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在家庭生活上的平庸,足以與他在教授職業(yè)上的平庸相提并論。 愛因斯坦的首任夫人是塞爾維亞數(shù)學(xué)家米列娃。當(dāng)時,愛因斯坦被愛情沖昏了頭,雖然全家反對,他還是義無反顧地娶了她。 1913年,他對羅愛莎說:“我對妻子就像對一個不能解雇的雇員。我有自己的臥室,避免和她單獨待在一起。對于這個方式的‘同居’,我頗能忍受。”羅愛莎經(jīng)常收到愛因斯坦這樣的信:“如果允許我在您身旁散步,即使有幾次,我也會感到幸福,或者只要我能靠近您,我就會感到歡樂。我很痛苦,因為不允許我真正地愛。愛一個女人而我對她只能看看。我甚至比您更痛苦,您只因為不擁有而痛苦。”那時,羅愛莎還只是他的情人,她當(dāng)時根本沒有想到,自己將來也會成為“無法解雇的雇員”。 在一次吵架后,愛因斯坦憤而出走。米列娃請他回家,愛因斯坦在一張滿是圖式和計算公式的紙上給她羅列了一系列苛刻條件。 你要負(fù)責(zé): 1.將我的衣服整齊地放好。 2.一日三餐送到房間。 3.把我的臥室和書房收拾整齊。尤其注意,我的書桌只讓我一個人使用。 你別指望從我這里得到溫情,也別指望我指責(zé)你。 這件事被披露后,人們非常震驚于這些“苛刻條件”和“冷酷無情”的話。 其實,這沒有什么好“震驚”的。這就是典型的夫妻吵架時的氣話。人們之所以“震驚”,是因為大家覺得愛因斯坦是個圣人。 他不是圣人,他經(jīng)常宣布自己不是。 1917年初,愛因斯坦肝病、胃病齊發(fā),多虧羅愛莎看護(hù)才闖過鬼門關(guān)。由此,他們正式發(fā)展到靈肉合一。一旦羅愛莎轉(zhuǎn)正為“夫人”,她的地位立即一落千丈。 不過,縱觀與愛因斯坦交往過的所有女人,羅愛莎肯定最適合愛因斯坦。她比米列娃高明的一點就是,她給了愛因斯坦最大的自由度。這種自由度甚至開始于兩人結(jié)婚前一禮拜。當(dāng)時,愛因斯坦一直在為娶羅愛莎還是娶她的長女傷透腦筋。羅愛莎不僅知道愛因斯坦的想法,還主動讓愛因斯坦自由選擇。 婚后,愛因斯坦還愛上過一個朋友的侄女。羅愛莎發(fā)現(xiàn)后,同意愛因斯坦每周去見她兩次,“免得他總是偷偷摸摸”。 羅愛莎的戰(zhàn)術(shù)顯然正確。愛因斯坦,這個足以令全球三分之一以上女人動心的男人,居然從那以后就沒離開過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