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牛熊轉換的本質與底在哪兒

  a brave heart 2008-09-29
牛熊轉換的本質與底在哪兒 最新更新時間: 2008-9-28 8:37:20    
作者:東方博客 寧小姐價值投資    寧小姐價值投資 的個人首頁

2007年10月中下旬,筆者在6000點附近戰(zhàn)略性出貨空倉后、或曰在6000點高位勝利大逃亡后,一直玩、看書、看奧運比賽,實在無事可干,實在閑極無聊。便對當前市場共同關注的一些市場熱點和焦點,發(fā)表一點個人看法。純屬筆者個人觀點,純屬實話實說,不構成任何建議。


  一、關于“戰(zhàn)略與戰(zhàn)術”

  炒股:首先是戰(zhàn)略問題,其次才是戰(zhàn)術問題。戰(zhàn)略問題,一定高于戰(zhàn)術問題。股市中的大家,一定首先是戰(zhàn)略家。



  二、關于“股指期貨”
  
  股指期貨推出對大盤指數的影響,并不取決于大盤指數的絕對點位,而是取決于大盤指數的運行狀態(tài)。在大盤單邊市下,股指期貨的推出,只會助漲或助跌。即在單邊牛市下,推出股指期貨,只會加速大盤上漲;在單邊熊市下,推出股指期貨,只會加速大盤下跌。

  推出股指期貨的最佳時機,是在大盤處于長時間的盤整狀態(tài)下,即沒有上漲或下跌趨勢的狀態(tài)下。如果大盤在一個點位上,或者在一個相對比較狹窄的空間內盤整3-6個月以上,這個時候推出股指期貨,對大盤的影響最小。

  盡管當前大盤已到2200點的相對低位,但從6124點以來到2200點,大盤卻一直處于單邊熊市,如果這個時候推出股指期貨,只會加速大盤下跌。

  當前管理層的重點是維穩(wěn),而不是創(chuàng)新。如果這個時候冒然推出股指期貨,而導致大盤加速下跌崩盤,其政治風險是沒有人愿意承擔的。所以,短期內,根本不可能推出股指期貨,也根本沒必要擔心股指期貨。



  三、關于“大小非”


  筆者認為,“大小非”只是大盤下跌的一個因素,而絕對不是大盤下跌的主要原因或者重要原因。

  1、“大非”基本沒什么減持壓力。特別是大型國企,基本就沒有減持壓力,比如:中石化、中石油,其國有股巨多,但是,國家為了考慮國家控股,根本就不可能減持;再者,國家減持后拿這么多錢干什么?沒出路,也就沒必要。所以,對于象中石化、中石油這樣的超級航母,沒有小非,大非不可能減持,也就根本沒有減持壓力,反而更安全。

  對于民企,“大非”如果要想保持控股、甚至絕對控股地位,也不會減持,或者不會太多減持。只要想放棄控股地位的民企,其“大非”才有減持的可能,但這種案例極少,只有特殊性,不具普遍性,對市場的沖擊也就相當有限。

  “小非”才是減持的重點和最大壓力。但是,并不是所有“小非”都想通過二級市場及時變現,總有相當數量的“小非”中線、甚至長線戰(zhàn)略性持股。所以,一方面,“小非”在“大小非”中比例較小,估計最多只有1/3左右;另一方面,并不是所有“小非”都想及時變現,因此,“小非”對整體市場的沖擊也就要大打折扣。

  2、當前,“大小非”實際減持量相當有限。
 ?。?)根據公布的數據顯示,6月、7月、8月三個月“大小非”實際減持量分別只有4.51億股、8.49億股、4.8億股,僅相當于每月上市1只5億股左右流通盤的中盤新股,市場在任何情況下都完全能夠承受。
 ?。?)“大小非”減持的平均每日資金量,不足兩市日成交量的1%,對市場的沖擊相當有限。
 ?。?)截止8月底,解禁的“大小非”中,累計僅有24.3%減持,實際減持速度并不快。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大小非”絕對不是大盤下跌的主要原因或者重要原因,只不過是大盤下跌的一個因素而已。

  但在當前市場情況下,“大小非”已成大盤下跌的替罪羊,已成賠錢的散戶的出氣桶,已成機構做空砸盤的輿論工具,已成股評家賺取稿費的寫作主題。

  作為一名理性投資者,應該明辨是非,應該找準大盤下跌的真正原因。



  四、關于“融資融券”

  很多人單純把“融資融券”當作利好,甚至當作絕對利好。這類人純屬笨蛋,純屬只認識鋼幣的一面,而不認識鋼幣的另一面。

  “融資”,對市場肯定是利好,畢竟增加了市場資金供應。

  但是,“融券”就屬于利空了,因為畢竟增加了市場證券的供應。

  “融資融券”實際就是在市場想買時,可通過“融資”增加可用于買入的資金;在市場想賣時,可通過“融券”增加可用于賣出的證券。所以,“融資融券”在某種意義上,實際就是助漲助跌。

  就當前來分析,當前市場缺資金嗎?根本就不缺,基金本身就有幾千億的資金閑置,特別是新成立的基金,根本就不入市,還有大量游資在市場外等待。當前市場根本就不缺資金,缺的只是可買的品種或對象。

  所以,在當前單邊下跌的大熊市中,如果冒然推出“融資融券”,傻子才會利用“融資”功能融入資金買入股票找死,恐怕更多的機構將會利用“融券”功能融入股票先賣出。這種情況下,“融券”的利空影響將會發(fā)揮作用,從而加速大盤下跌。



  五、關于“股市漲跌的本質”


  “股市漲跌的本質”是以上市公司業(yè)績預期增降為核心的各路資金之間的博弈。
  股市漲跌的核心是:上市公司業(yè)績預期的增長或降低。
  股市漲跌的動力是:資金的多少。

  股市要產生大牛市,以上兩點缺一不可。
  股市要走熊,以上兩點有一即可,即以上兩點只要有一點即可。當然,如果兩點都具備,則一定是超級大熊市。

  所以,分析股市漲跌,一定要圍繞“上市公司業(yè)績預期的增長或降低”和“資金的多少”這兩點來分析,唯此,才能準確把握股市漲跌運行的脈搏,才能準確踏準股市漲跌波動的節(jié)奏。否則,就是扯蛋。

  “價值投資”和“概念炒作”,其本質不過是對上市公司未來業(yè)績預期增長幅度的大小不同而已,核心都是業(yè)績。
  “價值投資”,常規(guī)意義上,不過是對上市公司未來業(yè)績預期增長幅度稍微小一點,平穩(wěn)一點,容易看清一點,人們好接受一點,容易相信一點。比如:預期未來每年業(yè)績增長+30%,或者+50%。
  “概念炒作”,常規(guī)意義上,不過是因某些突發(fā)性、或者概念性的大事件,產生對上市公司未來業(yè)績預期增長幅度過大,過于夸張,人們難于接受,不容易看清,不容易接受。比如:因某種事件,預期上市公司未來每年業(yè)績增長+300%,或者+500%。



  六、關于“牛熊轉換的本質”與“底在哪兒?”

  “牛熊轉換的本質”實際是一次財富大轉換。
  獲得財富者,是成功,為勝者;
  失去財富者,是災難,為敗者。

  如果沒有完成財富大轉移,就不可能實現牛熊大轉換。最利于觀察和判斷的,就是災難。災難是結果,不僅僅是過程。沒有災難,就不可能完成財富大轉移,就不可能實現牛熊大轉換,就不可能啟動新一輪牛市。牛市是建立在災難之上的。因此,

  底在何處?底在災難處。
  底在何時?底在災難時。

  實踐證明,中國股市18年的歷史,每次牛市轉換,都有一批以券商為代表的大機構破產倒閉。94年短暫牛市后的熊市中,萬國證券倒下;96-97年牛市后的熊市中,君安證券倒下;2000年牛市后的5年熊市中,券商行業(yè)全行業(yè)虧損,一大批券商破產倒閉。

  當前,大盤從6124點跌至2000點,跌去2/3,有災難嗎?是底部嗎?
  答:當前,券商沒有一家爆出問題,沒有一家券商破產倒閉;基金日子依然過得十分舒服,依然拿著高薪,等等。一切都國泰民安,何來災難之有?故,2000點非底部也,一切尚早。



  七、關于“本輪熊市暴跌的最真實原因”


  世人皆知:股市是國民經濟的情雨表。也就是說,國民經濟的運行狀態(tài)直接影響股市的漲跌。

  但是,“國民經濟”是一個很大的概念,包括的內容、指標很多很多。人們最熟知的就是GDP,GDP與股市是一個什么關系呢?

  GDP與股市沒有任何關系。最近十幾年來,中國GDP每年都保持在+8%以上的增長速度,但是股市卻大起大落,股市走勢與GDP指標毫無相關。因為GDP考量的是經濟總量,是產值,而不是企業(yè)效益。GDP本身在衡量財富上也有先天性的重大缺陷。比如,今年的汶川大地震,直接經濟損失超過8000多億元,但是,這對GDP卻是天大大利好,因為在恢復重建中,將直接增加GDP至少8000多億元。

  筆者上文已分析,“股市漲跌的本質”是以上市公司業(yè)績預期增降為核心的各路資金之間的博弈。其核心是:上市公司業(yè)績預期的增長或降低。

  “本輪熊市暴跌的最真實原因”正是:上市公司業(yè)績將出現重大下滑。國民經濟中,企業(yè)效益出現重大問題。

  但是,業(yè)績下滑是結果,等業(yè)績下滑真正變成現實時,再才在股市中反應而出貨,一定就晚了。聰明人,一定是在預期業(yè)績將下滑時,就早早出貨,比如筆者本人;預期業(yè)績將增長時,就早早建倉。這就是打提前量,這就是筆者所說的,“股市漲跌的核心”是上市公司業(yè)績“預期”的增長或降低。

  中國股市十幾年的歷史中,特別是96年以來,每輪牛市,都與上市公司業(yè)績增長正相關;每輪熊市,也都與上市公司業(yè)績下滑正相關。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