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袁氏家譜格式
一、封面:袁氏家譜封面一般用方框?qū)?#8220;袁氏家譜”或“袁氏宗譜”或“袁氏族譜”框起來,豎排,手寫體。頁面折中部分從上到下,齊線注明,如“破鍋袁氏家譜”、“臥雪堂”、“第幾頁”字樣。頁碼不是從頭到尾編號,而是目錄從一到幾,序言從一到某頁,正文從一到某頁。 二、圣旨:封面之后一般放最重要的東西。袁氏家譜多有歷代皇帝下給袁氏官員的圣旨,此部分放于序言之前。 三、序卷:袁氏家譜第一卷和第二卷,一般為從古到今家門名人或當(dāng)?shù)馗缓罊?quán)貴所作的序;每修一次,作序一次,這樣序就有七八篇或更多。 三、目次:目錄和現(xiàn)在常見的差不多。如:袁氏家譜序言...1 袁氏排行歌訣...22 袁氏家規(guī)...23 袁氏歷代先祖...26 袁氏宗譜...30 四、袁氏家譜正文:從第一世一直排到三、四十世,為先祖。注明某某公,“公”為尊稱,注明生卒年月日時,不注明生地,只注明葬所,缺點(diǎn)是搬遷過程不說,葬地為小地名不好查證。其次,注明娶某氏為妻,生幾子,名叫什么。沒有兒子的注明“止”。親生的注明某某生某某,嗣出的、嗣進(jìn)的都加注。只是搬到外地去的注明如“遷居江南”,這樣不好查找。 家譜按每頁五代,橫格分開,一房一房地續(xù)。 五、貞烈名人傳略:實(shí)際是人物傳記。男士記其成就,女士記其貞烈育子之道。 六、落款:寫明哪朝哪代,農(nóng)歷紀(jì)年,由何人主監(jiān)總管,何人主筆,何人采訪等。 七、修飾:有圣旨的家譜,可以修飾以龍鳳圖案,否則不可。 八、續(xù)傳:如遇到過嗣或入贅,后代恢復(fù)袁姓,家譜則將他姓置于袁姓之前,如“周袁宗譜”、“何袁宗譜”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