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中國古代最輝煌的時期之一。唐太宗李世民則是中國歷史上難得一見的有為皇帝,可以說,沒有李世民就沒有大唐的輝煌。 這么一位杰出帝王,卻是慢性中毒而死,令人唏噓。 圖:李世民畫像 據(jù)《舊唐書·太宗本紀三》(卷3)記載,貞觀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四月,“上崩于含風(fēng)殿,年五十二?!彼浐芎唵?。李世民的具體死因,傳統(tǒng)認為是死于痢疾,實際并非這樣。 《資治通鑒·唐太宗貞觀十九年》(卷198)記載,公元645年,李世民親駕東征高麗(今朝鮮),平定叛亂。十二月初七那天,發(fā)現(xiàn)身上長了癰瘡,疼得連馬都不能騎,只好讓人用轎子抬著走。一周后病情加重,跟隨而行的太子李治親自用嘴把毒瘡內(nèi)的膿吸出來,這才好轉(zhuǎn)一些。 一般服用丹藥,身上都會生癰瘡。道家辯稱這是丹藥排毒見效的標(biāo)志,實則是中毒癥狀。后來中毒死掉的唐宣宗李忱,也是這種情況。 但就是貞觀十九年這次東征,李世民身體慢慢不行了。此后,在宮中一直調(diào)養(yǎng),但病情時好時壞。而之前,李世民就迷信丹藥,曾召來不少道士為他煉制長生“不老藥”。病急亂投醫(yī),健康惡化的李世民,這下對丹藥更加依懶。 貞觀二十二年(公元648年),西征的唐軍抓住了一個天竺(今印度)方士,名叫那邇娑婆寐,自稱已活了200歲,有長生不老之術(shù)。李世民十分高興,“太宗深加禮敬,館之于金飚門內(nèi)。造延年之藥,”希望能得到“洋仙丹”——所謂“胡僧藥”。 李世民令兵部尚書崔敦禮監(jiān)督煉制“不老藥”,“發(fā)使天下,采諸奇藥異石,不可稱數(shù)?!被四臧褧r間才煉成“洋仙丹”,但李世民服用多粒后,根本就不見療效,后來只好把那邇娑婆寐放回了印度。至死前,李世民一直改服本土道士煉制的“土仙丹”。結(jié)果虛52歲那年,慢性中毒死了。 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是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朝代之一,也是公認的中國封建的鼎盛時期。相比其它朝代的帝王,唐代皇帝對不老的追求似乎也最強烈,“不老”的愿望換來的卻是“速死”。 李世民死后,太子李治繼位,這就是歷史上的唐高宗、著名女皇帝武則天的老公。 圖:李治與武則天死后合葬于“乾陵” 李治在位長達34年,但他身體一直不好?!杜f唐書·高宗本紀》(卷6)記載,“帝自顯慶已后,多苦風(fēng)疾,百司表奏,皆委天后詳決。” 顯慶是李治的年號,從公元656年開始使用,據(jù)其當(dāng)皇帝僅7年。也就是說,至其公元683年丹藥中毒死亡,大唐朝政有27年時間是武則天把持的。所以,武則天后來權(quán)欲盛旺,篡唐易周,與這段“實際皇帝”有直接關(guān)系。 為了治好自己的頭暈?。L(fēng)疾),增壽不老,李治篤信長生之術(shù),令廣征諸方道術(shù)之士,合煉黃白(丹藥的別稱)。孫思邈、葉法善這些當(dāng)時的著名道士,都曾被李治征招入宮問藥。 有一次一下子就召來煉丹道士一百多人。二三年內(nèi),“化黃金冶丹”,耗資千萬?!杜f唐書·葉法善傳》(卷191)記載,當(dāng)時葉法善對李治講,“金丹難就,徒費財物,有虧政理,請核其真?zhèn)?/span>?!币馑际堑に幰话闳撕茈y煉成的,不要白白浪費錢財,讓人說閑話,要看看這些道士是不是有真功夫。李治接受葉法善的建議,讓葉法善面試進宮方士,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有90多個方士都是冒牌貨,被攆出宮去。 后來,李治又請當(dāng)時的煉丹名家潘師正、劉道合等道士進宮,給他煉丹。潘師正和劉道合都是隱士,劉道合還善“止雨術(shù)”.一次李治令他在儀鸞殿前表演,結(jié)果,不一會兒雨就停了。李治由此對劉道合大為崇拜。 圖:武則天與李治雕像 《舊唐書·劉道合傳》(卷192)記載,“高宗(李治)又令道合合還丹,丹成而上之?!?劉道合于咸亨年間(公元670年)死了。后來劉墓遷葬,劉的弟子開棺后發(fā)現(xiàn),劉的尸體只存一層空皮,從背上裂開,就像蟬蟲脫殼一樣。人家都稱這是道家成仙后的“尸解”現(xiàn)象。李治聽說后,不太高興,說“李大師給我煉丹,卻自己吃了成仙去。” 因為劉道合成仙了,李治對他敬獻丹藥的療效也深信不疑,加大了服用量,結(jié)果導(dǎo)致急性中毒,死于東都洛陽,未能容他到西安再閉眼,時年56歲。 臨死前,李治還希望能多活點時間,“蒼生雖喜,我命危篤。天地神祇若延吾一兩月之命,得還長安,死亦無恨?!?/span> 我以前曾在博客里聊過大唐王朝的皇帝們對“仙丹”的嗜好現(xiàn)象,有興趣的網(wǎng)友可以向前翻翻。除上面所說的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兩位皇帝外,唐憲宗李純、唐穆宗李恒、唐武宗李炎、唐宣宗李忱等多位皇帝,都曾因為服用所謂的仙丹中毒,把命給丟了。 而從丹藥成份來看,不論是唐太宗李世民服用的印度人研制的“胡僧藥”,還是唐高宗李治迷信的本土道士劉道合煉制的“還丹丸”,都含有壯陽物質(zhì)。如此“不老藥”,實際是一種透支體力的方子,與現(xiàn)代的“偉哥”無異。初服可能很有效果,幸后宮嬪妃時會如魚得水,雄風(fēng)大展,精氣神十足,但時間長了,便麻煩了,上癮、中毒、精枯······最后死吧。有意思是,唐代帝王們視這種“毒藥”為金丹,至死不悟。 唐代的皇帝為什么這么糊涂?其實不是糊涂,而是對先祖和道教雙重崇拜的結(jié)果。 開國皇帝李淵擁有顯赫的隴西貴族家族背景。隴西位于今甘肅東南部、內(nèi)蒙古北部一帶,唐皇室家譜上最早可追溯到漢武帝時的飛將軍李廣,李氏家族視李廣為榮耀。最有出息的是第十六世孫李X(上“曰”下“高”),他建立了古代西域著名的西涼國,從此有了“龍脈”。 但大唐建立以后,李世民們想繼續(xù)把自己的根“描紅”,于是翻開史書往前找姓李的。這一找,找到了最早一個姓李的人——大名人李耳,李耳遂成了李姓的始祖。 圖:老子雕塑 李耳字伯陽,楚國苦縣賴鄉(xiāng)(今河南鹿邑)人,是春秋時期與孔子齊的大思想家,史稱老子,也有稱老聃。老子的思想主張“無為”,即所謂“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而其價值觀的核心則是“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此番“道論”成為后來道教的“指導(dǎo)思想”,老子也成了道教的的創(chuàng)始人和第一教主。 武德三年(公元 620年),唐高祖李淵尊封李耳為始祖,并在其祖居地鹿邑大興土木,建宮興觀。不久,唐太宗李世民下詔編纂百卷巨著《大唐氏族志》,正式認祖歸宗,稱 “朕之本系,起自柱下”(老子有“柱下史”之稱)。到唐高宗李治時,追尊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至唐玄宗李隆基時,發(fā)揚光大道教,下令兩京和諸州各置玄元皇帝廟,老子從此成了——太上老君。 道教有“道術(shù)”,崇尚房中術(shù),講究養(yǎng)生,相信有長生不老藥,即所謂“外丹”、“內(nèi)丹”。老子被李唐皇室這么熱捧,視為始祖,道教便成為了大唐的“國教”。 之后,道術(shù)流行、唐皇嗜食丹藥,私生活荒淫放縱,便很好理解了,武則天老公的真正死因也一清二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