茗者八方皆好客 道處清風自然來


茶香出現(xiàn)的地方大致上有三種 第一種是聞香杯(后來我就改進用瓷器湯匙)。從聞香杯中聞到香味是要從最高溫聞,溫度漸降,香氣可能有變化,都要把握住。而且最好連溫度低到室溫時都要仔細聞,不僅可以欣賞茶葉的香氣,并且可以分辨出茶的好壞,甚至制茶手法如何! 在最高溫時,會有嗆鼻的感覺,只有部份的茶湯在最高溫時會嗆出香味來,如果是這種情形,沖泡時,盡量再掌握住更高溫泡,可以再沖泡出另外不可知的香味! 經(jīng)過幾秒之后,香味就開始呈現(xiàn),由淡轉濃,再由濃轉淡,這是第一道香。 之后另一種香味就會慢慢呈現(xiàn),也是由淡至濃,由濃至淡。 一層接著一層,甚至到室溫時,都還有香味,所謂的杯底留香的茶就是這樣。 在聞香的時候,通常嗅覺會疲憊,就是“久不聞其香”的意思,所以應當每聞幾秒就將聞香杯移開幾秒,讓嗅覺接觸到新鮮空氣,再聞,才不至于“入于芝蘭之室”。 在現(xiàn)今的茶葉,除非是三四年株采的茶葉,否則火氣太大不容易聞到杯底香! 焙的越重,香氣的數(shù)量就越減,恐怕這個道理有些焙茶人還不知,但是,泡茶人在選購時,應當知道。 當然,選購茶葉時的試泡,香氣的表現(xiàn)常被火氣包住了(剛焙過的茶,火氣自然在),所以要問清楚焙火的時間,在品咂之后才得以鑒別。 但是選茶比較好的方式,并非聞香,而是品滋味。 滋味濃者,香氣在往后的表現(xiàn)會比較好。 當然,剛制成的茶葉,如果焙火重,香氣又足,保持新鮮的感覺(香氣會轉、滋味會跳、喝了之后會感到鮮活),當然是上等級的茶葉! 
蔡炳盛·油滴盞
第二種是茶湯。有些茶,用聞香杯或湯匙或許聞不出香氣來,可是在入口時,會有香氣表現(xiàn)出來。 當然,跟聞香杯一樣,溫度漸減,香氣會有變化。 不過,可能在一兩個月后,會發(fā)覺入口的香氣漸減,這是茶葉內(nèi)部進行反應的緣故,屬于正常,或許在別的地方表現(xiàn)更佳的感覺。 早期有人說那是“走味”,如果對于茶葉的后發(fā)酵有一定的認識,我想, “走味”不見得是件壞事。 覺得茶葉的狀況值得珍藏,將其冰在冰箱中的冷藏庫,可減緩茶葉的變化! 
第三種是喝完之后,從口中吐出來的香氣。會發(fā)覺呼吸之間,有香氣在口中徘徊。 就例如潽洱茶,有時候在聞香杯、飲用時聞不到某種香氣,飲完后會發(fā)覺有一種清香存在。 “清香”?20年以上的老潽洱都可能有這種香味,而這種香氣是屬于青潽洱特有的香氣,尤其芽茶最為明顯!當然其它茶種也有類似的情況。 
喝茶的場所會影響香氣
舉出四個地方,如室內(nèi)、挑高建筑、涼亭、室外。 如果風不大,濕度不大,海拔高度相近,以感覺香氣明顯來排列:室外>涼亭>挑高五六米的房子>室內(nèi)。 所以,飲茶聞香和環(huán)境中的氣流是有很大的關系的。 不妨試試看,拿著聞香杯,在室內(nèi)和室外比較一下,所謂室外,頂天即可(上面沒有遮蓋物)。 其它如抽煙、喝酒、喝咖啡…,都有類似情形! 所以陽臺喝茶一定比室內(nèi)好;頂樓喝茶一定比陽臺好! 一般到茶區(qū)選茶時,各家的營業(yè)場所通風情況應比家里好,香氣也比較聞得到!  謝松青·春盞
口中對于香氣最敏感的地方是口中上顎跟鼻腔的交接處,所以,評鑒比賽茶時,評審都會將少量茶湯飲入口中時,稍微低頭,從嘴唇的左邊和右邊吸入空氣。 當吸入空氣時茶湯混著空氣在口鼻交界處翻攪,容易讓嗅覺感受到茶湯的香氣。 當然我們喝茶時也可以這樣做。 但是建議兩點:剛開始時 “刺激性”太大,恐怕要經(jīng)過個一年半載后,嗅覺才能適應; 容易嗆到,入口茶湯盡量少,吸入空氣時先輕輕吸,習慣后再加重。

茶·具
茶湯飲下,口中有翻攪的動作,例如吸氣、吞口水的動作,可以聞到茶的香氣。 尤其是飲入濃茶時,茶香會漸漸由口腔翻攪而顯現(xiàn)出來。 早期,有人用小壺泡【孟臣壺】,泡出來的茶湯雖然少但濃得讓人皺眉頭,但是,茶香、滋味漸漸呈現(xiàn)出來的那種感覺,好得就像那首歌“雪…一片一片一片…”。
回甘?;馗实牟瑁屓擞杏辔稛o窮的感覺!但是并非所有的茶都會有回甘的現(xiàn)象。所以這種感覺要好好體會。茶湯下肚后,輕咳,會有甘味和香氣跑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