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否被督導主要取決于自己:生存于職場中,你能夠從周圍人那里得到多少指導,主要取決于你自己。如果你認為自己“行”,有一定的才華、有成功的欲望、而且能夠以職業(yè)生涯發(fā)展目標為導向,你就需要主動去尋求獲得“職場人士的督導”。一旦某些人士得知你渴望獲得指導,你將受益無窮,他們可能有愿望花費時間和使用某些社會資源,為你尋求更加適合的督導人。
二、職場督導的價值: 1、在國外的企業(yè)中,接受督導的員工中有25%獲得加薪、沒有督導的員工中只有5%獲得加薪;接受督導的員工獲得職位晉升的次數比沒有接受督導的多出5倍。 2、有利于促進職業(yè)發(fā)展、降低摸索成本; 三、充滿自信地尋求職場督導: 1、需要對自己充滿自信: 1)、在“自覺意識”支配的、充分分析自我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客觀的“自我信念”,而不是虛無的狂妄支撐起來的“盲目沖動”,踮腳挺胸喊出的“我自信!”; 2)、自信,內在的具有堅實的信仰支撐;外在的依靠實踐經歷所獲得的感受逐漸內化,進而使自信得到強化,直到穩(wěn)固; 3)、盡力或徹底拋棄“自我設限”:通常的膽怯、羞愧要不得;通常的自我認為什么都不可能,也要不得;思考再三、猶豫不決2-3年,更是要不得; 2、 需要有比較強烈的成功欲望: 1)、為自己找一個追求成功的“永恒理由”。這個問題的前提是搞清楚你的價值取向到底是什么。就是說,你的靈魂深處到底想得到什么東西?——你準備為了什么東西去奮斗一生而永不悔恨?!@個問題搞清楚了,你才不會在追求發(fā)展的道路上“隨時風飄搖”。 2)、這個“永恒理由”就是你的口號、信仰、旗幟; 3、能夠制定職業(yè)發(fā)展短期和長期計劃: 1)、信仰只是解決了方向問題。你必須要制定總體目標、長期目標、短期目標、行動計劃: 2)、最起碼,要有一個2-3年的發(fā)展目標和行動計劃; 3)、目標和計劃,必須是“具體的和可衡量的”; 4、積極、不懈、持久地尋求并獲得“督導人士”: 1)、企業(yè)組織中的一線“資深員工”; 2)、你的直接上司; 3)、你的老板; 4)、行業(yè)中的“資深人士”; 5)、職業(yè)規(guī)劃專業(yè)人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