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南亞大陸上的蒙古帝國:莫臥兒王朝300年興衰史

 清風拂明月 2008-01-14
 
1525年,帖木兒帝國建立155年之后,中亞蒙古貴族帖木兒六世孫巴布爾乘印度分裂、德里蘇丹國日趨衰亡之際,南下攻入印度,幾經(jīng)征戰(zhàn),建立了印度史上著名的莫臥兒帝國。莫臥兒是蒙古的轉音,莫臥兒帝國就是蒙古帝國,是帖木兒蒙古帝國的續(xù)集,是突厥化的伊斯蘭教蒙古人在南亞次大陸上新建的國家,同時它又是伊斯蘭教文化與印度教文化的交匯點。莫臥兒帝國統(tǒng)治長達331年,到1857年才被英國殖民者占領。正如馬克思所說的:“大莫臥兒的無限權力”還在延續(xù)著…… 


莫臥兒帝國創(chuàng)始人巴布爾1482年出生于中亞帖木兒帝國一個蒙古貴族家庭。巴布爾是世界上兩個最著名的征服者的后代:他父親是突厥化的乞顏·巴爾拉斯部蒙古人帖木兒的后代,母親則是成吉思汗的嫡系后裔。巴布爾本人是位具有非凡的精力且極具敏感的人。他因其光彩奪目的武功而獲得了“老虎”的綽號。

巴布爾起初只是中亞一個小邦塔什干(今烏茲別克斯坦首都)的統(tǒng)治者。他的父親就是費爾干納的帖木兒王烏馬爾·沙黑(1469——1494年在位)。當時,烏馬爾只是在蒙兀兒斯坦的察哈臺汗的保護下才能維持統(tǒng)治。烏馬爾·沙黑于1494年6月8日去世,其兄、河中王阿黑麻立即企圖奪取費爾干納,但是在戰(zhàn)爭中,他在烏拉·秋別附近去世(1494年7月)。費爾干納仍是烏馬爾·沙黑之子、未來的“莫臥兒大帝”、年輕的巴布爾的財產(chǎn)。

巴布爾的伯父阿黑麻留下了一個兄弟馬合謀和三個兒子:麻素提、拜孫哈爾和阿里。他們?yōu)闋帄Z河中的所有權而爭吵。他們對撒麻耳干王位的占有時期都是短暫的。巴布爾的叔父麻合謀(1494——1495年在位)是一個揮霍無度的暴君,于1495年7月去世。麻素提在撒麻耳干進行統(tǒng)治。他在與他的兄弟們作戰(zhàn)中度過了他短暫的統(tǒng)治時期,直到被一個背叛他的大臣把他弄瞎。在大混亂中,拜孫哈爾曾在撒麻耳干進行過短暫的統(tǒng)治,但不久就死在殺害他哥哥的那位叛徒手中。他們的堂兄弟、費爾干納王巴布爾當時年僅14歲,在這些騷亂中獲利,使他成了撒麻耳干的君主(1497年底),但是,他未能留在該城。撒麻耳干于1498年轉到巴布爾的堂兄弟、阿黑麻最后一位幸存的兒子阿里手中。

帖木兒帝國滅亡后,他的繼承人、印度未來的皇帝巴布爾自從被驅逐河中之后,翻山越嶺進入阿富汗,奪取喀布爾,在喀布爾建立了一個小王朝,現(xiàn)在他率領伊斯邁爾借給他的軍隊匆忙趕回河中,勝利地進入了撒麻耳干城(1511年10月)。繼撒麻耳干之后,布哈拉又向他敞開了大門,而蒙古烏茲別克人退到塔什干。巴布爾又去占領塔什干,成為塔什干和中亞的統(tǒng)治者。以伊朗人在呼羅珊的勝利為支柱,帖木兒王朝在河中的復辟似乎是完成了。但是,現(xiàn)在巴布爾開始碰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難。他曾求助過的、并接受其宗主權的波斯人是十葉派穆斯林。布哈拉和撒麻耳干居民信奉的是遜尼派,他們斥責他與異端邪說者談判,并與他斷絕關系,他們的宗教熱情比他們對帖木兒朝諸王的忠誠更加強烈。由于受到這些宗教騷亂的鼓動,烏茲別克人又卷土重來。波斯將軍納吉姆·沙尼和巴布爾在布哈拉以北的加賈灣發(fā)生的一場大戰(zhàn)中與他們交鋒,這次被他們打敗了(1512年12月12日),納吉姆被殺。巴布爾放棄了對河中的所有企圖,退回到他的喀布爾王國,七年以后,他從喀布爾出發(fā),前往征服印度。于是,布哈拉、撒麻耳干和整個河中地區(qū)又轉到蒙古烏茲別克人手中。
巴布爾曾嘗試在中亞擴展自己的疆土,受挫后就把目光投向南方人心渙散、四分五裂的德里蘇丹國。恰在這時巴布爾有了一個方便的借口:旁遮普省總督邀請他出兵把他從其領主蘇丹的手中“解救”出來。于是,他向南方進行了“圣戰(zhàn)”。

帖木兒帝國的締造者帖木兒大帝曾在14世紀末率領大軍,由中亞進攻印度,攻陷過德里,使當時統(tǒng)治印度的德里蘇丹國遭受嚴重的打擊,名存實亡,北部印度陷于分裂狀態(tài)。1510年時,巴布爾就已經(jīng)統(tǒng)治著印度北部。1525年,巴布爾南下進攻印度,次年攻占德里,屢敗印度諸侯聯(lián)軍,征服北印度大部分地區(qū),建立莫臥兒帝國(1526——1857)。巴布爾與祖皇帖木兒一樣,開始轉戰(zhàn)于整個印度次大陸,在很短的時間里,就占領了大半個印度半島。這之后,經(jīng)過艱難的選擇,吸收他的祖先帖木兒的教訓,不是像帖木兒那樣搶一把即走,而是留下來建立了一個新的國家。另外,他采用“以印治印”的手法,把印度半島北部尚未征服的地盤劃分給每一個印度的封建主,不管他們采用什么方法,只要管理那就是他們的領地。不久,印度北部就基本統(tǒng)一了。最后剩下兩塊最硬骨頭:一塊是拉其普特人,一塊是前羅第王朝在阿富汗各地的軍事首領。拉其普特人驍勇善戰(zhàn),不怕犧牲,以馬革裹尸作為男人無上的光榮。拉其普特人的首領拉那·桑伽身經(jīng)百戰(zhàn),身上的傷痕80多處,曾被打瞎了一只眼睛,打斷了一條胳膊,打跛了一條腿,是一位經(jīng)驗十分豐富的軍事家。他身殘志堅,總是沖鋒在前。1527年春天,巴布爾與拉那·桑伽兩軍交火。經(jīng)過十分激烈的拼殺,拉那·桑伽身受重傷,身上又添13處傷,全身受傷總數(shù)突破百塊大關。盡管如此,拉其普特人最終還是被巴布爾打敗了。第二年,馬茂德召集10萬阿富汗聯(lián)軍于比哈爾,準備與巴布爾爭一雌雄。在恒河與哥橋拉河交匯處,兩軍擺開戰(zhàn)場。巴布爾親自指揮蒙古人在強大炮火掩護下強渡哥橋拉河,分兵夾擊敵軍。兩軍相遇勇者勝,阿富汗人全線崩潰,馬茂德逃亡孟加拉。這一仗成了巴布爾一生中征戰(zhàn)之絕筆。1530年12月26日,巴布爾英年早逝,年僅48歲。著有《巴布爾回憶錄》。巴布爾在一生的征戰(zhàn)中,占領了東起哥橋拉河,西至阿姆河,南起瓜廖爾,北至喜馬拉雅山脈的大片領土。他的一生異常艱辛,從童年時代就天天與天斗,與地斗,更要與人斗,斗了40年。他每天都在謀算著怎樣進行有效的進攻、防御、轉移和退卻。一輩子苦苦地思索著征服他人保全自己。他利用自己過人的精力和絕頂?shù)闹腔鄣於艘粋€龐大的帝國基業(yè),盡管還沒有完成一半。


巴布爾把莫臥兒帝國的財產(chǎn)留給他的兒子胡馬雍(1530——1554在位)。當胡馬雍接手莫臥兒帝國之時,他可以說是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履薄冰,如臨深淵,問題成堆,處境艱難。當時他面臨著財政困難,政局不穩(wěn),宗教沖突等非常棘手的問題。他首先著手解決封建土地制度。把土地分為軍事采邑地,主要用來獎勵軍功。這些領地,主要被王公和酋長占有。他的政治體制基本沿襲軍事體制。宗教沖突曾弄得他一籌莫展。印度是一個宗教盛行的國家,教派沖突非常激烈。那個時候,在印度有印度教、伊斯蘭教及其各類分支,名目繁多,令人眼花繚亂。宗教問題困擾了胡馬雍的一生,直到死前尚未解決。1554年1月,胡馬雍去世。


16世紀后半期,巴布爾的孫子、胡馬雍14歲的兒子阿克巴(1556——1605在位)繼位。阿克巴統(tǒng)治時期,著手完成父親胡馬雍未竟的事業(yè),又經(jīng)歷了長期戰(zhàn)爭,擴大了帝國的版圖。一個北起中亞,南達德干高原,東西都達到海濱的大帝國形成了。阿克巴決定加強政權建設,建立一套有效的政權體系。首先加強皇權。他直接掌握軍政、司法大權,這是他決心做好的第一件事情。其次是加強中央集權,在中央設置宰相、分別掌管財政稅收、軍事、宗教事務的大臣,把全國劃分為15個省,每個省設總督一員,總督掌握一省大權,但重大事情必須上報中央政府批準。此外,阿克巴還廢除陋習,尊重生命。他的帝國一度顯得很穩(wěn)定。為了鞏固帝國的統(tǒng)治,阿克巴大帝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下令丈量土地,作為征收地租的標準;設立財務官征收賦稅,保證了國家的財政收入。在印度這樣宗教復雜的國家,阿克巴實行宗教寬容和協(xié)調政策,廢除對非伊斯蘭教徒征收的人頭稅,允許被迫改奉伊斯蘭教的印度教徒恢復原來的信仰,支持培養(yǎng)一個新的宗教——錫克教。地方官員和軍官除伊斯蘭教徒擔任外,也任命印度教徒。阿克巴還揉雜各種宗教教義,創(chuàng)立神圣宗教,自任教長。阿克巴實行這些一系列開明的政治、宗教和社會方面的改革,對鞏固帝國的統(tǒng)一,促進印度境內(nèi)幾種文化的融合,都起了很好的作用。他的一系列改革,對于緩和伊斯蘭教與印度教的沖突,融洽蒙古人征服者與印度本地統(tǒng)治者的關系,促進外來政權的本地化,游牧國家農(nóng)耕化,作出了有益的嘗試,奠定莫臥兒帝國300年之根基,經(jīng)過100多年的發(fā)展,莫臥兒帝國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之一?!?

賈汗吉國王(1605——1627在位)時期,錫克教第五代祖師阿爾瓊把教區(qū)改為行政機構,向信徒征收賦稅。這一舉動在莫臥兒帝國內(nèi)引起震動,它顯然具有分庭抗禮的意味。阿爾瓊還在阿姆利則建立金店,作為錫克教圣地和行政管理中心。錫克教圣典《阿底格蘭特》也成書于這個時期。錫克教過去一直標榜為和平靜修的團體,祖師只關心傳教,從不干預政治。阿爾瓊卻卷入了莫臥兒皇室的紛爭,庇護叛亂的王子,從而遭到賈汗吉國王的嫉恨,1606年引來殺身之禍。以此為發(fā)端,錫克教和平發(fā)展時期結束。


17世紀中期,莫臥兒帝國處在黃金時代。印度人本是杰出的建筑師,皇帝沙加汗(1627——1658在位)時期,印度建成了德里的紅堡等許多著名建筑。在這眾多的名勝古跡中,最著名的是沙加汗為其死去的寵妃建造的禮物——阿格拉市的泰姬陵。這座動用2萬名工匠、傾全國財力、歷時22年修建完成的陵墓,不僅是印度燦爛輝煌的古典建筑藝術的代表、世界7大建筑奇跡之一,同時也是今印度旅游業(yè)的標志性建筑,每年為印度帶來非??捎^的旅游收入。它有人間建筑奇跡之美稱,其建筑宏偉壯觀,精美絕倫,全部用潔白的大理石建成,以其華麗、莊嚴、優(yōu)美而享譽世界。


奧倫澤布(1658——1707在位)是莫臥兒帝國的一位著名皇帝,統(tǒng)治印度達半個世紀之久。他通過征戰(zhàn),使莫臥兒帝國的疆域達到了頂點。莫臥兒帝國統(tǒng)治330多年中,從16世紀到17世紀末是它的極盛時期,版圖最廣時包括今天阿富汗的一部分、克什米爾、巴基斯坦和印度的大部分。莫臥兒帝國把全國土地收歸國有,實行國家土地所有制,除直接統(tǒng)轄一部分土地外,把大部分土地封賜給來自中亞和阿富汗的有軍功的穆斯林封建主,稱“札吉爾”,但不得世襲。他們都直接隸屬于莫臥兒皇帝,彼此間沒有從屬關系。這個時期,傳統(tǒng)的棉紡織業(yè)有顯著發(fā)展,出現(xiàn)了達卡等新的紡織業(yè)中心。在帝國邊遠地區(qū),印度教的王公或部落首領仍然世襲占有土地,稱為“柴明達爾”。他們向農(nóng)民征收實物地租,把榨取所得一部分按固定數(shù)額上繳中央政府。

不過,在宗教方面這時奧倫澤布推行了宗教迫害政策,下令對非伊斯蘭教徒征收人頭稅,目的在于增加收入,更在于強迫印度教徒改信伊斯蘭教。對印度教徒商人征收重稅,還有其他政治上的歧視。這是因為,奧倫澤布上臺時,連綿不斷的民族宗教起義嚴重打擊了帝國的統(tǒng)治。其中規(guī)模最大的民族起義是信奉印度教的馬拉提人的起義。1656年,馬拉提人在西瓦吉的領導下,為了推翻伊斯蘭教蒙古貴族統(tǒng)治,建立強大輕騎兵,屢敗莫臥兒王室和各省總督的軍隊,從次大陸西部向中部推進,轉戰(zhàn)南北,一度攻陷德里,震撼整個帝國。不過,印度教馬拉提人起義很快被奧倫澤布大帝鎮(zhèn)壓下來,起義遭到慘痛失敗,伊斯蘭教蒙古貴族皇帝奧倫澤布便實行了迫害非伊斯蘭教政策,進入了國家建設的極盛時期。

17世紀初,英國人就已繼葡萄牙、荷蘭之后侵入莫臥兒。1600年成立的東印度公司是英國殖民者侵略莫臥兒的主要工具。

18世紀初,到奧倫澤布去世時,留下的已是一個四分五裂的帝國。當時,歐洲殖民者,特別是英國殖民者正加緊侵略印度,而印度已陷于分裂,削弱了抵抗力量。結果,正如馬克思所分析的:“大莫臥兒的無限權力被他的總督們打倒,總督們權力被馬拉提人打倒,馬拉提人的權力被阿富汗人打倒,而在大家這樣混戰(zhàn)的時候,不列顛人闖了進來,把他們?nèi)空鞣恕?#8221;首先,旁遮普農(nóng)民用自己的錫克教作為思想武器和組織形式,要求消滅種姓區(qū)別,提出建立土地歸農(nóng)民所有的“真理王國”。他們發(fā)動了堅持數(shù)十年的農(nóng)民武裝斗爭,斗爭此起彼伏,規(guī)模愈來愈大,起義地區(qū)實際上一度擺脫了莫臥兒帝國的管轄。但由于各自為戰(zhàn),后來被國家統(tǒng)治者各個擊敗。同時,莫臥兒帝國統(tǒng)治也開始衰落了。

衰落了的國家機關無力抵御來自西北方的外族入侵。1748年,阿富汗人侵入莫臥兒北部,幾度進占德里。1761年,阿富汗游牧軍與馬拉提人10萬大軍在巴尼帕特會戰(zhàn),馬拉提人又遭慘敗。馬拉提人是莫臥兒一支抵抗西方侵略者的強大力量,但經(jīng)過這次會戰(zhàn),受到嚴重削弱。這時與英國爭奪莫臥兒的勁敵是法國,經(jīng)過1756——1763年的英法“七年戰(zhàn)爭”,英國驅逐了法國的勢力。在“七年戰(zhàn)爭”期間,英國殖民者首先向富庶的孟加拉省下手。1757年1月,英國派遣臭名昭著的殖民強盜克萊武率領侵略軍在孟加拉省登陸,收買孟加拉省總督屬下的內(nèi)奸,打敗孟加拉軍,實行野蠻統(tǒng)治。最后使得他所立的傀儡米爾·卡西姆也不能容忍他的控制,遷都備戰(zhàn),率兵兩萬,于1763年發(fā)動反英起義。1774年,占領孟加拉后,英國殖民者立即把孟加拉西北的奧德邦收為附庸,并轉而南侵邁索爾邦,逐步實施征服整個次大陸的狂妄計劃。但邁索爾邦的蘇丹海達爾·阿里和他的兒子鐵普蘇丹(1782——1799在位)領導人民英勇抗擊英軍。鐵普蘇丹于1799年5月,在保衛(wèi)首府戰(zhàn)役中英勇犧牲。
從19世紀40年代起,英國侵略的矛頭轉向北面錫克教人居住的旁遮普地區(qū)(今巴基斯坦境內(nèi))。錫克教徒英勇抵抗,但是封建主怕發(fā)動群眾,加上指揮不當,沒有團結伊斯蘭教和印度教徒共同對敵,以致旁遮普為英國所侵占。當時次大陸上已經(jīng)沒有權威的國家組織,莫臥兒帝國已徒有虛名,宗教、民族、種姓、地區(qū)等種種對立,使英國侵略者能夠利用來各個擊破,分而治之。這是一個嚴峻的歷史教訓。


英國在1849年吞并旁遮普以后,莫臥兒帝國完全淪為英國殖民地,對莫臥兒在政治上繼續(xù)采用“分而治之”的手段進行統(tǒng)治,政府實權在英國人手里,莫臥兒皇帝只是一個傀儡而已。

1857年5月,為了反對英國殖民者,莫臥兒民族反英起義爆發(fā)。起義者擁立早已名存實亡的莫臥兒王朝末代皇帝巴哈杜爾為印度皇帝,以他的名義發(fā)布文告,號召全國人民不分宗教信仰,一致奮起驅逐英國殖民者。9月,英軍殖民者進入起義的重要中心德里城,以巴哈杜爾皇帝為首的蒙古族封建貴族集團投降,起義軍撤退,德里失陷。在章西邦,章西女王(1835——1858)是反英起義中的重要領袖。她是章西邦王后,夫死后,國土被東印度公司吞并,受英國直接統(tǒng)治,剝削加重。1857年,章西女王親自率領本邦軍民起義,驅逐英軍,占領章西,重新復國。次年初,章西成為中印度起義中心,女王親自指揮章西軍民與英軍激戰(zhàn)八天,重創(chuàng)英軍。后率軍向西轉移,與英軍決戰(zhàn)中身先士卒,奮勇殺敵,最后英勇犧牲,死時年僅23歲。莫臥兒帝國完全被英國殖民者占領。但莫臥兒民族反英起義也沉重打擊了英國殖民統(tǒng)治,“使英國的統(tǒng)治從印度的一端到另一端發(fā)生動搖”。之后,莫臥兒帝國末代皇帝巴哈杜爾被英國殖民當局放逐。

莫臥兒帝國創(chuàng)立了印度次大陸政治統(tǒng)一和社會經(jīng)濟文化發(fā)展的新時代,是銜接中世紀印度與近代印度的走廊。印度是踏著莫臥兒帝國的廢墟走向近代化的。

莫臥兒大帝國消亡后,英國又直接統(tǒng)治印度共90年,至1947年。當莫臥兒人擺脫英國統(tǒng)治的時候,已變成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阿富汗、伊朗等諸國,早年從中亞遷來的伊斯蘭教蒙古人早已與這些國家的各民族融合為一體。如今,在阿富汗、伊朗等地有莫戈爾人和哈扎爾人,他們應是莫臥兒人的后裔。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