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務必牢記的理財十大關鍵理念

 香樟樹1688 2009-07-23
 適當的負債,將幫你提前做好養(yǎng)老規(guī)劃;房產投資有時非常必要……這些理財理念并不是今天才產生,也許你從未正視過它,而那些得到財富的人們卻聽說過、實踐過。正是這些理財理念勾勒出一張張財富的地圖,細心的你也許可以借助它們找到通往財富之路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目前,“理財”得到越來越多人的重視。但是不可否認,在資本市場上,門外漢永遠多于精通者;想投資的人多過已經開始投資的;收益少的永遠多過收益高的;投資失意的永遠多過點石成金的;蕓蕓大眾永遠多過索羅斯、巴菲特。

  為什么他們賺到錢?那些財富像長眼睛一樣,涌向那些少之又少的人手中。他們怎么賺到錢的?一天之內,從820元到56萬元,資本市場創(chuàng)造的神話使平民也能成就夢想。我們如何賺錢,我們又怎樣理財?

  有人說,理財是有錢人的事;也有人說,理財是高學歷、商人的事;還有人說,理財是年輕人的事。其實,理財面前人人平等。理財關系到每一個人。今天,擁有100萬元的富人一旦選擇全部存銀行吃利息,那這個富人不用10年時間就變成了窮人,因為貨幣是有時間價值的。而10年前那個只憑1萬元進入股市的年輕人,現(xiàn)在可能已經擁有了一套市價100萬元的房產。

  我們每個人在一生中都應該享有經濟上的保障和富足,都應該盡早獲得財務自由,而其中理財的理念和技能就顯得至關重要。無論你現(xiàn)在的經濟狀況多么糟糕,如果你真想做的話,你就能扭轉這種狀況。是的,財富是無法復制的,但獲得財富的理念是可以學習的,而理念也許就是最重要的。

  理念1:手中要有一定的儲備金,至少要保證留有足夠你一年的花銷。

  阿萍大學畢業(yè)之后,先是進了一家軟件公司,之后又跳到了一家大型的留學中介。算起來工作已3年了,按說畢業(yè)后工資也不算低,但是始終沒有存下錢來。記者幾次跟她說,一定要用工資的五分之一用于儲蓄或者投資。這樣的話,萬一以后有個什么突發(fā)事件,或者想要進修,就不會太被動。

  每每這個時候,阿萍總是說,“我知道,但是現(xiàn)在一個月到手的就只有3500元,每個月房租1000元,吃飯1000元,買書買碟500元,交通300元,在加上電話、購置衣物、朋友聚會,怎么能省下錢,月光是不用說了,不做負婆就不錯了。

  “再說了,不趁著年輕的時候好好玩,每個月存?zhèn)€五、六百塊錢有什么用。最最重要的是要找個好工作,否則再怎么省錢也沒有用!”

  可是,最近阿萍卻深刻體驗到儲蓄的重要性了。去年9月,阿萍打算換一個工作,于是就辭職了。原先她覺得找工作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不料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阿萍一個月后就處于彈盡糧絕的境地了。她打趣地說,現(xiàn)在成為徹頭徹尾的“負婆”了,早知今日,當時就應該多多少少每個月存一點錢,至少現(xiàn)在基本的開銷不存在問題,不會為下一步該問誰借錢而煩惱。

  點評:年輕人一不小心,就成了“月光一族”。節(jié)儉是困難的,尋求更好的工作、追逐更高的收入,是年輕人對錢財最核心的思考。雖然流動資產回報率低,但是無論如何,都要存有一定的儲備金,只有這樣,才能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太被動。

  理念2:年輕人,自身投資很重要。

  有個名人曾說過:對于自身的投資是最大的投資。的確如此,但是自身投資也分兩個方面,硬件方面就是要做好身體素質的鍛煉,也就是健身理財,這一點已經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可;軟件方面就是要拓寬知識面,不斷學習,提高自己。

  小張和小劉既是同事又是當年的大學同窗。小張腦袋瓜精明,人緣不錯,工作期間就做了兼職,并且理財有術,積蓄頗豐。

  而小劉似乎有點“敗家”,對好友的提醒充耳不聞,工資分文不攢,全花在了買書和參加各種培訓上,并且還舉債數萬元讀MBA。后來,他拿到MBA證書跳槽去了一家外企擔任高管,工資立馬翻跟頭,比原來高出十多倍。而小張則非常后悔“把錢放錯了地方”??磥恚R就是財富,此言不虛。

  點評:身體是干活的本錢,健康是我們最大的財富,因此身體鍛煉在年輕的時候就要注意。另外,據很多過來人分析,年輕的時候把錢裝入腦袋往往比裝入口袋的收益更大。
 
理念3:長期來看,房產是項必要的投資。

  放在5、6年前,普通老百姓很少會注意到房產投資的,總是覺得只要有一套自己的住房就滿足了,頂多以后條件好了,再換套大的??傆X得買房子那是外地人的事情。因此,只有少數先知先覺的人在房產投資中獲利豐厚。

  而王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是屬于自己打拼的老板,20歲不到就一個人從浙江跑到上海來打拼。最困難的時候,回家時連車票都買不起。好不容易現(xiàn)在小有成就,在上海擁有了自己的企業(yè),而且發(fā)展得很不錯。

  他告訴記者,十幾年來,由于錢財得來不易,因而十分看重,但他不是守財奴,錢放在那里不用就很容易縮水。“我非常注重的是錢財的保值和增值。2000年公司發(fā)展逐漸步入正軌,那個時候最大的想法就是如何能保值。在我看來,房產投資起碼有個自己的物業(yè),這應該算是最好的保值方法。于是我把資金的80%都投資在了房產上,當時投資的房產數量有5處之多,還包括兩個商鋪。現(xiàn)在商鋪每個月的租金就足足可以還房貸了。”

  “投資意識也是需要積累的,我就因為要某一個好的樓層,而多花了20多萬元,其實現(xiàn)在想來的確有些不值,如若當時能夠用這20萬元再買一套房子,也許增值的速度更快。之后又進進出出過幾套房子,現(xiàn)在基本上都翻了一番了,兩套在浦東新區(qū)的房產,現(xiàn)在的價格甚至翻了兩番。”

  當記者問道有否考慮過股票投資,王先生說:“我也嘗試過做股票投資,但是由于企業(yè)要打理,沒有精力,另外總覺得風險太大,我不愿意讓自己的錢和命運掌握在別人的手里,所以時間不長就拋出了。我覺得房產對于長期投資而言,收益不錯,而且非常必要。”

  點評:某媒體最新的一項調查顯示,對于占中國城市人口5%的新富人群來說,房地產投資是他們最鐘愛的投資產品。的確,隨著經濟的增長,城市人口的增加,從長期的角度看,房地產投資不失為一項穩(wěn)健而必要的投資。

  理念4:小財更要理。

  剛從學校畢業(yè),很多年輕人覺得理財這個問題離自己似乎還很遙遠。就那么點錢有啥可理的。努力賺錢,不亂花錢,有錢就存銀行,這是大多數畢業(yè)生對于理財的認識。其實,財不論多少都需要理,特別是小財更要打理。

  身邊的兩個朋友就是活教材。第一個朋友大學畢業(yè)7年了,留在上海工作,7年的月薪平均7000元,7年的房租是10萬元左右。

  第二個朋友與第一個朋友的學歷、年齡和收入都差不多,7年的房租幾乎是零,且擁有兩室一廳房子兩套。而這完全取決于他的理財觀念。

  他先是在工作最初的幾個月省吃儉用,按揭了一套兩房一廳,而后他自己住一室,租出去一室,那一室戶的租金基本上可以用來按揭。這就叫以房養(yǎng)房。不久,他又用自己的存款購得了一套按揭房,又是租出去,又是用房租來交按揭金。

  點評:理財不是有錢人的事,小財更需要理,理得好,往往事半功倍,提前使你達到財務自由。
 

  理念5:錢是用來花的,但要有所計劃。

  錢是用來花的,舍不得用錢等于沒錢。家有積蓄,手中有錢,但總是舍不得用,節(jié)衣縮食,生活得十分拮據,是典型的“守財奴”,即使有再多的錢也是枉然。有些老人平時省吃儉用,恨不得一分錢掰成兩半用。即使有很多的錢,但舍不得用,不能用錢享受美好的人生,就和沒有錢一樣。

  的確如此,但是我們也要注意一點,一定要量入為出。

  美國研究者Thomas·Stanley和William·Dank曾經針對美國身價超過百萬美元的富翁,完成了一項有趣的調查。他們發(fā)現(xiàn),高收入的人不一定會成為富翁,真正的富翁通常是那些低支出的人。調查顯示,富翁們很少換屋、很少買新車、很少亂花錢、很少亂買股票,而他們致富的最重要原因就是“長時間內的收入大于支出。”

  這個結論看來再簡單不過,卻是分隔富人和窮人最重要的界限,任何人違背這條鐵律,就算收入再高、財富再傲人,也遲早摔出富人的圈子。

  任由門下三千食客坐吃山空的孟嘗君、胡亂投資的馬克·吐溫,還有現(xiàn)代一些原本名利雙收卻揮霍亂投資,欠下高額負債的知名藝人,都是一再違背“收入必須高于支出”的鐵律之后,使得千金散盡。

  點評:19世紀著名的英國文學家王爾德曾說過:唯一的必需品就是非必需品。也許在削減開支和努力提高現(xiàn)有生活水準之間,現(xiàn)代人多數會選擇后者。他們永遠都想要更好的車、更大的房子、更高的薪水。而一旦得償所愿,他們很快就又變得不滿足。實際調查顯示,要想成為有錢人,會賺很重要,量入為出更是必不可少。

  理念6:適當的負債有益,但要避免高成本的負債。

  沒有負債么?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反而證明你對自己的生活是不負責任的。為什么不想想,負債和投資其實是伙伴呢?

  中國人覺得,欠著錢過日子,心里總是有負擔的,但不欠債的生活只有這樣的可能———掙多少錢就只能過多少錢的日子;把收入都用于生活、消費,沒錢投資,錯失取得高額回報率的機會。

  可以選擇這樣的生活,即適度負債,釋放一部分現(xiàn)金,利用投資的回報率抵消負債的利息,負債不但沒壓力,還會因為進行了合理投資而變得“引人入勝”。

  張林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研究生畢業(yè)后至今工作4年多了,平均月工資8000元。2002年比較看好上海的房地產行情,苦于剛畢業(yè)手里沒有資金,于是向親戚借了15萬元首付買了總價55萬元的房子一套,余款40萬元采用等額本息還款法20年還清。2005年,用幾年的收入還清了15萬元借款,并且購買了一輛15萬的轎車,折價后市場價格9萬元,而現(xiàn)在張林的房產也升值到了100萬元。

  張林平時對于理財市場頗為留心。2006年初,覺得股市行情不錯,投資股票,可是融資融券業(yè)務的真正落實尚需時日,張林手上沒有余錢,面對股票市場高額的收益率,張林算了一筆賬發(fā)現(xiàn),扣除貸款的利息成本或手續(xù)費用之后,股票的凈收益仍很高,值得貸款進行投資。

  張林覺得通過典當行進行貸款程序簡單、快捷,而且相對銀行貸款的難度低,于是,以其上海牌照的小轎車為抵押,向當地的典當行申請貸款。經過典當行的評估,該車價值為9萬元,所以張林申請到了7萬元的貸款,并投入股票市場,進行短線操作,目前7萬元已經升值為16萬元。

  點評:適當的負債有益,不但充分利用了其資金的杠桿效應,使資金得到了較好的增值機會,同時自己也享受了舒適的生活。但是做投資決策時,要注意一點,當投資收益率高于貸款利息率時,負債是利用別人的錢賺錢,否則,很容易進入負翁而非富翁一族。
 
 理念7:把雞蛋放在多個籃子里嗎?

  “把你的財產看成是一筐子雞蛋,把它們放在不同的地方:萬一你不小心碎掉其中一籃,你至少不會全部都損失。”對于這個理念,估計大家都耳熟能詳,那到底是否如此呢?

  這個理念最初來自199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獲得者馬克維茨。他認為:關注單個投資遠遠不及監(jiān)控投資組合的總體回報來得重要。不同的資產類別,例如股票和債券,二者之間可能只有很低的相關性。換句話說,就是他們的表現(xiàn)彼此關聯(lián)不大。比如2005年股票表現(xiàn)不佳,債券表現(xiàn)出色。而2006年的情況正相反,我們看到了瘋狂的股市和沉寂的債券市場。

  雞蛋必須放在不同籃子的主要目的是,使你的投資分布在彼此相關性低的資產類別上,以減少總體收益所面臨的風險。

  投資大師巴菲特則持反對意見,他從賺錢的角度考慮,如果你錯過這個機會,你將少賺不少錢。

  我們身邊有很多人在投資股票時也會有這樣的經歷:對投資利潤貢獻最大的往往只是一只個股,相反,虧損則多是來源于分散投資。這個買一點,那個也買一些,表面上看起來沒有錯過任何一個機會,但實際上哪一個機會也沒有抓住。反而不如認認真真研究好一只個股,重倉殺進,全力爭取最大的利潤。

  投資大師索羅斯也曾說過,“當你對一筆交易有信心時,你必須全力出擊。持有大頭寸需要勇氣,或者說用巨額杠桿挖掘利潤需要勇氣,但是如果你對某件事情判斷正確,你擁有多少都不算多。”

  點評:雞蛋和幾個籃子,其實并非最關鍵的。有一點要注意,風險和收益總是相依相伴,如果你只是希望冒最小的風險拿到最大的收益,那么,多放幾個籃子吧———這種方法適合穩(wěn)健的你!但如果你對這個大機會絕對自信,并致力于大撈一筆,那碎雞蛋也不會讓你難受。

  理念8:按照自己的方式理財。

  理財聽誰的?理財專家還是證券分析師?

  羅杰斯從來都不重視華爾街的證券分析家。他認為,這些人隨大流,而事實上沒有人能靠隨大流而發(fā)財。“我可以保證,市場的大多數操作是錯的,必須獨立思考,必須拋開羊群心理。”

  投資之初,該聽誰的,不聽誰的?這是個問題。

  很多成功的投資人告訴記者,他們做投資時,一般都是靠自己分析而并非聽別人的意見。

  100個人有100種投資理念,如果每個投資分析師所說的話都可能對你產生影響的話,最好的方法就是誰說的也別信,靠自己做決斷。

  按自己的方式投資的好處就是,你不必承擔別人的不確定性風險,也不用為不多的盈利支付不值那么多錢的咨詢費用。你的分析師如果確信無疑的話,他會自己操作去賺那筆錢,而不是建議你買入。

  投資者大都經歷過三種境界:第一種境界叫作道聽途說。每個人都希望聽別人建議或內幕消息,道聽途說的決策賠了又不舍得賣,就會去研究,很自然的傾向就是去看圖,于是進入了第二階段,叫作看圖識字??磮D識字的時候經常會恍然大悟,于是第三個境界就是相信自己。在投資決策的過程中,相信別人永遠是半信半疑,相信自己卻可能堅信不疑。

  點評:投資者所經歷的三種境界:道聽途說———看圖識字———相信自己。投資理財的方式多種多樣,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理念9:買保險是用小錢省大錢。

  有一個調查顯示,說起理財,八成白領都不會選擇保險,他們都認為保險的回報率太低。其實,他們是誤解了保險的作用。風險投資、股票投資也許體現(xiàn)的是錢生錢,而保險則反映了錢省錢。買保險才是有責任感的體現(xiàn)。

  這個責任感源自于一個假設:如果你不幸罹難,你的家屬怎么辦?你是否為她(他)們想好了足夠的退路。所以購買壽險的主要原因是保護你和依賴你的人。萬一不幸的事情發(fā)生,而你再沒有能力或機會保護他們的時候,保險公司可能會站出來扮演你在財務上的角色,它至少能為陷入經濟困境的家人減少痛苦。

  而同樣的邏輯也為你解決了另外一個問題:目前很多爸爸媽媽為孩子買保險,到底該不該買?顯然在這些脆弱的小生命肩上尚未烙下“責任”的痕跡,相反,他們時時刻刻依賴著你們,你需要給自己買份保險的理由遠遠超過給孩子。

  點評:越來越多的人認同了保險的作用,保險體現(xiàn)著愛,體現(xiàn)著責任。錢生錢固然重要,錢省錢也很關鍵,保險就是讓你花較少的錢來獲得較大的保障。至于要購買多少保險,沒有標準的答案,但如果追根溯源,你承擔的責任多大,保額就該多大。

  理念10:養(yǎng)老規(guī)劃盡早開始。

  年輕人的眼里,養(yǎng)老似乎是遙遠的事。但年輕時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未來的養(yǎng)老金收入遠不能滿足我們的生活所需。退休后如果要維持目前的生活水平,在基本的社會保障之外,還需要自己籌備一大筆資金,而這需要我們從年輕時就要盡早開始進行個人的財務規(guī)劃。

  中國財富管理網CEO楊晨先生指出,退休規(guī)劃是貫穿一生的規(guī)劃,為了使老年生活安逸富足,應該讓籌備養(yǎng)老金的過程有計劃地盡早進行。社保養(yǎng)老、企業(yè)年金制度,以及個人自愿儲蓄,是退休理財的金三角。

  籌備養(yǎng)老金就好比攀登山峰,同樣一筆養(yǎng)老費用,如果25歲就開始準備,好比輕裝上陣,不覺得有負擔,一路輕松愉快地直上頂峰;要是40歲才開始,可能就蠻吃力,猶如背負學生背包,氣喘吁吁才能登上頂峰;若是到50歲才想到準備的話,就好像扛著沉重負擔去攀登懸崖一樣,非常辛苦,甚至力不從心。同樣是存養(yǎng)老金,差距咋這么大呢?奧妙在于越早準備越輕松。

  點評:養(yǎng)老看似很遙遠的事,但是卻影響著我們每一個人。有調查表明,中國的在職者在37歲就開始面臨養(yǎng)老問題,比已退休的老一輩提前了10歲。養(yǎng)老規(guī)劃越早做,越劃算。例如:你每個月都多存100元錢,如果你24歲時就開始投資,并且可以拿到10%的利潤,34歲時,你就有了2萬元錢。當你65歲時,那些小小的投資就變成了61.6萬元錢了。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