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識修煉陰陽之術
錢斌 錢鐵松
在氣功修煉中,不少學派是修煉陰陽之術的,特別是在道家氣功中。由于社會戒律原因,特別是進入封建社會以后,修煉者對于陰陽之術的傳播,只是用比喻、隱語來口傳。秘傳,讓人從修煉實踐中慢慢領悟。同時,修煉陰陽之術的古人,又是以“坎離”、“龍虎”、“玄牝之門”等等來作比喻,這對現(xiàn)代人來說,就更難讀懂了。 可現(xiàn)在這個氣功興起的年代里,修煉陰陽之術的人,卻又越來越多。但修煉者對于師傳的門戶之見,并未解決;對于古怪難懂的比喻,隱語,依舊流傳于口頭、書本。因此現(xiàn)在修煉陰陽之術的人,仍與古人同樣,一般都是朦朦朧朧、邊猜邊想、邊悟邊修。因此現(xiàn)代修煉陰陽之術的人,明理實修者少,盲目空修者多。有的效果平平,有的一損一益,有的兩敗俱傷。為讓修煉陰陽之術者識別途徑,走上正道,特將相關內容簡述如下,供同道者研考之。
什么是陰陽 在自然界里陰與陽是物質的屬性,即凡是活動的、上升的、溫熱的、明亮的。功能性的、機能亢進的等,部屬于陽;凡沉靜的、內在的、下降的、寒冷的、黑暗的、機能衰弱的等,都屬于陰。人體的上部屬陽,下部屬陰;體表屬陽,內里屬陰;體表的背部屬陽,腹部屬陰;外側屬陽,內側屬陰。以臟腑來分,六腑屬陽,五臟屬陰。陰陽一詞,本伏羲畫—爻為陽,--爻為陰?!兑?#183;系辭上傳》云:“一陰一陽之謂道。”“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云:“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天地間處處分陰陽,陰陽統(tǒng)天地而應方“物。因此,在氣功學里,陰陽是道家、儒家、佛家、醫(yī)家討論玄理功理時常用的類名詞。在氣功修煉中,尤以道家、醫(yī)家之論修煉,自始至終,不離陰陽。
什么是陰陽之術 在氣功修煉中,凡以陰陽立法的氣功方式,統(tǒng)稱陰陽之術。修煉陰陽之術者,由于學派不同,其修煉方法各式各樣,不過萬變不離其宗,無論哪種方式方法的修煉,都少不了形體、氣息、心神的調整,所以總體還是不外乎形修、氣修、神修三種。就是說,無論哪一種修煉方式,都要同時包含形體、氣息、心神三種因素的調整修煉,缺一不可,其修煉結果都是以提高“精氣神”為總目標的。修煉陰陽之術的方式方法,其總體區(qū)分是:形修者是制作自身形體運動法則,側重于煉精;氣修者優(yōu)選人體中陰陽物質,并與之氣息交用,側重于煉氣;神修者,讓識神談化、空化,們重于強化元神。修煉陰陽之術的方式方法,其具體區(qū)分主要體現(xiàn)于陰陽兩物距離的近遠,其距離又包含空間距離和時間距離。譬如:陰陽兩物(敏感點)調整到距離相近或相觸,并通過修煉的意識活動,則屬形修;陰陽兩物距離較遠、以及予光攝取儲存在腦海中的遠近形象,并通過修煉的意識活動,則屬神修;不論形修或神修都是把陰陽兩物之氣(信息)交用于一起者,則屬氣修。 修煉陰陽之術是有過程的。初修者只能進行氣修和導引按摩,達到意念一動,松靜自然進入氣功態(tài)者,就能進行神修;丹田氣足,丹基筑成,并能控住玉關之后,才能進行形修。少年和精足氣旺神全的青年,不宜形修;老年和體弱神衰的中青年老,宜及早形修。修煉陰陽之術的和其他學派的修煉者一樣,功夫越深,修煉方法越簡。功夫深的不強求修煉時間和套路,可隨機而修,隨機而煉,只要意不失控,24小時都可練功。修煉陰陽之術要把握火候:火候,指煉丹用火的掌握?;鸷蛴杏鄤t傷,不足則壞。故修煉時要注意區(qū)別運用文烹、武煉、下手、止歇、進陽、退陰、還丹、大丹、增減、溫養(yǎng)之火候,并要始終徹悟之,方能成功。由于氣功火候的靈活性大,難以掌握,所以歷來以火候為煉丹的秘鑰,以火候為丹家不傳之秘。因此修煉者只有臨機權衡,體悟精微。如精生有調藥之候,藥產(chǎn)有采藥之候,歸爐有封固之候,起火有運行之候,沐浴有停息之候,火足有止火之候。要把握好火侯,須做到“似是乃是,自然而然”。如此才能有切實的體驗。
修煉陰陽之術的名人名言 修煉陰陽之術的名人中,留名最早,壽命最長,影響最深的要數(shù)彭祖。他曾作堯、商、周史臣,年七百余,有少榮、善房中導引及括靜養(yǎng)性之術?!渡裣蓚?#183;彭祖》云:“天地得交接之道,故無終竟之限;人失交接之道,故有傷殘之期,能避眾傷之事,得陰陽之術,則不死之道也。”《養(yǎng)性延命錄·卸女損益篇》云:“彭祖曰:上士別床,中士異被,服藥百裹(過),不如獨臥。”從《彭祖經(jīng)》中知道:彭祖之法,系括服食、修煉、房中術于一體,并突出房中術的作用,給后人影響較深,故為道家內修法之元始。但因彭祖在修煉方法中,突出了房中術,男女相成,故后又有人說他是邪術而攻之。 元明之際善陰陽之術杰出的氣功家和養(yǎng)生家要數(shù)張三豐了,他的壽命說法不一,有言五百多歲者,有言四百多歲者,亦有言三百多歲者,頗費人猜測。汪錫齡作《三豐先生本傳》云:“三豐生于元定宗丁未(公元1247年)仲夏四月初九日子時,其卒年諸本不載,皆因升仙而去,且常顯化人間。”“萬歷十四年(14l6年)五月朔,為南極萬壽人詔,遂與玄天官屬御氣同行,適見胡廣情切,乃按云車,許以陛見。人朝后即赴上清之命,固然而去。”就以此計算,三豐壽數(shù)亦為169歲,仍屬長壽巨星。張三豐,中國道教文化史上杰出的英才,道教文化的杰出學者,他承道教南宗,融合儒釋道三教而創(chuàng)三豐學派,在道教丹鼎門中有極崇高的地位,他精通內丹、外丹和黃白之術,對后世影響極大。 道家的修煉目的在于成仙,在于長生不老,修煉的過程叫煉丹。清修派認為,人的自身本有陰陽,故行清修之功;雙修派認為,男女為陰陽,故行清靜陰陽雙修之功。這就是區(qū)分清修與雙修的關鍵。三豐派主清靜陰陽雙修,“清靜陰陽,雙修雙成”。三豐之“體隔神交”的雙修法,被公認為陰陽雙修金液還丹之正脈?!侗阕觾绕吩唬?#8220;房中之法十余家,或以補救傷損,或以攻治重病,或以采陰補陽(采陽補陰),或以增壽,其大要在于還精補腦之事耳。”“然又宜知房中之術,所以爾者,不知陰陽之術,屬為勞損,則行氣難得力也。”“凡服藥千種,三性之養(yǎng),而不知房中之術,亦無益也。”“善其術者,則能卻走馬以補腦,還陰丹以朱腸,采玉液于金池,引三五于華梁,令人老有顏色,終其所稟之天年。”“夫陰陽之術,高可以治小疾,次可以免虛耗而已。”上述論述是對陰陽之術的修煉作用作了概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