯉魚顆粒)。調漂當中,餌重的誤差以及施釣中餌團的大小不均,和水底2、3目的不平,兼容區(qū)內的均衡作用就自動調節(jié)了?;旧喜粫绊戩`敏度。
和諧點最終會以釣目的形式表現(xiàn)在標目上。一般情況下,單餌調的漂,釣目試定在調目以上2/3處,雙餌調的漂釣目試定在調目以上的1/2處為好,拉雙餌調的調目與搓單餌調的調目近似,可兼餌施鉤(拉搓)。
只要用平靜的心態(tài)去思考,辯證的去分析,很快就能掌握并能靈活運用,

施釣中靈敏與遲鈍的調整   (帶餌調漂法注解--2)
施釣中的靈敏與遲鈍,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
   什么是靈;什么是鈍,靈就是快;鈍就是慢??欤褪莻鬟f信息的連線(包括子線)較緊直,使信號傳遞快;慢,就是傳遞信息的連線(包括子線)較松曲,使信號傳遞滯后。
在施釣過程中,每次換餌后都有一個從帶餌平衡到空鉤平衡過度的演變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浮力與重力,始終進行著平衡的自動調節(jié),重力不斷的減少,而浮力也在不斷減少,(浮漂上升)。這就是釣系中的動態(tài)平衡。
在釣系中,浮力大于重力,整體會上升;重力大于浮力整體會下降。在擬定的動態(tài)范圍內上移浮漂,水線加長,重力受水底支撐,水線(包括子線)就會變松;相反下移浮漂,就等于增加浮力,水線(包括子線)就會緊直,這就是下移靈敏上移鈍的道理。
一般情況下,餌團的大小不均,比重的輕微變化,以及水底的輕微不平,動態(tài)范圍內的均衡作用,會自動調節(jié)的?;旧喜粫绊懻w的靈敏度。
小幅度的靈鈍調整,主要靠上下移位浮漂解決,大幅度的調整可由雙餌調漂,改浮釣調漂,或雙餌調漂,改單餌調漂,單餌調漂,改臥底調漂。
調(釣)靈敏:單餌調的漂,逐步下移浮漂釣目至平水,如需再靈,改雙餌調漂,直至浮釣調漂,釣離底。
調(釣)遲鈍:雙餌調的漂,逐步上移浮漂釣目至調目,如需再鈍,改單餌調漂,直至千斤輕觸底(子線臥底)。
一般情況下的垂釣,單餌調漂既可。
       靈鈍的調整,首先考慮餌在水底的狀態(tài),魚就餌的舒適度,其次才是信號傳遞快慢,統(tǒng)籌兼顧,整體和諧,才是最佳。
       另:如水情,魚情需要釣目移至調目(極鈍),示標露出水面過高,影響浮漂本身靈敏特性的發(fā)揮,以及受風影響過大時,可將動態(tài)范圍整體上移(另解)。

帶餌調漂法注解----3)
如何測量浮漂的動態(tài)范圍?
    動態(tài)范圍--------就是餌重在漂尾上反映的長度.
取一只浮漂,掛上一塊與釣對象魚用餌重量差不多的橡皮,半水調成平水,然后取下橡皮,再放入水中,看空鉤平衡點以上漂尾長度(量一下)。兩只以上浮漂做比較,長的為動態(tài)范圍大。它具有單一性。
用同一辦法,可以檢測同款同號浮漂浮力的大小,浮力大的為好。如想讓兩只浮漂浮力相等,可依浮力較小浮漂為準,在浮力大的浮漂漂腳上裹上鉛皮配重粘好,使兩只浮力一樣,但是,動態(tài)范圍還是不一樣地。

   帶餌調漂法注解-----4

   就浮漂的浮力大小而言,體積相等,浮力大的靈;浮力小的鈍。(動態(tài)范圍大的靈),浮力相等,體積小的靈;體積大的鈍。就漂尾粗細而言,細的靈;粗的鈍。就漂尾實空而言,實心的靈;空心的鈍 -----等 等                                  浮漂本身固有的靈鈍特性,在釣系中固然重要,但不占主導地位。占主導地位(靈敏與遲鈍)的是釣系中浮力與重力的動態(tài)平衡關系。統(tǒng)籌,兼顧,和諧才是根本。

    施釣中,什么是靈,什么是鈍,靈就是快,鈍就是慢.靈,就傳遞信息的導線(包括子線)繃直,使信息傳遞快捷,慢,就是傳遞信息的導線(包括子線)松弛,使信息傳遞滯后.,  
   浮漂在釣系中,釣目距離調目越大越靈敏(最大值,超不過餌重在漂尾上反映的長度);釣目距離調目越近越遲鈍,釣目越過調目的值,不能超過鉤重(包括子線重)在漂尾上反映長度。
浮漂的靈與鈍,與釣系中的靈敏與遲鈍,概念上有本質上的區(qū)別,兩者不能混淆,靈與鈍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是相輔相成的對立統(tǒng)一體,缺一不可。
注意力應放在釣系中浮力與重力的動態(tài)平衡關系上,應放在釣系中靈敏與遲鈍的關系上,拋開釣系中的靈敏與遲鈍,去追求浮漂的靈與鈍(或一味追求高檔浮漂),勢必進入霧區(qū).
浮漂調整固然重要,但在整個垂釣過程中不佔主導地位,天氣是第一位的,選位是笫二位的,誘魚(餌)是第三位的,---------要綜合考慮,辨證分析,隨機應變,,靈活運用,才是根本.

簡單實用的調漂方法
浮漂的調整非常關鍵,他直接影響著你的釣獲,現(xiàn)介紹一種簡單實用精確的調漂方法給大家
  1. 組裝好釣組后先在鉛皮座上裝上重力大于浮漂浮力的鉛皮(帶鉤),然后逐漸往上推浮漂,使浮漂露出水面一目左右,然后再把浮漂往下推20公分就可以開始調漂了,這樣調出來的浮漂不用考慮線的重量,很精確。而且找底很快。
2.調漂注意事項:
a。必須將水線壓入水中(特殊調法除外)
b。釣大鯽魚浮漂調6目左右,釣小鯽魚調3目左右,釣鯉魚調8目左右
 c。浮漂調好后往回抽桿使浮漂沉沒,然后看能不能回到你所調的目數(shù),如果能回去說明調漂正確,不能回去就要再調。
 d。釣的時候要注意隨時檢驗浮漂目數(shù)的變化,防止浮漂吃水目數(shù)發(fā)生變化。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