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日本古史中缺乏人倫的性文化
[日期:2009-06-27] 來源:奇趣網(wǎng) 作者: 字體大?。骸敬蟆?【中】 【小】
核心提示:兒子去走訪母親所在的村莊或部落,除了母親以外,與父親的其他妻子,或同父異母的姐妹發(fā)生性關(guān)系都不會受到指責,因為還沒有那樣的道德約束他。 據(jù)《日本書紀》等日本正史中的有關(guān)記載顯示,古代日本即"倭國"和"大和國"一些大神社里的巫女主要是由日本皇室的公主來擔任。在日本神社、神宮中的宮女們是否都能守身如玉呢? 實際上這些皇族的青春少女在性自由的飛鳥(538-710年)、奈良(710-794年)以及平安(794-1192年)時代并不是都能夠忍受神宮的寂寞的。 《萬葉集》中收錄有許多神宮、神社圣女與王子或貴族公子偷情的情歌,其中最有名的是"大津皇子竊下于伊勢神宮"那首歌。大津皇子偷偷與當時擔任伊勢神宮的圣女大伯皇女幽會,離開之時,大伯皇女難舍難分,于是作了兩首情歌贈別:
別矣云吾弟,行將返大和。夜深吾獨立,曉露濕衣多。
二人行一道,猶覺進行難。獨越秋山去,如何不寡歡。
伊勢神宮是天皇家族的神社,是祭祀天皇祖先天照大神的,幾乎每一任天皇登基都要派自己年輕的姊妹或女兒去神宮,做掌管祭祀的齋宮,這個神宮的圣女因此被稱為"齋王"。大伯皇女又稱大來皇女,是第40代天武天皇的女兒,伊勢神宮的第10代齋王,天武天皇在奪取王位之后便讓她代理自己去供奉伊勢大神,從此便形成制度。天武三年(674年)她14歲的時候入宮,26歲的時候才出宮。
天皇家的女人和一般家庭的女人一樣也有七情六欲,《伊勢物語》記載了許多齋王偷情的故事。9世紀的歌人在原業(yè)平(825-880年)是日本歷史上最有名的美男子,也是一個倚才放浪好色風流的男子。在原業(yè)平其實是脫離皇籍的王子后代,他的父親是平城天皇的皇子,母親是桓武天皇的皇女伊登內(nèi)親王。
在原業(yè)平一度被委任為皇室狩獵的敕使,來到地處伊勢國的大社敬奉。那時正有一位皇女在伊勢神社中修行,她的母親暗中關(guān)照她說:"你必須比對待一般敕使更加熱誠地招待他。"因此,這修行的皇女特別親切地對待他,大概希望將來出宮之后嫁給他。
于是在此期間,皇女早晨安排敕使出門去打獵,到了傍晚特地請他回到她自己的殿宇內(nèi)來泊宿。在原業(yè)平便利用這一接近時機向這修行的皇女求愛,終于訂了盟約。在兩人歡聚的第二日夜晚,男子對圣女說:"我無論如何也要和你相聚。"女的雖然知道應(yīng)該顧及名聲、謹慎行事,但卻不能自制,無法堅決地拒絕他。然而在皇女修行的殿宇內(nèi),往來人目眾多,兩人終不能自由相會。但因這男子是敕使,所以寢室離神宮的內(nèi)殿不遠,自然和女人的閨房相近。因此有一天,圣女等到四周的人寢靜之后,約夜半子時光景,悄悄地走近男子的房間。在原業(yè)平因相思不能成寐,正開著門躺在席子上向門外眺望。但見朦朧的月光中,有人影出現(xiàn),仔細一看是一個小孩站著,那圣女就站在小孩后面。男子喜出望外,就引導(dǎo)她到自己的房間里來,從夜半十二時到三時左右,兩人共寢。這期間不曾談得一句話,圣女就匆匆忙忙地回去了。男子悲嘆歡會太短,依舊不能成寐。
第二日晚上,男子一早就焦灼地等候她。久等不來,又不能派使者去催,只得眼巴巴地等著等著。到了天色將曉的時候,圣女才派昨天的那個小孩送信來了。男子拆開一看,并無書文,只有一首和歌:"君來我去難分辨,夢耶真耶不可知。"男子看了,非常悲傷,哭哭啼啼地詠一首答歌:"暗夜不分真或夢,來宵重敘始能知。"交給這小孩帶回去,自己就出門去打獵了。他身在田野中打獵,卻心不在焉,只盼望今宵人靜后早得歡會??墒钦娌粶惽?,當時的伊勢太守兼任齋宮寮頭目的官人,聞知狩獵的敕使駕臨本地,便舉行通宵的宴會來招待他。在原業(yè)平不但不得與神宮內(nèi)的那個圣女歡會,又因敕使有預(yù)定的日程,次日非出發(fā)赴尾張國不可,連一般談話的時間也沒有了。于是這一對鐘情的男女都只好偷偷地悲嘆流淚,不能再得歡會了。
次日天色漸明,在原業(yè)平正準備出發(fā)的時候,圣女派人送了一只餞別的酒杯來,酒杯上寫著一首歌的前一句"緣淺如溪能徒涉",男人連忙拿起松明燒剩的炭末,在酒杯內(nèi)側(cè)續(xù)寫后一句:"超山渡海約重來。"不久天色大明,男人就走出國境,向尾張國去了。
這是日本千古傳誦的一大浪漫佳話。《伊勢物語》雖然是物語(即小說)體例,它的內(nèi)容卻不完全是虛構(gòu)的。大概由于巫女的出身不同,日本人對于巫女的態(tài)度便與歐洲不同--歐洲中世紀的巫女普遍受歧視、受迫害,經(jīng)常被燒死;在日本巫女卻比較受尊重。
日本歷史書中直接描寫巫女性行為的資料最早見于《古事記》,其中所載為引誘天照大神出洞的脫衣舞女神就是巫女。到了近代(日本人所謂的"近世"),作為日本民族藝術(shù)而誕生的歌舞伎最初即為女歌舞伎,它的創(chuàng)始人是阿國(或?qū)懽?阿郡")。盡管阿國的身世如今不得而知,但她是出云大社的巫女是沒有疑問的。她為了傳道而來到京都,跳念佛踴謀生,投當時人所喜好。當時的日本人喜好什么,而她又何以被當時的日本人所喜好呢?
阿國是居無定所的"巫女",恐怕和其他女性群體一樣也兼做妓女,所以,雖稱歌舞伎踴,但歸根結(jié)底是和賣淫聯(lián)系在一起的表演藝術(shù)。女扮男裝地表演花花公子,并使其散發(fā)出變態(tài)的性感魅力,這只會撩起本來就以好奇之心來觀看演出的觀眾們的情欲。
貞操觀以及女子在婚前保持處女之身的思想,對于日本人來說畢竟是一種外來觀念,是漢唐以來隨著儒家思想輸入日本之后,才被日本人所認識到的道德觀念。但貞操觀念沒有很快根植于日本人的靈魂,群婚時代開放的性風俗沒有因此受到多少沖擊,這是因為神道和傳統(tǒng)習(xí)俗依然有著強大的保守力量,從反映江戶時代的許多民俗記載看,通過"歌垣"之類的方式尋找性伙伴的群婚習(xí)俗在江戶時代日本的許多地方仍然保存完好。
12下一頁 GO
本文轉(zhuǎn)自奇趣網(wǎng)(www.)詳細出處參考:http://www./html/2009-06/10168.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