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僖粋€人的腦子,容量總是有限的。②這方面想得多,那方面就想得少了。③腦子里過多地想著一頓佳肴、一件漂亮衣服、一架好無線電收音機之類,就不可能有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去考慮工作。 ?、荇斞傅囊粭l褲子穿了好幾十年。⑤孫伏園受周太太之托,勸他換一條新棉褲。⑥魯迅說:“我豈但不穿棉褲而已,你看我的棉被,也是多少年沒有換的老棉花,我不愿意換。⑦你再看我的鋪板,我從來不愿意換藤繃或棕繃,我也從來不愿意換厚褥子。⑧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被生活所累了?!? ?、崾囚斞高B一條棉褲也穿不起嗎?當然不是;⑩是魯迅吝嗇嗎?當然更不是。(11)魯迅對青年,對革命,向來是十分大方、慷慨的。(12)魯迅深刻地領(lǐng)悟到這一真理:工作容易被安逸的生活所累。(13)許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經(jīng)驗:物質(zhì)的追求和安逸的生活可以分散人們在工作、勞動、學習上的精力;還可以養(yǎng)成人們拖拉懶散的作風。 1.第一段揭示論點的句子是第_____________句。(填序號) 2.第二段直接引用了魯迅的原話作論據(jù),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上文段主要論證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三段連用兩個設(shè)問句,它起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5.簡述記敘在本文段中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傥覀兂B牭健安┯[群書,讀書破萬卷”,可是著名文學理論家唐瑜卻提出“博覽群書,讀書破一卷”。他認為,要是“博覽群書”,再加上“讀書破萬卷”,那只能一目十行,走馬觀花地看,結(jié)果什么也看不真切,成了過眼云煙。要是只“博覽群書”,沒有“讀書破一卷”,這樣治學就不會取得專一的突出成就。 ②對這“讀書破一卷”的主張,沒想到很多有成就的學者,都不約而同地堅持實踐。 ?、蹢钫駥幵谖髂下?lián)大讀書時,為寫畢業(yè)論文,把世界代數(shù)界名人的一本小書《近代代數(shù)理論》認真地讀了又讀,尤其是其中僅有20頁的一章,連讀了好些天才釋手。結(jié)果,他從中得到了真諦,論文在很高的起點上寫了出來。 ?、苡幸晃滑F(xiàn)代著名文學家也深深理解讀書破一卷的真正含義。他在談到自己反復(fù)讀《阿Q正傳》時候說,看一遍,我們會笑得肚子疼;第二遍,才品出一點不是笑的味道……第七遍,阿Q向自己身上撲來;第八遍,阿Q與自己合二而—……第十三遍,覺得阿Q是一面鏡子;第十四遍,成了…… ?、輾v史學家范文瀾說,他做學問是從攻讀劉勰的《文心雕龍》一書入手的。他讀這部古代文藝理論的書,覺得天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識都有很大收獲,并有指導頭腦開竅的功能,而且越讀心里越明亮,越覺得研究有奔頭。 ?、蕻斎?,“讀書破一卷”的那“一卷”,必須是精選的,是各個專業(yè)中的權(quán)威著作。同時,這“一卷”也不是單獨的,必須是在“博覽群書”的基礎(chǔ)上才行。 1.依據(jù)論據(jù),具體寫出本文所要闡明的是什么道理。 2.用自己的話概括第①段的內(nèi)容。 3.在下面的段序號間用單豎線標明全文層次。 4.本文主要運用了哪種論證方法? 5.第⑥段議論是必不可少的,說說為什么。 參考答案: (一) 1.表示解釋說明 2.“這”指代上述三種錯誤認識。 3.①對上述說法的否定,引出話題(提出中心論點)②承上啟下(或過渡)作用。 4.成功是一種感受。這個論點是在否定錯誤認識的基礎(chǔ)上提出。 5.D 6.①從每一點(或“微小的”)進步中,品味到成功的快樂。②即使失敗,只要從中受到教益,同樣是一種成功。 (二) 1.③ 2.事實用確鑿可信的材料展示魯迅的節(jié)儉作風,來證明論點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被生活所累 3.事實論證、道理論證(或:擺事實、講道理) 4.引起讀者注意和思考 5.為議論服務(wù),更好地證明論點,增強文章說服力 (三) 1.在“博覽群書”的基礎(chǔ)上,又能“讀書破一卷”,治學就會取得專一的突出成就。 2.論述為什么要“博覽群書,讀書破一卷”的道理。 3.①∣②③④⑤∣⑥ 4.舉例論證法。 5.因為第⑥段議論體現(xiàn)了議論必須辯論分析問題的特點。(避免了議論片面性或是對中心論點的補充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