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楊氏家藏方 瘧疾方 積熱方 風(fēng)濕方 香港腳方 秘澀方 一切氣方 移動(dòng)互聯(lián).數(shù)據(jù)源及分類研究...

 pang9365 2009-06-18

<目錄>卷第三\瘧疾方一十四道
<篇名>辟邪丹
屬性:治一切瘧疾。
黑豆(一兩,取細(xì)末七錢半) 砒(二錢半,別研) 綠豆(取細(xì)末,七錢半) 雄黃
(一錢半,
上件修事了,于端午日和研令勻,滴水丸如梧桐子大,曬干,瓷合盛之。大人一丸,小
兒半丸,于發(fā)日兩時(shí)辰前,面東用冷醋一呷送下。忌熱物少時(shí),仍忌葷腥三日。只可一服,
不可再服。

<目錄>卷第三\瘧疾方一十四道
<篇名>祛瘧餅子
屬性:治久新瘧疾,不問先寒后熱,先熱后寒。
砒(二錢半,別研細(xì),放露下三宿) 白茯苓(去皮) 綠豆粉 石菖蒲 甘草(四味
并生用。
上件為細(xì)末,研勻,煮面糊為丸,作一百二十餅子。每餅子用竹刀切十字,不可切斷,
曬干

<目錄>卷第三\瘧疾方一十四道
<篇名>圣餅子
屬性:治一切瘧疾。
黃丹(水飛過研,一錢) 砒(研細(xì),一字) 寒水石(研細(xì),二錢)
上件同研勻,用末入油穣餅,劑如櫻桃大二十塊,搜藥令勻,卻分作二十餅子。用炭火
燒茶
不發(fā)日臨臥服,或次日再發(fā)一次即愈。合時(shí)忌婦人、貓、犬見。

<目錄>卷第三\瘧疾方一十四道
<篇名>豬膽膏
屬性:治脾胃虛弱,遂作瘧疾,寒多熱少。大凡寒發(fā)于膽,以豬膽引高良姜、干姜入膽,
燥脾胃。二姜熱,豬膽冷,陰陽相制,所以作效。仍治秋深寒瘧。
高良姜(一兩,切作小塊,油炒) 干姜(一兩,炮)
上件為細(xì)末。分作四服,每服用 豬膽汁調(diào)成膏,以好酒半盞熱調(diào)勻,發(fā)時(shí)服。

<目錄>卷第三\瘧疾方一十四道
<篇名>七寶散
屬性:治一切瘧疾,或先寒后熱,先熱后寒;或寒多熱少,或熱多寒少;或多寒但寒,或多熱
但熱;或一日一發(fā),或一日二、三發(fā);或連日或間日發(fā),或三、四日一發(fā)。不問鬼瘧、食瘧,
不伏水土,山嵐瘴氣,寒熱如瘧,并皆治之。
常山 陳橘皮(不去白) 青橘皮(不去白) 檳榔 草果子仁 甘草(炙) 濃樸(去
粗皮,生
上件 咀。每服半兩,用水一碗,酒一盞,同煎至一大盞,去滓,露一宿,來日早再蕩
溫,

<目錄>卷第三\瘧疾方一十四道
<篇名>草果飲子
屬性:治寒熱往來,煩渴頭痛,或但寒但熱。
草果子仁(四枚) 人參(去蘆頭,半錢) 半夏(十三枚中樣者,沸湯浸洗七次) 甘
草(炙,
上件 咀。用水一大碗,煎至半碗,去滓溫服,食前。

<目錄>卷第三\瘧疾方一十四道
<篇名>鱉甲白術(shù)散
屬性:治久瘧寒熱相等,汗多,腰脊重痛。
鱉甲(醋炙) 常山 白芍藥 柴胡(去苗。以上四味各一兩) 白術(shù)(二兩) 牡蠣
(半兩,火
上件 咀。每服五錢,水二盞,生姜五片,煎至一盞,去滓溫服,不拘時(shí)候。

<目錄>卷第三\瘧疾方一十四道
<篇名>生熟飲子
屬性:治脾寒及脾經(jīng)受冷,時(shí)發(fā)寒熱。
草果子(二枚。一枚用面裹煨,一枚生用) 肉豆蔻(二枚。一枚用面裹煨,一枚生用)
甘草
生姜
上件 咀。分作二服,水一中碗,煎至一盞,熱服,空心,日午各一服,并滓煎一服,
俟發(fā)

<目錄>卷第三\瘧疾方一十四道
<篇名>鬼哭散
屬性:治一切寒熱瘧疾。
人參(去蘆頭,半兩) 常山(一兩) 茯苓(去皮,一兩) 甘草(一兩,生用) 肉
桂(去粗皮,稱一兩)
上件為細(xì)末。每服四錢,用無灰酒八分一盞,冷調(diào)下,當(dāng)發(fā)日空心服。

<目錄>卷第三\瘧疾方一十四道
<篇名>常山銼散
屬性:治瘧疾。
常山 川烏頭(生,去皮臍) 甘草(炙。各等分)
上件 咀。每服一錢半,用好酒二盞,煎至一盞,露一宿,至發(fā)日五更初,面東服。

<目錄>卷第三\瘧疾方一十四道
<篇名>十棗散
屬性:治但熱不寒瘧。
穿山甲(一兩) 干棗(十枚)
上同燒灰留性,研為細(xì)末。每服二錢,當(dāng)發(fā)日日未出時(shí),井花水調(diào)下。

<目錄>卷第三\瘧疾方一十四道
<篇名>瓜蒂散
屬性:治瘧疾。
瓜蒂(七枚) 穿山甲鱗(一片,瓦上焙焦)
上件為細(xì)末。欲發(fā)前,男左女右,鼻內(nèi)搐一斡耳子。

<目錄>卷第三\瘧疾方一十四道
<篇名>斷瘧法
屬性:治瘧疾往來久不瘥者。
蝦?。ㄎ逶挛迦杖?,曬干)
上將一枚紙裹封了,絳囊盛之,男左女右系患者臂上,勿令病患知此物。
又法
花蜘蛛(七月七日取,曬干)
上將一枚紙裹封了,絳囊盛之,男左女右系患者臂上,勿令病患知此物。


 

<目錄>卷第三\積熱方一十六道
<篇名>團(tuán)參太一丹
屬性:治心經(jīng)蘊(yùn)熱,神情恍惚,睡臥不安,煩躁健忘,小便赤澀,口苦舌干,頭目昏
人參(去蘆頭) 酸棗仁(炒) 山梔子仁(微炒) 阿膠(蚌粉炒。四味各半兩) 天
南星(牛膽
研,三味各一分)
上件為細(xì)末,煉蜜為丸,每一兩作一十五丸,金箔為衣。每服一丸,荊芥茶嚼下,食后、

<目錄>卷第三\積熱方一十六道
<篇名>麝香上清丸
屬性:治上焦積熱,咽膈不利,目赤口燥,小便赤澀。
辰砂(一兩,別研,水飛如粉) 馬牙硝(別研) 天竺黃(別研) 甘草(炙。以上
三味各半兩)
上五味各一分) 牛黃
上件合和,研令極勻,煉蜜為丸,一兩作一十五丸,金箔為衣。每服一丸,細(xì)嚼,薄荷
湯或

<目錄>卷第三\積熱方一十六道
<篇名>天門冬丸
屬性:治上膈壅盛,咽喉腫痛,唇焦舌干,腮頰生瘡,痰熱煩渴。
天門冬(去心,三分) 紫蘇葉(半兩) 百藥煎(半兩) 黑參(細(xì)實(shí)者,湯浸洗,
焙干) 牛蒡
子(別研。三味各一分)
上件為細(xì)末,和勻,煉蜜為丸,每一兩作二十丸。每服一丸,細(xì)嚼,生姜湯下,食后、
臨臥

<目錄>卷第三\積熱方一十六道
<篇名>雞蘇丸
屬性:治虛熱上壅,頭目不清,面赤咽干,痰嗽煩渴。
雞蘇葉(半斤) 荊芥穗(一兩) 防風(fēng)(去蘆頭,一兩) 黃 (生用) 生干地黃
(以上三味各
味各一分) 腦子(半
上件為細(xì)末,煉蜜為丸,每一兩作一十丸。每服一丸,麥門冬去心煎湯嚼下。一方∶小
便赤

<目錄>卷第三\積熱方一十六道
<篇名>火府丸
屬性:治心、肝二經(jīng)蘊(yùn)蓄邪熱,口燥咽干,大渴引飲,潮熱煩燥,目赤睛疼,唇焦鼻衄,
赤澀,癃閉不通。
生干地黃 黃芩 木通(三味各二兩) 犀角(一兩) 甘草(三錢,微炙)
上件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溫熟水下,食后。

<目錄>卷第三\積熱方一十六道
<篇名>烏犀丸
屬性:治一切風(fēng)熱壅滯,大便秘澀,小便赤黃,煩躁喘滿,腰腳重痛,兼治香港腳。
黑牽牛(四兩,生用) 皂角(二兩,不 者,炙令香,刮去尖、弦、子) 細(xì)松煙墨
(半兩,
上件為細(xì)末,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溫熟水送下,臨臥,取利一次。更量
虛實(shí)

<目錄>卷第三\積熱方一十六道
<篇名>等涼丸
屬性:去肝經(jīng)熱毒,清利頭目,涼血消壅。
黑參 龍膽草(二味等分)
上件為細(xì)末,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人參湯下,食后,稍空腹服。

<目錄>卷第三\積熱方一十六道
<篇名>芎黃丸
屬性:治風(fēng)熱壅盛,頭昏目赤,大便艱難。
川芎 大黃(錦紋者,用無灰酒一碗浸,火煮令酒盡,焙干。各二兩)
上件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溫熟水下,食后。

<目錄>卷第三\積熱方一十六道
<篇名>藕汁膏
屬性:涼血解肌,除五心煩熱。
藕汁(三盞) 生地黃汁(三盞) 生薄荷汁(一盞) 蜜(一盞) 生姜汁(半盞)
上件銀、石器內(nèi)慢火熬成稠膏。每服半匙,濃煎當(dāng)歸湯化下,不拘時(shí)候。

<目錄>卷第三\積熱方一十六道
<篇名>竹茹散
屬性:治大腸實(shí)熱,心神煩躁,口內(nèi)生瘡。
羚羊角(三分) 青竹茹(一兩) 黃芩 山梔子仁 紫蘇葉 黑參 杏仁(湯浸去皮
尖,麩炒
炙赤) 大黃(一
上件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入生地黃汁一合,再煎一兩沸,溫
服,

<目錄>卷第三\積熱方一十六道
<篇名>羚犀湯
屬性:治風(fēng)熱上攻,目赤頭疼,口舌生瘡,小便赤澀。
羚羊角屑 犀角屑 生干地黃 白術(shù) 防風(fēng)(去蘆頭) 人參(去蘆頭) 甘草(炙) 山
梔子仁
上件各等分, 咀。每服三錢,水一大盞,生姜、竹葉各五片,同煎至六分,去滓溫服,
食空。

<目錄>卷第三\積熱方一十六道
<篇名>清氣散
屬性:治風(fēng)壅熱盛,涎潮氣急,煩躁不寧,身熱作渴,恍惚驚悸。
牛黃(一兩半) 石膏(一兩半) 大黃 甘草(炙) 白僵蠶(炒去絲嘴。以上三味
各半兩) 天
上件為細(xì)末。每服二錢,用新汲水調(diào)下,食后。

<目錄>卷第三\積熱方一十六道
<篇名>除熱飲子
屬性:治心經(jīng)客熱,小便不通,口躁煩渴。
甘草(炙) 陳小麥 麥門冬 赤茯苓(去皮) 干葛 燈心 木通 人參(各等分)
上件 咀。每服五錢,水一盞半,入竹葉數(shù)片,煎至一盞,去滓溫服。如發(fā)渴,細(xì)細(xì)呷
之,食后。

<目錄>卷第三\積熱方一十六道
<篇名>生犀散
屬性:治一切風(fēng)熱,毒瓦斯攻注,遍體生瘡。
大黃(半兩,濕紙裹煨令熟) 山梔子(半兩,微炒) 甘草(炙) 當(dāng)歸(去蘆頭) 連
翹防風(fēng)
上件并為細(xì)末。每服二錢,溫酒調(diào)下,食后。或因飲酒時(shí),每飲一杯,入藥半錢。瘡瘍
本戒

<目錄>卷第三\積熱方一十六道
<篇名>清神湯
屬性:治風(fēng)壅熱盛,咽膈不利。
龍腦 薄荷葉 荊芥穗(三味各二兩) 甘草(一兩,炙) 川芎 牛蒡子(炒。二味
各一兩)
上件為細(xì)末。每服二錢,沸湯調(diào)下,食后。

<目錄>卷第三\積熱方一十六道
<篇名>地骨皮散
屬性:治風(fēng)熱客于皮膚,血脈凝滯,身體頭面癮疹生瘡。
地骨皮(三兩半) 生干地黃(二兩)
上件為細(xì)末。每服二錢,溫酒調(diào)下,食后。

 

 

 

<目錄>卷第四\風(fēng)濕方八道
<篇名>神力丸
屬性:治風(fēng)寒濕痹,客搏經(jīng)絡(luò),四肢拘攣,及癱瘓 曳,腳膝無力,筋骨疼痛,并皆治之
牛膝(去蘆頭,酒浸一宿,焙干) 肉蓯蓉(酒浸一宿,焙干) 何首烏 川椒(去黑
子、閉口者,炒。以上四味各二兩) 木鱉子(去殼) 天南星(炮) 茴香(炒) 防風(fēng)
(去蘆頭) 萆
蒺藜(炒去刺) 骨碎補(bǔ)
上一十六味各一兩)
上件為細(xì)末,酒煮面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至五十丸,空心,溫酒或鹽湯下。

<目錄>卷第四\風(fēng)濕方八道
<篇名>牛膝丸
屬性:治諸風(fēng)濕痹,四肢拘攣,腳膝疼痛,香港腳等疾。
牛膝(酒浸一宿,焙干) 肉蓯蓉(酒浸一宿,焙干) 川芎 羌活(去蘆頭) 當(dāng)歸
(洗焙) 杜
研) 乳香(別研)

上件等分,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用溫酒送下,空心、食前。

<目錄>卷第四\風(fēng)濕方八道
<篇名>石斛丸
屬性:治風(fēng)濕客搏經(jīng)絡(luò),筋骨冷疼,四肢重痛。
石斛(去根一兩) 牛膝(酒浸一宿,焙干,一兩) 肉蓯蓉(酒浸一宿,焙干,一兩)
杜仲(
香(一兩)
防風(fēng)(去蘆頭,
地黃(一兩半)
上件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溫酒或鹽湯下,空心、食前。

<目錄>卷第四\風(fēng)濕方八道
<篇名>中行丸
屬性:治風(fēng)濕毒瓦斯,客伏經(jīng)絡(luò),流注作痛。
白芍藥(五兩) 甘草(三兩,炙) 犀角屑(三兩) 威靈仙(去土,一兩)
上件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溫熟水下,不拘時(shí)候。忌茶。

<目錄>卷第四\風(fēng)濕方八道
<篇名>天雄散
屬性:治水臟風(fēng)上攻,目暗耳鳴,身體疼重,腰脊拘急,不可轉(zhuǎn)側(cè),腳膝緩弱,行步艱難
天雄(炮,去皮臍) 石龍芮 獨(dú)活(去蘆頭) 防風(fēng)(去蘆頭) 茯神(去木) 杜
仲(去粗皮,
苗,酒浸一宿)
肉桂(去粗皮,一兩)
上件 咀。每服四錢,水一盞,生姜五片,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shí)候。

<目錄>卷第四\風(fēng)濕方八道
<篇名>滲濕湯
屬性:治膚腠不密,易冒風(fēng)濕,身體煩疼,不能屈伸,多汗惡風(fēng),頭目昏重,項(xiàng)背強(qiáng)急,
時(shí)厥,周身麻痹,肢體微腫。
白術(shù)(四兩) 附子(炮,去皮臍) 干姜(炮) 白芍藥 白茯苓(去皮) 人參(去
蘆頭) 甘
上件 咀。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生姜五片,大棗二枚,同煎至一盞,去滓溫服,不拘
時(shí)候

<目錄>卷第四\風(fēng)濕方八道
<篇名>蠲痹湯
屬性:治風(fēng)濕相搏,身體煩疼,項(xiàng)臂痛重,舉動(dòng)艱難,及手足冷痹,腰腿沉重,筋脈無力
當(dāng)歸(去土,酒浸一宿) 羌活(去蘆頭) 姜黃 白芍藥 黃 (蜜炙) 防風(fēng)(去
蘆頭。以上
上件 咀。每服半兩,水二盞,生姜五片,同煎至一盞,去滓溫服,不拘時(shí)候。

<目錄>卷第四\風(fēng)濕方八道
<篇名>天麻除濕湯
屬性:治濕留肢節(jié),身體煩疼,手足腫痛或時(shí)麻木。
白術(shù)(四兩) 天麻(三兩) 人參(去蘆頭,三兩) 干姜(二兩炮) 全蝎(二兩,
用糯米一盞
取出炙盡無
上件為細(xì)末。每服三錢,空心、溫酒調(diào)下,食空。

 

 

<目錄>卷第四\香港腳方三十六道
<篇名>健步丸
屬性:治干濕香港腳,腿膝麻痹、冷疼,足下隱痛,行步艱難,下注生瘡。
石南葉 天南星(炮裂) 羌活(去蘆頭) 天麻(去苗) 薏苡仁 防風(fēng)(去蘆頭) 續(xù)
斷萆 黃 (去蘆頭) 當(dāng)歸(去蘆頭,洗焙。以上十味各一兩) 石斛(去苗) 牛
膝(切碎,酒浸
銅(一兩,燒紅醋淬,
上件為細(xì)末,酒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溫酒或木瓜湯下,空心、食前。

<目錄>卷第四\香港腳方三十六道
<篇名>輕腳丸
屬性:治一切腳膝沉重,疼痛腫滿。
川烏頭(炮,去皮臍,五兩) 木瓜(二枚) 牛膝(去蘆頭,酒浸一宿,七錢) 巴
戟(七錢,
各一兩) 海桐
兩,去毛) 萆 (二
上件先將木瓜用竹刀切下蓋子,剜去子,卻填熟艾末令滿,將蓋子蓋定,用竹簽簽住,
入飯
丸至
一方兼治婦人產(chǎn)后腳軟,行履不得,筋骨疼痛,加羌活、乳香、沒藥三味各一兩。

<目錄>卷第四\香港腳方三十六道
<篇名>乳香宣經(jīng)丸
屬性:治風(fēng)寒濕痹,四肢拘攣,筋骨疼痛,行步艱難,香港腳諸疾,并宜服之。
茴香(二兩,炒) 烏藥 威靈仙(洗去土) 萆 陳橘皮(去白。四味各四兩) 川
楝子肉(
合,生用) 五
(八錢,別研) 木香(
上件為細(xì)末,酒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漸加至五、七十丸,溫酒下,空
心、

<目錄>卷第四\香港腳方三十六道
<篇名>舒筋丸
屬性:治寒濕在經(jīng)絡(luò),腰腳腫痛,行步艱難。
當(dāng)歸(洗焙) 赤小豆(生用) 地龍(去土炒) 甜瓜子 木瓜(去皮,切焙) 威
靈仙(去土)
皮尖,炒) 五靈脂(炒)
上件為細(xì)末。酒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溫酒或鹽湯送下,日進(jìn)
二服

<目錄>卷第四\香港腳方三十六道
<篇名>附子木瓜丸
屬性:治寒濕相搏,筋骨疼痛,行步艱難,夜多小便。
附子(炮,去皮臍,半兩) 白術(shù)(半兩) 木瓜 牛膝(酒浸一宿,焙) 五加皮 萆
防風(fēng)
以上一十味各
上件為細(xì)末。酒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溫酒、鹽湯任下。

<目錄>卷第四\香港腳方三十六道
<篇名>威靈仙丸
屬性:治風(fēng)濕攻注,腰腳肢體疼痛。
草烏頭(炮,去皮臍) 何首烏 赤芍藥 荊芥穗 細(xì)松煙墨(燒紅,醋淬) 蒼術(shù)(米
泔浸一
各一兩)
上件并生為細(xì)末,醋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溫酒送下。腰疼,胡桃酒下;腳疼,

<目錄>卷第四\香港腳方三十六道
<篇名>百倍丸
屬性:治男子、婦人腰膝疼痛,筋脈拘攣,行步艱難。
敗龜 虎骨(二味各醋浸三宿,蘸醋炙令黃為度) 肉蓯蓉(酒浸一宿) 牛膝(去苗,
酒浸一
淬七次) 破故
上件為末,以浸蓯蓉、牛膝酒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溫酒下,食前。

<目錄>卷第四\香港腳方三十六道
<篇名>蠲痛乳香丸
屬性:治寒濕香港腳,足下隱痛,行履艱難,筋骨疼痛,常服使經(jīng)絡(luò)疏通,
乳香(別研) 肉桂(去粗皮) 茴香(炒) 川楝子肉 青橘皮(去白) 陳橘皮(去
白) 黑牽牛
榔木香(以上三
上件為細(xì)末,用無灰酒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十丸,溫酒或鹽湯下,食前。

<目錄>卷第四\香港腳方三十六道
<篇名>五斤丸
屬性:治精血不足,腰腳緩弱,行步艱難,腿膝無力,寒濕香港腳等疾,并皆治療。常服活
顏,身輕體健。
大木瓜(去皮穣) 牛膝(去蘆頭,用無灰酒浸一宿,極干,切焙) 肉蓯蓉(酒浸一
宿,切焙)
研) 川烏頭(炮
上將木瓜爛蒸,研作糊,和眾藥末,如和不就更用丸浸牛膝酒打面糊搜勻,入藥臼內(nèi)搗
一、

<目錄>卷第四\香港腳方三十六道
<篇名>木香沒藥丸
屬性:治香港腳風(fēng)毒攻注,并水臟風(fēng),腳膝虛腫疼痛。
木香 沒藥(別研) 白附子(炮) 川烏頭(炮,去皮臍) 烏藥 天南星(炮) 附
子(炮,去
上件為細(xì)末,用木瓜一枚可重七、八兩者,切一頭作蓋子,去皮子,用 砂半兩研入在
木瓜
大。
每服三十丸,空心溫酒下,少頃用荊芥茶投之,藥行即效。

<目錄>卷第四\香港腳方三十六道
<篇名>檳榔丸
屬性:治香港腳攻沖,腿膝腫痛。
檳榔 赤芍藥 白術(shù) 當(dāng)歸(洗焙) 陳橘皮(去白) 烏藥 青橘皮(去白。七味各
一兩)
上件為細(xì)末,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食前,溫熟水下。

<目錄>卷第四\香港腳方三十六道
<篇名>芎仙丸
屬性:治久新香港腳,腿膝腫痛,或攻注生瘡。
川芎(十兩) 白芍藥(五兩) 威靈仙(三兩)
上件為細(xì)末,用蘿卜自然汁打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用蘿卜自然汁少許,

<目錄>卷第四\香港腳方三十六道
<篇名>定痛丸
屬性:療氣滯腰疼不可忍者。
威靈仙(去土,半兩) 金鈴子(去核,一兩,銼碎炒) 茴香(半兩) 川烏頭(一
兩,炮,去
上件為細(xì)末,酒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二十丸溫酒下,空心、食前,日進(jìn)二服。忌
茶。

<目錄>卷第四\香港腳方三十六道
<篇名>草圣丸
屬性:治干濕香港腳,及下部一切瘡癢。
干木瓜 白僵蠶(炒去絲嘴) 荊芥穗 草烏頭(炮,去皮尖。以上各等分)
上件為細(xì)末,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空心溫酒、鹽湯任下。

<目錄>卷第四\香港腳方三十六道
<篇名>葫蘆巴丸
屬性:治一切寒濕、香港腳,腿膝疼痛,行步無力。
葫蘆巴(浸一宿,四兩) 破故紙(四兩,炒香)
上件為細(xì)末,用大木瓜一枚切頂、去穣,填藥在內(nèi),滿為度,復(fù)用頂蓋之,用竹簽簽定,

心、食前。

<目錄>卷第四\香港腳方三十六道
<篇名>赤虎丸
屬性:治風(fēng)濕攻注,腳踝腫痛,或筋脈牽急疼痛。
天南星(大者) 赤小豆(各等分,并生用)
上件為細(xì)末,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淡姜湯下,食前。

<目錄>卷第四\香港腳方三十六道
<篇名>木瓜丸
屬性:治風(fēng)濕客搏,手足腰膝不能舉動(dòng)。
用木瓜一枚,去皮臍,開竅填吳茱萸一兩,去枝杖,布線系定,蒸熟、細(xì)研,入青鹽半
兩,研令勻,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十丸,茶酒任下,以牛膝浸酒服之尤佳,食前。

<目錄>卷第四\香港腳方三十六道
<篇名>趁痛散
屬性:治寒濕相搏,攻注腰腳疼痛,行步少力,筋脈拘急。
沒藥(一兩,細(xì)研) 杜仲(一兩半,炒斷絲) 延胡索(一兩) 當(dāng)歸(一兩,洗焙)
肉桂(去
上件為細(xì)末。每服三錢,溫酒調(diào)下,空心。

<目錄>卷第四\香港腳方三十六道
<篇名>吳茱萸湯
屬性:治香港腳入腹,悶亂欲死,或腹脹滿者。
吳茱萸(二兩,湯洗七次) 木瓜(一枚,切)
上件用水二碗,煎至半碗,去滓溫服。如人行十里再進(jìn)一服,或汗或吐或?yàn)a即瘥,不拘
時(shí)候。

<目錄>卷第四\香港腳方三十六道
<篇名>芎散
屬性:治寒濕香港腳,腫滿疼痛,行步艱難,或發(fā)或瘥,延引歲月,此方神良。
川芎(一兩)
上件為細(xì)末。每服二錢,取生蘿卜自然汁一盞,用重湯暖令溫,空心調(diào)服。

<目錄>卷第四\香港腳方三十六道
<篇名>除濕丸
屬性:治香港腳腫滿疼痛,行履艱難,大便不通,小便赤澀。
甘遂(銼碎,炒黑色) 大戟(銼碎,炒黑色) 威靈仙 赤芍藥(以上四味各一兩) 防
風(fēng)(去
上件除白面、燕脂外,并為細(xì)末,次研燕脂,同面諸藥研勻,滴水為丸如梧桐子大,曬
干,
忌茶。食前。

<目錄>卷第四\香港腳方三十六道
<篇名>鐵腳丸
屬性:治久、新香港腳,膝脛腫痛,腳心隱疼,行步艱難?;蚬_作瘡,膿血不止。
鐵腳威靈仙(用醋煮數(shù)沸,焙) 黑牽牛(半生,半炒) 金鈴子(去外皮并核,只取
肉入粟米
橘皮(去白
上件五味,各等分為細(xì)末,醋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空心,用白
湯送

<目錄>卷第四\香港腳方三十六道
<篇名>萬靈丸
屬性:治干濕香港腳,膝脛疼痛,大便秘澀,小便赤黃。
大黃(一兩,生用) 黑牽牛(一兩,炒) 破故紙(一兩,炒香)
上件并為細(xì)末,用不 皂角一十梃,水浸一宿,揉皂角去滓,用汁煎成膏,和前藥末為
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用溫熟水送下,空心、臨臥。

<目錄>卷第四\香港腳方三十六道
<篇名>牽牛丸
屬性:治冷氣流注,腰疼不能俯仰。
延胡索(二兩) 破故紙(炒,二兩) 黑牽牛子(三兩,炒)
上件為細(xì)末,煨大蒜研,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煎蔥須鹽湯送下,食前服。

<目錄>卷第四\香港腳方三十六道
<篇名>蕓苔散
屬性:治風(fēng)濕毒瓦斯攻注腰腳,及遍身疼痛。
甘遂(麩炒黃色) 木鱉子(去殼) 蕓苔子(炒。各半兩)
上件為細(xì)末。每服二錢,熱酒調(diào)下,不拘時(shí)候。忌甘草一日。虛人、老人不宜服。

<目錄>卷第四\香港腳方三十六道
<篇名>卷柏散
屬性:治寒濕香港腳腫痛,不能履地。
卷柏(一分,鹽湯煮一時(shí),焙) 檳榔(二分) 黑牽牛(一分,生) 甘遂(一分,
生)
上件為細(xì)末。每服二錢,煎蔥白湯調(diào)下。五更初服,至辰巳間取下,如魚凍相似。當(dāng)日
只吃淡粥。忌甘草一日。

<目錄>卷第四\香港腳方三十六道
<篇名>補(bǔ)骨脂散
屬性:治寒濕氣滯,腰疼,腳膝腫滿,行步艱難。
破故紙(一兩,炒) 黑牽牛(碾取頭末,二兩)
上為細(xì)末。每服三錢,橘皮湯調(diào)下,食前,以利為度。

<目錄>卷第四\香港腳方三十六道
<篇名>生犀葡萄酒
屬性:治香港腳疼痛,小便不利。常服光澤顏色,滋潤腸胃。
好葡萄(一兩) 酸棗仁 黃 (去蘆頭) 天門冬(去心) 赤茯苓(去皮。四味各
六錢) 生犀
錢) 防風(fēng)(去蘆頭
上件 咀,用生絹袋子貯,以無灰好酒八升同浸,密封,經(jīng)七日取出,每食前暖服一、
二盞

<目錄>卷第四\香港腳方三十六道
<篇名>熏香港腳法
屬性:用薦茭草一大把,須是夫妻床上舊者,銼作短段,置在舊大酒瓶內(nèi),用火燒之,以患腳
在瓶

<目錄>卷第四\香港腳方三十六道
<篇名>防風(fēng)浴湯
屬性:治風(fēng)濕香港腳,氣血凝滯,皮膚粗澀,不自潤澤。
荊芥穗(四兩) 苦參 地骨皮 白牽牛 赤小豆(以上四味各三兩) 白蒺藜(炒去
刺) 防風(fēng)
各二兩) 木鱉子
萸(湯洗七次。以上三味
上件為細(xì)末,每用半兩,水四碗,入連根蔥白五莖,擘開同煎至五、七沸,傾出,入樸
硝末

<目錄>卷第四\香港腳方三十六道
<篇名>石南湯
屬性:淋渫香港腳。
大戟 川烏頭(炮,去皮臍) 頑荊葉 草烏頭(生,去皮尖) 石南葉 本(去土,
焙) 杜
上件各等分, 咀。每用一兩半,水五升煎三、五沸,乘熱熏洗、淋渫,拭干。勿令見
風(fēng)。

<目錄>卷第四\香港腳方三十六道
<篇名>七實(shí)散
屬性:治經(jīng)絡(luò)寒濕,腿臂作痛,屈伸不能。此藥舒筋止痛,散風(fēng)去濕。
晚蠶砂(微炒,一升) 蛇床子(炒,一升) 肉桂(去粗皮) 荊芥穗 干荷葉(以
上三味各三
上件 咀。藥二兩,水五升,入蔥、椒同煎,去滓淋渫。

<目錄>卷第四\香港腳方三十六道
<篇名>天仙散
屬性:治遍身麻木,腰腳疼痛,筋急骨疼。
天仙子 草烏頭(生,去皮尖) 蛇床子 牡蠣( ) 干姜(炮。以上五味各三兩)
上件 咀。平分作兩次,每用水五升,煎五、七沸,去滓淋渫,以被蓋之,汗出是驗(yàn)。

<目錄>卷第四\香港腳方三十六道
<篇名>雙萸散
屬性:治寒濕香港腳,淋渫立效。
金毛狗脊(去毛) 吳茱萸(生用) 山茱萸(生用) 木鱉子(去殼。四味各一兩)
上件 咀,分作四次用。每用水五碗,煎數(shù)沸,乘熱先熏,后去滓淋渫。

<目錄>卷第四\香港腳方三十六道
<篇名>鷺藤散
屬性:淋渫腿膝疼痛。
鷺 藤 蘇方木
上件各等分, 咀,入定粉少許。每用一兩,水五碗,煎數(shù)沸,乘熱先熏,候通手即洗。

<目錄>卷第四\香港腳方三十六道
<篇名>熨痛膏
屬性:治寒濕客搏經(jīng)絡(luò),四肢骨節(jié)疼痛。
干姜(炮) 大麥(炒,各二兩)
上件為細(xì)末。每用一兩,以童子小便半升同熬成膏,稀稠得所,趁熱用蓖子攤上痛處,
紙蓋

 

 

<目錄>卷第四
<篇名>秘澀方一十道
屬性:(小便秘澀附)

<目錄>卷第四\秘澀方一十道
<篇名>滋腸五仁丸
屬性:治老人及氣血不足人,大腸閉滯,傳導(dǎo)艱難。
桃仁(一兩) 杏仁(一兩,麩炒,去皮尖) 柏子仁(半兩) 松子仁(半兩) 郁
李仁(一錢,
上共將五仁別研為膏,合橘皮末同研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至五十丸,
食前

<目錄>卷第四\秘澀方一十道
<篇名>麻仁丸
屬性:治大便秘澀。
麻仁(一兩,別研) 杏仁(去皮尖,麩炒,二錢半) 枳實(shí)(去穣,麩炒,半兩) 白
芍藥(半
上件為細(xì)末,滴水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溫熟水送下,食前。

<目錄>卷第四\秘澀方一十道
<篇名>透關(guān)散
屬性:治臟腑熱實(shí),大便不通,腹脅妨悶,脈息數(shù)實(shí)。
大黃(一兩,銼碎) 檳榔(一兩) 木香(半兩) 芒硝(一兩) 黃芩(半兩) 枳
殼(一兩。炒
上件 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入生姜三片,蔥白七寸,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時(shí)候。
未利

<目錄>卷第四\秘澀方一十道
<篇名>潤腸湯
屬性:治大便秘澀,連日不通。
麻子仁(一錢半,細(xì)研,用水浸,濾去皮,取濃汁) 脂麻(半盞,微炒、研,用水浸,
取濃
上件煎數(shù)沸,入鹽少許,如煎茶不得煎過,恣意飲之,以利為度,食前。

<目錄>卷第四\秘澀方一十道
<篇名>通秘散
屬性:治風(fēng)秘,大便秘澀。
香白芷(不以多少,焙干)
上為細(xì)末。每服二錢,蜜少許,溫米飲調(diào)下,連進(jìn)二服即通,食前。

<目錄>卷第四\秘澀方一十道
<篇名>霹靂煎
屬性:治氣虛人大便秘澀不通,或已服潤腸藥未通者。
上用沙蜜煎煉,熬成膏如餳相似,蛤粉涂手指搓成梃子。 于谷道中。

<目錄>卷第四\秘澀方一十道
<篇名>車前散
屬性:除下焦留熱,小便不通,淋澀作痛。(以上小便秘澀方。)
檳榔 木通 陳橘皮(去白) 赤芍藥 車前子 赤茯苓(去皮) 當(dāng)歸(洗焙) 滑
石石葦(
上件 咀。每服五錢,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食前,以利為度,未利再服。

<目錄>卷第四\秘澀方一十道
<篇名>忘憂散
屬性:治心經(jīng)蓄熱,小便赤澀不通,淋瀝作痛。
琥珀(不以多少)
上為細(xì)末。每服半錢,濃煎萱草根湯調(diào)下,食前。

<目錄>卷第四\秘澀方一十道
<篇名>圣餅子
屬性:治小便不通。
黃連末(半兩) 巴豆(半兩,去殼不去油)
上件同搗為膏,捻作餅子,大小濃薄如錢。先以蔥汁拌鹽,滴在臍內(nèi),次以餅子蓋之,
上用大艾炷于餅上,炙二、七壯,再換餅子重炙,以利為度。

<目錄>卷第四\秘澀方一十道
<篇名>礬石散
屬性:治小便不通,臍腹急脹。
白礬(不以多少,研令細(xì))
上用水和面條作圈子,圍臍眼高一寸許,內(nèi)安礬末,以冷水逐旋滴礬末上,令濕透,更
以水滴,覺內(nèi)冷透,即小便通。

 

 

<目錄>卷第五\一切氣方二十五道
<篇名>蓽澄茄大丸
屬性:治男子、婦人心腹脹痛,口吐酸水,吃食無味,一切氣疾,并宜服之。
蓽澄茄 白豆蔻仁 肉豆蔻(面裹, 香) 草豆蔻仁 木香 丁香 白術(shù) 縮砂仁 紅
豆肉桂(去粗皮) 益智仁 訶子(煨,去核) 人參(去蘆頭) 白茯苓(去皮) 附
子(炮,去皮
十味各一兩) 青橘
上件為細(xì)末,煉蜜為丸,每一兩作一十丸。每服一丸,細(xì)嚼,溫酒或鹽湯下;婦人艾醋
湯下

<目錄>卷第五\一切氣方二十五道
<篇名>丁香平氣丸
屬性:治氣刺氣悶,中酒惡心,嘔吐不定。
肉桂(五兩,去粗皮) 丁香(三兩) 人參(去蘆頭) 肉豆蔻(面裹、煨熟) 青
橘皮(去白)
兩) 白豆蔻仁(三兩)
上件為細(xì)末,煉蜜為丸,每一兩作一十丸。每服一丸,細(xì)嚼,生姜、陳橘皮湯下;如婦
人心

<目錄>卷第五\一切氣方二十五道
<篇名>阿魏理中丸
屬性:治一切冷氣攻刺疼痛,心腹脹滿,胃冷吐逆,臍腹撮痛。
阿魏(一分,用面二匙,醋和阿魏作餅子,炙令黃) 京三棱(煨切) 蓬莪術(shù)(煨切)
青橘皮
術(shù)(以上九味各
上件為細(xì)末,面糊為丸,每一兩作一十五丸,朱砂為衣。每服一丸,細(xì)嚼,生姜、木瓜
鹽湯

<目錄>卷第五\一切氣方二十五道
<篇名>大橘皮丸
屬性:治中寒氣痞,飲食不下。
陳橘皮(去白,一斤) 生姜(洗凈,不去皮切,焙干,一斤) 丁香 人參(去蘆頭)
甘草(
上件為細(xì)末,煉蜜為丸,每一兩作一十丸。每服一丸,煎生姜、橘皮湯化下,食空。

<目錄>卷第五\一切氣方二十五道
<篇名>通氣丸
屬性:寬中導(dǎo)氣,治噎塞滿悶,腹脅脹急,小腸氣痛。
丁香皮 黑牽牛(各五兩) 京三棱(炮、切) 蓬莪術(shù)(炮、切) 青橘皮(去白) 陳
橘皮(去
穣、麩炒。各一兩
上件為細(xì)末,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蘿卜湯下,食后。

<目錄>卷第五\一切氣方二十五道
<篇名>麝香寬中丸
屬性:治中脘不快,胸膈痞悶,嘔逆惡心,腹脅刺痛,不思飲食。
沉香(四錢,細(xì)銼) 香附子(去毛,炒,二兩) 縮砂仁(一兩半) 甘松(洗去土,
二兩) 姜
香(一兩,銼細(xì)令取
上件為細(xì)末,次入麝香研勻,熬甘草膏子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丸,嚼細(xì),沸湯
下,

<目錄>卷第五\一切氣方二十五道
<篇名>導(dǎo)氣丸
屬性:宣壅導(dǎo)氣,除脹滿,利大腸。
大黃(四兩,濕紙裹煨) 蝎梢(去毒炒,一兩) 青橘皮(去白,一兩) 胡椒(四
十粒) 陳橘皮(去白,一兩) 黑牽牛(十二兩,取頭末四兩) 茴香(一兩,微炒) 干
姜(一兩,炮) 甘草(炙,一兩) 阿魏(半錢,用稀面少許和作餅子,捏干,油煎黃色)
上件為細(xì)末,蒸木瓜搜勻?yàn)橥枞缇G豆大。每服二十丸,溫鹽湯送下,不拘時(shí)候。量虛實(shí)
加減服。

<目錄>卷第五\一切氣方二十五道
<篇名>木香順氣丸
屬性:治臟腑停滯,氣結(jié)不散,腹脅膨脹,臍腹作疼,流注腰腳,沉重疼痛,胸膈痞滿,不思
飲食。
全蝎(去毒,微炒) 茴香(微炒) 肉豆蔻(面裹煨熱) 木香 胡椒(已上五味各
一兩) 姜黃(二錢) 青橘皮(去白,焙,二錢) 蘿卜子(四兩,炒)
上件為細(xì)末,生姜自然汁一半,好酒一半,和勻,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
煎紫蘇、橘皮湯送下,食后。

<目錄>卷第五\一切氣方二十五道
<篇名>推氣丸
屬性:治三焦痞塞,氣不升降,胸腹脹滿,大便秘澀,小便赤黃。
檳榔 枳實(shí)(小者,去穣) 陳橘皮(去白) 黃芩 大黃 黑牽牛(以上六味各等分,
并生用)
上件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臨臥,溫熟水下一百丸,更量虛實(shí)加減。

<目錄>卷第五\一切氣方二十五道
<篇名>丁香五辛丸
屬性:溫中暖胃,止吐逆,進(jìn)食消痰。
丁香 木香 干姜(炮。三味各一兩) 胡椒(三兩) 半夏(二兩,湯洗七遍,焙)
上件為細(xì)末,生姜自然汁煮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至五十丸,生姜湯下,不拘
時(shí)候

<目錄>卷第五\一切氣方二十五道
<篇名>丁沉丸
屬性:治胸膈痞悶,嘔逆惡心,腹脅脹滿。
丁香(二兩) 沉香(一兩) 人參(去蘆頭,半兩) 肉豆蔻(一十枚,面裹煨熟)
上件為細(xì)末,用甘草十兩,捶碎,入水一斗,揉盡去滓,熬成膏子為丸如梧桐子大。每
服三

<目錄>卷第五\一切氣方二十五道
<篇名>消脹丸
屬性:快氣寬中,除腹脹,消宿食。
木香 檳榔 黑牽牛(炒) 蘿卜子(微炒。各等分)
上件為細(xì)末,滴水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煎生姜、蘿卜湯下,食后。

<目錄>卷第五\一切氣方二十五道
<篇名>黑丸子
屬性:治胸膈痞塞,心腹堅(jiān)脹,氣積氣塊,大小便不通。
黑牽牛 天門冬(去心。各等分,生用)
上件為末,滴水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溫熟水送下,食后。

<目錄>卷第五\一切氣方二十五道
<篇名>流氣飲子
屬性:治男子、婦人五臟不調(diào),三焦氣壅,心胸痞滿,噎塞不通,腹脅膨脹,嘔吐不食
上氣喘急,咳嗽涎盛,面目虛浮,四肢腫滿,大便秘滯,小便不通。及治憂思太過,
之氣郁結(jié)不散,壅滯成疾。又治傷寒,才覺得疾便服此藥,升降陰陽,汗出立愈。大
腫痛,喘急腹?jié)M,大便不通。及氣攻肩背、脅肋,走注刺痛,并皆治之。
陳橘皮(去白,二斤) 青橘皮(去白) 紫蘇(連枝葉用) 濃樸(去粗皮,生姜汁
制一宿,炒)
香皮 蓬莪術(shù)(
六兩) 麥門冬(去心
白芷(以上七味各四兩) 半
上件 咀。每服稱半兩,水一大盞,生姜三片,棗一枚擘破,同煎至七分,去滓熱服,
不拘

<目錄>卷第五\一切氣方二十五道
<篇名>木香煮散
屬性:理一切滯氣,寬膈消痰。治嘔逆惡心,腹脅脹滿。
紫蘇葉 青橘皮(去白) 當(dāng)歸(洗焙) 白芍藥 烏藥 白茯苓(去皮) 桔梗(去
蘆頭) 半夏
陳橘皮(去白) 枳
上件 咀。每服五錢,水二盞,生姜五片,大棗一枚,煎至一盞,去滓溫服,食前。

<目錄>卷第五\一切氣方二十五道
<篇名>沉香散
屬性:治中脘氣塞,元臟虛冷,胸膈痞悶,臍腹 痛,氣噎不快,繞臍虛鳴,嘔吐酸水,
虛滑,心痛氣刺,手足逆冷,倦怠少力,不美飲食,口苦舌澀,嘔逆惡心,噫氣吞酸,脅肋
疼痛,喘滿氣逆,小便頻數(shù)。又治婦人脾血冷氣,發(fā)作不常及中惡腹痛,蠱毒疰忤,悉皆治
之。
烏藥(三兩,炒) 沉香 木香 人參(去蘆頭) 白術(shù) 白茯苓(去皮) 甘草(炙。
以上六味
棱(煨、切) 蓬
上件為細(xì)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生姜二片,棗一枚,同煎至七分,入鹽少許,熱服或
熱酒

<目錄>卷第五\一切氣方二十五道
<篇名>十膈湯
屬性:治驚憂氣滯,冷熱不調(diào)。或飲食過傷,停積不散,上喘痰嗽,心胸噎塞,漸至羸瘦
人參(去蘆頭) 白茯苓(去皮) 濃樸(去皮,姜汁涂炙) 枳殼(去穣,麩炒) 肉
桂(去粗皮)
姜(炮) 京三棱(煨、
上件 咀。每服三錢,水一盞,生姜三片,棗二枚,鹽少許同煎至八分,去滓熱服,食

<目錄>卷第五\一切氣方二十五道
<篇名>三香正氣散
屬性:療陰多陽少,手足厥冷,氣刺氣滯,胸膈噎塞,脅肋膨脹,心下堅(jiān)痞,吐利咳
酸水,怠墮嗜臥,不思飲食。
木香(半兩) 丁香(半兩) 香附子(炒去毛,二兩) 陳橘皮(去白) 益智仁 甘
草(炒) 縮
莪術(shù)(炮。以上
上件為細(xì)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生姜三片,棗一枚,同煎至七分,熱服,不拘時(shí)候。

<目錄>卷第五\一切氣方二十五道
<篇名>順氣散
屬性:治男子、婦人氣血衰弱,虛風(fēng)攻注肌體、頭面,肩背刺痛,手腳蜷攣,口面 斜,
不遂,頭目旋暈,痰涎壅盛,語言謇澀,行步艱辛,心忪氣短??惋L(fēng)所湊,四肢拘急,鼻
塞頭疼?;蚱獠缓?,心腹刺痛,胸膈不快,少力多困,精神不爽,可思飲食,嘔逆惡心,
霍亂吐瀉。及胎前產(chǎn)后,但是氣虛百病,并宜服之。常服調(diào)榮衛(wèi),進(jìn)飲食,去虛風(fēng),行滯氣
烏藥(一十兩,銼細(xì)) 麻黃(去根節(jié),三兩) 枳殼(三兩,麩炒,去穣) 桔梗(去
蘆頭) 香
蘆頭,一兩) 干
上件為細(xì)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生姜二片,棗子一枚,煎至八分??招?、食前,溫服。
如傷風(fēng)、鼻塞、頭疼,入蔥白三寸,薄荷五葉同煎;婦人血?dú)猓氘?dāng)歸少許同煎。

<目錄>卷第五\一切氣方二十五道
<篇名>丁香養(yǎng)氣湯
屬性:治一切氣。溫中、益胃、進(jìn)食,除心腹諸痛,理嘔逆不止。
高良姜(四兩,炒) 丁香 丁香皮 干姜(炮) 益智仁 縮砂仁 赤茯苓(去皮) 肉
桂(去
豆(以上三
上件為細(xì)末,每服入鹽一捻,沸湯點(diǎn)服,空心、食前。

<目錄>卷第五\一切氣方二十五道
<篇名>分氣湯
屬性:治氣注脅肋刺痛,服諸藥無效,經(jīng)歲月不已者。
甘草(炙) 干姜(炮) 熟干地黃(洗焙) 白茯苓(去皮) 當(dāng)歸(洗焙) 細(xì)辛
(去葉土) 白芍
(六枚)
上件 咀。每服三錢,水一盞,羊脂一小片,同煎至六分,去滓溫服,食前。

<目錄>卷第五\一切氣方二十五道
<篇名>不換金散
屬性:治一切氣。調(diào)陰陽,止吐利,療寒熱,截傷寒。
濃樸(去粗皮,四兩,姜汁浸一兩) 陳橘皮(去白) 甘草(炙) 藿香葉(去土) 蒼
術(shù)(米泔
果子仁(以上
上件 咀。每服三錢,水一盞,生姜三片,棗一枚,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目錄>卷第五\一切氣方二十五道
<篇名>白豆蔻散
屬性:治脾胃不和,中脘痞悶,氣不升降,痰逆惡心,不思飲食。
沉香(三分) 縮砂仁(微炒) 白豆蔻仁(微炒) 干生姜(以上三味各一兩) 木
香人參(去
上件為細(xì)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入鹽一捻,生姜三片,煎至七分,熱服,或用鹽湯點(diǎn)
亦得,食前。

<目錄>卷第五\一切氣方二十五道
<篇名>五辛寬膈湯
屬性:調(diào)順三焦,升降滯氣。治久寒積冷,心腹刺痛,脅肋脹滿,嘔吐惡心,噫醋
減食。
丁香 檀香 胡椒(三味各半兩) 桔梗(去蘆頭,二兩) 干姜(炮,三兩半) 縮
砂仁(二兩)
上件為細(xì)末。每服二錢,入鹽一捻,沸湯點(diǎn)服,不拘時(shí)候。

<目錄>卷第五\一切氣方二十五道
<篇名>雙棗湯
屬性:治脾胃不和,胸膈不快,飲食停滯,氣不升降,腹脅脹痛,嘔逆惡心,并宜服之。
香附子(去毛,八兩) 青橘皮(去白,炒令黃,六兩) 甘草(炙,半兩)
上為細(xì)末。每服二錢,棗二枚,水一盞,煎至七分,或入鹽湯點(diǎn)亦得,食前。


    本站是提供個(gè)人知識(shí)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chǔ)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diǎn)。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jǐn)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diǎn)擊一鍵舉報(bào)。
    轉(zhuǎn)藏 分享 獻(xiàn)花(0

    0條評(píng)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píng)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