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捺 1.斜捺 是指捺畫斜而長,如“秦”字。斜捺在漢字中往往與斜撇相配,如同人的左右手。寫法是順著撇勢輕落筆,略橫行,接著轉(zhuǎn)筆向右下方寫。捺時(shí)要稍用力,隨即向右平捺出。斜捺的形態(tài)是一波三折,故又稱“波畫”。
|
2.回鋒捺 是指斜捺的捺腳收筆處不是出鋒而是回鋒,如“天”字。寫法與斜捺同,只是最后回鋒收筆,露出下尖勾,目的是為了書寫下一字。
|

|
|
3.反捺 是從斜捺、回鋒捺變化而來,如“木”字。寫法是輕落筆,觸紙后徐徐用力向右下行筆,然后用力向左下勾出。
|
4.圓曲捺 是指游水捺的三彎處圓曲如環(huán)。寫法是先落筆寫一點(diǎn),接著順勢寫一豎,再提筆向右拐彎,然后回鋒或藏鋒收筆。寫回曲捺要注意兩點(diǎn),一是拐彎要圓曲不能生硬,二是捺尾要圓渾不能尖利。
|

|
|
5.平捺 在字的下面起托的作用,因比字頭或字中的斜捺角度較小波畫較平而名之,如“之”字。寫法是回鋒落筆,略橫,隨著向右下用筆,然后用力平平捺出。平捺與斜捺一樣,形態(tài)是一波三折,有一種流動的勢態(tài)。
|
6.挑勾捺 是指平捺的捺腳上挑,如“超”字。寫法是寫好平捺后,捺腳不平出,而是順勢上挑成勾狀,目的是為了便于寫“走”字里面的部分。挑勾捺其實(shí)是在平捺快寫后順著筆勢自然形成的一種寫法,不可勉強(qiáng)為之。
|

|
 |
(六)挑 1.短挑 是挑畫的一種,線條短小,如“地”字。短挑在行書中是承著其他點(diǎn)畫書寫而出,短小精銳,恰似一把短劍。寫法是落筆后略頓,隨即逐漸提筆用力挑出。
|
2.撇折挑 是指撇和挑連寫,如“福”字。寫法是先寫一撇,然后折筆用力向右上迅速挑出,撇折挑要注意折處,書寫時(shí)點(diǎn)畫務(wù)必交待清楚,不能含含糊糊,拖泥帶水。
|

|
 |
(七)勾 1.蟹爪勾 是指豎勾屈曲似蟹爪,如“寺”字。寫法是先寫豎畫,然后轉(zhuǎn)筆向左行筆,再翻筆向上勾出。蟹爪勾是豎勾的變化寫法,形態(tài)優(yōu)美、線條雄健、氣勢酣暢。
|
2.戈勾 即戈字勾,如“戊”字。寫法是側(cè)鋒落筆,然后縱筆而下,勾時(shí)用力翻筆向上勾出。戈畫平中帶弧有韌勁,剛中含柔見縱勢。
|

|
 |
3.背拋勾 是指從背面反拋勾出,如“夙”字。寫法是順勢寫上橫畫,拐彎時(shí)折筆而下,然后宛轉(zhuǎn)提筆寫下彎畫,再翻筆向左上勾出。背拋勾轉(zhuǎn)彎抹角處不能生硬有棱角,勾尖要向內(nèi),對著字心首畫。
|
4.浮鵝勾 因形同白鵝浮綠水而名,如“毛”字。寫法是落筆稍重,接著用筆向下寫直畫,隨即提筆拐彎寫橫,最后翻筆向上勾出。浮鵝勾要鵝頭高昂,鵝身平正,方正中呈圓勢,態(tài)度雍容大方,氣宇軒昂不幾。 |
|

|
5.回鋒勾 如同回鋒捺是斜捺的快寫形式一樣,回鋒勾是浮鵝勾的快寫形式,如“也”字。寫法是順勢寫豎橫圓曲折,然后翻筆由上繞一小圈向下勾出?;劁h勾與浮鵝勾的不同處除了勾的形式和方向不一樣外,是回鋒勾的豎橫向內(nèi)圓曲而浮鵝句的豎橫向外開拓。向內(nèi)圓曲的比較宛轉(zhuǎn)流利,向外開拓的比較雄健挺拔。
|
(八)折 1.橫勾折 是指橫畫加折勾,如“罪”字。寫法是落筆先寫橫畫,折時(shí)稍用力向左下方勾出。橫勾折不僅要橫與勾的筆畫分明,而且轉(zhuǎn)折要自然有力。 |
|

|
2.豎勾折 是指豎畫加折勾,如“問”字。寫法是先寫豎畫,要心胸挺起,折時(shí)不妨筆略提起,再頓下去,然后迅速向左上勾出。
|
3.曲折 在行書中用得很多,凡是撇捺連續(xù)快寫都成曲折,如“根”字。寫法是落筆寫撇畫,接著向右折筆,再隨即向下勾。曲折形似閃電,富于動態(tài)。 |
|

|
4.撇捺折 是撇捺的連寫,但書寫較工整,如“衣”字。寫法是落筆稍重,再逐漸提筆寫撇,然后回鋒向右下方寫反捺,即成。撇捺折在撇捺的交接處要連寫,要有折的風(fēng)味。
|
5.三彎折 是指三彎折曲折成三彎,如“乃”字。寫法是先落筆寫橫,再折筆寫彎,接著順勢向下彎出。三彎折要折而有韌勁,彎曲自然舒展。 |
|

|
6.內(nèi)勾折 是由橫撇折的外勾變?yōu)閮?nèi)勾,如“序”字。寫法是寫好橫畫后,接著翻筆寫撇,撇要成內(nèi)包勢,隨即趁勢向右上勾出。
|
7.鵝勾折 是浮鵝勾的快速簡便寫法,如“光”字。寫法是依勢落筆寫短斜豎,隨即折筆向右上勾出。鵝勾折的折處要圓潤遒麗,用筆要流暢明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