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數和大盤
牛市:指數在60日線與120日線之上。
熊市:指數在R60線與R120線之下。位于二者之間則是熊牛或牛熊轉換區(qū)間,應做好多空的準備。
指數真正走好的特征:R線三金叉見底和(DIF)0上紅。
指數下跌時,保持平靜;指數上升時,保持冷靜。
對指數的運行態(tài)勢,要有基本的把握。
指數F30代表超短期走勢。
指數F60代表短期走勢。
指數R線代表中短期走勢。
指數Z線代表中長期走勢。
指數Y線代表長期走勢。
F1圖的使用:用于進行細化分析,預測并判斷指數(個股)的細微變化,可提前預報指數的走勢。
對指數的管理:在F30,日線和周線圖中,用2&3理論進行管理。因此,一定要隨時把握好指數方向,尤其是關鍵時刻,防止套牢和踏空。
指數穿越2&3的一般形態(tài):
指數進入2+3后,會有反壓的動作,其回檔幅度是漲幅的一半(如果無意外的話)。從扇骨線的觀點看,形成碰,撤,穿,壓,上的形態(tài)。
在指數月K線圖中,60線和120線對K線是有力的支撐。而當MACD形成二次金叉后,將有一波大行情。
在分析指數時,一定要把局部放到整體中去考慮分析,既要從宏觀上看問題,又要從微觀上分析問題(個股也如此)。要從大,小等各個方面反復分析,反復求證。
研究指數要把各個板塊的移動對指數的影響考慮進去。
短期走勢和中期走勢結合起來分析,短期走好有可能帶動中期走好;有的則因能量不足而走壞;由若干個短期走好形成中期走好。
指數會回補在上升或下降過程中所形成的跳空缺口,一旦回補完畢,則按原趨勢運行。
任何時候,都要清楚自己所在的指數位置。
只有管好指數,才能炒好個股。
分析指數所以然的原因。
2-3好好學習不滿倉做反彈,2+3天天向上要滿倉做行情。
指數站穩(wěn)2+3,積極看多做多,每次回檔都是買入的機會。
指數F30通氣,做多。
指數上漲,多在周五下午暴漲。
指數下跌,多在周五下午暴跌。
指數反彈,多以R20線為高點。
牛市有激情,操作要謹慎。
牛市都有回檔,最好是邊漲邊調,牛市才走得長。
大盤啟動第一波時,出現頭肩頂,雙頂,都是假的。
指數放量向上打拐點;MACD日金叉,做多。
指數(股價)過籌碼峰或T線后,籌碼峰或T線就由壓力位轉變?yōu)橹挝弧?/font>
指數中波長對操作的意義:在2+3中,第一跳最遠,是其回檔長度的三倍;第二跳則減短,是其回檔長度的二倍;第三跳則更短;直到上升波長與下降波長相等時,將會有較大的回檔或轉勢。波長越長,距離越大,斜率越陡,則漲勢越強,而能量逐漸衰減和消耗。
指數量價配合好的依據:指數上漲時,成交量至少填滿均量線;否則,還有反復。
指數上的DIF在0下運行,無機會,盡量不要操作;DIF在0上運行,好機會。
指數呈對角線勻速上升,或指數沿R60線前進,積極做多。
指數一跌就臥倒,指數一漲就沖鋒,尋找量價配合好的個股,拿下。
指數跌破一個形態(tài)后,會有回抽?;爻榈母叨染褪切螒B(tài)的底邊線,然后按原方向運行。如果帶量突破上邊線,并回檔不破,則向上突破有效。
指數低點連線最好不破;萬一下破,將創(chuàng)新低。
指數出現先碰后跌的情況是好事。一天跌一點,就避免了以后的大跌,從而把指數推得更高。
指數(個股)沖兩線,回一線,已經在走好。如果個股沖三線回一線,或者不回,其走勢強于大盤,更好?;蛘撸?線,回檔不破60和120線,此法使用于各種時段。
指數在分時走勢圖中出現海鷗形,是大牛市的兆頭,其含義是盤中回檔,盤中洗盤。
在指數分時圖中,要對陰線成交量進行細化分析,即微能量分析,上升量與下降量分開分析。上帶量,下縮量,正?;卣{。
在指數分析中,不僅要看日K線圖上的兩倍量,也要看分時圖上的兩倍量(平均水平的兩倍量)。
X射線技術:指數K線上端的高點連線與K線下端的低點連線交叉,形成一個X圖形。如果指數上升到上端連線之上,那么就難以跌到此線下;如果指數下跌到下端線之下,那么指數也就難以升上去。
指數R20與R60金叉時,會產生向下的吸引力,拉一拉K線。
莊家會利用指數在調節(jié)時(多為下跌),強化散戶的恐懼情緒,置換股票。此時,應保持冷靜,觀察盤面,隨莊家換股票。而能夠逆勢走紅的個股,就是莊家在介入的股票。
成交量變小,小心。
一波較大的行情之后,指數出現橫盤,其回落是有力度的。日線出現三死叉之后,要撤出資金,暫時回避。
指數暴跌時,關注在資金榜上走紅的個股。
指數不好時,對噴發(fā)的個股要小心。
指數弱勢中,少動,空倉,尤其是極度低迷時(選股要選周線圖上姿勢低的個股)。
指數加速趕底的特征: 1 很多個股都莫名其妙的往下跌,就是補跌,空倉最好。 2 新股上市就跌破發(fā)行價。指數的底部特征: 1 是底不反彈,反彈不是底。 2 無原因的下跌。 3 對一切利好沒有感覺,麻木了。 4 經常在尾盤放量拉起。指數反彈時,漲得最快的是超跌反彈的個股。指數分析:由成交量判斷其反彈高點,半天量比較重要。在F5上,量極度萎縮;再次啟動,能放量,則上升;不能放量,則再次下跌。觀測F5量的極小值,看它的下跌能量是否耗盡,觀測其半天量是否填滿,看它的上升力度還有多少。在指數處于下跌趨勢中,要形成反彈,走出下跌趨勢,成交量必須達到半天填滿,全天2倍量,且應連續(xù)放量。指數要在下跌中企穩(wěn),必須出現極小量和重心上升。 指數出現壓轉托。 均線收斂最小口徑理論:均線在運行過程中,由發(fā)散到逐步收斂,直到最小口徑時,將會發(fā)生變盤。 在高位,將會下跌;在低位,將會上漲。在中間,小心分析。指數向上追漲,向下做空,盤整觀望。 指數下跌放量,還有下跌。 OBV在30線之下時,做空;之上,看多。大盤從高位往下跳時,第一波像要反彈時,其實并不反彈。 指數突破下降趨勢線的特征: 1 多伴隨K線跳空,并在盤中當場反壓,然后震蕩向上。 2 K線向上沖擊時,必須有量的推動(最好兩倍量),無量上不去。 3 沖過線后有反壓,是一個量萎縮的過程。 4 空方的的能量是一個逐步釋放的過程,需要一定的時間。 5 在此過程中,會有恐慌性的放量盤殺出,也是主力在試盤,讓要走的人走掉,主力也就不會急于拉升。 6 未來有量放大的過程,向上沖擊。 7 牛熊轉換點離K線轉折點太近,壓力太大,無法直接向上攻擊,將是波浪式上升。 政治時事會影響指數的走勢。 從權重股的走勢推測大盤的走勢。指數也像個股,有小平臺和老鴨頭,一段一段朝上漲。 計算指數的下跌空間:最高價-(最高價-最低價)/2=回檔會到達的位置。指數回檔就在Z線的60線或120線附近止住,然后震蕩上升。 指數才啟動時,必須有量;到極熱時,無量也會漲。指數處于上升趨勢時,在高位指數漲不動時,拋一點;在低位回不不下去時,全面補倉。指數處于下降趨勢時,則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