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
便秘是由氣秘,氣滯,三焦壅結,濕熱,虛寒,陰虛所致。 〔單方〕桃葉 〔異名〕蜜桃葉、毛桃葉、水蜜桃葉。 〔主治〕便秘。 〔用量〕250克。 〔用法〕將桃葉洗凈,搗爛取汁,用開水沖服,水煎服也可。 〔解〕大便干燥堅硬,排便困難,、小便次數(shù)少而急,是便秘癥狀。治宜清熱,通瀉腸胃。 桃葉性味:苦,平。有潤腸,散結,清熱,通二便等功效。 〔單方〕青菜 〔主治〕便秘。 〔用量〕250克。 〔用法〕將青菜切碎,水煎服。 〔解〕熱結大腸。癥見大便秘結,小便黃赤,口燥舌干,治宜清熱潤腸。 青菜有清熱,散結,潤腸功效。 〔單方〕烏柏根皮 〔異名〕卷根臼皮、卷子根、烏臼。 〔主治〕熱秘。 〔用量〕25克。 〔用法〕將烏柏皮煎水服。 〔解〕熱結壅于大腸。癥見大便秘結,身熱臉赤,口燥唇焦。治宜消積利水,通二便。 烏柏根皮性味:苦、微溫,有小毒。有利水,消積,殺蟲,解毒,通二便等功效。 〔單方〕火麻仁 〔異名〕麻子、麻子仁、冬麻子、白麻子。 〔主治〕便秘。 〔用量〕20克。 〔用法〕將火麻仁加水搗汁服。 〔解〕濕邪阻滯腸胃。癥見大便秘結,胸脅痞悶等。治宜潤燥滑腸,活血通便。 火麻仁性味:甘,平,入脾、胃、大腸經(jīng)。有潤燥,滑腸,活血通淋,補虛勞,長肌肉等功效。治腸燥便秘,消渴熱淋等癥。 〔單方〕番瀉葉 〔異名〕瀉葉、泡竹葉。 〔主治〕各種便秘。 〔用量〕5克。 〔用法〕將番瀉葉用開水泡后,當茶飲。 〔解〕凡是大便干燥堅硬、排便困難,或是小便次數(shù)少而黃,都是便秘癥狀。治宜清熱,通瀉腸胃。 番瀉葉性味:甘、苦,寒,入大腸經(jīng)。有瀉熱破積滯等功效。治熱結便秘,積滯腹脹等。 〔單方〕白蘿卜 〔異名〕萊菔、蘿白、土酥、秦菘。 〔主治〕便秘。 〔用量〕1條。 〔用法〕將白蘿卜切成圓條,浸入50%的濃鹽水中浸2~3天,取出后立即插入肛門內(nèi)。 〔解〕熱結積滯大腸。癥見大便秘結,小便赤黃,口燥舌干。治宜清熱潤腸。 白蘿卜性味:甘、辛,涼。有下大氣,消谷和中,去痰,去濕邪熱氣,化積滯,利大小便等功效。食鹽有清熱解毒作用。 〔單方〕大黃 〔異名〕黃良、川軍、火參、錦紋大黃等。 〔主治〕熱結便秘。 〔用量〕6克。 〔用法〕將大黃與牽牛4克共研末,溫開水服。 〔解〕濕熱毒邪結于大腸。癥見大便秘,排便困難,小便赤黃,按腹部有結塊。治宜瀉熱毒,破積滯。 大黃性味:苦,寒,入胃、肝、大腸經(jīng)。有瀉熱毒,破積滯,行淤血,調(diào)血脈等功效。治里急后重,實熱便秘,癰瘍腫毒。牽牛有除風毒,利大小便,除一切氣壅滯等作用。 〔單方〕松子 〔異名〕松球、松實、松元。 〔主治〕老年便秘。 〔用量〕100克。 〔用法〕將松子研末,用開水吞服,常服用。 〔解〕風搏肺臟,濕侵大腸,津液干燥。癥見大便燥結,排便困難。治宜疏風,活血,潤腸。 松子性味:苦,溫。有治風痹,腸燥便難等功效。 〔單方〕肥皂 〔主治〕熱秘。 〔用量〕1小塊。 〔用法〕將肥皂削成橄欖狀,用水濕透一端,然后插入肛門。也可以用肥皂醮少許蜂糖納入肛門。 〔解〕熱結大腸。癥見大便秘結,小便黃赤,身熱面赤。惡熱喜冷,口燥唇干。治宜清熱潤腸。 肥皂有潤腸滑肛門作用。將肥皂插入肛門,是民間外治大便不暢一種有效辦法。 〔單方〕皂角 〔異名〕皂莢、雞棲子、六皂莢、懸刀、大皂角等。 〔主治〕痰秘。 〔用量〕3克。 〔用法〕將皂角研末,用蜜做成丸子,納入肛門內(nèi)。 〔解〕濕痰阻滯腸胃。癥見大便秘結,胸肋痞悶等。治宜祛濕潤腸。 皂角性味:辛,溫,微毒。有祛風痰,除濕毒,殺蟲等功效。蜜有潤滑腸道作用。 〔單方〕雞蛋清 〔異名〕雞卵白、雞子清、蛋白、蛋清。 〔主治〕熱結便秘。 〔用量〕2個蛋清。 〔用法〕將雞蛋清生服。 〔解〕熱結胃腸。癥見大便困難,肛門灼熱隱痛。治宜清熱滑腸。 雞蛋清性味:甘,涼。有潤肺利咽,清熱解毒,通便等功效。 〔單方〕蜂蜜 〔異名〕蜂糖、白蜜、白砂糖、蜜糖等。 〔主治〕便秘。 〔用量〕250克。 〔用法〕將蜂蜜生服,早晚各1次10克。 〔解〕熱結腸道。癥見大便秘結等。治宜潤腸滑腸,清熱通便。 蜂蜜性味:甘,平,入肺、脾、大腸經(jīng)。有補中潤燥,止痛解毒等功效。治腸燥便秘等。 〔單方〕無花果 〔異名〕阿驲、阿驛、優(yōu)縣缽、蜜果、文仙果、品仙果等。 〔主治〕便秘。 〔用量〕5個。 〔用法〕將新鮮無花果生吃,或干果10個,豬大腸一段,水煎服。 〔解〕熱結積滯于大腸。癥見大便秘結,小便赤黃,口燥唇干,治宜清熱潤腸、健胃清腸。 無花果性味:甘,平,入胃、肺、大腸經(jīng)。有健胃清腸、消腫等功效。治腸炎、痢疾、便秘等癥。 〔單方〕豬膽 〔異名〕豬苦膽。 〔主治〕大便燥結。 〔用量〕1只。 〔用法〕將豬膽汁取出,加蜂蜜100克,煎服。早、晚各1次,分3次服完。 〔解〕熱結積滯于大腸。癥見小便赤黃,大便燥結。治宜清熱,潤燥。 豬膽性味:苦,寒,入肝、肺、大腸經(jīng)。有清熱解毒,潤燥等功效。治熱病里熱燥渴,便秘,黃疸,百日咳,目赤,癰腫瘡等癥。 |
|
來自: gxbshql蘭 > 《健康養(yǎng)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