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資的P廠有好幾名外國員工,平日里與中國員工一起上班共同生活。不同的文化背景導致行為上的差異,有時甚至會鬧得彼此很不愉快。
年終總結(jié)會上,中方老總侃侃而談,說全年完成產(chǎn)值達到多少多少萬元。不想有個老外騰地站起來,對著臺上喊:“不對,您的數(shù)字有水份。您沒把應收賬款和積壓庫存減掉,鴨子在天上飛,還不是你碗里的菜!”臺下哄堂大笑。旁邊的人提醒他,這是在開會,而開會時臺下人是不許說話的,得聽臺上人說。結(jié)果,這名外國人又與旁邊人爭起來:“開會就是讓人表達見解的,不讓我說話,那叫我參加干什么?”后來大家都覺得外國人實在不可理喻,就誰也不敢跟他說話了。
廠里幾名想學外語的青工與一個老外打著火熱,他們約好了要請老外到外面搓一頓。飯吃完了,老外堅持要付自己那一份的錢,青工們說已經(jīng)付過了。老外說,那不行。青工們說:“我們請你吃飯,如果還讓你付錢,你這不是看不起我們嗎?”老外一聽臉就變了,說你們事先不告訴我,就擅自為我付飯錢,這才是看不起人呢!說完居然氣鼓鼓地走了,幾名青工直搖頭。
后來,老外們下定決心嘗試與中國員工打成一片。這不,廠里小李結(jié)婚,人家去“份子”,查理也隨了一份。喜帖上晚宴的時間是晚六點,五點五十查理到了酒店,發(fā)現(xiàn)各酒桌上坐著三三倆倆的人,找個座位坐下,便耐心地等候。到六點十分,查理還沒看見新郎新娘入場,感到非常納悶,可看看周圍桌子上,人們有說有笑,好像沒有誰關(guān)注時間在流逝。到六點三十分,查里終于忍不住了,開始問旁邊的人,為什么婚宴還不開始,人家告訴他,客人還沒到齊,能七點開始就不錯了。又等了一會兒,查理忽然跑去找到婚禮經(jīng)辦人,態(tài)度堅決地要回了他出的“份子”錢,走了。
現(xiàn)在,這幾名外國人一同住在廠招待所里,平時很少出來,除了工作上的接觸,基本不與中國員工往來。員工們私下里說,外國人就他媽的怪,個個像傻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