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一場金融危機影響了不少人的收入,但是老百姓依然該過日子的過日子,該買車的買車。在我們身邊,每天都有新車主加入,他們每天都會操心愛車的使用狀況,頻繁與經(jīng)銷商、維修廠打交道,汽車消費類投訴年年都有。這些投訴,有時候是經(jīng)銷商或維修廠為牟私利損害消費者利益所致,也有時候,是因為車主對產(chǎn)品缺乏理性認識造成的。
如何維護自己權益?我們認為,最根本的是從對產(chǎn)品的理性認識開始。3·15消費者權益日的即將來臨,從本期開始,我們與大家一起關注汽車售后服務、汽車用品方面的使用誤區(qū),希望借此引導廣大車主理性、科學消費。 每年節(jié)假日過后,市內(nèi)各大汽車4S店、維修廠和美容店可謂車滿為患。今年春節(jié)長假歸來,就有一位蔡車主向記者憤慨地“投訴”:4S店總是“以換代修”,有時一個小小的故障,其實只需幾十元就可修好,但是4S店卻要求他更換整個組件,動輒上千元!的確,由于很多車主對汽車本身性能構造認識的缺乏,所以對汽車保養(yǎng)維修也存在盲區(qū),時常在不明就里之下挨宰。那么到底哪些零部件其實壞了修修就可以,并不一定需要更換呢?哪些故障修起來并不需要大筆錢呢?為此,記者采訪了廣州華勝汽車專修的古雄飛師傅,為車主指點迷津。 修車為何這么“費錢”?古師傅指出主要有三方面因素: 1.“以換代修”,原廠配件的價格特別貴; 2.工時費比配件的價格還要貴; 3.修理師傅太粗心,修車不認真,導致問題反復出現(xiàn)。 古師傅向車主透露一個修車小竅門:在去維修廠或4S店保養(yǎng)和維修車輛的時候,多與師傅“套近乎”。這樣如果遇到突發(fā)情況,可以“CALL”師傅幫忙。有時候自己去汽配城買好配件,讓師傅下班后幫忙修理,也可以省上不少錢。要提示車主的是,新車在保修期之內(nèi)的,一定要去4S店保養(yǎng)維修新車,否則汽車一旦出了故障,廠家承諾的“免費保修期”就泡湯了。 古師傅列舉幾個修車案例,我們不妨學上一兩招“省錢術”。在“學習”之前,古師傅特別告訴廣大車主,其實有些副廠件并不比原廠件差! [案例一] 重要部件故障 400元損傷花2600元 王先生的奧迪A6 2.8使用3年后,有一天打不著火,打電話向4S店求援。修理工拿出電腦檢測設備檢測一番后,告知王先生發(fā)電機壞了需要更換,費用是2600元。然而多年的駕駛經(jīng)驗告訴王先生,應該只是電瓶失效了。他再將車拿去其他維修廠檢查,鑒定發(fā)電機工作正常,最后僅花了400元就將問題解決了。 省錢絕招 修車,要懂得“換零不換整”。車子開著開著忽然引擎怠速變得不穩(wěn)定,有時候還偶爾熄熄火讓你著急一把。這種問題4S店一般是建議車主發(fā)電機全換,價格數(shù)千元至上萬元。古師傅說,其實發(fā)電機也不過是由線圈轉子及電磁鐵組成的,正常使用一般很少出故障,90%的故障是由于其他問題引起,尤其要注意發(fā)電機上的整流晶體,更換小部件的代價遠比更換整個發(fā)電機實在許多。 此外,勤保養(yǎng)就是最好的省錢方法。譬如車齡較長的汽車,發(fā)動機使用一段時間后,需要定期檢修。如果發(fā)動機有問題,一般更換一下活塞環(huán)就可以了,但這時候要警惕4S店或維修廠有可能會勸說車主更換發(fā)動機身上的其他重要部件。 [案例二] 車輛多次返修 成修理工的“試驗品” 車主劉小姐將車開進4S店做二保完畢后,開到半路發(fā)現(xiàn)踩油門汽車不走,踩剎車汽車卻狂奔。嚇了一跳之后,她趕緊聯(lián)系之前做保養(yǎng)的那間4S店來救援。前后來了兩批師傅都沒檢查出問題,最后將車拖回維修廠,半夜該4S店檢查了幾個小時候后才告訴劉小姐故障原因:在做二保時更換零件時,修理工將一個零件上的導線“拽虛”了,所以導致問題發(fā)生。在更換了零件后,故障消失。修理后,4S店不但沒道歉,還要求劉小姐支付100多元的零件費用。 省錢絕招 以上這個案例不是危言聳聽,而是真實故事,它告訴我們選一間服務好、技術雄厚的4S店或維修廠相當重要。修理工的粗心大意有時候可能會造成車主的行車安全!如果你不想讓自己的愛車成為反復進維修廠的“試驗品”,那么遇到案例中類似的損害個人利益的情況時,一定要懂得保留證據(jù),維護自己權益。 [案例三] 車主被忽悠 修車項目越做越多 老陳的一輛原裝進口車到時間換機油了。開到4S店,換機油和機濾、空濾的報價是200多元。他覺得很便宜,同意更換。在休息室等待的時候,修理工告訴老陳,除了機油和機濾,車上還有火花塞等零件也需更換。老陳也隨口答應了。等全部保養(yǎng)完畢,結賬時全部費用居然高達1800元!老陳才猛醒自己“順便”答應更換了很多零部件。 省錢絕招: 如果您在4S店或維修廠做一次簡單的保養(yǎng),遇到他們提出需要更換零件的要求,那么一定要慎重再慎重。當然愛車還在維修廠維修,如果斷然拒絕并不太好。建議可以委婉地拒絕,說沒帶夠現(xiàn)金和銀行卡等,然后貨比三家再進行定奪。 [案例四] “毀容”部件 更換比修復多一倍錢 小李是新手司機,開車或停車時有時不小心刮到旁邊的障礙物。有一次甚至將車子的后視鏡的玻璃撞裂。他將車開到4S店,4S店開出了一個后視鏡組更換費用的單子,動輒600多元,這讓他心痛不已。后來他在朋友的指引下,去汽配城僅花200多元就修好了。 省錢絕招: 古師傅幫我們算了一筆賬,一輛奧迪A4車前方保險杠撞斷,去4S店肯定是需要更換整個保險杠,加上工時費等前后2500元是免不了的;如果去口碑較好的維修廠進行修復,坂金噴漆加上工時費等大概只需要1600元左右。如此能省下近千元,你會選擇哪種? 開車在路上,車的后視鏡、車門、車身都會有意無意地被外物刮傷。一般來說,如果不是整個車門、后視鏡或者保險杠撞斷這么嚴重,送修后也無需換掉整個部件,算上烤漆加安裝、工時費等又是一筆不菲的費用。如后視鏡玻璃壞了,自己去汽配市場買一塊割好的玻璃,用強力膠粘在鏡座上,一樣能正常使用。華勝的古師傅告訴大家,一些零部件能修復的應盡量修復,不能修復時再更換,比如前后車門、保險杠、機蓋等,如果碰撞彎曲變形不嚴重的,選擇修復所支出的成本,要遠低于更換整個部件的成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