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萎 {{31}}強(qiáng)陽神丹 [組成]熟地500克 肉桂90克 覆盆子90克 黃芪1000克 巴戟天180克 柏子仁90克(去油) 麥冬90克 當(dāng)歸180克 白術(shù)240克 [功用]治陽萎。 [用法]各為末,蜜為丸;每日白族湯送下30克。 [來源]石室秘錄 {{32}}逐狐丹 [組成]白術(shù)15克 沙參30克 柴胡6克 白芍9克 王不留行9克 [功用]治陽萎。 [用法]水煎服,一劑即出而不縮。 [來源]石室秘錄 {{33}}起陽至神丹 [組成]熟地15克 山茱萸12克 遠(yuǎn)志3克 巴戟天3克 肉蓯蓉3克 肉桂6克 人參9克枸杞子9克 茯神9克 杜仲3克 白術(shù)15克 [功用]治萎而不振。乃過于琢削,日瀉其腎中之水,而腎中之火,亦日消之。 [用法]水煎服。 [來源]石室秘錄 {{34}}又方 [組成]熟地30克 山茱萸12克 遠(yuǎn)志3克 巴哉天3克 肉蓯蓉3克 肉桂6克 人參9克枸杞子9克 茯神6克 杜仲3克 白術(shù)15克 [功用]治陽萎。 [用法]水煎服。一劑起,二劑強(qiáng),三劑妙。 [來源]石室秘錄 {{35}}蓯蓉羊肉粥 [組成]肉蓯蓉10一15克 精羊肉60克 粳米60克 細(xì)鹽 蔥白 生姜 各少許 [功用]補(bǔ)腎助陽,健脾養(yǎng)胃,潤腸通便。治陽萎遺精,女子不孕,脾胃虛寒,老人陽虛便秘。 [用法]上藥以米煮粥空腹服用,5--7天為l療程 [來源]本草綱目 {{36}}鹿角膠粥 [組成]鹿角膠15-20克 粳米60克 生姜3片 [功用]補(bǔ)腎陽 益精血 治腎氣不足,男子陽萎早泄,女子宮冷不孕等癥。 [用法]先煮粳米作粥,待沸后,加入鹿角膠同煮為稀粥。冬季服食,3-5天作1療程。陰虛火旺或感冒發(fā)熱者忌服。 [來源]本革綱目 {{37}}神效丸 [組成]原蠶蛾(去頭足、翅羽)30克 [功用]治男子腎氣衰弱,陽萎,陽事不舉。 [用法]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7一lO丸,臨臥溫喜蒲酒送下。 [來源]御藥院方 {{38}}起萎丹 [組成]豬子腸(新瓦上焙干,研末) l具 [功用]治男子陽萎不舉。 [用法]上藥每服3克,用燒酒50毫升調(diào)服1次,能管1月。 [來源]集驗(yàn)良方 {{39}}九子丸 [組成]鹿茸30克 肉蓯蓉120克 仙茅30克 遠(yuǎn)志30克 續(xù)斷30克 蛇床子30克 巴戟30克 huai香子30克 車前子30克 [功用]治陽萎遺精。 [用法]上9味搗,籮為細(xì)末,用鹿角脊髓5條去血脈、筋膜,以無灰酒600克,煮熬成膏,更研爛,同煉蜜少許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溫酒下,空心服。 [來源]御藥院方 {{40}}天雄丸 [組成]蛤蚧1對 朱砂6克 沉香9克 丁香9克 陽起石9克 鐘乳粉1.5克 木香7.5克 紫梢花15克 晚蛾45克 牡蠣7.5克 天雄1個(gè) 桂7.5克 石燕子1對(炭火燒,淬醋7次) 鹿茸15克(酥炙) 白米7.5克 蓯蓉15克(酒浸3日,焙干) 菟絲子9克(酒浸焙干) 龍骨7.5克 海馬l對 乳香9克 [功用]治真氣不足,陽氣衰憊,失精腰痛,臍腹痃急及陽事不興,與男子本氣脫者。 [用法]上件藥杵為細(xì)末,煉蜜和丸,如彈子大。每服1丸,空心細(xì)嚼,好酒煎木通,入麝香少許送,不得過三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