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皮膚嫩,蚊子對此特別“青睞”。有的寶寶對蚊蟲叮咬過敏,被咬的地方迅速紅腫,至少一個星期才能消下去。而且,除了蚊子,寶寶還可能遭到別的昆蟲叮咬,媽媽們雖各有防御措施,但難免百密一疏,那就群策群力吧,看看我們搜集到的防蟲秘籍:
■蚊子叮咬
被叮咬后的癥狀:皮膚上出現(xiàn)小鼓包,往往還是一串,寶寶感覺很癢。
快速處理方法:不要讓寶寶抓撓被叮過的部位,盡快用肥皂水或清水清洗叮咬的部位,擦干后用一些薄荷膏,或用涼毛巾冷敷一會,可以減輕痛癢感覺并消腫。
預(yù)防方法:帶孩子外出時,盡量不去水草多的地方。傍晚出去散步之前,在露出皮膚的頭、胳膊、腿上涂抹一些嬰兒專用避蚊水,衣服上灑一點驅(qū)蚊花露水。
■蜜蜂叮咬
被叮咬后的癥狀:被蜜蜂蜇到的皮膚上會出現(xiàn)紅色腫塊,有劇烈的疼痛感。而且腫塊的中心位置往往有突出的黑刺。
快速處理方法:用大拇指的指甲或是質(zhì)地較硬的卡片輕刮皮膚,把刺去掉。千萬不要用手指或鑷子去捏刺,否則會把更多的毒液擠入皮膚。刺拔出后,用肥皂或清水清洗孩子受傷的地方,然后用涼毛巾或冰袋敷在腫起的皮膚上,減輕疼痛。
預(yù)防方法:蜜蜂通常不會主動攻擊。要告訴孩子,不要用手摸蜜蜂,看到有蜜蜂飛來的時候,暫時把孩子轉(zhuǎn)移抱開。
■ 螞蟻叮咬
被叮咬后的癥狀:皮膚上有很小的紅色鼓包,有疼痛感。一兩個小時后鼓包通常變成水皰。
快速處理方法:把冰袋放在被咬地方,冷敷半小時,可以減輕疼痛感。冰袋每十分鐘換一次,然后涂上盧甘石液,有消毒止癢的作用。
預(yù)防方法:不要讓寶寶在草地或土地上久坐,在家里要經(jīng)常檢查地板或其他木質(zhì)家具是否有紅螞蟻。
■蜘蛛叮咬 被叮咬后的癥狀:會留下紅色印記,有腫塊并伴有劇烈的疼痛感,并伴有充滿液體的水皰,發(fā)紅,并有刺痛的感覺。 快速處理方法:用肥皂或清水清洗受傷的地方,然后敷上冰袋。去醫(yī)院檢查是否中毒。 預(yù)防方法:有蜘蛛網(wǎng)的地方不要去。
■毛毛蟲叮咬 被叮咬后的癥狀:出現(xiàn)很多粒狀紅色小包組成一個小腫塊,疼癢。 快速處理方法:用肥皂水或清水清洗被蜇的地方,然后用一些清涼油。 預(yù)防方法:教育孩子不要用手拿毛毛蟲。
■小竅門:
寶寶被蚊子叮咬后,用水沾上食鹽抹在被咬的部位,很快會止癢消腫。而且安全、無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