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醫(yī)藥方--潔面增白 - 遲來的蘋果的日志 - 網(wǎng)易博客

 深海里的靜水 2009-07-17

醫(yī)藥方--潔面增白

(一)

 皮膚晦暗無澤主要是由于氣血津液虧虛,津液輸布失常;或痰阻血瘀,以及情志失調(diào),氣機紊亂;或飲食失節(jié),肌膚失養(yǎng)所致。潔面增白的保健可以起到祛黑增白、光澤皮膚的作用。

一、內(nèi)治方

(一)臟腑不足,氣血津液虧虛

臨床表現(xiàn)皮膚無澤晦暗,伴有臟腑氣血津液虧虛的癥候。

【治法】補益五臟,充養(yǎng)氣血。

1、萬安方

【資料來源】《御藥院方》

【藥物組成】肉蓯蓉(酒浸)240克,干山藥、五味子各125克,杜仲150克,牛膝(酒浸)、菟絲子(酒浸)、赤石脂、白茯苓(去皮)、澤瀉、熟干地黃、山茱萸、巴戟(去心)各100克。

【制法用法】上藥為末,酒熬膏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70丸,空腹溫酒下。

【功效】補腎增白養(yǎng)顏。

2、天冬膏

【資料來源】《惠直堂經(jīng)驗方》

【藥物組成】天門冬。

【制法用法】天門冬滾開水泡去皮,曬干,去心,搗如泥,入沙鍋內(nèi)煮成稀糊,過濾,入蜜糖,和勻煮稠。開水或酒送服15~25克,每日3次。

【功效】益陰增白養(yǎng)顏。

3、羊腎湯

【資料來源】《太平圣惠方》

【藥物組成】磁石(搗碎水淘去赤汁)、肉蓯蓉(酒浸去皺皮炙)、熟干地黃各50克,白茯苓、桂心、石菖蒲、炮附子、五味子、當(dāng)歸、川芎、石斛、桑螵蛸(微炒)、杜仲(去粗皮炙)各25克。

【制法用法】搗篩為散。每服以羊腎1對,去脂膜水煎,入藥末25克,生姜25克,去滓,空腹,晚食前溫服。

【主治】補腎扶陽,治腎勞虛損面黑。

4、

牡蠣丸

【資料來源】《實用美容秘方》

【藥物組成】牡蠣500克。

【制法用法】將牡蠣研末,以蜜煉為丸如綠豆大,每服20丸,每日服2次。

【功效】增白。

5、遠志丸

【資料來源】圣濟總錄

【藥物組成】遠志(去心)、山芋、柏子仁、巴戟天(去心)、續(xù)斷、杜仲(去粗皮炙)各l。0克,菟絲子(酒浸焙搗)、荊實、山茱萸、五味子各125克,肉蓯蓉(酒浸焙)、牛膝(酒浸焙)各200克。

【制法用法】搗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空腹溫酒下。

【功效】益腎填精,治真氣衰憊面黑。

6、鐘乳澤蘭丸

【資料來源】《備急千金要方》

【藥物組成】鐘乳150克,澤蘭150克,防風(fēng)27克,人參、柏子仁、麥門冬、干地黃、石膏、石斛各75克,川芎、甘草、白芷、牛膝、山茱萸、山藥、當(dāng)歸、藁本各18克,細辛、桂心各50克,蕪菁24克,艾葉9克。

【制法用法】上藥研末蜜和做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丸,加至40丸,酒服每日2次。

【功效】令婦人面白。

7、普濟白面方

【資料來源】《普濟方》

【藥物組成】牡蠣不拘多少。

【制法用法】殼打粉,水飛過,蜜丸梧子大;肉洗凈。每服30丸,白湯下,每日l服;肉炙食之。

【功效】增白褪黑。

8、磁石散

【資料來源】《太平圣惠方》

【藥物組成】磁石(水淘去赤汁)150克,黃芪、白石英、白茯苓、白術(shù)、附子(炮)各50克,杜仲(去粗皮微炙)75克,五味子、桂心各15克。

【制法用法】搗羅為散。每服15克,水煎去滓,食前溫服。

【功效】溫胃健脾。除脾胃氣寒,面色黑。

[精] 中醫(yī)藥方--潔面增白(二)

2007-12-09 20:43:28 本文已公布到博客頻道社會·雜談分類 (二)氣滯痰瘀

臨床表現(xiàn)膚色晦暗,伴有血脈流通不利,氣滯、痰濕、血瘀的癥候。

【治法】和肝脾,活血·化痰。

9、白瓜丸

【資料來源】《普濟方》

【藥物組成】白瓜子仁90克,陳橘皮1克,白芷、藁本、遠志、杜蘅、車前子、當(dāng)歸、云母粉、白石脂各30克,天門冬、細辛、柏子仁、栝樓根、黃丹各15克。

【制法用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以溫酒送下,不拘時候。

【功效】令色咣白。

10、白瓜子丸

【資料來源】《千金》

【藥物組成】白瓜子60克,藁本、遠志、杜蘅各30克,天門冬90克,白芷、當(dāng)歸、車前子、云母粉各30克,柏子仁、細辛、橘皮、栝樓仁、鉛丹、白石脂各15克。

【制法用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崭狗?0丸,每日3次。

【功效】令色白。

【方義解讀】《千金方衍義》:鉛丹除熱下氣,而鎮(zhèn)攝陰邪從大便出;云母粉治身皮死??;白石脂斂固肺氣,肺氣固則色白也;白瓜子即冬瓜仁,令人悅澤顏色;杜蘅、藁本、細辛、白芷、天冬、栝樓仁佐之,以祛在經(jīng)風(fēng)氣之滯,乃內(nèi)服正【治法】也。

11、白楊皮散

【資料來源】方出《肘后方》卷六,名見《千金》卷六

【藥物組成】白瓜子仁2.5克,白楊皮1克,桃花2克。

【制法用法】上為末。食后服3克,每日3次。

【功效】令皮膚白。30日面白,50日手足俱白。

【主治】面與手足黑。

【辯證加減】欲白,加瓜子;欲赤,加桃花。

12、白附子丸

【資料來源】《圣惠方》

【藥物組成】白附子、白芷、杜蘅各1克,赤石脂60克,桃花60克,杏仁30克(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甜瓜子30克(微炒),牛膝30克(去苗),白石脂60克,遠志(去心)、萎蕤各1克。

【制法用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丸,食后以溫牛乳送下。

【功效】令人面潔白媚好。

13、服食變白方

【資料來源】《本草綱目》

【藥物組成】雞桑嫩枝。

【制法用法】上藥陰干,蜜和做丸,每日酒服60丸。

【功效】增白。

14、

面凈肌細方

【資料來源】《妙藥寶鑒》

【藥物組成】萊菔子根。

【制法用法】煎湯服。

【功效】令人面凈白嫩。

15、桃花丸(1)

【資料來源】《備急千金方》

【藥物組成】桃花100克,桂心30克,烏喙30克,甘草30克。

【制法用法】上4藥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大豆大,每服10丸,每日2次。

【功效】令人潔白光悅。

16、桃花丸(2)

【資料來源】《普濟方》

【藥物組成】桃花、桂心、烏喙、甘草各60克,甜瓜子仁、杏仁各30克。

【制法用法】上藥搗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溫酒下10丸,每日3次。

【功效】令面潔白光悅。

17、桃花駐嫩方

【資料來源】《醫(yī)方類聚》

【藥物組成】桃花90克(陰干),白楊樹皮60克,冬瓜子30克(微炒)。

【制法用法】上3味共研為細末,用羅篩過,取極細粉末裝密器保存。每服3克,溫酒或白開水沖服,每日3次,早、中、晚飯前用。

【功效】和血悅澤駐顏。

18、冬葵散

異名冬葵子散(《普濟方》)

【資料來源】《肘后方》

【藥物組成】冬葵子、柏子仁、茯苓、瓜瓣各30克。

【制法用法】上為散。每服2克,每日3次,食后酒送下。

【功效】令面光白。

19、葛氏服藥取白方

【資料來源】《葛洪肘后備急方》

【藥物組成】白瓜子仁30克,白楊皮15克,桃花30克。

【制法用法】搗末,食后服3克,每日3次。欲白,加瓜子;欲赤,加桃花。

【功效】令頭面手足光澤潔白。

20、調(diào)中沉香湯

【資料來源】《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藥物組成】沉香60克,白豆蔻仁、木香各30克,麝香1.5克,炙甘草3克,生龍腦3克。

【制法用法】為細末,入研藥和勻,每服2克,食后服?;蛉松?片、鹽少許亦可。

【功效】理氣調(diào)中,光潤顏色。

21、

隋官身面俱白方

【資料來源】《醫(yī)心方》

【藥物組成】橘皮30克,冬瓜仁50克,桃花40克。

【制法用法】將藥共搗成細粉,過羅即成。每日飯后服3次,每次用酒送服1克。

【功效】理氣活血,祛斑增白。

22、黃連散

【資料來源】《圣濟總錄》

【藥物組成】黃連(去須)450克,木蘭皮300克,大豬肚1個(去筋膜)。

【制法用法】上2味為末,納豬肚中,縫合口,入米甑內(nèi),蒸令熟,細切,曬干,搗羅為散。每服3克,空腹、臨臥溫水調(diào)下。

【功效】令面光白。

23、葵子散,異名冬葵子散(《圣濟總錄》卷一0一)

【資料來源】《外臺》卷三十二引《古今錄驗》

【藥物組成】冬葵子、柏子、茯苓各等份。

【制法用法】上為散。每服3克,酒調(diào)下,每日3次。

【功效】令面光白。

[精] 中醫(yī)藥方--潔面增白(三)

2007-12-09 20:44:26 本文已公布到博客頻道社會·雜談分類 (三)肝郁血虛

24、逍遙散

【資料來源】《陜西中醫(yī)函授》引《局方》

【藥物組成】甘草(微炙赤)4.5克,當(dāng)歸(去苗,銼,微炒)、茯苓(去皮,白者)、芍藥、白術(shù)、柴胡(去苗)各9克,薄荷少許。

【制法用法】上為粗末,每服6克,水1大盞,燒生姜1塊,切破,薄荷少許,同煎至七分,去渣熱服,不拘時候。

【功效】疏肝解郁,養(yǎng)血健脾。

【方義解讀】柴胡疏肝解郁,使肝氣得以條達為君。白芍養(yǎng)血斂陰,柔肝緩急,當(dāng)歸養(yǎng)血和血為臣;三者同用,補肝體而助肝用。佐以白術(shù)、茯苓、甘草健脾益氣,薄荷(少許)疏散郁遏之氣,透達肝經(jīng)郁熱,生姜降逆和中,且能辛散達郁。柴胡為肝經(jīng)引經(jīng)藥,又兼使藥之用。逍遙散本是調(diào)和肝脾之方劑。并未提及美春養(yǎng)顏之功效,以其肝屬本,主升發(fā),體陰用陽,調(diào)暢全身氣機,氣行則血行。并能調(diào)節(jié)內(nèi)分泌;脾居中洲,乃二身氣機升降之樞紐,且為氣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肝脾協(xié)調(diào),氣血充足,流行暢通,從而顏面潤澤。

【辯證加減】面色發(fā)青:以柴胡,白芍,甘草柔肝,加川楝子、丹參行氣活血。面色青黑:乃氣滯血瘀,本方合血府逐瘀湯,重以活血,兼以行氣。面色青赤:乃肝脾血虛,化火生熱,兼見煩躁易怒、口干等癥,本方加丹皮瀉血中伏火導(dǎo)熱下行。面色青赤并兼各種瘡瘍者,本方加丹皮、白花蛇草、赤芍、蒲公英、丹參等涼血活血、清熱解毒之品。面色萎黃:側(cè)重虛,本方合香砂六君子湯重在健脾,兼以疏肝解郁。面色淡白或咣白或蒼白:乃氣血虛虧,選八珍湯平補氣血。而色黝黑而肌膚甲錯,舌質(zhì)紫暗,有瘀斑、瘀點,脈細澀,乃重度瘀血阻滯,當(dāng)活血化瘀為主。兼以行氣,視具體情況選血府逐瘀湯,膈下逐瘀湯,通竅活血湯,身痛逐瘀湯等。面色黑而干焦,兼見須發(fā)早白,腰膝酸軟等癥,重以滋腎水,益肝血,以七寶美髯丹為主。眼眶周圍發(fā)黑,屬腎虛者本方合六味地黃湯;屬帶下者本方合帶湯加減應(yīng)用。王瑞澤.遁遙散加味與養(yǎng)顏美容?!蛾兾髦嗅t(yī)函授》

[精] 中醫(yī)藥方--潔面增白(四)

2007-12-09 20:45:26 本文已公布到博客頻道社會·雜談分類 二、外治方

(一)增白

25、七白散

【資料來源】《永類鈐方》

【藥物組成】白蘞、白術(shù)、白牽牛、白附子、白芷、白芍藥、白僵蠶。

【制法用法】洗面。

【功效】令面部光潔。

26、七白挺子膏,異名七白膏(《御藥院方》卷十)

【資料來源】《醫(yī)方類聚》卷八十引《千金月令》

【藥物組成】白芷、白蘞、白術(shù)、白附子、白茯苓、細辛各0.3克,白及1克。

【制法用法】上為細末,以雞子白和為挺子,如姜芽大,陰干。每洗面訖,以漿水于面上磨涂之。

【功效】令面手光白細潤,祛黑。

27、八白丸

【資料來源】《醫(yī)統(tǒng)》

【藥物組成】白芷、白及、白蘞、白附子、白僵蠶、白蒺藜、白丁香、自薇草烏、杏仁(泡,去皮尖)、甘松、藁本、山楂、豆粉、鷹條、豬牙皂角各30克,兒茶9克,輕粉9克,樟腦15克,密陀僧15克,豬胰90克(去膜),肥皂(水煮干,去里外筋皮)。

【制法用法】上為末,先將肥皂搗爛,用雞蛋清、豬胰、煉蜜調(diào)和,然后下末藥和搗為丸,如彈子大。每日3次洗擦之。

【功效】令人面色好。

28、八白散

【資料來源】《衛(wèi)生寶鑒》

【藥物組成】白丁香、白及、白僵蠶、白牽牛、杜蒺藜、新升麻(肉白者佳)各90克,三賴子、白蘞、白芷各60克,白附子、白茯苓各15克。

【制法用法】上為末。至夜津調(diào)涂面,明旦以瑩肌如玉散洗之。

【功效】潤肌白面。

【主治】勞汗當(dāng)風(fēng),寒薄為皺,郁乃痤;及干點之類。

29、五香散

【資料來源】《千金》

【藥物組成】畢豆160克,黃耆、白茯苓、萎蕤、杜若、商陸、大豆黃卷各60克,白芷、當(dāng)歸、白附子、冬瓜仁、杜蘅、白僵蠶、辛夷仁、香附子、丁子香、蜀水花、旋覆花、防風(fēng)、木蘭、川芎、藁本、皂莢、白膠、杏仁、梅肉、酸漿水萍、天門冬、白術(shù)、土瓜根各90克,豬胰2具(曬干)。

【制法用法】上藥治下篩;以洗面,二七日白,一年與眾別。

【功效】令人白光潤。

【方義解讀】《千金方衍義》:方中白附專除鼾黑,皂莢專祛毒風(fēng),水萍開腠發(fā)汗祛風(fēng)甚于皂莢,冬瓜仁悅澤顏色,木蘭皮祛面熱施鮑,畢豆善祛瘢?,蜀水花滅瘢悅澤顏色,豬胰善滌垢膩,白梅能祛惡肉,其余為祛風(fēng)逐濕,和血調(diào)氣,及芳香之藥。

30、

玉容丸

【資料來源】《醫(yī)統(tǒng)》

【藥物組成】白及、白附子、石榴皮、冬瓜仁、大棗(去皮核)各30克。

【制法用法】以好酒浸3日。早起洗面畢,洗之如玉。

【功效】潤肌白面。

31、玉容香粉

【資料來源】《女科切要》

【藥物組成】白果肉1升(去殼,打汁),杏仁30克(去皮,打汁),爐甘石30克(水飛,研),滑石(水飛)90克,元寸15克,蘇合油15克,冰片21克,鉛粉30克(去鉛)。

【制法用法】上為極細末,漂去黃水,后入冰片、麝香、蘇合油,加珍珠末35克,再以胭脂水調(diào)和,收貯。臨用加白蜜少許。

【功效】令婦人面自如脂。

32、玉容散

【資料來源】《御藥院方》

【藥物組成】白及45克,白蘞、白僵蠶、鐘乳粉各15克,白附子、冬瓜子、韶腦(別研)各8克,楮桃兒6克,麝香3克(別研)。

【制法用法】上為極細末,用玉漿調(diào),勻稠得所。臨臥涂患處,明旦用溫淡漿水洗去。

【功效】增白。

[精] 中醫(yī)藥方--潔面增白(五)

2007-12-09 20:47:22 本文已公布到博客頻道社會·雜談分類 33、玉屑膏

【資料來源】《外臺》卷三十二引《古今錄驗》

【藥物組成】玉屑、珊瑚、木蘭皮各90克,辛夷(去毛)、白附子、川芎、白芷各60克,牛脂150克,冬瓜仁、桃仁、商陸各200克,豬脂500克,白狗脂1000克。

【制法用法】以文火大燒諸脂令溶,下諸藥煎三上三下,令白芷色黃為度,濾去滓,白芷色黃下玉屑、珊瑚末,攪勻。洗面,涂膏。

【功效】令肌膚光白。

34、

白附子膏,異名玉容散(《楊氏家藏方》卷二十)

【資料來源】《圣惠方》

【藥物組成】白附子、密陀僧、牡蠣(燒為粉)、川芎、白茯苓各15克。

【制法用法】上為細散,更研令極細,以酥調(diào)。

【功效】悅澤光白。

35、

白藍脂方

【資料來源】《外臺》卷三十二引《古今錄驗》

【藥物組成】白藍(即白蘞)、白礬、石脂各7.5克,杏仁4克(去尖皮)。

【制法用法】上藥治下篩,雞子和,夜涂面,明旦以水洗之。

【功效】令肌膚光白。

36、朱砂紅丸子

【資料來源】《御藥院方》

【藥物組成】朱砂(細研)、白術(shù)、白蘞、白附子、白芷、白僵蠶、木香各15克,白及、白茯苓、密陀僧各5克,鐘乳粉60克。

【制法用法】上為細末,用阿膠15克熬成膏子,人上項藥末為丸,如梧桐子大。用溫水、蜜少許,磨化開,調(diào)涂面上,次日早晨用溫水洗之。

【功效】潔面增白。

37、羊膽膏

【資料來源】《外臺》卷三十二引《古今錄驗》

【藥物組成】羊膽l枚,豬脂20克,細辛0.3克。

【制法用法】上以羊膽煎,三上三下膏成。夜涂敷,早起以漿水洗去。

【功效】增白。

38、杏仁膏(1)

【資料來源】方出《證類本草》卷二十三引《食療本草》,名見《普濟方》卷五十一

【藥物組成】杏仁(取仁去皮),雞子白。

【制法用法】上藥搗,和雞子白,夜臥涂面,明旦以暖清酒洗之。

【功效】潤肌光白。

39、杏仁膏(2)

【資料來源】《圣濟總錄》

【藥物組成】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45克,雄黃30克,瓜子30克,白芷30克,零陵香15克,白蠟45克。

【制法用法】上藥除白蠟外,并入乳缽中,研令細,加油半升,并藥納鍋中,以文火煎之,候稠凝,即入白蠟,又煎,攪勻,納瓷盒中。每日先涂藥,后敷粉。

【功效】令面光白潤澤。

40、雞子粉

【資料來源】《香奩潤色》

【藥物組成】雞子1個,密陀僧2.5克。

【制法用法】雞子破頂去黃,光粉裝入,再入密陀僧,紙糊頂,武火煨紙干,取出涂面。

【功效】潔白面部。

41、治外膏

【資料來源】《千金》

【藥物組成】白芷、白蠟各60克,白附子、辛夷、防風(fēng)、烏頭、藿香各15克,藁本30克,萎蕤、零陵香各15克,商陸、麝香各8克,牛脂、鵝脂各500毫升,羊脂250毫升,麻油100毫升。

【制法用法】上薄切,醋漬一宿,合煎,候白芷色黃膏成。以皂莢湯洗面,敷之,每日3次。

【功效】增白。

42、礬石散

【資料來源】《圣濟總錄》

【藥物組成】礬石(燒令汁盡)、白石脂各7.5克,白蘞21克,杏仁(湯浸,去皮,研)15克。

【制法用法】上為散。以雞子白調(diào)令勻,人瓷盒中盛,臨臥時,先用漿水洗面,后涂藥,明旦以井水洗之。

【功效】令光白。

[精] 中醫(yī)藥方--潔面增白(六)

2007-12-09 20:48:26 本文已公布到博客頻道社會·雜談分類 43、洗面如玉膏

【資料來源】《同壽錄》

【藥物組成丁香3克,白芷6克,麝香3克。

【制法用法】上為末。燒酒調(diào)入器內(nèi),熬成膏。每日用少許洗面。

【功效】令人顏色如玉。

44、桃花丸

【資料來源】《千金》

【藥物組成 桃花2升,桂心、烏喙、甘草各30克(一方有白附子、甜瓜子、杏仁各30克)。

【制法用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大豆大。每服10丸,每日2次。

【功效】令人潔白光悅。

【方義解讀】《千金方衍義》:桃花殺疰惡鬼,令人好顏色;桂心治結(jié)氣,利關(guān)節(jié);烏喙破積聚寒熱;甘草治五臟六腑寒熱邪氣。皆本經(jīng)主治。

45、桃花嬌面香粉方

【資料來源】《香奩潤色》

【藥物組成】官粉500克,密陀僧、寒水石各100克,銀朱25克,麝香5克,白及50克。

【制法用法】為細末,雞子白調(diào),瓷瓶密封蒸熟,曬干,再研細,水調(diào)敷面。

【功效】潤膚增白。

46、浮水膏

【資料來源】《圣濟總錄》

【藥物組成】水萍(曬干)150克。

【制法用法】上為末,以白蜜調(diào)和稀稠得所,入瓷盒中盛。每臥時涂面。

【功效】令面咣白。

47、益母草涂方

【資料來源】《圣濟總錄》

【藥物組成】益母草灰1升。

【制法用法】以醋和為團,以炭火煅七度后,入乳缽中研細,用蜜和勻,人盒中。每至臨臥時,先漿水洗面,后涂之。

【功效】令面光白潤澤。

48、

麻黃散

【資料來源】《普濟方》

【藥物組成】麻黃、甘草、杏仁各90克。

【制法用法】上為末。以酒調(diào)下3克,每日3次。

【功效】宣肺潤膚。

49、澡豆(1)

【資料來源】《千金翼》

【藥物組成】麝香15克,豬胰2具,大豆黃卷1.5升,桃花30克,菟絲子90克,冬葵子5合(一云冬瓜子),白附子90克,木蘭皮90克,萎蕤2合,梔子花60克,苜蓿30克。

【制法用法】以水浸豬胰三四度,易水,血色及浮脂盡,乃搗諸味為散,和令相得,曬干,搗篩以洗手面。

【功效】令人面手白凈,光潤而香。

50、澡豆(2)

【資料來源】《外臺》卷三十二引《千金》

【藥物組成】豬胰1具(去脂),豆末2000克,細辛、土瓜根、白術(shù)、藁本、防風(fēng)、白芷、茯苓、商陸根、白附子、杏仁、桃仁各160克(去尖皮),栝樓3枚,皂莢5挺(炙,去皮子),冬瓜仁125克,菟絲子25克(搗末)。

【制法用法】上為末,以面5000克,用漿水和豬胰,研令爛,和諸藥及面做餅子,曬干,搗,絹篩收貯,勿令遇風(fēng)。

【功效】令光色悅澤,洗手面,極妙。

51、

麝香面膏

【資料來源】《圣惠》

【藥物組成】麝香15克,豬表3具(細切),蔓菁子90克(研),酥90克,栝樓瓤150克(研),桃仁90克(湯浸,去皮尖,研)。

【制法用法】上藥都用棉裹,以酒1000毫升,浸3宿。每夜涂面。

【功效】令面潔白滑潤,光彩照人。

[精] 中醫(yī)藥方--潔面增白(七)

2007-12-09 20:50:08 本文已公布到博客頻道社會·雜談分類   (二)潔面

1、

冬瓜洗面藥

【資料來源】《御藥院方》

【藥物組成】冬瓜1個(以竹刀子刮去青皮,切成片子)。

【制法用法】酒1400毫升,水900毫升,同煮爛,用竹棉擦去滓,再以布濾過,熬成膏,入蜜500克,再熬稀稠得所,以新棉再濾過,于瓷器內(nèi)盛,用取栗子大,用調(diào)涂面上。

【功效】顏面光潔。

2、加味香肥皂方

【資料來源】《慈禧光緒醫(yī)方選義》

【藥物組成】檀香、木香、丁香各30克,桃花瓣15克,排草香、廣零陵香、皂角、甘松各30克,白蓮芯15克,山柰9克,白僵蠶9克,麝香0.5克,冰片9克。

【制法用法】上研極細面,紅糖水合,每錠重6克。洗沐用。

【功效】滌垢辟穢,嫩面玉膚。

3、

永和公主藥澡豆

【資料來源】《圣惠》

【藥物組成】白芷60克,白蘞90克,白及90克,白附子60克,白茯苓90克,白術(shù)90克,桃仁半升(湯浸,去皮),杏仁半升(湯浸,去皮),沉香30克,鹿角膠90克,麝香15克(細研),大豆面3000克,糯米1000克,皂莢5挺。

【制法用法】先煎好漿水3大盞,消膠為清,即取糯米凈淘,和膠清煮做粥,薄攤,曬之令干,和藥一時,搗細羅為散。取大豆面重和之,令勻,又用酒半盞,白蜜60克,火上溶之,令蜜消,即一時傾人澡豆內(nèi),拌之令勻,曬干。常用洗手面佳。

【功效】潔面增白。

4、玉容散

【資料來源】《古今醫(yī)鑒》

【藥物組成】皂角1500克(去皮),升麻240克,楮實子150克,甘松15克,山柰9克,砂仁(連皮)15克,天花粉30克,白芷30克,白及30克,糯米1升(另研),白丁香15克(須臘月收者),綠豆30克(另研)。

【制法用法】上為末,和勻。量用洗面。

【功效】馨香,祛垢膩。

5、玉容西施散

【資料來源】《醫(yī)部全錄》卷一三一引《醫(yī)林方》異名玉容散(《醫(yī)統(tǒng)》卷六十六)

【藥物組成】綠豆粉60克,白附子、白及、白蘞、白僵蠶、白芷、天花粉各30克,甘松、三柰子、茅香各15克,零陵香、防風(fēng)、藁本各6克,肥皂角1挺(去皮弦)。

【制法用法】上為細末。每洗面用之,面色如玉。

【功效】祛垢膩,潤澤肌膚。

6、

瑩肌如玉散(1)

【資料來源】《蘭室秘藏》

【藥物組成】白丁香、白及、白牽牛、白蘞各30克,白芷21克,當(dāng)歸梢、白蒺藜、升麻各15克,白茯苓、楮實子各9克,麻黃(去節(jié))6克,白附子、連翹各4.5克,小椒3克。

【制法用法】上為細末。用之如常。

【功效】祛垢膩,潤澤肌膚。

7、瑩肌如玉散(2)

【資料來源】《衛(wèi)生寶鑒》

【藥物組成】楮實30克,白及30克,升麻15克,甘松21克,白丁香、連皮砂仁各15克,糯米500克,三柰子9克,綠豆150克(另用絹羅子羅,一本用1升),皂角1500克(水濕燒干,再入水中再燒干,去弦皮子,可得1250克,為末)。

【制法用法】上為末,人糯米、綠豆、皂角末,一處攪勻。

【功效】祛垢膩,潤澤肌膚。

8、肥皂丸,異名玉容肥皂丸(《馮氏錦囊》卷十九)、玉容肥皂(《瘍醫(yī)大全》卷十二)

【資料來源】《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四

【藥物組成】白芷、白附子、白僵蠶、白及、豬牙皂角、白蒺藜、白蘞、草烏、山柰、甘松、白丁香、杏仁、豆粉各30克,輕粉、密陀僧各15克,孩兒茶1克,肥皂(去裹外皮筋并子,只要凈肉)1茶盞,樟腦15克。

【制法用法】上先將凈肥皂肉搗爛,用雞清和,曬去氣息;將各藥為末,同肥皂、雞清和為丸。

【功效】令人面色好。祛白斑、黑點、白癬、諸般瘡痕,

9、肥皂方(1)

【資料來源】《魯府禁方》

【藥物組成】角子糯肥皂860克(去核),排草45克,升麻120克,白及15克,楮實子75克,白芷15克,砂仁(帶殼)15克,糯米5000克(另研),綠豆15克(另研),天花粉15克,白丁香8克,杏仁45克(去皮,研如泥),豬胰子5個(另研),甘菊花15克,紅棗肉(去皮核)45克,零陵香15克,冰片、藿香各9克,廣木香90克,官粉45克,梅桂21克,南桂花45克。

【制法用法】上為末,加蜂蜜250克,酒1盅,搗為丸如龍眼大。洗面,潤開水搽臉。

【功效】祛垢,潤肌,增白。久用斑滯自消,面如玉色。

10、肥皂方(2)

【資料來源】《外科正宗》

【藥物組成】皂角、甘松、山柰、白芷各6克,密陀僧、白附子、樟腦各3克,楮實子、綠豆粉各9克。

【制法用法】上為細末。用肥皂500克,捶勻。洗擦患處,日久自效。

【功效】潔面增白。

11、洗面玉容方

【資料來源】《仙拈集》

【藥物組成】甘松、山柰、香薷、白芷、白及、白蘞、防風(fēng)、藁本、白僵蠶、白附子、天花粉、零陵香、綠豆粉、肥皂(煨)各等份。

【制法用法】上為細末。每早洗面。

【功效】馨香,美顏色,除斑黑點。

12、洗面玉容散

【資料來源】《便覽》

【藥物組成】藁本45克,山柰30克,樟腦9克,甘松30克,滑石30克,天花粉30克,白檀30克,零陵香30克,糯米50克,皂角末60克,綠豆粉30克。

【制法用法】上為極細末。洗面。

【功效】潔面,解諸毒。

13、洗面藥,異名洗面散(《扶壽精方》)

【資料來源】《蘭室秘藏》

【藥物組成】皂角1500克(去皮弦子,另搗),升麻240克,楮實子250克,白及30克(細銼),甘松210克,縮砂(連皮)、白丁香(臘月收)、三柰子各1.5克,綠豆300克(揀凈另搗),糯米600克。

【制法用法】上為細末,洗面。

【功效】祛垢膩,潤澤肌膚,祛皮膚燥癢。

14、洗面香皂丸

【資料來源】《同壽錄》

【藥物組成】甘松、藁本、香附、茯苓、細辛、山柰、茅香、川芎、白丁香、白芷、明膠、白及、白蘞各30克,牽牛(炒)、瓜蔞根、楮實、冰片各15克,肥皂750克(煮去皮),綠豆500克(略炒)。

【制法用法】上為細末,肥皂肉搗膏,綠豆粉和為丸;如干,加肥皂汁,搗二千下,為丸如彈子大,陰干,瓷器收藏。洗面時將丸擦手上洗面,后擦面上。不可經(jīng)水,1丸可用1月。

【功效】洗面護膚。

15、

澡豆(1)

【資料來源】《千金》

【藥物組成】豬胰5具(細切),畢豆面500克,皂莢3挺,栝樓實90克(一方不用),萎蕤、白茯苓、土瓜根各250克。

【制法用法】上藥搗篩,將豬胰拌和,更搗令勻。每旦取洗手面。百日白凈如素。

【功效】潔面。

16、澡豆(2)

【資料來源】《外臺》卷三十二引蘇澄方

【藥物組成】白芷、川芎、栝樓子各250克,青木香、雞舌香各9克,皂莢300克(去皮子,炙),畢豆、赤小豆各2升。

【制法用法】上為散。任用洗手面。

【功效】潔面。

17、

澡豆(3)

【資料來源】《千金翼》

【藥物組成】麝香15克,豬胰2具,大豆黃卷200克,桃花30克,菟絲子90克,冬葵子250克(一云冬瓜子),白附子60克,木蘭皮90克,萎蕤100克,梔子花60克,苜蓿30克。

【制法用法】以水浸豬胰三四度,易水,血色及浮脂盡,乃搗諸味為散,和令相得,曬干,搗篩以洗手面。

【功效】令人面手白凈,光潤而香。

18、澡豆(4)

【資料來源】《千金翼》

【藥物組成】丁香、沉香、青木香、桃花、鐘乳粉、真珠、玉屑、蜀水花、木瓜花各90克,卜花、梨花、紅蓮花、李花、櫻桃花、白蜀葵花、旋覆花各160克,麝香15克,大豆末7合。

【制法用法】搗諸花,別搗諸香,真珠、玉屑別研成粉,合和大豆末,研之千遍,密貯勿泄。常用洗手面。

【功效】令人其面如玉,白凈潤澤,臭氣粉滓皆除。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jǐn)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