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葛煒煒生前照片
![]() 葛煒煒生前最要好的同學為其所設的悼念大字報,在香港科技大學校園內顯得分外扎眼
11月10日晚,在香港科技大學攻讀化學博士的江蘇南通籍學生葛煒煒在宿舍內上吊自殺。生前他拿過全國奧賽一等獎,并擔任過香港科大足球俱樂部的主席。翌日,該校校長朱經武向全校師生發(fā)出一封英文公開信,信中透露葛煒煒患有抑郁癥。 然而連日來,事件在校園內掀起軒然大波,科大學生尤其是內陸學生對此事爭論不斷,葛煒煒事件成為繼9月份內陸學子尹日強離奇逃學后又一典型事件。 為安撫全校學生,該校校長朱經武發(fā)出第二封公開信,昨日傍晚更與學生進行了一場公開座談。據(jù)悉,為此類事件專門組織校長座談在學校的歷史上很鮮見。 座談會上,學生與校方就此事唇槍舌劍,交鋒激烈。在葛煒煒的抑郁癥背后,是否還有更多深層次的因素?香港高等教育界對此事表現(xiàn)出高度關注,本報記者對此進行了深入調查。 今日上午,葛煒煒的父母將抵達香港處理其身后事。 文/圖 本報記者邱瑞賢、李文 之前是南京大學碩士畢業(yè) 葛煒煒今年27歲,就讀于香港科技大學化學工程學系三年級。11月10日晚,他冰冷的尸體被發(fā)現(xiàn)于學校宿舍之內。由于生前表現(xiàn)優(yōu)異,又是從南京大學碩士畢業(yè)的優(yōu)等生,葛煒煒的猝然自殺在香港高等教育界引起相當大的震動,校長朱經武在第一時間發(fā)出致全校學生的公開信。本報記者從校內的內陸學生學者聯(lián)誼會了解到,該協(xié)會通過與學校學生事務處主任的會面,確認葛煒煒生前患有抑郁癥,并接受過心理和藥物治療,對此學校保留著相關記錄。 但這個理由在校內不能得到廣泛認可。除學業(yè)之外,葛煒煒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生前為科大足球俱樂部的主席。前日,科大足球隊的男生在教學樓一樓墻上貼了大字報給隊友送行,擺上白色的百合花籃,鋪了一地的白玫瑰,花叢中是他們曾在一起踢過的足球。 在“科大清水灣”BBS上,專門開辟了一個“我們的煒煒”論壇,從很多帖子可以看出,葛煒煒在生前并非一個缺乏友情和活潑的學生,很多和他相熟的同學都表示,和大多數(shù)內陸生相比,葛煒煒在日常生活中表現(xiàn)開朗。 一名網名為“seeu”的科大學生留帖表示,他時常聽到葛煒煒組織足球俱樂部的一些事,也看過一些他在BBS發(fā)表描寫足球比賽的文章,覺得葛煒煒是“很有文筆和活躍的一個人”。他透露,近日在校園里曾與葛煒煒碰過幾次面,都感覺他好像“心事重重”。但是他不大相信校方所說的葛患有精神抑郁癥,“這多半是一個托詞。試想一個這么活潑的學生,參與如此多的學生活動,文筆也如此流暢的人,難道一直以來就是一個憂郁癥患者?是什么把他逼到了這一步?” 校長親自安撫學生情緒 該帖子后面有大量跟帖,大多數(shù)科大的學生尤其是內陸生群體,都對此有強烈質疑,認為校方在事件發(fā)生后的解釋有失偏頗,“不能僅僅歸咎于葛煒煒的個人性格因素”。 記者從香港科技大學了解到,由于連日來校內學生的爭論都十分激烈,該校校長朱經武于前日早上接連發(fā)出第二封致全校的英文公開信,信中表示將邀請全校學生參與一個公開的特殊座談,校長和相關老師都出席,以更好地傾聽和理解彼此,并幫助因為此事件而產生心理困惑的學生解決情緒問題。 這場特殊的座談會于昨日傍晚5時15分在學校禮堂內舉行,到場的學生多達500多人。校長偕同校內數(shù)位管理人員出席,由于爭論激烈,交鋒尖銳,原定于舉行至傍晚6時30分的座談會一直至昨晚8時許才結束。座談會結束后,與葛煒煒生前關系最密切的足球隊成員學生,情緒激動地留下來繼續(xù)與校長交流。 校方強調,對葛煒煒事件表示萬分沉痛,然而事件只是一樁獨立事件,與其導師的行為以及學校的管理模式沒有必然聯(lián)系,并且將盡力不再讓類似事件發(fā)生。同時,學校正在安排捐款事宜,很快會通知全校師生。 至于葛煒煒的追思會,校方表示,需要等其父母到港后,征得他們同意再作安排。記者了解到,葛煒煒的老家在江蘇南通,其父母前日已在家鄉(xiāng)辦妥赴港手續(xù)。昨日,葛煒煒的母校南京大學派車把其父母接到南京,將于今日抵達香港,隨后將視其父母的意見,在校內召開葛煒煒的追悼會。 導師“甩手”成爭議焦點 “除了抑郁癥外,難道學校就沒有責任了嗎?葛煒煒導師的行為對他的自殺有多大影響?”在昨晚的座談會上,這是在場學生向學校提出質疑的最大焦點。 一名在科大就讀的博士向記者透露,在科大的BBS論壇上,曾出現(xiàn)一名為“gifter”的網友所發(fā)的帖子,其中透露葛煒煒的導師近日將赴美國的消息,并表示其所帶的學生只能“轉別的研究方向或者跟去美國,再不然,就自己去工作吧”。 “去美國,意味著在科大這幾年白白損耗,還需要再讀五六年?!痹撎舆€指出,葛煒煒曾告訴他,自己這個專業(yè)不太好找工作,他有很多的師兄都轉行了,去咨詢公司或者保險公司了。他投了幾個月的簡歷,面試機會寥寥,他還應聘了一家 房地產公司見習管理員的職位,甚至把自己的學歷寫低了些,卻依然得不到面試機會。“化學專業(yè)和文科專業(yè)不一樣,如果導師離開,課題就做不下去了,只能換導師或者退學以碩士畢業(yè)。”在科大就讀文學博士的張簡告訴記者,葛煒煒的壓力也許由此而來。同時,記者還獲悉,就讀到三年級的葛煒煒在最近的博士資格考試中被導師評為“沒過”,這樣等于他將失去開題寫畢業(yè)論文的資格,有可能因此被導師勸以“退學”。 然而,在昨日的座談會上,葛煒煒的導師徐兵卻沒有到場,與葛煒煒“同門”的學生也無一人到場。昨日,校方向記者確認了葛煒煒博士資格考試沒考過的傳言,但是卻否認徐兵將離職赴美,指徐并沒有打算離開科大,也未向校方提出申請。目前徐兵已從江蘇回到香港,但是由于極為難過,無法出席座談會。在科大校園內悼念葛煒煒的大字報下,擺放著徐兵攜名下學生共同敬送的花籃。 學生直指學校管理模式 記者發(fā)現(xiàn),葛煒煒本人有撰寫博客的習慣,也許出于對母校的懷念,他的博客選擇在南京大學的網站上撰寫。從博客內容中,可以看出他在香港高校的學習生活和情緒狀態(tài)似乎都存在相當大的壓力。距離其尋死日期最近的一篇博客題為“看不見的春天”,上文摘錄的一段話顯示他對自身學業(yè)的高度重視和失落。在此前的一篇博客中,他又透露,“老天似乎已經習慣了在我感覺很好時給我當頭一棒,導師的批評,雜志的退稿,實驗的失敗,感情的離去,總是不期而至,給我迎頭痛擊?!?/p> 一篇追悼葛煒煒的帖子透露,“目前在科大的研究生大部分是內陸來的,加上語言障礙,其難度可想而知。”“他的導師要跳槽,這個無可厚非,但是怎么處理手下的學生,這個不光是導師責任感等方面的問題。” 據(jù)了解,在香港科技大學讀博士,跟導師的關系非常關鍵。校方規(guī)定助理教授如果6年內不能升為副教授就得被辭退?!皩煹膲毫隙〞鬟f到學生身上,為了保證自己和團隊的利益,如果導師覺得這個博士水平不高,是可以勸其改授碩士學位甚至勸退。”“同學們不會只責備導師,大家比較共同的意見是如果遇上特殊情況,學校有一定的制度來表示對學生的協(xié)助。比如這次事件,如果學校能給葛煒煒提供更多繼續(xù)研究學業(yè)的可能,他也許就不會只看到絕路了。” 據(jù)悉,目前全港共有約6000名研究生,當中逾半為非本地生。然而由于缺乏研究機構,高學歷人才出路問題值得關注。 我是否太急切了,或者說太功利了?使得我自己變成了一個看不見春天的盲人?我是否太看重這個Ph.D(注:博士)學位以至于只顧著向前狂奔?實驗室,宿舍,加上間或的街市超市,差不多已經變成了我生活的全部。我當然知道成功需要努力需要付出,但是不是這就意味著我就應該放棄生活的其他部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