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助圖吧
![]() 前不久去了一趟美國阿拉斯加的凱特麥國家公園,拍攝捕食鮭魚的棕熊。這兩天把照片整理了出來,這里就和大家一起分享。 ![]() 阿拉斯加棕熊可能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熊,體長三米多,體重可以達到六、七百公斤,個子比北極熊都還大。但這并不妨礙它有一副敏捷的身手,跑起來的話,時速可以達到56公里,而且還有一副長達一米五的爪子,可以一掌打死一頭鹿。 ![]() 每年夏、秋之際,當在太平洋里長大的鮭魚們回游到它們出生的淡水河上游來產卵時,餓得要靠青草和蛤蜊來填飽肚子的棕熊們就會聚焦在河岸邊,盡情地享用鮭魚大餐。 ![]() 河流中的小型瀑布是鮭魚們必須克服的障礙,唯一辦法,就是使勁全身力氣往上一躍,像鯉魚躍龍門一樣跳上瀑布。對于一些不那么幸運的鮭魚來說,當它們掉下來時,并不是落入水中,而是落入早已等在瀑布上面的棕熊口中。 ![]() 聰明的棕熊掌握了鮭魚的習性,它們只須張著嘴等在上面,就可以享受這天上掉下來的“餡餅”,簡直不費吹灰之力,在空中的鮭魚,根本無法控制自己的身體。 ![]() 這是一頭剛成年的小熊,仿佛是第一次在河里捕魚,我看它緊張兮兮的,捉到魚后,就急急忙忙地往岸上跑,要躲到樹叢里去獨自享用,生怕別的熊來搶它的魚。 ![]() 實際上,棕熊之間互相爭奪獵物的事時有發(fā)生。根據(jù)我的觀察,健壯的公熊在河里捕到魚后,往往從容地就地解決;而像這頭小熊,自知還不夠強大,捕到魚后,就會銜著魚趕快地躲起來。 ![]() 鮭魚們在長途跋涉中,學會了回游的技巧:它們喜歡沿著河邊巖石往上游,因為這里的水流最緩,有時候逆流還會變成順流,所以最省力。這頭棕熊顯然對鮭魚的這個習慣了如指掌,先行占據(jù)了要道。我看它這一個上午,收獲確實不小,比河里其它幾對熊吃到的魚多得多。 ![]() 這個季節(jié),河水清淺,剛好沒過鮭魚的脊背,對于棕熊來說,用它那雙魚叉似的利爪捕魚,是再方便不過的了。對于鮭魚來說,唯一的優(yōu)勢就是它的數(shù)量。 ![]() ![]() ![]() ![]() ![]() ![]() 經過漫長跋涉回到河流上游的鮭魚,身體的顏色也會發(fā)生變化:原來銀灰的身體變得通紅,尾部與頭部還有一層深綠色,背部隆起,吻部突出。這些變化,是它們進入繁殖期的標志。這個時候,它們也就是我們熟悉的三文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