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質的親子相處時間
2009-07-14 摘編
楊文—— 一位有著“中國十大杰出母親”、“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杰出創(chuàng)業(yè)女性”等諸多榮譽的成功女性,用她“素質教育”、“快樂教育”的親身實踐,培養(yǎng)出了一位開朗、善良、興趣廣泛的劍橋博士。
時間老人是很公正的,他給我們每一個人都不多一分也不多一秒,為什么有的孩子學業(yè)好,知識多,作為大?實際上是因為他的時間利用效率高。為什么有的家庭關系好,父母孩子親情濃郁,這就看我們父母是不是把和孩子相處的時間,都變成了有益的時間,快樂的回憶。
像每個孩子的父母一樣,我也經常有這樣的感覺: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過得飛快。所以,在孩子的成長中我盡量保證把和孩子相處的時間,每時每刻都過得有質有量,這也是我多次提到的隨機教育的核心。所以在教育夏楊的過程中,我一直有這樣一種意識:籌劃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效率,隨時隨地地讓孩子擁有“優(yōu)質時間”。
夏楊是一個擅長在玩中學習的孩子,他好的學習成績以及他各方面能力的綜合提高,都得益于他在“玩”中所度過的“優(yōu)質時間”。他的核心價值觀——成就感、好奇心、勇氣、感情表達、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善于動腦、尊重他人、自立自尊、幫助他人和幽默感,都來源于他成長過程中,我們有意識地“隨機教育”,在“優(yōu)質時間”里寓教于樂,在過程中及時給孩子積極的指導。也許是用幾分鐘,就教給孩子一種新技巧、一個新信仰、一個新思想和看待事物的一種新方法。
我們全家到現在都有一個愛好:看電影。夏楊小時候,夏楊的爸爸經常在晚飯后倡議:“走,我們看電影去。”于是,經常是碗也不洗,全家歡呼著坐在一輛自行車上,由夏楊的爸爸“駕駛”,大家唱著歌奔向電影院?;貋淼穆飞希娪暗膬热菥褪俏覀兲接懙脑掝},我們會提出很多問題大家一起討論,讓夏楊來“評論”一下電影里的事和人。我們的很多觀點和對是非的判斷標準等核心的價值觀,就是這樣在娛樂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小夏楊。
我曾經聽很多父母說:我們的工作太忙了,真沒時間教育孩子。正是因為現代人的忙碌,我們才更應該把與孩子相處的時間都變成優(yōu)質時間。我把排隊、候診、送孩子上學、和孩子旅游、吃飯睡覺的時間都利用了起來,也因為這樣,面對長大成人的孩子,我少了許多遺憾。
我有一個習慣,就是只要和孩子在一起,我就時刻注意觀察孩子的注意力,很少讓他處在空白的狀態(tài)。比如在等公共汽車時,小的時候在等車的時間里我會帶上一本他喜歡的書講給他聽,所以大了他也就形成了一個習慣,只要是出去,有可能的話,他總是帶上一本自己喜歡的書,時間積少成多,就這樣形成了他快速閱讀的能力。
有時候和他出去,比如去參加朋友的聚會,孩子在那樣的場合一般都是不被大人關注,或者不自覺地被大人排除在談話之外的。而我總是有意識地讓夏楊適時地參與進來,或者讓他去照顧比他小的小朋友,或者讓他去幫著和服務員溝通,或者讓他靜靜地觀察來參加宴席的人……當然這種安排是有意識的,但絕不是強迫的,是以父母為指導性,以孩子為主體的引導性的教育,是隱形的隨機教育。就是在這樣的自然習慣中,夏楊學會了觀察、學會了去表達自己的感受、學會了與人的交往、學會了讓生命的每一刻都不空白。
教育孩子的過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也是一個艱辛的過程,可是如果我們把與孩子相處的時間都變成“優(yōu)質時間”的話,那這個過程就是一段愉快而值得回憶的美好時光。我是一個閑不住的媽媽,我自己也有一個習慣,就是舍不得浪費分分秒秒。無論是閱讀的啟蒙,還是社交能力的培養(yǎng);無論是挫折教育,還是孩子關鍵期的教育,我充分地利用了與孩子在一起的時間,時刻把握著教育孩子的最佳時機——在洗浴的時間里,我給他講生命與水的故事,給他講關于衛(wèi)生的常識,和他玩紙船;在臥室的時間里,給他講床前故事,讓他閉上眼睛,給我講述白天他的見聞,還有他腦子里的故事;在火車上,我把車廂變成大課堂。在他安靜的時刻、在他生病的時刻、在他走路的時刻、在他等待的時刻、在他吃飯的時刻、在他購物的時刻……
瞧,我們有這么多的時間可以和孩子在一起,只要有意識,并且把握了和孩子相處的藝術,我們就有可能把和孩子相處的所有時間變成“優(yōu)質時間”。這樣的隨機教育、習慣養(yǎng)成,會讓孩子在未來的歲月里,具備有效利用時間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