擇偶成家,是人生通常的必修課,因而是每個年輕人務須慎重對待的人生大事。之所以要再從擇偶取向談談這個問題,實在是覺得上一篇的題目較大,有些內(nèi)容難免有些敷衍,看到一些博友的留言,也引起我深入探討一下這個問題的興趣。在生活中經(jīng)??吹揭恍┠贻p人,在自己的婚戀關(guān)系的處理上,過于隨意,過于憑感覺,以致雙方在一些基本的價值取向和行為方式上存在較大的反差而又沒有察覺到,導致草率結(jié)合、又很快分手,這大概就是目前社會上尤其是發(fā)生在80后年輕人生活中的離婚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了吧。
婚姻是兩個物質(zhì)的人的結(jié)合,但又不全是,它更是兩個思想載體、兩個靈魂的結(jié)合,如果兩個人的相識、相愛僅僅是表面上的吸引和般配,而雙方的價值取向、行為方式卻相距甚遠,那大概就屬于一種貌合神離的狀況,產(chǎn)生矛盾和沖突,以致水火不相容而勞燕分飛,大概就是一種必然了。這方面的教訓在我們身邊簡直是太多了,典型的表現(xiàn)就是在擇偶取向上過于注重長相、身高、學歷、職業(yè)、收入、家庭出身、富裕程度等這些外在和表面的東西,而忽視了其實更該看重的其內(nèi)在的價值觀、生活習慣、職業(yè)態(tài)度、學習能力、陽光心態(tài)等。套用投資領(lǐng)域的時尚話語來表述,這其實是一種發(fā)生在年輕人擇偶過程中極為典型的短期行為,那些物質(zhì)的、表面的華麗與光鮮,其實是一種虛高的泡沫,而非真正的價值和競爭力。
一旦去掉了外表和包裝,進入平實的日常普通的生活狀態(tài),兩個人要在一起朝夕相處過日子了,真正決定這個新家庭結(jié)構(gòu)質(zhì)量的顯然不是華而不實的外表,而是兩個人內(nèi)在的和諧與互補。具體說來,家庭生活是非常實際的,如果一方的行為方式是以自我為中心的,兩人可能就會因為承擔家務勞動的多寡而產(chǎn)生無盡無休的紛爭;還可能因為對各自家庭應盡責任的不平衡而產(chǎn)生矛盾;或者因為學習能力的欠缺、學習習慣的不具備而導致職業(yè)能力低下而又無力改變,為家庭的經(jīng)濟支付能力的改善貢獻甚微,家庭背景再優(yōu)越也不能終生受用啊,由此導致家用基礎的失衡。試想一下,一個不斷因為家庭瑣事而頻繁沖突的家庭能夠長久維系下去嗎?即便維系下去又有多大的實際意義呢?
而我在那篇“擇偶觀”一文中所列出的“具有積極向上的陽光心態(tài);樂于助人的價值取向;善于替別人著想的思維習慣;大度豁達的處世風格;健康儉樸的生活方式;勤于學習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這幾條有關(guān)人的內(nèi)在品行的標準,我覺得就很有針對性地給予那些正處于擇偶階段、又更多注重表面的年輕朋友以明確的提醒。也許有人會對此提出異議:標準似乎太高了吧,我是找對象,又不是挑選文明標兵啊。我卻認為這個標準一點兒也不高,根本談不上所謂的“文明標兵”,充其量也不過是個通常意義的正派的“張大民”式的好人而已。我這里權(quán)且使用更生活化的語言,對這幾條標準再行解讀一番:
長輩常把“做人要有出息”作為告誡晚輩的警世名言,怎樣才叫有出息呢?當然在心態(tài)上首先就要積極進取呀,這是一個人活在世上的安身立命之本啊。你可以沒有高學歷、沒有好的家庭背景,長相也談不上俊朗,但卻必須要有上進心,不是有那句話嘛,“行行出狀元”,想在一行干出名堂、有出息,不上進怎么行呢?如果總是抱怨父母、抱怨出身、抱怨自己運氣不好,沒有遇到好的機會,這樣的“怨婦”如何能博得異性之愛呢?因此我用“陽光”一詞來形容這一擇偶底線。
經(jīng)常能主動自覺地為他人著想,就是老祖宗說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現(xiàn)代的說法就是換位思考嘛,在我們的家人中,誰的人緣最好,在我們的同事中,誰的人氣最旺,不用問,他一定是個經(jīng)常想著別人、樂于幫助別人的熱心腸。尋找配偶難道不應該把這一條作為重要標準嗎?誰愿意找個凡事總是打自己小算盤的冷血動物作為自己的終生伴侶呢?
為人處事不鉆牛角尖,見不得別人犯難,為朋友兩肋插刀,大氣豁達,這些是人生在世的基本要求,選擇配偶要求這一點當然一點兒也不過分吧。和這樣的人結(jié)為伉儷,今后的家庭生活必然少了許多斤斤計較,少了許多陰暗污穢,多了許多親情友情,自然也就多了許多的溫暖和歡樂。
至于生活方式上的健康儉樸,更是所有人的共同心理取向,只是有些人在面對美食、面對安逸、面對奢華、面對意外之財?shù)确矫娴恼T惑,缺乏內(nèi)在的定力。這實際是一種心理素養(yǎng)的缺失,因為在這些誘惑面前把握不住自己,輕者可能把自己的健康搭進去了,重者可能就會玩物喪志、因小失大、一失足成千古恨啊。從一個家庭的持續(xù)建設說來,這顯然是大大的隱患,當然不能掉以輕心了。
關(guān)于學習的問題其實對家庭的重要意義也是非常明顯的,一個積極向上的人一定是善于學習的,一個有出息的人一定是通過自身的持續(xù)學習最終改變自己命運的人。因此一個有成長性和美好幸福未來的家庭,年輕的小夫妻也一定是相互促進,在學習上有共識的人。雙方當然不必計較專業(yè)的不同、學業(yè)的長短、學歷的高低,但有一點是必須看重的,那就是積極進取的學習意識。具備了這一點,今天學歷低,明天可能高起來;今天的職業(yè)不理想,明天機會可能就會主動找到你;今天的收入水平低,明天可能就是白領(lǐng)、金領(lǐng)的高薪階層。總之,學習能力是最基本的競爭能力,是可以使一切都發(fā)生改變的能力,年輕的朋友:如果你有一雙慧眼,你所看好的意中人,一定是個具有勤于學習進取人生態(tài)度的有為之士。
最后,換一個角度說,世間沒有理想的事情,上述的各項標準盡管都各有其重要內(nèi)涵,但同時體現(xiàn)在一個年輕人身上,也許有些不大客觀,畢竟都是獨生子女,在許多方面營養(yǎng)缺乏呀。但我認為這個標準盡管在現(xiàn)實中也許大可不必機械堅守,但至少應該成為雙方共同努力遵守的約定和方向,這其實也是個雙方共同學習成長、實現(xiàn)愛情和婚姻升華、享有幸??鞓返娜松^程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