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號期糖也叫世界糖,交割標準符合國際糖現(xiàn)貨交易標準,主要指標是“旋光度為96的甘蔗原糖”,可以在世界很多國家的港口交割,所反映的價格是國際原糖價格。
14號原糖期貨稱作美國本土糖,反映的也僅是美國國內(nèi)糖價,只在美國國內(nèi)港口交割。近幾年,紐約期貨市場的原糖期貨、期權(quán)合約交易量占其市場年總成交量的40%左右。
11號糖和14號糖都是粗糖,鄭州上市的是白糖。
蔗糖初步提煉之後即為粗糖(raw sugar),粗糖再加以精煉為精糖(refined sugar)或俗稱白糖(white sugar)。
11號期糖也叫世界糖,價格為全球28個國家港口的FOB(離岸價格)??梢栽谑澜绾芏鄧业母劭诮桓睿从车膬r格是國際原糖價格。主要指標是“旋光度為96的甘蔗原糖”
14號原糖期貨稱作美國本土糖,價格為美國大西洋以及海灣港口的CIF(到岸價格)。只在美國國內(nèi)港口交割,反映的也僅是美國國內(nèi)糖價。主要指標是“旋光度為96的甘蔗原糖”。
近幾年,紐約期貨市場的原糖期貨、期權(quán)合約交易量占其市場年總成交量的40%左右。
以地理位置來看,甜菜糖的生產(chǎn)多集中在北半球的溫帶地區(qū),以歐洲為主。蔗糖的生產(chǎn)則多集中在熱帶與亞熱帶地區(qū),尤其以南半球的國家為主。
全球的產(chǎn)糖國家有100個以上,其中有72%是蔗糖。目前全球的10大產(chǎn)糖國,依次為印度、歐盟、巴西、美國、中國、南非產(chǎn)糖國、泰國、墨西哥、澳洲與古巴,這十國的總產(chǎn)量占了全球糖產(chǎn)量的74%。
其次,蔗糖主要以開發(fā)中家為主(例如印度、巴西、古巴與中國大陸…等),而甜菜糖則以已開發(fā)國家為主(例如法國與德國),因此,糖的生產(chǎn)與耗用之間常呈現(xiàn)地區(qū)性的不平衡,故有國際貿(mào)易上的要求。
下表是目前主要的產(chǎn)糖國家的生產(chǎn)量 出口量 消費量表:
糖的生產(chǎn),出口和消費
國家 出口量 (百萬噸) 生產(chǎn)量 (百萬噸) 人口 (百萬人) 消費量 (公斤/每年)
Brazil 7.867 17.697 163 54
EU 6.921 18.237 378 35
Australia 3.98 4.711 19 46
Thailand 3.303 5.239 62 28
Cuba 2.952 3.6 11 49
SADC 1.704 5.346 148 20
India 1.087 19.783 1.007 16
USA 0.117 7.745 273 32
在全球市場上交易的數(shù)量,約占糖總產(chǎn)量的27%,主要是因為多數(shù)的糖產(chǎn)國,本身也有糖的 求所致。
其中,主要的五大出口國分別是巴西、歐盟、澳洲、古巴和泰國,這五個國家的出口量,約占全球糖出口量的70%。
表中的SADC是指南非八大產(chǎn)糖國,分別是馬拉威、模里西斯、莫三比克、史瓦濟蘭、南非共和國、坦尚比亞、尚比亞以及辛巴威。
若以國家來區(qū)分,印度為全球產(chǎn)量最大的國家,而且以蔗糖為主,每年的產(chǎn)量可超過一千萬公噸以上。
中國的糖產(chǎn)量則是在近幾年內(nèi)快速增加,直到今年位居第五大產(chǎn)國的地位。
國際原糖價已漲至18.8美分/磅左右,相當于5900元人民幣/噸。
1蒲式耳(小麥、大豆)=0.027216噸
100千克=1公擔
1美桶=42(美)加侖
1蒲式耳(小麥、大豆)=60磅 1噸=10公擔= 2205磅
1桶 = 0.14噸
1噸(小麥、大豆)=36.7437蒲式耳
1噸=1.102短噸=0.934長噸 1噸 = 7.3桶
1盎司=28.35克
1千克=2.2046磅 1 英尺=12 英寸=0.3048 米
1磅=0.4536千克 1磅=0.4536千克
CBOT大豆進口成本換算表
CBOT期價 到岸價(美元 人民幣) 完稅價 入庫價 倉單成本
600 255.16 2117.83 2464.94 2582.94 2665.94
610 258.83 2148.32 2500.43 2618.43 2701.43
620 262.51 2178.82 2535.93 2653.93 2736.42
630 266.18 2209.32 2571.42 2689.42 2772.42
640 269.86 2239.81 2606.92 2724.92 2807.92
650 273.53 2270.31 2642.42 2760.42 2843.42
660 277.21 2300.81 2677.91 2795.91 2878.91
670 280.88 2331.31 2713.41 2831.41 2914.41
680 284.55 2361.80 2748.90 2866.90 2949.90
690 288.23 2392.30 2784.40 2902.40 2985.40
700 291.90 2422.80 2819.89 2937.89 3020.89
710 295.58 2453.30 2855.39 2973.39 3056.39
720 299.25 2483.79 2890.89 3008.89 3091.89
730 302.93 2514.29 2926.38 3044.38 3127.38
740 306.60 2544.79 2961.88 3079.88 3162.88
750 310.28 2575.28 2997.37 3115.37 3198.37
760 313.95 2605.78 3032.87 3150.87 3233.87
770 317.62 2636.28 3068.37 3186.37 3269.37
780 321.30 2666.78 3103.86 3221.86 3304.86
790 324.97 2697.27 3139.36 3257.36 3340.36
800 328.65 2727.77 3174.85 3292.85 3375.85
810 332.32 2758.27 3210.35 3328.35 3411.35
820 336.00 2788.77 3245.84 3363.84 3446.84
830 339.67 2819.26 3281.34 3399.34 3482.34
840 343.34 2849.76 3316.84 3434.84 3517.84
850 347.02 2880.26 3352.33 3470.33 3553.33
860 350.69 2910.75 3387.83 3505.83 3588.83
870 354.37 2941.25 3423.32 3541.32 3624.32
880 358.04 2971.75 3458.82 3576.82 3659.82
890 361.72 3002.25 3494.31 3612.31 3694.31
900 365.39 3032.74 3529.81 3647.81 3730.81
1000 369.06 3063.19 3565.31 3683.31 3766.31
1010 372.73 3089.93 3600.81 3718.81 3801.81
1020 376.45 3120.77 3636.31 3754.31 3837.31
1030 380.17 3151.61 3671.81 3789.81 3872.81
1040 383.89 3182.45 3707.31 3825.31 3908.31
1050 387.61 3213.29 3742.81 3860.81 3943.81
港口升水
40美分/蒲式耳 海運費用 20美元/噸
單位換算 36.7437蒲式耳/噸
匯率 8.3¥/$
關稅 3% 增值稅 13%
保險費 8元/噸
中間商傭金 40元/噸 篩選費
30元/噸
卸船費
22元/噸 入庫費 25元/噸
商檢費、衛(wèi)檢
5元/噸 交割費
4元/噸
港雜費
13元/噸 整理費 10元/噸
入庫短途費
20元/噸 倉儲費
8元/噸
其它雜費
10元/噸 損耗 6元/噸
雜費合計
118元/噸 交割入庫費用 83元/噸
天膠進口成本換算表
CIF到岸價(美元 人民幣) 完稅價 入庫價 倉單成本
860 7138 10021.75 10201.75
10321.75
880 7304 10254.82 10434.82 10554.82
900 7470 10487.88 10667.88 10787.88
920 7636 10720.94 10900.94 11020.94
940 7802 10954.01 11134.01 11254.01
960 7968 11187.07 11367.07 11487.07
980 8134 11420.14 11600.14 11720.14
1000 8300 11653.20 11783.20 11953.20
1020 8466 11886.20 12066.20 12186.20
1040
8632 12119.32 12299.32 12419.32
1060 8798 12352.39 12532.39 12652.39
1080 8964 12585.46 12765.46 12885.46
1100 9130 12818.52 12998.52 13118.52
1120 9296 13051.58 13231.58 13351.58
1140 9462 13284.65 13464.65 13584.65
1160 9628 13517.71 13697.71 13817.71
1180 9794 13750.77 13930.78 14050.78
1200 9960 13983.84 14163.84 14283.84
1220 10126 14216.90 14396.90 14516.90
1240 10292 14449.96 14629.97 14749.97
1260 10458 14683.03 14863.03 14983.03
1280 10624 14916.10 15096.10 15216.10
1300 10790 15149.16 15329.16 15449.16
1320 10956 15382.22 15562.22 15682.22
1340
11122 15615.29 15795.29 15915.29
1360 11288 15848.35 16028.35 16148.35
1380 11454 16081.42 16261.42 16381.42
1400 11620 16314.48 16494.48 16614.48
1420 11786 16547.54 16727.54 16847.54
1440 11952 16780.61 16960.61 17080.61
1460 12118 17013.67 17193.67 17313.67
1480 12284 17246.74 17426.74 17546.74
1500 12450 17479.80 17659.80 17779.80
1520 12616 17712.86 17892.86 18012.86
匯率 8.3¥/$
關稅 20% 增值稅 17%
雜費 180元/噸 交割入庫費用 120 元/
國內(nèi)進口成本計算一.
銅鋁進口成本:
lme銅進口成本=(lme三月銅+現(xiàn)貨三個月升貼水+上海銅與lme銅升貼水cif)*匯率*(1+關稅稅率)*(1+增值稅率)+其他費用
=(lme三月銅+現(xiàn)貨三個月升貼水+上海銅與lme銅升貼水cif)*8.28*1.02*1.17+其他費用(150~200元)。
其中:
關稅稅率:銅為2%,鋁為5%;
增值稅率=17%;
其他費用=保險費+商檢費+報關費+短撥等港雜費=150~200元。
舉例:2004年8月20日lme三月期銅的價格為2777美元,三月銅與現(xiàn)貨的升水為65美元,cif升水暫定為85美元/噸,進口關稅為2%,增值稅為17%,匯率以8.28計,其他到岸短駁費,商檢費,進港費等國內(nèi)其他費用計為150元/噸。
則lme進口成本=(2777+65+85)*(1+2%)*(1+17%)*8.28+150=29072元,當日現(xiàn)貨市場參考價在28870-28940元,國際國內(nèi)市場銅價倒掛,進口商市場參與熱情降低。
二. 大豆進口成本:
cbot大豆進口成本
=(cbot大豆價格+綜合基差)*匯率*(1+關稅稅率)*(1+增值稅率)+其它費用
=(cbot大豆價格+綜合基差)*0.367433*8.28*1.03*1.17+117。(1噸=36.7433蒲式耳)
其中:
綜合基差:運達中國口岸的海運費用及基差;
關稅稅率=3%;
增值稅率=17%;
其它費用=保險費8+中間商傭金40+卸船費22+商檢和衛(wèi)檢費5+港雜費12+入庫短途費20+其它雜費10等=117元。
三. 天膠進口成本:
天膠進口成本
=(進口報價+海運與保險費)*匯率*(1+關稅稅率)*(1+增值稅率)+其它費用
=(金口報價+40)*8.28*1.02*1.17+350。(能符合交易所規(guī)定只有進口煙片膠rss3)
其中:
海運與保險費=40美元;
關稅稅率=2%;
增值稅率=17%;
其它費用=港雜費150+進口商進膠所需資金利息,倉儲費以及運費200等=350元。
四.
小麥進口成本
=國內(nèi)cif到岸價*匯率*(1+關稅稅率)*(1+增值稅率)+港雜費
=國內(nèi)cif到岸價*8.28*1.01*1.13+100。
其中:
關稅稅率=1%;
增值稅率=13%;
港雜費=100元。
五. 棉花進口成本:
棉花進口成本
=(cnf價格+海運保險費)*匯率* (1+關稅稅率)*(1+增值稅率)+其它費用
=(cnf價格+海運保險費)*8.28*1.01*1.13+其它費用。
其中:
海運保險費率=千分之2~4;
關稅稅率=1%;
增值稅率=13%;
其它費用=港口費用+港口代理費+內(nèi)運費等。(港口費用主要包括港建雜費,海關三檢費,掏箱費,還箱費以及商檢費等,一般不超過200元)
六。.燃料油進口成本:
燃料油進口成本
=(mops價格+貼水)*匯率*(1+關稅稅率)*(1+增值稅率)+其它費用
=(mops價格+貼水)*8.28*1.06*1.13*其它費用(50~70元)。
其中:
mops:mean of plantts singapore,該價格是根據(jù)platts asia pacific area gulf market sean每天公布的,這個價格通常是普式公司按照市場的供需情況來定下的一個獨立于其它公司的價格(以b/l提單日或nor為基準,全月,2+1+2,2+0+3等方式計價),以供市場參考。
關稅稅率=6%;
增值稅率=17%;
其它費用=進口代理費3+港口費/碼頭費15+倉儲費20+商檢費3+計駁費+衛(wèi)生檢查費+保險費+利息+城市建設費+教育附加費+防洪費等=50~70元。
頭公開叫價方式又分兩種,即連續(xù)競價制(動盤)和一節(jié)一價制(靜盤)。
期 貨 交 易 與 現(xiàn) 貨 的 區(qū) 別
期貨交易與現(xiàn)貨交易有相同的地方,如都是一種交易方式、都是真正意義上的買賣、涉及商品所有權(quán)的轉(zhuǎn)移等,不同的地方有以下幾點:
(1)買賣的直接對象不同。現(xiàn)貨交易買賣的直接對象是商品本身,有樣品、有實物、看貨定價。而期貨交易買賣的直接對象是期貨合約,是買進或賣出多少手或多少張期貨合約。
(2)交易的目的不同。現(xiàn)貨交易是一手錢、一手貨的交易,馬上或一定時期內(nèi)進行實物交收和貨款結(jié)算。期貨交易的目的不是到期獲得實物,而是通過套期保值回避價格風險或投資獲利。
(3)交易方式不同?,F(xiàn)貨交易一般是一對一談判簽訂合同,具體內(nèi)容由雙方商定,簽訂合同之后不能兌現(xiàn),就要訴諸于法律。期貨交易是以公開、公平競爭的方式進行交易。一對一談判交易(或稱私下對沖)被視為違法。
(4)交易場所不同?,F(xiàn)貨交易一般分散進行,如糧油、日用工業(yè)品、生產(chǎn)資料都是由一些貿(mào)易公司、生產(chǎn)廠商、消費廠家分散進行交易的,只有一些生鮮和個別農(nóng)副產(chǎn)品是以批發(fā)市場的形式來進行集中交易。但是,期貨交易必須在交易所內(nèi)依照法規(guī)進行公開、集中交易,不能進行場外交易。
(5)保障制度不同?,F(xiàn)貨交易有《合同法》等法律保護,合同不兌現(xiàn)即毀約時要用法律或仲裁的方式解決。期貨交易除了國家的法律和行業(yè)、交易所規(guī)則之外,主要是經(jīng)保證金制度為保障,以保證到期兌現(xiàn)。
(6)商品范圍不同?,F(xiàn)貨交易的品種是一切進入流通的商品,而期貨交易品種是有限的。主要是農(nóng)產(chǎn)品、石油、金屬商品以及一些初級原材料和金融產(chǎn)品。
(7)結(jié)算方式不同?,F(xiàn)貨交易是貨到款清,無論時間多長,都是一次或數(shù)次結(jié)清。期貨交易由于實行保證金制度,必須每日結(jié)算盈虧,實行逐日盯日制度。結(jié)算價格是按照成交價為依據(jù)計算的,CZCE結(jié)算價是為當日同品種所有成交期貨合約價格的加權(quán)平均價,結(jié)算價有以下作用:
(a)計算平倉盈虧及持倉盈虧的依據(jù);
(b)決定是否追加保證金的依據(jù);
(c)制定下一交易日停板額的依據(jù)。
常用單位換算
長度
1千米(km)=0.621英里(mile)
1米(m)=3.281英尺(ft)=1.094碼(yd)
1厘米(cm)=0.394英寸(in)
1埃=10-10米(m)
1英里(mile)=1.609千米(km)
1英尋(fm)=1.829(m) 1英尺(ft)=0.3048米(m)
1英寸(in)=2.54厘米(cm)
1海里(n mile)=1.852千米(km)
1鏈=66英尺(ft)=20.1168米 1碼(yd)=0.9144米(m)
1密耳(mil)=0.0254毫米(mm)
1英尺(ft)=12英寸(in)
1碼(yd)=3英尺(ft) 1桿(rad)=16.5英尺(ft)
1英里(mile)=5280英尺(ft)
1海里(n mile)=1.1516英里(mile)
面積
1平方公里(km2)=100公頃(ha)=247.1英畝(acre)=0.386平方英里(mile2)
1平方米(m2)=10.764平方英尺(ft2) 1公畝(are)=100平方米(m2)
1公頃(ha)=10000平方米(m2)=2.471英畝(acre)
1平方英里(mile2)=2.590平方公里(km2) 1英畝(acre)=0.4047公頃(ha)=4.047×10-3平方公里(km2)=4047平方米(m2)
1平方英尺(ft2)=0.093平方米(m2) 1平方英寸(in2)=6.452平方厘米(cm2)
1平方碼(yd2)=0.8361平方米(m2)
體積
1立方米(m3)=1000升(liter)=35.315立方英尺(ft3)=6.29桶(bbl)
1立方英尺(ft3)=0.0283立方米(m3)=28.317升(liter) 1千立方英尺(mcf)=28.317立方米(m3)
1百萬立方英尺(MMcf)=2.8317萬立方米(m3)
10億立方英尺(bcf)=2831.7萬立方米(m3) 1萬億立方英尺(tcf)=283.17億立方米(m3)
1立方英寸(in3)=16.3871立方厘米(cm3)
1英畝·英尺=1234立方米(m3) 1桶(bbl)=0.159立方米(m3)=42美加侖(gal)
1美加侖(gal)=3.785升(1)
1美夸脫(qt)=0.946升(1) 1美品脫(pt)=0.473升(1) 1美吉耳(gi)=0.118升(1) 1英加侖(gal)=4.546升(1)
質(zhì)量
1噸(t)=1000千克(kg)=2205磅(lb)=1.102短噸(sh.ton)=0.984長噸(long ton)
1千克(kg)=2.205磅(lb) 1短噸(sh.ton)=0.907噸(t)=2000磅(lb)
1長噸(long ton)=1.016噸(t) 1磅(lb)=0.454千克(kg)[常衡] 1盎司(oz)=28.350克(g)
密度
1千克/米3(kg/m3)=0.001克/厘米3(g/cm3)=0.0624磅/英尺3(lb/ft3)
1磅/英尺3(lb/ft3)=16.02千克/米3(kg/m3) 1磅/英寸3(lb/in3)=27679.9千克/米3(kg/m3)
1磅/美加侖(lb/gal)=119.826千克/米3(kg/m3)
1磅/英加侖(lb/gal)=99.776千克/米3(kg/m3) 1磅/(石油)桶(lb/bbl)=2.853千克/米3(kg/m3)
1波美密度(B)=140/15.5℃時的比重-130 API度=141.5/15.5℃時的比重-131.5
運動粘度
1英尺2/秒(ft2/s)=9.29030×10-2米2/秒(m2/s)
1斯(St)=10-4米2/秒(m2/s)=1厘米2/秒(cm2/s)
1厘斯(cSt)=10-6米2/秒(m2/s)=1毫米2/秒(mm2/s)
動力粘度
1泊(P)=0.1帕·秒(Pa·s)
1厘泊(cP)=10-3帕·秒(Pa·s)
1千克力秒/米2(kgf·s、m2)=9.80665帕·秒(Pa·s) 1磅力秒/英尺2(lbf·s/ft2)=47.8803帕·秒(Pa·s)
力
1牛頓(N)=0.225磅力(lbf)=0.102千克力(kgf)
1千克力(kgf)=9.81牛(N)
1磅力(lbf)=4.45牛頓(N) 1達因(dyn)=10-5牛頓(N)
壓力
1巴(bar)=105帕(Pa)
1千帕(kPa)=0.145磅力/英寸2(psi)=0.0102千克力/厘米2(kgf/cm2)
=0.0098大氣壓(atm) 1磅力/英寸2(psi)=6.895千帕(kPa)=0.0703千克力/厘米2(kg/cm2)
=0.0689巴(bar)=0.068大氣壓(atm) 1物理大氣壓(atm)=101.325千帕(kPa)=14.696磅/英寸2(psi)=1.0333巴(bar)
1工程大氣壓=98.0665千帕(kPa) 1毫米水柱(mmH2O)=9.80665帕(Pa)
1毫米汞柱(mmHg)=133.322帕(Pa)
1托(Torr)=133.322帕(Pa) 1達因/厘米2(dyn/cm2)=0.1帕(Pa)
溫度
K=5/9(°F+459.67)
K=℃+273.15 n°F=[(n-32)×5/9]℃ n℃=(5/9·n+32) °F 1°F=5/9℃(溫度差)
傳熱系數(shù)
1千卡/(米2·時·℃)〔1kcal/(m2·h·℃)〕=1.16279瓦/(米2·開爾文)〔w/(m2·K)〕
1英熱單位/(英尺2·時·°F)〔Btu/(ft2·h·°F)〕 =5.67826瓦/(米2·開爾文)〔(w/m2·K)〕
1米2·時·℃/千卡(m2·h·℃/kcal) =0.86000米2·開爾文/瓦(m2·K/W) 1千卡/米2·時(kcal/m2·h)=1.16279瓦/米2(w/m2)
熱導率
1千卡(米·時·℃)〔kcal/(m·h·℃)〕=1.16279瓦/(米·開爾文)〔W/(m·K)〕
1英熱單位/(英尺·時·°F)〔But/(ft·h·°F)〕=1.7303瓦/(米·開爾文)〔W/(m·K)〕
比容熱
1千卡/(千克·℃)〔kcal/(kg·℃)〕=1英熱單位/(磅·°F)〔Btu/(lb·°F)〕
=4186.8焦耳/(千克·開爾文)〔J/(kg·K)〕
熱功
1焦耳=0.10204千克·米=2.778×10-7千瓦·小時=3.777×10-7公制馬力小時
=3.723×10-7英制馬力小時=2.389×10-4千卡=9.48×10-4英熱單位 1卡(cal)=4.1868焦耳(J)
1英熱單位(Btu)=1055.06焦耳(J)
1千克力米(kgf·m)=9.80665焦耳(J)
1英尺磅力(ft·lbf)=1.35582焦耳(J) 1米制馬力小時(hp·h)=2.64779×106焦耳(J)
1英馬力小時(UKHp·h)=2.68452×106焦耳 1千瓦小時(kW·h)=3.6×106焦耳(J) 1大卡=4186.75焦耳(J)
功率
1千克力·米/秒(kgf·m/s)=9.80665瓦(w)
1米制馬力(hp)=735.499瓦(W)
1卡/秒(cal/s)=4.1868瓦(W) 1英熱單位/時(Btu/h)=0.293071瓦(W)
速度
1英尺/秒(ft/s)=0.3048米/秒(m/s)
1英里/時(mile/h)=0.44704米/秒(m/s)
滲透率
1達西=1000毫達西
1平方厘米(cm2)=9.81×107達西
地溫梯度
1°F/100英尺=1.8℃/100米(℃/m)
1℃/公里=2.9°F/英里(°F/mile)=0.055°F/100英尺(°F/ft)
油氣產(chǎn)量
1桶(bbl)=0.14噸(t)(原油,全球平均)
1噸(t)=7.3桶(bbl)(原油,全球平均)
1桶/日(bpd)=50噸/年(t/a)(原油,全球平均) 1千立方英尺/日(Mcfd)=28.32立方米/日(m3/d)=1.0336萬立米/年(m3/a)
1百萬立方英尺/日(MMcfd)=2.832萬立方米/日(m3/d)=1033.55萬立方米/年(m3/a) 10億立方英尺/日(bcfd)=0.2832億立方米/日(m3/d)=103.36億立方米/年(m3/a)
1萬億立方英尺/日(tcfd)=283.2億立方米/日(m3/d)=10.336萬億立方米/年(m3/a)
氣油比
1立方英尺/桶(cuft/bbl)=0.2067立方米/噸(m3/t)
熱值
1桶原油=5.8×106英熱單位(Btu)
1立方米濕氣=3.909×104英熱單位(Btu)
1立方米干氣=3.577×104英熱單位(Btu) 1噸煤=2.406×107英熱單位(Btu)
1千瓦小時水電=1.0235×104英熱(Btu)
(以上為1990年美國平均熱值) (資料來源:美國國家標準局)
熱當量
1桶原油=5800立方英尺天然氣(按平均熱值計算)
1千克原油=1.4286千克標準煤
1立方米天然氣=1.3300千克標準煤
LME交易時間
7:00 做市商做市
上午場內(nèi)交易時間
11:40 第一交易市開始
*八種金屬各交易5分鐘,以后每次交易市都是5分鐘
12:20 休市10分鐘
12:30 第二交易市開始
13:10 第二交易市結(jié)束,公布八種金屬的官方報價,并進行結(jié)算
13:15 官方報價結(jié)束,場外交易開始
*所有八種金屬交易和LMEX交易同時進行。LMEX的場內(nèi)交易實際上是在這個區(qū)間,即場外交易時間進行的,它沒有自己的5分鐘交易時間。
13:30 場外交易結(jié)束,整個上午交易隨之結(jié)束,轉(zhuǎn)入電子交易時間
*事實上,電子交易和場內(nèi)交易同時進行,只是重點不同罷了
下午場內(nèi)交易開始
15:10 第三交易市開始
15:50 休市10分鐘
15:55 第四交易市開始
16:35 第四交易市結(jié)束,場外交易開始
17:00 場外交易結(jié)束,轉(zhuǎn)入電子交易時間
*下午沒有官方報價
附表:
上午盤 下午盤
第一交易市 時間 第二交易市 時間 第三交易市 時間 第四交易市 時間
銀 11.40 A級銅 12.30 鋁合金 15.10 銀 15.55
鋁合金 11.45 鋁合金 12.35 銀 15.15 標準鉛 16.00
錫 11.50 錫 12.40 標準鉛 15.20 鋅 16.05
初級鋁 11.55 標準鉛 12.45 鋅 15.25 A級銅 16.10
A級銅 12.00 鋅 12.50 A級銅 15.30 初級鋁 16.15
標準鉛 12.05 初級鋁 12.55 初級鋁 15.35 錫 16.20
鋅 12.10 初級鎳 13.00 錫 15.40 初級鎳 16.25
初級鎳 12.15 銀 13.05 初級鎳 15.45 鋁合金 16.30
休市 12.20 場外交易 13.15-13.30 休市 15.50 場外交易 16.35-17.00
LME交割是如何進行的?
與國內(nèi)交易所不同,LME三個月期貨合約是連續(xù)的合約,所以每日都有交割。但根據(jù)持倉不同有所區(qū)別:持倉在三個月內(nèi)的,任何一個交易日均可要求交割,持倉在三個月以上至十五個月的為每個月第三個星期三。
LME為即期銅也就是現(xiàn)貨(CASH)銅的貼水設立了底限,現(xiàn)貨貼水不得低于三月銅30美元,相反,現(xiàn)貨升水卻可以無限大。最后的升貼水在該持倉平倉或交割后,根據(jù)持倉的時間長短和LME每日公布的升貼水水平進行返還或追繳。
CFTC持倉報告術語解釋
“美國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每周五發(fā)布美國各交易所持倉報告,對于該報告的內(nèi)容很多網(wǎng)友不太理解,這里我們做一解釋:
1、投機多單、空單:原文是(NONREPORTABLE POSITIONS:不能報告的 不值得報告的),泛指比較小和分散的頭寸,我們譯為“投機頭寸”。
2、基金多單、空單:原文是(NON-COMMERCIAL:非商業(yè)的),業(yè)內(nèi)一般認為此項是基金持倉(多單:LONG;空單:SHORT)。
3、商業(yè)多單、空單:原文是(COMMERCIAL:商業(yè)的),一般該持倉與現(xiàn)貨商相關,有套期保值傾向(多單:LONG;空單:SHORT)。
4、持倉數(shù)據(jù)均為單邊,基金數(shù)據(jù)為凈持倉。總持倉-投機頭寸-商業(yè)頭寸-基金頭寸=基金雙向持倉(SPREADING)
5、除特別注明外,持倉數(shù)據(jù)及分析沒有涉及期權(quán)的持倉部位。
倫敦金屬交易所金屬銅
LME是世界上最大的銅期貨交易市場,成立于1876年,交易品種有銅、鋁、鉛、鋅、鎳和鋁合金。
銅的期貨交易始于1877年,進行交易的銅有兩種:
陰級銅:A級銅
銅棒:規(guī)格標準為重量在110-125公斤之間的A級銅。
其中陰級銅的交易最為活躍。所有交割的銅必須有倫敦交易所核準認可的A級銅的牌號,符合英國BS6017-1981標準分類規(guī)格。
A級電解銅的標準合約為:
合約數(shù)量單位 25噸
報價 美元/噸
價格波動最低幅度 0.5美元/噸
交割日期 三個月內(nèi)為任何一個交易日。
三個月以上至十五個月為每個月第三個星期三
交易時間 2:00-12:05
12:30-12:35(正式牌價)
15:30-15:35
16:15-16:20
目前LME擁有14家會員公司。會員經(jīng)紀公司可以做自營,同時也為客戶代理交易。與其它交易所不同的是,LME三個月期貨合約是連續(xù)的合約,所以每日都有交割,LME為即期銅也就是現(xiàn)貨(CASH)銅的貼水設立了底限,現(xiàn)貨貼水不得低于三月銅30美元,相反,現(xiàn)貨升水卻可以無限大。另外,LME無漲跌停板限制。
股指期貨與交易策略
股票指數(shù)期貨是指以股票市場的價格指數(shù)(簡稱股價指數(shù))作為交易標的物的期貨。股指期貨是金融期貨中最晚出現(xiàn)一個品種,但其也是20世紀80年代金融創(chuàng)新過程中出現(xiàn)的最重要最成功的金融工具之一。
股市投資者在股票市場上面臨的風險可分為兩種。一種是股市的整體風險,又稱為系統(tǒng)風險,即所有或大多數(shù)股票的價格一起波動的風險。另一種是個股風險,又稱為非系統(tǒng)風險,即持有單個股票所面臨的市場價格波動風險。通過投資組合,即同時購買多種風險不同的股票,可以較好地規(guī)避非系統(tǒng)風險,但不能有效地規(guī)避整個股市下跌所帶來的系統(tǒng)風險。
股指期貨股指期貨特點一致性:所有同類合約對所指的項目在數(shù)量、數(shù)量單位、價格波動最低限幅等要素上都是一致的;流動性:合約的買者和賣者通常是在合約到期前用對沖交易來結(jié)束其所持有的頭寸;杠桿作用:股指期貨初期保證金很少,高度的杠桿作用可以在相當小的價格變動中取得較大的收益標準化股指期貨要素標的物指數(shù)、交易單位和最小報價單位、日價格限制、保證金水平、合約月份、最后交易日、最終結(jié)算價格標的物指數(shù):標的物指數(shù)是指數(shù)合約設計的關鍵之一,該指數(shù)計算的科學性和市場代表性是指數(shù)期貨市場功能得以實現(xiàn)的基本前提。
指數(shù)合約的標的物的選擇主要是針對不同的市場情況和套期保值避險的需求而編制的。雖然各種指數(shù)編制的方法不同,但均要能反映當?shù)卣谓?jīng)濟的發(fā)展變化。
雖然各種標的指數(shù)的成分股數(shù)目不同,但這些成分股都具有較大的流通市值和成交金額,指數(shù)成分股的流通市值之和占市場流通總市值的比重均達到50%以上。
交易單位:合約單位是以股價指數(shù)的點數(shù)與某一乘數(shù)的乘積來表示的,乘數(shù)賦予每一指數(shù)點一個固定價值的金額。這個固定乘數(shù)反映了股價指數(shù)期貨合約的標準化特征,而且乘數(shù)基本上為5的倍數(shù),如10、50、100、250等在推出股指期貨的初期,一般會采用比較大的合約交易單位,以提高進入市場的門檻,防止過度投機,當股指期貨運行的較為成熟時,再推出小型化的合約,以滿足更多投資者的投資需求。乘數(shù)的確定原則,主要是使標準化合約的價值,能適合市場發(fā)展的需要。
最小變動單位:最小變動單位(即一個刻度),通常也是用點數(shù)來表示,用最小變動單位與合約乘數(shù)相乘即可得到最小變動單位單位的貨幣形式。最小變動單位對市場交易的活躍程度有重要的影響,如果變動單位太大,將可能打擊投資者的參與熱情。最小變動單位的確定原則,主要是在保證市場交易活躍度的同時,減少交易的成本。
保證金水平:保證金是清算機構(gòu)為了防止指數(shù)期貨交易者違約而要求交易者在購買合約時必須交納的一部分資金,根據(jù)性質(zhì)不同,可分為初始保證金和追加保證金。初始保證金是交易者在首次建立頭寸時所需交納的保證金。追加保證金是由于交易者持有的頭寸價格變化而需交納的保證金。保證金水平的高低,將決定股指期貨的杠桿效應,保證金水平過高,將抑制市場的交易量,而保證金的水平過低,將可能引致過度的投機,增加市場的風險。
合約月份和最后交易日:合約月份是由交易所規(guī)定的指數(shù)期貨合約到期交割的月份,國際上通行的股指期貨合約月份為3月、6月、9月、12月。近期合約月份是市場交易量、持倉較為集中的品種。各種股指期貨最后交易日略有不同,但基本上都在合約月份的最后幾個交易日內(nèi)。
最終結(jié)算價格:指數(shù)期貨合約最后以現(xiàn)金方式交割?,F(xiàn)金結(jié)算方式使得指數(shù)期貨合約中的最終股指點數(shù)與實際股指點數(shù)必然一致,在到期日前必然逐步趨合,現(xiàn)金結(jié)算的最后結(jié)算價格就是根據(jù)當時的現(xiàn)貨價格確定的。各交易所結(jié)算價格的具體方式并不相同,可以是最后交易日的現(xiàn)貨收盤價格、最后交易日次日開盤價格、也可以最后結(jié)算日某一時段交易價格的平均值。其具體方式在合約中有明確的規(guī)定。
每日價格波動限制:1987年十月股市風暴后,絕大多數(shù)交易所對上市的股指期貨合約規(guī)定了每日價格波動限制。但各交易所的規(guī)定并不相同,這種不同既表現(xiàn)在限制的幅度上,也表現(xiàn)在限制的方式上。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的限制:+80點,-50點日本大阪交易所對日經(jīng)225指數(shù)期貨的限制為:正負3%。
投資策略投機策略:股指期貨投機的目的在于通過股指期貨價格的變動來獲利;預期股指將要上漲而購入期貨合約稱為多頭投機;預期股指將要下跌而賣出期貨合約稱為空頭投機;單純的股指期貨投機風險巨大1995年英國著名的投資銀行巴林銀行倒閉就是由于金融期貨市場的過度投機。
套期保值策略:套期保值是在股票市場上與股指期貨市場進行相反方向的操作以抵消股價波動的影響而進行的操作。套期保值原理是股票指數(shù)是根據(jù)一組股票價格的變動情況而編制的所以股票價格與股票價格指數(shù)的變動趨勢基本上是同方向的。進行套期保值操作時應注意所持有的股票投資組合與股指期貨的標的指數(shù)有良好的相關性。
空頭套期保值:空頭套保主要是已持有股票現(xiàn)貨或預期將來將持有股票的投資者采用通過賣出股指期貨來對沖風險。
?。保牴墒行星榭吹煶止烧呃弥笖?shù)期貨來補償其現(xiàn)貨損失;
?。玻犕顿Y銀行或包銷商替新上市公司包銷時預計招股期股票發(fā)行價格會受總體股價下跌的影響而在招股前提前賣出指數(shù)期貨;
3股票自營商可以利用套期保值來降低價格風險。
多頭套期保值:多頭套保是空頭套期保值的反向操作主要是為賣出股票的私人和機構(gòu)采用。
1機構(gòu)投資者在只能定期注入資金的情況下利用指數(shù)期貨控制購入股票的時間;
?。玻牶M馔顿Y者如果資金流出受到限制可降低股市上揚帶來的交易成本的增加;
?。常犜谑召徏娌r為防止被收購公司股價隨大盤上揚而進行套保。
套利策略:股票指數(shù)套利是指當不同月份或不同種類的股指期貨合約的價差出現(xiàn)異常通過同時買賣不同的股指期貨而獲利的投資策略;套利是同時在兩種股指期貨品種上進行反向操作而套期保值是在股票現(xiàn)貨和股指期貨之間進行操作。
套利的種類:
跨期套利利用同一期貨市場同一金融商品但不同交割月份的合約間差價出現(xiàn)異常時的機會同時在近遠期合約上進行反向操作.跨期套利是股指期貨套利的主要形式;跨產(chǎn)品套利是利用不同的但具有相關性的金融期貨合約之間的不正常價格關系同時在兩個不同種類但相同交割月份的金融期貨之間進行反向操作。
跨市套利在不同交易所同時對相同交割月份的同種金融期貨合約進行反向操作。
跨期套利的分類可分為買空跨期和賣空跨期。買空跨期是買進近期合約賣出遠期合約;賣空跨期是賣出近期合約買進遠期合約。
道氏理論給出三種市場翻轉(zhuǎn)的信號 :
1. 一個市場運動(可以達)到更高的高點和更低的低點。在某些點,它(價格)達到一個高點
卻于回調(diào)中擊破趨勢線,這就是(走勢翻轉(zhuǎn)的)第一個標志。
2. 之后,市場達到或接近前一高點的高位但這個高位低于趨勢線,這就是(走勢翻轉(zhuǎn)的)第二個標志。
3. 再之后,市場達到一個低于前面中間低點的新低點,這是(走勢翻轉(zhuǎn)的)第三個標志。
新的趨勢線被建立起來,而它是下降的!這給了你三個信號及一個離場的好理由 !
一、理論依據(jù):
1.市場行為包容消化一切
技術分析者認為,能夠影響某種商品期貨價格的任何因素:基礎的、政治的、心理的或任何其它方面的實際上都反映在其價格之中。
2.價格以趨勢方式演變
"趨勢"概念是技術分析的核心。研究價格圖表的全部意義,就是要在一個趨勢發(fā)生發(fā)展的早期,及時準確地把它揭示出來,從而達到順著趨勢交易的目的。事實上,技術分析在本質(zhì)上就是順應趨勢,即以判定和追隨既成趨勢為目的。
從"價格以趨勢方式演變"可以自然而然地推斷,對于一個既成的趨勢來說,下一步常常是沿著現(xiàn)存趨勢方向繼續(xù)演變,而掉頭反向的可能性要小得多。這當然也是牛頓慣性定律的應用。還可以換個說法:當前趨勢將一直持續(xù)到掉頭反向為止。雖然這句話差不多是同語反復,但這里要強調(diào)的是:堅定不移地順應一個既成趨勢,直至有反向的征兆為止。
3.歷史會重演
技術分析和市場行為學與人類心理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比如價格形態(tài),它們通過一些特定的價格圖表形狀表現(xiàn)出來,而這些圖形表示了人們對某市場看好或看淡的心理。其實這些圖形在過去的幾百年里早已廣為人知、并被分門別類了。既然它們在過去很管用,就不妨認為它們在未來同樣有效,因為它們是以人類心理為根據(jù)的,而人類心理從來就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歷史會重演"說得具體點就是,打開未來之門的鑰匙隱藏在歷史里,或者說將來是過去的翻版。
二、種類:
1、 趨勢分析:
從一般意義上說,趨勢就是市場何去何從的方向。不過,為了便于實際應用,我們需要更具體的定義。在通常情況下,市場不會朝任何方向直來直去,市場運動的特征就是曲折婉蜒,它的軌跡酷似一系列前赴后繼的波浪,具有相當明顯的峰和谷。所謂市場趨勢,正是由這些波峰和波谷依次上升或下降的方向所構(gòu)成的。無論這些峰和谷是依次遞升,還是依次遞降,或者橫向延伸,其方向就構(gòu)成了市場的趨勢。所以,我們把上升趨勢定義為一系列依次上升的峰和谷。把下降趨勢定義為一系列依次下降的峰和谷。把橫向延伸趨勢定義為一系列依次橫向伸展的峰和谷。
我們所說的上升、下降、橫向延伸三種趨勢都是有充分的依據(jù)的。許多人習慣上認為市場只有兩種趨勢方向,要么上升,要么下降。但是事實上,市場具有三個運動方向一上升、下降以及橫向延伸。僅就保守的估計來看,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價格處在水平延伸的形態(tài)中,屬于所謂交易區(qū)間,所以,弄清楚這個區(qū)別頗為重要。這種水平伸展的狀況表明,市場在一段時間內(nèi)處于均衡狀態(tài),也就是說,在上述價格區(qū)間中,供求雙方的力量達到了相對的平衡。不過,雖然我們把這種持平的市場定義成橫向延伸趨勢,但是更通用的說法還是"沒有趨勢"。
大多數(shù)技術工具和系統(tǒng)在本質(zhì)上都是順應趨勢的,其主要設計意圖在于追隨上升或下降的市場。當市場進入這種持平的或者說"沒有趨勢"的階段時,它們通常表現(xiàn)拙劣,甚至根本不起作用。恰恰是在這種市場橫向延伸的時期,技術型交易商最易受挫折,而采用交易系統(tǒng)的人也蒙受著最大的損失。顧名思義,對順應趨勢系統(tǒng)來說,首先必須有趨勢可循,然后才能施展功用。所以,失敗的根源不在系統(tǒng)本身,而是在于交易商,是交易商操作錯誤,把設計要求在趨勢市場條件下工作的系統(tǒng),運用到?jīng)]有趨勢的市場環(huán)境之中了。
期貨交易商有三種選擇--先買后賣(做多頭)、先賣后買(做空頭)、或者拱手靜觀。當市場上升的時候,先買后賣當然是上策。而在市場下跌的時候,第二種選擇則是首選。順理成章,逢到市場橫向延伸的時候,第三個辦法--拱手靜觀--通常是最明智的。
2、 形態(tài)分析:
在技術分析中,圖形分析是最主要、最普遍的分析方法。在這里我們主要介紹一下反轉(zhuǎn)形態(tài)。在單獨剖析各個主要的反轉(zhuǎn)形態(tài)之前,我們先交代所有反轉(zhuǎn)形態(tài)所共有的幾個基本要領。
(1) 在市場上事先確有趨勢的存在,是所有反轉(zhuǎn)形態(tài)存在的前提。
(2) 現(xiàn)行趨勢既將反轉(zhuǎn)的第一個信號,經(jīng)常是重要的趨勢線被突破。
(3) 形態(tài)的規(guī)模越大,則隨之而來的市場動作越大。
(4) 頂部形態(tài)所經(jīng)歷的時間通常短于底部形態(tài),但其波動性較強。
(5) 底部形態(tài)的價格范圍通常較小,但其醞釀時間較長。
(6) 交易量在驗證向上突破信號的可靠性方面,更具參考價值。
較為重要的形態(tài)有:頭肩頂(底)、圓頂(底)、 V形形態(tài)、 擴大形態(tài)(喇叭形)、 雙頂(雙底)
3、 技術指標
(1) MACD
指數(shù)平滑異同移動平均線是運用快速與慢速的移動平均線聚合和分離的特點,加以雙重平滑運算,用以研判買賣時機。是對中期行情趨勢進行分析研判的一種常用輔助工具。
(2) RSI
相對強弱指數(shù)是反映市場氣勢強弱的指標,它通過計算某一段時間內(nèi)價格上漲時的合約買進量占整個市場中買進與賣出合約總量的份額,來分析市場超買和超賣情況及市場多空力量對抗態(tài)勢,從而判斷買賣時機。
(3) DMI
動向指數(shù)又叫移動方向指數(shù)或趨向指數(shù)。是屬于趨勢判斷的技術性指標,其基本原理是通過分析股票價格在上升及下跌過程中供需關系的均衡點,即供需關系受價格變動之影響而發(fā)生由均衡到失衡的循環(huán)過程,從而提供對趨勢判斷的依據(jù)。
動向的指數(shù)有三條線:上升指標線,下降指標線和平均動向指數(shù)線。三條線均可設定天數(shù),一般為14天。
(4) KD,KDJ
隨機指標是指以K線和D線的組合變化來說明市場價格變化的技術指標。同相對強弱指數(shù)一樣,隨機指標的值介于0~100,它們的變動同樣可以反映市場買賣雙方的力量對比。
4、 波浪理論
(1) 完整的牛市周期由8浪構(gòu)成,其中先是5浪上漲,后是3浪下跌。
(2) 如果當前趨勢與比它更高一層次的趨勢方向一致,則劃分成5浪結(jié)構(gòu)。
(3) 調(diào)整浪始終以3浪結(jié)構(gòu)出現(xiàn)。
(4) 有兩種簡單的調(diào)整形態(tài):鋸齒形(5-3-5)和平臺形(3-3-5)。
(5) 三角形通常出現(xiàn)在第四浪,并且總是發(fā)生在最后一浪之前。也可以出現(xiàn)在調(diào)整b浪中。
(6) 菲波納奇比數(shù)和回撤可以用來確定價格目標。最常用的回撤比例是62%,50%和38%。
(7) 交替規(guī)則警示我們,不要指望同一類形態(tài)連續(xù)地出現(xiàn)。
(8) 4浪不可與1浪有重疊(在期貨市場也不嚴格如此)。
5、 成交量與持倉的分析:
(1)成交量
為在一定的交易時間內(nèi)某種商品期貨在交易所成交的合約數(shù)量。在國內(nèi)期貨市場,計算成交量時采用買入與賣出量兩者之和
(2)持倉量
指買入或賣出后尚未對沖及進行實物交割的某種商品期貨合約的數(shù)量,也稱持倉量或空盤量。未平倉合約的買方和賣方是相等的,未平倉合約量只是買方和賣方合計的數(shù)量。如買賣雙方均為新開倉,則未平倉合約量增加2個合約量;如其中一方為新開倉,另一方為平倉,則未平倉合約量不變;如買賣雙方均為平倉,未平倉合約量減少2個合約量。當下次開倉數(shù)與平倉數(shù)相等時,未平倉合約量也不變。
由于未平倉合約量是從該種期貨合約開始交易起,到計算該未平倉合約量止,這段時間內(nèi)尚未對沖結(jié)算的合約數(shù)量,未平倉合約量越大,該合約到期前平倉交易量和實物交割量的總和就越大,成交量也就越大。因此,分析未平倉合約量的變化可推測資金在期貨市場的流向。未平倉合約量增加,表明資金流入期貨市場;反之,則說明資金正流出期貨市場
(3) 運用成交量與持倉量分析市場
成交量減少持倉增加,趨勢正在醞釀.
成交量放大持倉減少,趨勢開始.
成交量放大持倉增加,趨勢進一步強化.
成交量減少持倉減少,趨勢面臨結(jié)束.
開盤的訣竅和利用


俗話說,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同樣,期貨交易的開盤初期將會對全天的走勢產(chǎn)生積極的指引作用。
影響開盤的因素除了隔夜外盤收市價和政策消息外,還應該關注以下幾點:
一是在周K線或日K線上的均線排列狀況。無論是多頭還是空頭,都將對開盤造成順勢促進作用。通常在漲勢階段,比較容易以平高盤開出,而在跌勢中,除非前一交易日尾盤放量上行,否則大多以平低盤開出。二是近幾個交易日從分時圖上表現(xiàn)的阻力和支持。這些經(jīng)常發(fā)揮作用的力量仍?搖?搖慣壓和支撐價格,或者等價格穿越了阻力和支持之后,這些區(qū)域又反作用于價格。三是對整數(shù)關卡、天價區(qū)、地價區(qū)等特殊價區(qū)的特殊考慮。如期價上摸歷史高價區(qū),往往會出現(xiàn)恐慌性拋盤,而期價下跌至歷史低價區(qū)往往易出現(xiàn)上攻行情。四是近期以及昨日機構(gòu)大戶的進出及持倉情況。從中往往能窺見主力的動向,進而影響開盤和后勢。
從開盤到修正開盤階段是投資者特別是機構(gòu)大戶經(jīng)過綜合考慮、進行布局的關鍵期,此時成交量也相對較大,所以,作為日內(nèi)交易者,積極揣摩開盤初期多空力量的變化,定能發(fā)現(xiàn)蛛絲馬跡而利于買賣操作。從開盤起分別記錄9:00、9:05、9:10和9:15的成交價格,并依此連接該四點會形成一條平滑的曲線,我們稱該曲線為盤初線。盤初線也可以用9:15之前的日內(nèi)走勢圖近似替代。經(jīng)過多次實證分析發(fā)現(xiàn),盤初線將對全天走勢起到綱領性的作用。下面各示意圖對形態(tài)各異的盤初線分別做了概括性的表述:
第一種情況(圖1和分時走勢2-1)。陡峭上升盤初線再配合持續(xù)放大的成交量,已揭示了多方積極跟進、高舉高打的心態(tài),此時我們應該借多頭之東風,選擇順勢交易之策略。第二種情況(圖2和分時走勢2-2),與前一種形態(tài)完全相反,空方摧枯拉朽,仿佛高山上的巨石滾滾而下,勢不可擋,此種現(xiàn)象如果發(fā)生在盤整區(qū)域的突破、重要關卡的失陷抑或下跌趨勢當中,投資者大膽做空,不失為一種短平快并且效果較好的操作思路。第三種情況(圖3),盤初線的前十分鐘連續(xù)上攻,后五分鐘做調(diào)整狀態(tài)而又收于開盤價之上,這種二上一下的走勢反映出買方勢頭的穩(wěn)健,當日一般會振蕩走高。第四種情況(圖4),一上二下并收于開盤附近的盤初線,通常能夠表明多空處于均衡爭奪的狀態(tài),并且空方勝算的概率較大。第五種情況(圖5),盤初線前十分鐘處于下跌態(tài)勢,但后又被低位承接盤拖起,并且繼續(xù)緩慢上攻,表明空方想壓低價格而又力不從心。在多空反復拉鋸爭斗中,一般多方會勝出,K線圖上留下較長下影線。第六種情況(圖6),與第五種情況不同之處在于,信心十足的多方會提前介入并且快速將價格推到開盤之上。在這種盤勢下,日內(nèi)交易通常會振蕩上行并以紅盤報收。第七種情況(圖7)和第八種情況(圖8)類似,盤初線都像電梯一樣上上下下且幅度較窄,不同之處在于前者先上后下再收最高,而后者是先下后上并收低位,失之毫厘,謬以千里。最后的結(jié)果是前者多方力量稍強,價格易形成振蕩向上的格局,而后者多方體力稍顯不支,價格會再探低位以尋支持。第九種情況(圖9),一般發(fā)生于停板之時或不活躍的交易品種,這種盤勢對日內(nèi)操作沒有指導意義。
以上九種盤初形態(tài)基本反映了各種不同的開盤格局,但需要注意的是,在牛市中,依據(jù)看漲的盤初線日內(nèi)逢低做多較易成功;同樣在熊市中,依據(jù)看淡的盤初線日內(nèi)逢高做空成功概率較大;而在振蕩的行情中,關注區(qū)間經(jīng)常性的壓力和支撐顯得較為重要;最后,我們在利用盤初線的同時再配合日內(nèi)或近幾日的波浪形態(tài),勝算的概率會大大提高。
尾盤拉殺及其應用(1)


對以時間為分割對象的價格橫剖面圖中的“多空強化”和“修正尾盤”分析,可以使投資者了解影響尾盤的因素以及運用其表現(xiàn)分析次日開盤的情況,使投資者形成連續(xù)的不間斷的思維模式。
尾盤通常指14:30之后,特別是收盤前最后10分鐘。在“多空拼斗”階段,雙方僵持不決,如果采用尾盤進行拉殺,可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但前提是14:30之前兩者實力相差不大,否則,在勝負已定的背景下無論哪一方努力也都是功虧一簣。從趨勢角度分析,戲劇性的尾盤拉殺容易發(fā)生在下面幾個階段。一是漲勢末期,追高乏力之下空方在尾盤反手摜壓;二是旗型整理結(jié)束點,尾盤能分曉方向選擇;三是久盤不跌的底部容易在尾盤出現(xiàn)巨量拉抬;四是在特殊心理關卡的攻擊下或支撐失陷時,尾盤將引發(fā)強烈的追漲或殺跌意愿。從盤中分時圖也可看出尾盤拉殺的端倪。我們可以把14:30以前出現(xiàn)的盤中最高價和最低價描出,并取其中間值作為參照,如果此時期價在中間值和最高點中間運行,則尾盤將以振蕩走強或突破新高的概率較大;如果此時期價在中間值和最低點中間運行,則尾盤通常以振蕩走軟而收低;如果14:30期價已突破新高,則尾盤勢必還有一番拉抬,使期價再度走高,反之,如果期價此時跌破盤中最低,則尾盤前賣方壓力不可小覷,期價會病弱難支,通常以最低價收盤(如圖4-1、圖4-2、分時走勢4-1和分時走勢4-2)。
在尾盤進行拉殺的末期,特別是最后五分鐘可以觀察各項指標,以便判別次日之技術走勢,作出是否持倉至下一交易日的決定。作出判斷的最重要的訣竅是先定義K線的不同階段,因為漲勢中、跌勢中或盤整中的尾盤,其次日開盤大不相同,趨勢標準以10日均線的上揚或下跌為準。
一、漲勢中(10日線呈上揚走勢)
1.尾盤價升量縮(如圖4-3):此為漲勢高潮惜售現(xiàn)象,或者說資金不看好后市,次日通常以跳空盤開出,但隨即賣壓明顯轉(zhuǎn)大。
2.尾盤急跌量大(如圖4-4):除非是在漲幅已大、價格明顯乖離情況下的大量長黑,否則其表現(xiàn)往往是在尾盤洗去浮籌,以利于后市更輕松地拉升,次日仍將以平高方式開盤。
3.尾盤量價俱增(如圖4-5):漲勢中尾盤的成交量和價格比翼起飛,是人氣鼎沸、資金看多的征兆,次日仍以高盤開出,后市的上升行情也更加磅礴,這種情況發(fā)生在漲勢初期效果會特佳。
二、盤整中(10日線呈接近水平走勢)(2)
1.尾盤價跌量增(如圖5--1):往往代表沒有耐心或看不清方向的資金選擇出局之策,次日以平低開盤居多,后市容易進入盤跌階段。
2.尾盤價升量增(如圖5--2):盤整末期大盤突然發(fā)動,次日以平高盤開出,這種形態(tài)要關注成交量的變化,新的趨勢可能由此開始。
3.關前價量俱增(如圖5--3):面臨關卡的盤整勢,尾盤若急促拉起并且成交量放大,次日通常沖關或高開,這種形態(tài)極易形成高開低走之勢,以制造多頭陷阱、假突破的方式拉回整理。
三、跌勢中(10日線呈下跌走勢)


1.尾盤價跌量縮(如圖5--4):這種尾盤縮量盤跌的情況暗示買方縮手,缺少承接拋壓的勇氣,賣壓將轉(zhuǎn)移至次日進而影響開盤,并且容易使次日低盤開出。
2.尾盤價升量增(RSI未處底部,且收中黑)(如圖5--5):當日必收下影線且出現(xiàn)反彈契機,但次日若始終在平盤下游走,則為期價跳空而下的迅號。
3.尾盤價升量增(RSI處低檔,且收小黑或小紅)(如圖5--6):身處低檔,甚至連續(xù)鈍化的相對強弱指標RSI表示正在進行的跌勢有可能進入窮途末路,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某一日的尾盤出現(xiàn)價格上升并且成交量穩(wěn)健,一般次日會以高盤開出并呈反彈走勢。
四、特殊狀況下的考慮
1.尾盤在急拉過程中出現(xiàn)的修正性反彈在臨收盤時又被賣盤摜壓,并以最低點收盤,這種套住全天多頭的走勢,第二天大都以平低開盤且當日行情會延續(xù)上一交易日的拋壓,走勢易跌難漲。
2.尾盤前漲勢明顯形成,尾盤最后10分鐘開始,成交量大幅放大且一路高亢,此乃投機性短線買盤進入,對次日走勢不利,通常開高后賣壓立即涌現(xiàn)。
五、尾盤的電腦預測運用
在利用趨勢暨10日均線判斷尾盤的同時,也可以運用電腦的生成功能進行預測。一是K線方面的粗略判斷,如果K線收紅并且成交量遞增,通常次日價格會有更高點;如果K線收黑且有帶量,通常次日必有更低點可以買入;如果K線收長下影線,表示逢低承接盤踴躍,次日通常會有更高點出現(xiàn);如果K線收長上影線,表示賣壓較大,通常次日會順勢繼續(xù)探底。二是從技術指標方面粗略研判,如果尾盤急殺使技術指標進入短線嚴重超賣(如6日RSI跌至20以下),則尾盤不應輕易殺跌;如果尾盤急拉使技術指標進入短線嚴重超買(如6日RSI漲至80以上),則尾盤應酌量減倉;如果價格在當日突破重要諸如均線流、整數(shù)價位等重要關卡時,則考慮尾盤跟進買多,反之,如果價格在當日跌破重要支撐時,應在尾盤考慮做空。
影響盤中價格走勢的關鍵因素(1)

本文主要針對以時間為分割對象的價格橫剖面圖中的“多空拼斗”和“多空強化”階段進行綜合闡述。從上一講可知,盤初線將對價格的全天走勢起到綱領性的作用,在此基礎上我們研究影響盤中價格走勢的因素。
國內(nèi)期貨市場“盤中”交易所占時間最長(9:30-14:30),這一時間段是多空拼斗的關鍵期。如果14:30空方大勝,即使多方偷襲尾盤,通常也以失敗居多;如果14:30多方大勝,這種勝利果實通常能保存到最后。因此,到14:30孰勝孰敗已基本見分曉。在多空爭斗中,以下幾方面關鍵性的影響因素不可忽視。
首先,是周K線和日K線的趨勢狀態(tài),以及正在發(fā)展的趨勢與歷史上支撐、阻力和其他重要關口的空間距離。一般認為,不同周期的均線處于多頭排列,則屬于多頭市場,反之,屬于空頭市場,而沒有明顯方向或在相對區(qū)間擺動的均線則屬于振蕩行情。我們可以參照平滑移動平均線MACD來判明目前的趨勢。判明趨勢后,正確的操作理念是順勢而為,即在多頭市場且距離阻力較遠時,宜低位買進忌建立空頭部位,反之,在空頭市場且距離支撐較遠時,宜高位賣出忌建立多頭部位。
其次,是盤中量價關系的配合。在價格的變化中,資金的活躍程度及買賣方向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無論趨勢的上漲和下跌都需要成交量的配合,否則價格的變化就成了無本之木,無水之源。價漲量增是漲勢持續(xù)的必要條件。如果漲勢中成交量無法配合放大,漲勢必會出現(xiàn)停滯甚至深幅調(diào)整;如果漲勢中量急劇放大但價格滯漲并且套住了天量,則價格短期見頂?shù)目赡苄约哟螅▓D3-1和分時走勢3-1)。在跌勢中對成交量的需求并不像前者那樣急切,但沒有交易,價格同樣失去了運動的動能。所以,成交量的極度萎縮構(gòu)成了止跌的先行條件。如果跌勢中未見成交量縮小則趨勢將無法改變,但跌勢中如果在量縮后又放量,則該放量盤通常是低檔的承接盤,價格會止跌反彈;如果反彈量能持續(xù)放大,且出現(xiàn)較止跌區(qū)更大的成交量,就有可能突破前一波高點,否則反彈可能會曇花一現(xiàn)(圖3-2和分時走勢3-2)。
技術分析的三個基本假定 (1)
1.市場行為包容消化一切。
2.價格以趨勢方式演變?!?br> 3.歷史會重演。
?。ㄒ唬⑹袌鲂袨榘菹磺小?br> “市場行為包容消化一切”構(gòu)成了技術分析的基礎。除非您已經(jīng)完全理解和接受這個前提條件,否則學習技術分析就毫無意義。技術分析者認為,能夠影響某種商品期貨價格的任何因素——基礎的、政治的、心理的或任何其它方面的——實際上都反映在其價格之中。由此推論,我們必須做的事情就是研究價格變化。這句話乍一聽也許過于武斷,但是花功夫推敲推敲,確實如此。這個前提的實質(zhì)含義其實就是價格變化必定反映供求關系,如果需求大于供給,價格必然上漲;如果供給過于需求,價格必然下跌。供求規(guī)律是所有經(jīng)濟預測方法的出發(fā)點。把它倒過來,那么,只要價格上漲,不論是因為什么具體的原因,需求一定超過供給,從經(jīng)濟基礎上說必定看好;如果價格下跌,從經(jīng)濟基礎上說必定看淡。歸根結(jié)底,技術分析者不過是通過價格的變化間接地研究基本面。大多數(shù)技術派人士也會同意,正是某種商品的供求關系,即基本面決定了該商品的看漲或者看跌。圖表本身并不能導致市場的升跌,只是簡明地顯示了市場上流行的樂觀或悲觀的心態(tài)?!?br> 圖表派通常不理會價格漲落的原因,而且在價格趨勢形成的早期或者市場正處在關鍵轉(zhuǎn)折點的時候,往往沒人確切了解市場為什么會如此這般古怪地動作。恰恰是在這種至關緊要的時刻,技術分析者常常獨辟蹊徑,一語中的。所以隨著您市場經(jīng)驗日益豐富,遇到上邊這種情況越多, “市場行為包容消化一切”這一句話就越發(fā)顯出不可抗拒的魅力。
順理成章,既然影響市場價格的所有因素最終必定要通過市場價格反映出來,那么研究價格就夠了。實際上,圖表分析師只不過是通過研究價格圖表及大量的輔助技術指標,讓市場自己揭示它最可能的走勢,而并不是分析師憑他的精明“征服”了市場。今后討論的所有技術工具只不過是市場分析的輔助手段。技術派當然知道市場漲落肯定有緣故,但他們認為這些因素對于分析預測無關痛癢。
技術分析的三個基本假定 (2)
(二)、價格以趨勢方式演變
“趨勢”概念是技術分析的核心。研究價格圖表的全部意義,就是要在一個趨勢發(fā)生發(fā)展的早期,及時準確地把它揭示出來,從而達到順著趨勢交易的目的。事實上,技術分析在本質(zhì)上就是順應趨勢,即以判定和追隨既成趨勢為目的?!?br> 從“價格以趨勢方式演變”可以自然而然地推斷,對于一個既成的趨勢來說,下一步常常是沿著現(xiàn)存趨勢方向繼續(xù)演變,而掉頭反向的可能性要小得多。這當然也是牛頓慣性定律的應用。還可以換個說法:當前趨勢將一直持續(xù)到掉頭反向為止。雖然這句話差不多是同語反復,但這里要強調(diào)的是:堅定不移地順應一個既成趨勢,直至有反向的征兆為止。
(三)、歷史會重演
技術分析和市場行為學與人類心理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比如價格形態(tài),它們通過一些特定的價格圖表形狀表現(xiàn)出來,而這些圖形表示了人們對某市場看好或看淡的心理。其實這些圖形在過去的幾百年里早已廣為人知、并被分門別類了。既然它們在過去很管用,就不妨認為它們在未來同樣有效,因為它們是以人類心理為根據(jù)的,而人類心理從來就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皻v史會重演”說得具體點就是,打開未來之門的鑰匙隱藏在歷史里,或者說將來是過去的翻版?!?br>
技術分析方面有不少方法都有適用于市場的地方,但卻沒看到一個適用于各種市場環(huán)境的技術。于是有人說技術分析無用等等。也有人因為一次兩次的成功就夸口如何百試百靈。很明顯都有偏見。
方法不在多少與高下,只要能適合一種市場環(huán)境,而當市場不在此環(huán)境時就停止交易休息好了。只要不看到別人爭錢就眼紅,總有自己收獲的機會。在市場中不要想做最聰明的人,只做自己看懂的部分好了。
二、基礎指標
期貨價格技術分析的主要基礎指標有開盤價、收盤價、最高價、最低價、成交量和未平倉合約量。
(1)開盤價,開市前5分鐘集合競價產(chǎn)生的價格。
?。?)收盤價,收市前5分鐘集合競價產(chǎn)生的價格。
(3)最高價,為當日的最高交易價格。
?。?)最低價,為當日的最低交易價格。
?。?)成交量,為在一定的交易時間內(nèi)某種商品期貨在交易所成交的合約數(shù)量。在國內(nèi)期貨市場,計算成交量時采用買入與賣出量兩者之和。
?。?)未平倉合約量,指買入或賣出后尚未對沖及進行實物交割的某種商品期貨合約的數(shù)量,也稱持倉量或空盤量。未平倉合約的買方和賣方是相等的,未平倉合約量只是買方和賣方合計的數(shù)量。如買賣雙方均為新開倉,則未平倉合約量增加2個合約量;如其中一方為新開倉,另一方為平倉,則未平倉合約量不變;如買賣雙方均為平倉,未平倉合約量減少2個合約量。當下次開倉數(shù)與平倉數(shù)相等時,未平倉合約量也不變。
由于未平倉合約量是從該種期貨合約開始交易起,到計算該未平倉合約量止這段時間內(nèi)尚未對沖結(jié)算的合約數(shù)量,未平倉合約量越大,該合約到期前平倉交易量和實物交割量的總和就越大,成交量也就越大。因此,分析未平倉合約量的變化可推測資金在期貨市場的流向。未平倉合約量增加,表明資金流入期貨市場;反之,則說明資金正流出期貨市場。
三、成交量、未平倉合約量與價格的關系
成交量和未平倉合約量的變化會對期貨價格產(chǎn)生影響,期貨價格變化也會引起成交量和未平倉量的變化。因此,分析三者的變化,有利于正確預測期貨價格走勢。
1.成交量、未平倉合約量增加,價格上升,表示新買方正在大量收購,近期內(nèi)價格還可能繼續(xù)上漲。
2.成交量、未平倉合約量減少,價格上升,表示賣空者大量補貨平倉,價格短期內(nèi)向上,但不久將可能回落。
3.成交量增加,價格上升,但未平倉合約量減少,說明賣空者和買空者都在大量平倉,價格馬上會下跌。
4.成交量、未平倉量增加,價格下跌,表明賣空者大量出售合約,短期內(nèi)價格還可能下跌,但如拋售過度,反可能使價格上升。
5.成交量、未平倉量減少,價格下跌,表明大量買空者急于賣貨平倉,短期內(nèi)價格將繼續(xù)下降。
6.成交量增加、未平倉量和價格下跌,表明賣空者利用買空者賣貨平倉導致價格下跌之際陸續(xù)補貨平倉獲利,價格可能轉(zhuǎn)為回升。
從上分析可見,在一般情況下,如果成交量、未平倉量與價格同向,其價格趨勢可繼續(xù)維持一段時間;如兩者與價格反向時,價格走勢可能轉(zhuǎn)向。當然,這還需結(jié)合不同的價格形態(tài)作進一步的具體分析。
四、圖形分析
在技術分析中,圖形分析是最主要、最普遍的分析方法,包括以下三種最基本的價格圖形。
1.K線圖
K線圖又可稱為蠟燭圖。在K線圖中,縱軸代表價格,橫軸代表時間。按時間單位不同,K線圖可分為分時圖、日圖、周圖、月圖等。K線圖繪制比較簡單,以日線圖為例,兩個尖端,在上的是上影線,在下的是下影線,分別代表當日的最高價和最低價,中間類似蠟燭的長方形,則表明當日的開盤價和收盤價。低開高收的市場情況,即收盤價大于開盤價,稱為陽線;在黑白圖中,實體部分以白色表示。高開低收的市況,即開盤價大于收盤價,稱為陰線;在黑白圖中,實體部分以黑色表示。由于每天價格的波動不一樣,所以每天出現(xiàn)的陰線或陽線形狀也不同。為加強視覺效果,通常用紅色代表陽線,藍色代表陰線。觀察K線圖,可以很明顯地看出該日市況"低開高收"還是"高開低收",形象鮮明,直觀實用。
同其他走勢圖一樣,K線圖的功能在于可以顯示市場內(nèi)買賣對方對目前價格的認同狀況,以此來預測價格的未來走勢。在K線理論中,不同形狀的陰陽線,代表著不同的價格走勢:
光頭光腳陽線與陰線。以最低價開市,以最高價收市,形成光頭光腳陽線。實體幅度越長,顯示買氣越強盛,后市將轉(zhuǎn)向上升。以最高價開市,以最低價收市,則形成光頭光腳陰線。實體幅度越長,顯示賣氣越強盛,后市將轉(zhuǎn)向下跌。
無上影線的陽線與無上影線的陰線。價格開市后下跌,然后又回升到比開市價更高處,最后以最高價收市,形成無上影線的陽線,顯示市勢買氣強烈,后市將持續(xù)上升。當價位處于低價圈時,價格在最高價開市后持續(xù)下跌,收市時略有回升,但收市價仍低于開盤價,形成無上影線的陰線。這種形狀屬于下跌抵抗型,即在下跌過程中受到買方的抵抗,價位將出現(xiàn)反彈上升。
無下影線的陽線與無下影線的陰線。當價位處于高價圈時,出現(xiàn)以最低價開市后持續(xù)上升,收市時回落,但仍比開市價高,形成無下影線的陽線。這種形狀屬于上升抵抗型,顯示上升買氣雖大,但賣壓沉重,后市將有下跌趨勢。當價位處于高價圈時,如開盤后市價上升,但不久就一直下跌,最后以最低價收盤,形成無下影線的陰線。這顯示市勢賣氣甚重,屬于先漲后跌型,后市仍有下跌趨勢。
十字星。當開市價與收市價處于相同價位的時候,會形成十字星。十字星顯示市場內(nèi)買家與賣家對于目前價格走勢猶豫不決,非常謹慎。而隨著時間變化,后市將出現(xiàn)重要轉(zhuǎn)折。當高價圈出現(xiàn)十字星時,后市往往轉(zhuǎn)跌;當?shù)蛢r圈出現(xiàn)十字星時,后市常常趨升。但十字星出現(xiàn)后是否轉(zhuǎn)勢,還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在分析K線圖形態(tài)時,除了注意其基本形態(tài)外,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要注意上影線及下影線的長度關系。當上影線極長而下影線極短時,表明市場上賣方力量較強,對買方予以壓制;當下影線極長而上影線極短時,表明市場上賣方受到買方的頑強抗擊。
第二、 要注意實體部分和上下影線相對長短的比例關系,以此來分析買賣雙方的力量。
第三、還要注意K線圖所處的價位區(qū)域。對于同一K線形態(tài),當出現(xiàn)在不同的地方時,它們的意義與解釋不同,甚至完全相反。比如,K線實體上下都帶長影線,如果出現(xiàn)在上升行情末期,則一般意味著天價的形成;如果出現(xiàn)在下跌行情末期,則一般意味著底價的出現(xiàn)。又如上下影線的陽線錘子和陰線錘子,如出現(xiàn)在高價位時,一般預示后市轉(zhuǎn)跌,若出現(xiàn)在低價位時,一般預示后市看漲。所以,進行K線圖分析,就要觀察陰線或陽線各部分之間的長度比例關系和陰陽線的組合情況,以此來判斷買賣雙方實力的消長,來判別價格走勢。
2.條形圖
條形圖是價格圖中最簡單的一種。按時間不同,又可分為分時圖、日圖、周圖、月圖等。以日條形圖為例(見圖7-11),每個交易日由一條連接當日最高價和最低價的豎線表示,當日開盤價由一條與豎線相交、位于豎線左側(cè)的短橫線表示;當日收盤價由一條與豎線相交,位于豎線右側(cè)的短橫線表示(通常,開盤價省略)。
3.點數(shù)圖
點數(shù)圖,又稱OX圖,是以點數(shù)為單位記錄價格變化的圖形。在點數(shù)圖中,縱軸代表價格,每一小格代表價格的貨幣單位,俗稱規(guī)格。每一小格代表多少貨幣價格單位,通常由制圖者自行選擇。其橫軸不代表任何固定的時間單位,只是隨時間推移,價格一欄一欄反復地變動。因此,點數(shù)圖既不記錄成交量,也不記錄時間。在點數(shù)圖中,用X表示價格上升,O表示價格下降。當價格連續(xù)上升或下降,就在同一縱列方格按垂直方向填上X或O符號;當價格出現(xiàn)相反趨勢,就在相鄰的縱列中填上新的活動方向。
順勢而為(1)
一、趨勢的定義
在技術分析這種市場研究方法中,趨勢的概念絕對是核心內(nèi)容。圖表分析師所使用的全部工具,諸如支撐和阻擋水平、價格形態(tài)、移動平均線、趨勢線等等,其唯一的目的就是輔助我們估量市場趨勢,從而順應著趨勢的方向做交易。在市場上,“永遠順著趨勢交易”、“決不可逆趨勢而動”、或者“趨勢即良友”等等,實在已經(jīng)是老生常談了。因此我們要花些功夫,給趨勢加以定義和分類。
從一般意義上說,趨勢就是市場何去何從的方向。不過,為了便于實際應用,我們需要更具體的定義。在通常情況下,市場不會朝任何方向直來直去,市場運動的特征就是曲折婉蜒,它的軌跡酷似一系列前赴后繼的波浪,具有相當明顯的峰和谷。所謂市場趨勢,正是由這些波峰和波谷依次上升或下降的方向所構(gòu)成的。無論這些峰和谷是依次遞升,還是依次遞降,或者橫向延伸,其方向就構(gòu)成了市場的趨勢。所以,我們把上升趨勢定義為一系列依次上升的峰和谷;把下降趨勢定義為一系列依次下降的峰和谷;把橫向延伸趨勢定義為一系列依次橫向伸展的峰和谷二、 趨勢具有三種方向
我們所說的上升、下降、橫向延伸三種趨勢都是有充分的依據(jù)的。許多人習慣上認為市場只有兩種趨勢方向,要么上升,要么下降。但是事實上,市場具有三個運動方向一上升、下降以及橫向延伸。僅就保守的估計來看,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價格處在水平延伸的形態(tài)中,屬于所謂交易區(qū)間,所以,弄清楚這個區(qū)別頗為重要。這種水平伸展的狀況表明,市場在一段時間內(nèi)處于均衡狀態(tài),也就是說,在上述價格區(qū)間中,供求雙方的力量達到了相對的平衡。不過,雖然我們把這種持平的市場定義成橫向延伸趨勢,但是更通用的說法還是“沒有趨勢”。
大多數(shù)技術工具和系統(tǒng)在本質(zhì)上都是順應趨勢的,其主要設計意圖在于追隨上升或下降的市場。當市場進入這種持平的或者說“沒有趨勢”的階段時,它們通常表現(xiàn)拙劣,甚至根本不起作用。恰恰是在這種市場橫向延伸的時期,技術型交易商最易受挫折,而采用交易系統(tǒng)的人也蒙受著最大的損失。顧名思義,對順應趨勢系統(tǒng)來說,首先必須有趨勢可循,然后才能施展功用。所以,失敗的根源不在系統(tǒng)本身,而是在于交易商,是交易商操作錯誤,把設計要求在趨勢市場條件下工作的系統(tǒng),運用到?jīng)]有趨勢的市場環(huán)境之中了。
期貨交易商有三種選擇——先買后賣(做多頭)、先賣后買(做空頭)、或者拱手靜觀。當市場上升的時候,先買后賣當然是上策。而在市場下跌的時候,第二種選擇則是首選。順理成章,逢到市場橫向延伸的時候,第三個辦法——拱手靜觀——通常是最明智的。成交量的增加或減少不會改變價格波動的方向,而僅僅會加劇或緩和價格的上升或下跌。由于每一筆交易包括買與賣,成交量就是買賣合約的總和。成交量大并非指買的人多或賣的人多。升勢只是說明買方愿以高價成交,跌勢只是表示賣方愿以低價成交。動力與方向是兩回事,不能混淆,只有這樣,量價分析才會為我們對后市的預測帶來具建設性的啟發(fā)。
A 趨勢具有三種類型(規(guī)模)
趨勢不但具有三個方向,而且通常還可以劃分為三種類型。這三種類型就是主要趨勢、次要趨勢和短暫趨勢。實際上在市場上,從覆蓋幾分鐘或數(shù)小時的非常短暫的趨勢開始,到延續(xù)50年乃至100年的極長期趨勢為止,隨時都有無數(shù)個大大小小的趨勢同時并存、共同作用。
7.3 觀圖論勢
一、 價格形態(tài) 研究這種醞釀時期及其預測性意義就是價格形態(tài)所要解決的問題。那么,什么是價格形態(tài)呢?價格形態(tài)是股票或期貨價格圖上的特定圖案或花樣,它們具有預測性價值,我們可以把它們分門別類。
二、形態(tài)具有兩個類別:反轉(zhuǎn)型和持續(xù)型
價格形態(tài)有兩種最主要的分類——反轉(zhuǎn)型形態(tài)和持續(xù)型形態(tài)。反轉(zhuǎn)形態(tài)名符其實,意味著趨勢正在發(fā)生重要反轉(zhuǎn);相反地,持續(xù)形態(tài)顯示市場很可能僅僅是暫時作一旦時間的休整,把近期的超買或超賣狀況調(diào)整一番,過后,現(xiàn)存趨勢仍將繼續(xù)發(fā)展。關鍵是,必須在形態(tài)形成的過程中盡旱判別出其所屬類型。
本章將討論五種最常用的主要反轉(zhuǎn)形態(tài): 三重頂(底)、雙 重頂(底)、V字頂(底)、頭肩頂(底)、 擴大形態(tài)(喇叭形)、 以及圓形(盆形)頂(底)等形態(tài)。
交易量在所有價格形態(tài)中,都起到重要的驗證作用。在形勢不明時,研究一下與價格數(shù)據(jù)伴生的交易量形態(tài),是判斷當前價格形態(tài)是否可靠的決定性辦法。
絕大多數(shù)價格形態(tài)各有其具體的測算技術,可以確定出最小價格目標。雖然這些目標僅僅是對下一步市場運動的大致估算,但仍有助于交易商確定其報償一風險比。持續(xù)型形態(tài),包括三角形、旗形和三角旗形、楔形、以及矩形。這類形態(tài)通常反映出現(xiàn)行趨勢正處于休整狀態(tài),而不是趨勢的反轉(zhuǎn),因此,通常被歸納為中等的或次要的形態(tài),算不上主要形態(tài)。
三、反轉(zhuǎn)形態(tài)所共有的基本要素
所有反轉(zhuǎn)形態(tài)共有的幾個基本要素有:
1.在市場上事先確有趨勢存在,是所有反轉(zhuǎn)形態(tài)存在的前提。
2.現(xiàn)行趨勢即將反轉(zhuǎn)的第一個信號,經(jīng)常是重要的趨勢線被突破。
3.形態(tài)的規(guī)模越大,則隨之而來的市場動作越大。
4,頂部形態(tài)所經(jīng)歷的時間通常短于底部形態(tài),但其波動性較強。
5.底部形態(tài)的價格范圍通常較小,但其醞釀時間校長。
6.交易量在驗證向上突破信號的可靠性方面,更具參考價值。
?。ㄒ唬┦孪却嬖谮厔莸谋匾?br> 市場上確有趨勢存在是所有反轉(zhuǎn)形態(tài)存在的先決條件。市場必需先有明確的目標,然后才談得上反轉(zhuǎn)。在圖表上,偶爾會出現(xiàn)一些與反轉(zhuǎn)形態(tài)相像的圖形,但是如果事前并無趨勢存在,那么它便無物可反,因而意義有限,在我們辯識形態(tài)的過程中,正確把握趨勢的總體結(jié)構(gòu),有的放矢地對最可能出現(xiàn)一定形態(tài)的階段提高警惕,是成功的關鍵。
正因為反轉(zhuǎn)形態(tài)事先必須有趨勢可反,所以它才具備了測算意義。絕大多數(shù)測算技術僅僅給出最小價格目標,那么,最大圖標就是事前趨勢的起點。如果市場發(fā)生過一輪主要的牛市,并且主要反轉(zhuǎn)形態(tài)已經(jīng)完成,就預示著價格向下運動的最大余地便是100%地回撤整個牛市,從它的終點回到它的起點。
?。ǘ?重要趨勢線的突破
即將降臨的反轉(zhuǎn)過程,經(jīng)常以突破重要的趨勢線為其前兆。不過朋友們請記住,主要趨勢線被突破,并不一定意味著趨勢的反轉(zhuǎn)。這個信號本身的意義是,原趨勢正有所改變。主要向上趨勢線被突破后,或許表示橫向延伸的價格形態(tài)開始出場,以后,隨著事態(tài)的進一步發(fā)展,我們才能夠把該形態(tài)確認為反轉(zhuǎn)型或連續(xù)型。在有些情況下,主要趨勢線被突破同價格形態(tài)的完成恰好同步實現(xiàn)。
?。ㄈ?形態(tài)的規(guī)模越大,則隨之而來的布場動作越大
這里所謂規(guī)模大小,是就價格形態(tài)的高度和寬度而言的。高度標志著形態(tài)的波動性的強弱,而寬度則代表著該形態(tài)從發(fā)展到完成所花費的時間的多寡。形態(tài)的規(guī)模越大——即價格在形態(tài)內(nèi)擺動的范圍(高度)越大、經(jīng)歷的時間(寬度)越長——那么該形態(tài)就越重要,隨之而來的價格運動的余地就越大。
?。ㄋ模?頂和底的差別
頂部形態(tài)與底部形態(tài)相比,“頂”的持續(xù)時間短但波動性更強。在頂部形態(tài)中,價格波動不但幅度更大,而且更劇烈,它的形成時間也較短。底部形態(tài)通常具有較小的價格波動幅度,但耗費的時間較長。正因如此,辨別和捕捉市場底部比捕捉其頂部,通常來得容易些。損失也相應少些。不過對喜歡“壓頂”的朋友來說,尚有一點可資安慰,即價格通常傾向于跌快而升但,因而頂部形態(tài)盡管難于對付,卻也自有其引人之處。通常,交易商在捕捉住熊市的賣出機會的時候比抓住牛市的買入機會的時候,盈利快得多。事實上,一切都是風險與回報之間的平衡。較高的風險從較高的回報中獲得補償,反之亦然。頂部形態(tài)雖然更難捕捉,卻也更具盈利的潛力。
(五)交易量在驗證向上突破信號時更具重要性
交易量一般應該順著市場趨勢的方向相應地增長,這是驗證所有價格形態(tài)完成與否的重要線索。任何形態(tài)在完成時,均應伴隨著交易量的顯著增加。但是,在趨勢的頂部反轉(zhuǎn)過程的早期,交易量并不如此重要。一旦熊市潛入,市場慣于“因自重而下降”。圖表分析者當然希望看到,在價格下跌的同時,交易活動也更為活躍,不過,在頂部反轉(zhuǎn)過程中,這不是關鍵。然而,在底部反轉(zhuǎn)過程中,交易量的相應擴張,卻是絕對必需的。如果當價格向上突破的時候,交易量形態(tài)并未呈現(xiàn)出顯著增長的態(tài)勢,那么,整個價格形態(tài)的可靠性,就值得懷疑了。
跟勢技術
一、 移動平均線:定義
移動平均線這種技術指標,最富靈活性,適用最廣泛。因為它的構(gòu)造方法簡便,而且它的成績易于定量地檢驗,所以它構(gòu)成了絕大部分自動順應趨勢系統(tǒng)的運作基礎。
圖表分析在很大程度上是主觀的,我們很難核查分析者的成績。因此,圖表分析不太適合計算機。與此相反,移動平均線的規(guī)則卻可以簡易地編成計算機程序,然后,由計算機自動地生成各種買入或賣出信號。不同的圖表分析者也許會對同一個價格形態(tài)到底屬于三角形、還是鉆石形,或者對同一個價格形態(tài)到底是傾向于看漲、還是看跌而爭執(zhí)不下,但是,從平均線得出的趨勢信號卻是精確的,不隨我們的主觀意志而變。
下面,我們先為移動平均線下個定義。正如“平均”二字所指,它是最近10天收市價格的算術平均線。所謂“移動”,實質(zhì)上就是指我們在計算中,始終采用最近10天的價格數(shù)據(jù)。因此,被平均的數(shù)組(最近10天的收市價格)隨著新的交易日的更迭,逐日向前推移。在我們計算移動平均值時,最通常的做法是采用最近10天的收市價格。我們把新的收市價逐日地加入數(shù)組,而往前倒數(shù)的第11個收市價則被剔去。然后,再把新的總和除以10,就得到了新的一夭的平均值(10天平均值)。
在上例中,我們只選用了簡單的10天收市價的移動平均值。實際上,其實計算移動平均值的方法并不都如此簡單,關于怎樣才能使移動平均線效果最佳,還有不少問題。比方說,我們應該計算多少天的平均值才合適?到底該用較短期的(3天、5天)呢還是較長期的(30天、60天)呢?有沒有一種或一組廣泛地適合所有市場的最佳移動平均線?是簡單的移動平均線,還是線性加權(quán)的移動平均線,或者還是指數(shù)加權(quán)移動平均線效果最好?
二、移動平均線:具有滯后特點的平滑工具
移動平均線實質(zhì)上是一種追蹤趨勢的工具。其目的在于識別和顯示舊趨勢已經(jīng)終結(jié)或反轉(zhuǎn)、新趨勢正在萌生的關鍵契機。它以跟蹤趨勢的進程為己任。我們也可以把它看成彎曲的趨勢線,然而,這里必須明確,正統(tǒng)的圖表分析從不企圖領先于市場。移動平均線也不例外,它也不起前于市場行為,它追隨著市場。僅當事實發(fā)生之后,它才能告訴我們,新的趨勢已經(jīng)啟動了。
移動平均線是一種平滑工具。通過計算價格數(shù)據(jù)的平均值,我們求得一條起伏較為平緩的曲線。從這條較平滑的曲線上,我們大大地簡化了探究潛在趨勢的工作。不過,就其本質(zhì)來說,移動平均線滯后于市場變化。較短期的移動平均線,比如5天或10天的平均線,比40天的平均線更貼近價格變化??墒?,盡管較短期的平均線能減小時滯的程度。但絕不能徹底地消除之。短期平均線對價格變化更加敏感,而長期移動平均線則遲鈍些。在某些市場上,采用短期移動平均線更有利。而在另外的場合,長期平均線雖然遲鈍,也能發(fā)揮所長。
三、 簡單移動平均值
所謂簡單移動平均值,即算術平均值,它最常用。但是,也有人懷疑其效果。主要的疑問有兩個。第一種批評是,每個平均值僅僅把它所覆蓋的那段日子(例如最近10天)包括進來,第二種批評是,簡單移動平均值對其中每一天都一視同仁。例如在10天平均值中,最近10天中每一天的分量都同當天的一樣,每天的收市價格都占有10%的權(quán)重。在5天平均值中,每天的權(quán)重都是20%。有些分析者認為,距當前越近的日子的價格變化應當具有越大的權(quán)重。
四、 線性加權(quán)移動平均值
為了解決上述權(quán)重問題,有人提出了“線性加權(quán)移動平均值”的概念。在這種算法中,如果以10天平均值為例,那么,第10天的收市價要乘以10,第9天乘以9,第8天乘以8,依此類推。這樣,越后來的收市價,權(quán)重越大。當然,下一步,我們要把其總和除以上述乘數(shù)的和(在本例中為55:10+9+8+……+1=55)。無論如何,線性加權(quán)平均值法依然沒有解決前一個問題,即它仍然僅僅包含平均值移動區(qū)間內(nèi)的價格。
五、 移動平均線的使用
現(xiàn)在,各種期貨交易分析系統(tǒng)都有各種移動平均線供你使用,無須您費神計算,關鍵在于如何選擇。下面我們試著概要一下。大部分分析者使用雙移動平均線或三移動平均線的組合。其中,各種平均值均由收市價算得。最常用的移動平均值天數(shù)為5天、10天、20天和40天,或者是這些數(shù)字的某種變通(例如4天、9天、18天)。一個期貨品種必定會有一組最佳的移動平均線,選擇最佳的移動平均線組合,需要計算機進行復雜的運算,目前一般的投資者很難做到。但是,投資者可以對某一期貨品種的移動平均線組合進行比較,選擇適合自己的、比較好的移動平均線組合。
利用移動平均線買賣的方法大致上有:
第一、收市價高于平均線時買入;收市價低于平均線時賣出;
第二、當市價由下而,上漲超越平均線時買入;當市價由上而下,跌破平均線時賣出;
第三、利用兩條時間長短不同的移動平均線買賣。當短期移動平均線由下而上,漲過長期移動平均線時買入;如果短期移動平均線由上而下,跌穿長期移動平均線時賣出;
第四、當收市價高于短期、長期兩條移動平均線時買入,當價位低于其中一條平均線時馬上平倉;當收市價低于短期、長期兩條移動平均線時賣出,當價位高于其中一條平均線時立刻平倉等等。
利用移動平均線買賣方法很多,共同特點是著重于基本走勢。而不理會價格的一時波動,缺點是應變能力不行。
隨機指標
一、什么是隨機指標
當市場進入了無趨勢階段時,價格通常在一個區(qū)間內(nèi)上下波動,再這種情況下,絕大多數(shù)跟隨趨勢系統(tǒng)都不能正常工作,而隨機指標卻獨樹一幟。因此,對技術型交易商來說,隨機指標對癥下藥,使他們能夠從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無趨勢市場環(huán)境中獲利。
然而,隨機指標的用途不僅在價格橫向運行的區(qū)間內(nèi)。在趨勢階段,如果我們把隨機指標與價格圖表參照使用,那么,當市場即將出現(xiàn)短暫的極端狀態(tài),即通常所謂“超買”或“超賣”狀態(tài)時,它也能夠及早提醒交易者。同時當一種趨勢的動力正在衰退,而這一危機尚未在價格上明顯地顯露出來的時候,我們從隨機指標上也能找到線索。我們通過隨機指標的互相背離現(xiàn)象,能夠看出趨勢可能已經(jīng)近乎完結(jié)了。
二、隨機指標的意義
隨機指標必須附屬于基本的趨勢分析,從這個意義上說,它只是一種第二位的指標。市場的主要趨勢是壓倒一切的,順著它的方向交易這一原則具有重要意義。當然,在某些場合,隨機指標也有其特長。例如,在一場重要趨勢即將來臨時,隨機指標分析不僅用處不大,甚至可能使投資者誤入歧途。然而,一旦市場運動接近尾聲時,隨機指標就極有價值了。
隨機指標有多種構(gòu)造方法,但它們的真實含義卻相差無幾,大部分隨機指標的曲線也非常相像。通常,我們在價格圖表的底部作一個或幾個隨機指標的圖線,把它們局限在一個區(qū)間內(nèi)。不論價格是升、降,還是持平,隨機指標的區(qū)域總是水平向發(fā)展的。不過,隨機指標的峰和谷與價格的峰和谷同時出現(xiàn)。大部分隨機指標的變化有一個中間值,我們把表示中間值的一根水平線設為“零線”。根據(jù)具體算法的不同,在隨機指標的上下邊界之內(nèi),即可以標志成從0到100的刻度,也可以標成從-1到+1的刻度。
三、隨機指標最重要的三種用途
有三種情況,隨機指標最具效用。這三種情況對絕大多數(shù)隨機指標來說都是共同的。
1. 當隨機指標的值達到上邊界或下邊界的極限值時,最有意義。如果它接近上邊界,市場處于所謂的“超買狀態(tài)”;如果它接近下邊界,市場就處于所謂“超賣狀態(tài)”。這兩種讀數(shù)都是警訊,表示市場趨勢走得太遠,開始有些脆弱起來。
2. 當隨機指標處于極限位置,并且隨機指標與價格變化之間出現(xiàn)了相互背離現(xiàn)象時,通常構(gòu)成重要的預警信號。
3. 如果隨機指標順著市場趨勢的方向穿越零線,可能是重要的買賣信號。
四、隨機指標的種類
隨機指標有動力指數(shù)(MTM)、變化速度指數(shù)(ROC)、擺動指數(shù)(OSC)、相對強弱指數(shù)(RSI)、隨機指數(shù)(K%D)、威廉指數(shù)(%R)等?,F(xiàn)在介紹一些主要的隨機指標。
1.相對強弱指數(shù)(RSI)
相對強弱指數(shù)(Relative Strength Index)是反映市場氣勢強弱的指標,它通過計算某一段時間內(nèi)價格上漲時的合約買進量占整個市場中買進與賣出合約總量的份額,來分析市場超買和超賣情況及市場多空力量對抗態(tài)勢,從而判斷買賣時機。
相對強弱指數(shù)的計算分兩步:第一,計算價格變動之和。使用的價格為收盤價。選定若干天作為計算的基礎,若其中數(shù)日市場收盤價較前日收盤價上升,以較高的收盤價減去較低的收盤價,并逐一相加得出若干天中價格的升幅之和;同理可以計算出若干天中價格的跌幅之和。第二,計算RSI值,公式為 :
RSI=100-100×(價格跌幅之和)/(價格跌幅之和+價格升幅之和)
即RSI=100-100×(價格跌幅之和)/價格升跌幅之總和)
根據(jù)采樣的天數(shù)可以計算多種RSI,如6日RSI、12日RSI、24日RSI。一般大多采用6日RSI。RSI的值在0到100之間。值越大,表明市場上賣氣越弱、買氣越強;值越小,說明市場上買氣越弱,賣氣越強。一般說,RSI值超過75或80為超買區(qū),低于20或25為超賣區(qū)。
通常將RSI值和移動平均線、K線圖等畫在一起,以移動平均線或K線圖觀測市場趨勢,以RSI值圖分析市場買賣雙方力量對比的變動,相互補充。使用RSI值圖的技術分析者最看重的是與RSI值圖的背離。當新的RSI值低于前高點而價格線卻創(chuàng)新高點時,表明上升趨勢可能逆轉(zhuǎn),當RSI降低到以前的低點時逆轉(zhuǎn)便成定局。跌勢逆轉(zhuǎn)的判斷相反。
但是,運用相對強弱指數(shù)測市時,除了應注意背離走勢外,還應注意切不可因為相對強弱指數(shù)已進入超買超賣區(qū)便盲目入市。因為,在超買超賣區(qū)內(nèi),有時即使相對強弱指數(shù)的微幅波動,價位也可能持續(xù)大漲或大跌。也就是說,在“一邊倒”的行情中,相對強弱指數(shù)可能失真。
2.隨機指標
隨機指標,又稱KD線,是指以K線和D線的組合變化來說明市場價格變化的技術指標。K值是當前收盤價處于當期極點高價與低價差額的相對比例。比例高顯示當前市價偏向靠近極點高價,比例低顯示當前市價偏向靠近極點低價,通過水平變動的數(shù)值,可以說明市場內(nèi)部動力的增減情況。D值是累積極點高低價差額,比較當前市價處于當期極點高低價差額的總和,然后再求出相對比例。將K、D值畫在坐標圖中,連點成線,就可得到K線、D線。
同相對強弱指數(shù)一樣,隨機指標的值介于0-100,它們的變動同樣可以反映市場買賣雙方的力量對比。K、D值越高,買氣越盛,賣氣越弱;相反則買氣越弱,賣氣越盛。K、D值達到70或75以上時,市場處于超買狀態(tài),低于25或30時,市場處于超賣狀態(tài)。
如果市場處于明顯的漲勢,它會先帶動K線上升,然后帶動D線;如果如果市場處于顯著的跌勢,同樣是先帶動K線下跌,其次才是D線。當K線從下穿過D線時,特別是兩線相交且上升時,證明市場走勢向上,應買入合約,當K線從上向下穿過D線時,特別是兩線相交且下跌時,證明市場走勢向下,應賣出合約。
3.指數(shù)平滑異同移動平均線(MACD)
指數(shù)平滑異同移動平均線(Moving Average Convergence/Dieregence Trading Method),是運用快速與慢速的移動平均線聚合與分離的特點,加以雙重平滑運算,用以研判買賣時機。是對中期行情趨勢進行分析研判的一種常用輔助工具。
在應用上應先算出短期移動平均線與長期移動平均線,再測量出這兩個數(shù)值的差離值,即:短期移動平均線之值-長期移動平均線之值。在持續(xù)漲勢中,短期移動平均線會在長期移動平均線之上,其間的正差離值(+DIF)會越來越大;反之在跌勢中,負差離值(-DIF)亦會增大。在行情開始回轉(zhuǎn)時,正或負差離值會縮小。計算公式為:
MACD=DIF-DEM 其中,DIF為快速移動平均線-慢速移動平均線之差;DEM為DIF的移動平均線,即DEM=Σ(DIF)/N,N通常以9天計算。在一般使用上,短期均線以12天及25天較普遍,長期均線以26天或50天較普遍,即MACD(12、26、9)或MACD(25、50、9)。
通常情況下,(1)當DIF與DEM 在0軸線之上,是為多頭市場;反之則為空頭市場;(2)當DIF向上突破DEM與0軸線,為買進信號。但若仍在0軸線以下,僅適宜空頭平倉;(3)當DIF向下跌破DEM與0軸線,為賣出信號。但若仍在0軸線以上,僅適宜多頭平倉;(4)當K線圖上,期價一頭比一頭高, MACD圖形卻一頭比一頭低,或者反之,則稱之為“背離訊號”,通常有較強的測市意義。
五、隨機指標的局限性
背離現(xiàn)象分析是隨機指標最大的長處。但是,絕不可把背離現(xiàn)象分析奉苦神靈,而把基本的趨勢分析扔在一邊。大多數(shù)精于隨機指標分析的人都明白,隨機指標的買入信號處在上升趨勢中更靈驗,而隨機指標的賣出信號處在下降趨勢中才更有效。當我們們分析市場的時候,首要的是確認市場的一般趨勢。如果趨勢向上,則應采取買入的策略。然后,我們才利用隨機指標來幫助我們尋求入市時機。當市場在上升趨勢過程中處于超賣狀態(tài)時,我們買入。而當市場在下降趨勢中處于超買狀態(tài)時,我們賣出。或者舉例來說,在主要上升趨勢的條件下,當指示線向上穿越零線時,我們買入;在下降趨勢的條件下,當指示線向下穿越零線時,我們賣出。
順著主要趨勢的方向交易這一點很關鍵,其重要性怎樣強調(diào)都不過分。如果我們過于迷信隨機指標,那么,危險就在于我們可能僅僅看到了背離信號本身,卻違背了大趨勢的方向。這樣一來,我們往往要遭受損失。盡管隨機指標確實有其價值,但是它只是許多分析工具中的一種。因此,它只是我們進行基本趨勢分析的輔助手段,絕不能取代基本趨勢分析。
六、 隨機指標何時最為有效
在某些場合,隨機指標的功效比平常更為出色。當市場處于橫向延伸狀態(tài)時,價格往往起伏不定,徘徊數(shù)星期乃至數(shù)月。在這種情況下,隨機指標卻能緊密地跟蹤價格的變化。隨機指標的峰和谷與價格的峰和谷幾乎精確地同步出現(xiàn)。因為兩者均呈橫向伸展的態(tài)勢,所以其輪廓極為相似。然而,市場遲早總會發(fā)生價格突破,形成新的上升趨勢或下降趨勢。從隨機指標的天性來看,在這種價格突破發(fā)生的時候,它已經(jīng)處在極端位置了。如果實破方向向上,隨機指標則已經(jīng)處于超買區(qū)。如果突破方向向下,則隨機指標已經(jīng)處于超賣區(qū)。此時此刻,交易商進退兩難。一邊是看漲的價格突破信號,一邊是隨機指標的超買狀態(tài)顯示,他該不該買呢?或者,一邊是看跌的價格突破信號,一邊是隨機指標的超賣狀態(tài)顯示,他該不該賣呢?
在這種憎況下,我們最好暫時把隨機指標丟在一邊,該怎么做就怎么做。理由是,隨著重要的價格突破的出現(xiàn),新的趨勢尚處于早期階段,此時,隨機指標常常很快就達到極端區(qū)域,并且將在其中維持一段時間。碰到這種情況時,我們應當主要考慮基本的趨勢分析,而讓隨機指標暫退到幕后。之后,隨著趨勢的日漸成熟,我們才逐步增加隨機指標在我們的考慮中的份量。當主要趨勢信號出現(xiàn)后,如果交易商仍拘泥于隨機指標,等到它進入超賣狀態(tài)時才買入,那么,他將錯過很多生氣勃勃的牛市。一言以蔽之,當重要趨勢處于初期時,不要太介意隨機指標;但是當它漸趨成熟的時候,我們就應當密切注意隨機指標的信號。
6 神奇的數(shù)字與波浪
一、 概述
人們通常說,十個分析師有十一種數(shù)浪方法。大部分人都覺得艾略特波浪理論過于玄奧,難以把握。1946年,艾略特完成了關于波浪理論的集大成之作,《自然法則——宇宙的秘密》。你瞧!他的氣魄有多大。艾略特堅信,他的波浪理論是制約人類一切活動的普遍自然法則的一部分。大多數(shù)技術分析方法在本質(zhì)上都是順應趨勢的,但瑜不掩瑕,其信號必須等到在新趨勢確立之后才能產(chǎn)生。但是,艾略特波浪理論對即將出現(xiàn)的頂部或底部卻能提前發(fā)出警告信號,而這一點事后才為那些較為傳統(tǒng)的方法所驗證。
艾略特波浪理論對市場運作具備了全方位的透視能力,從而有助于解釋特定的形態(tài)為什么要出現(xiàn),在何處出現(xiàn),以及它們?yōu)槭裁淳邆淙绱诉@般的預測意義等等問題。另外,它也有助于我們判明當前的市場在其總體周期結(jié)構(gòu)中所處的地位。
波浪理論的數(shù)學基礎,就是菲波納奇在13世紀發(fā)現(xiàn)的一組數(shù)列。該數(shù)列后來以其發(fā)現(xiàn)者命名,一般稱為菲波納奇數(shù)列(或菲波納奇數(shù)字)。菲波納奇數(shù)列還是黃金分割、黃金矩形、對數(shù)螺線的數(shù)學基礎,在音樂、藝術、建筑和生物學中,都有它們的影子。
二、艾略特波浪理論的基本原理
波浪理論具有三個重要方面——形態(tài)、比例和時間,其重要性依上述次序等而下之。所謂形態(tài),指波浪的形態(tài)或構(gòu)造,這是波浪理論最重要的部分。而比例分析的意思是,通過測算各個波浪之間的相互關系,來確定回撤點和價格目標。最后一方面是時間,各波浪之間在時間上也相互關聯(lián),我們可以利用這種關系來驗證波浪形態(tài)和比例。有些分析人士認為,時間關系在進行市場預測時較不可。
艾略特理論主要應用在股價指數(shù),特別是道·瓊斯工業(yè)股票指數(shù)的分析上的。在波浪理論最基本的形式是,股票市場遵循著一種周而復始的節(jié)律,先是5浪上漲,隨之有3浪下跌。如圖7.13所示的,是一個完整的周期。數(shù)一數(shù)其中波浪的數(shù)目,那么,一個完整的周期包含8浪——5浪上升,3浪下降。在周期的上升階段,每一浪均以數(shù)字編號。1浪、3浪和5浪是上升浪,稱為主浪,而2浪和4浪的方向與上升趨勢的方向相反,因為2浪和4浪分別是對1浪和3浪的調(diào)整,故稱之為調(diào)整浪。上述五浪完成后,出現(xiàn)了一個三浪形式的調(diào)整。這三個波浪分別用字母a,b,c來表示上升階段 下降階段波浪走勢
關于各個波浪本身的結(jié)構(gòu)問題,很重要一點就是要考察清楚它們的規(guī)模。我們知道,趨勢具有很多的規(guī)模層次。艾略特把趨勢的規(guī)模劃分成9個層次,上達覆蓋200年的超長周期,下至僅僅延續(xù)數(shù)小時的微小尺度。關鍵的是我們要記住,不管我們所研究的趨勢處于何等規(guī)模,其基本的八浪周期總是不變的。
這樣,每一浪都可以向下一層次劃分成小浪,而小浪同樣可以進一步向更下一層次劃分出更小的浪。反之亦然,每一浪本身也是上一層次波浪的一個組成部分。圖7.14顯示了上述關系。最大規(guī)模的二浪——浪①和浪②——可以劃分成8個小浪,然后,這8個小浪再細分,共得到34個更小的浪。而最大的浪——浪①和浪②——只是更高一層次的五浪上升結(jié)構(gòu)中的二個浪而已。在圖中最右側(cè),高一層次的③浪呼之欲出。把圖7.14中的34個小浪再細分到其下一層次,就得到圖7.15所示的144個小浪。
上面提到的數(shù)目——1,2,3,5,8,13,21,34,55,89,144——并不是偶然出現(xiàn)的。它們是菲波納奇數(shù)列的一部分,而這個數(shù)列乃是艾略特波浪理論的數(shù)學基礎。稍后,我們還要談到這一點。現(xiàn)在,請朋友們從圖7.13看到7.14,注意其中波浪的一個顯著特征。到底應當把某一浪劃分成五浪結(jié)構(gòu),還是劃分成三浪結(jié)構(gòu),這取決于其上一層次波浪的方向。例如,在圖7.14中,(1)浪、(3)浪和(5)浪被細分成五浪結(jié)構(gòu),這是因為由它們組成的上一層次的浪①是上升浪。而因為(2)浪和(4)浪的方向與這個大趨勢相反,所以,它們只被細分為二浪結(jié)構(gòu)。請仔細看調(diào)整浪(a)、(b)和(c),它們構(gòu)成了上一層次的調(diào)整浪②。注意,其中兩個下降浪——(a)和(c)——都被細分成五浪結(jié)構(gòu)。這是因為它們的運動方向與上一層次的浪——②浪——的方向一致,相反地,(b)浪與其上一層次的②浪方向相反,因此被細分為二浪結(jié)構(gòu)。 在我們應用艾略特方法的時候,能不能辨識三浪結(jié)構(gòu)和五浪結(jié)構(gòu),顯然具有決定性的重要意義。五浪結(jié)構(gòu)和三浪結(jié)構(gòu)各自具有不同的預測意義。舉例來說,一組五浪結(jié)構(gòu)通常意味著其更大一層次的波浪僅僅完成了一部分,好戲還在后頭(除非這是第5浪的第5個小浪)。最重要的一點是調(diào)整,絕不會以五浪結(jié)構(gòu)的形式出現(xiàn)。例如,在牛市上,如果我們看到一組五浪結(jié)構(gòu)的下跌,那么這可能意味著這只是更大一組三浪調(diào)整(a-b-c)的第一浪,市場的下跌尚未有窮期。在熊市中,一組三浪結(jié)構(gòu)的上漲過后,接邁而來的是下降趨勢的恢復。而五浪結(jié)構(gòu)的上漲則說明將會出現(xiàn)更實在的向上運動,其本身甚至可能構(gòu)成了新的牛市的第一浪。
三、 菲波納奇數(shù)列是波浪理論的基礎
艾略特在他的《自然法則》中稱,波浪理論的數(shù)學基礎,就是菲波納奇在13世紀發(fā)現(xiàn)的一組數(shù)列。該數(shù)列后來以其發(fā)現(xiàn)者命名,一般稱為菲波納奇數(shù)列(或菲波納奇數(shù)字)。在《計算的書》中,菲波納奇數(shù)列第一次出現(xiàn),是作為兔子繁殖的數(shù)學問題的解答寫出來的。這組數(shù)列是1,1,2,3,5,8,13,21,34,55,89,144,等等,以至無窮。
這個數(shù)列有許多有趣的性質(zhì),并不只是在它的數(shù)字之間存在連續(xù)性關系這一點。
1. 任意兩個相鄰的數(shù)字之和,等于兩者之后的那個數(shù)字。
例如:1+1=2,1+2=3,2+3=5,3+5=8,5+8=13,8+13=21,13+21=34,21+34=55,34+55=89,55+89=144,......往下依此類推。
2,除了開始的四個數(shù)字外,任意一個數(shù)字與相鄰的后一個數(shù)字之比,均趨向于0.618。例如,1/1=1.00,1/2=0.50, 2/3=0. 67, 3/5=0.60, 5/8=0.625,8/12=0.615, 13/21=0.619,往下依此類推。注意,上述比值圍繞著0.618上下波動,越往后,波動幅度越小。另外,還請注意1.00,0.50,0.67這幾個數(shù)值。等后面談到比例分析、百分比回撤時,我們再來仔細分說。
3.任意一個數(shù)字與相鄰的前一個數(shù)字的比值約等于1.618.或者說是0.618的倒數(shù)。例如,13/8=1.625, 21/13=1.615, 34/21=1.619。數(shù)字越大,則相應的兩種比數(shù)越分別接近0.618和1.618。
4. 隔一個數(shù)字相鄰的兩個數(shù)字的比值趨向于2.618,或者其倒數(shù)0.382。例如,13/34=0.382, 34/13=2.615。
還有其它許多有趣的關系,上述幾條是最著名的、最重要的。前面我們說過,菲波納奇只是重新發(fā)現(xiàn)了這個數(shù)列。這是因為古希臘和埃及的數(shù)學家們早已通曉1.618和0.618這兩個比值了。它們就是黃金分割律,或稱黃金比數(shù)。在音樂、藝術、建筑和生物學中,都有它們的影子。希臘人利用黃金分割律建造了巴特農(nóng)神殿,埃及人借助黃金比數(shù)筑起了大金字塔。
四、 菲波納奇比數(shù)和價格回撤
波浪理論由三千方面構(gòu)成——波浪形態(tài)、比數(shù)、和時間。上面我們已經(jīng)討論了波浪形態(tài)。這是三者之中最重要的方面。那么,現(xiàn)在就來談談菲波納奇比數(shù)和百分比回撤在其中的應用,這些比例既適用于價格,也適用于時間,只是在前面一方面的應用可能更為可靠。稍后我們再講時間這個方面。
首先,讓我們回頭看看圖7.13和7.15,其中所表示的基本的波浪結(jié)構(gòu),都是按照菲波納奇數(shù)列組織起來的。一個完整的周期包含8浪,其中5浪上升,3浪下降——這些都是菲波納奇數(shù)字。再往以下兩個層次細分,分別得到34浪和144浪——它們也是菲波納奇數(shù)字。然而,菲波納奇數(shù)列在波浪理論中的應用,并不只在數(shù)浪這一點上,在各浪之間,還有個比例的關系問題。下面列舉了一些最常用的菲波納奇比數(shù):
1.三個主浪中只有一個浪延長,另外兩者的時間和幅度相等。如果5浪延長,那么,1浪和3浪大致相等,如果3浪延長,那么1浪和5浪趨于一致。
2.把1浪乘以1.618,然后,加到2浪的底點上,可以得出3浪起碼目標。
3.把1浪乘以3.236(=2*1.618),然后分別加到1浪的頂點和底點上,大致就是5浪的最大和最小目標。
4.如果1浪和3浪大致相等,我們就預期5浪延長。其價格目標的估算方法是,先量出從1浪底點到3浪頂點的距離,再乘以1.618,最后,把結(jié)果加到4浪的底點上。
5.在調(diào)整浪中,如果它是通常的5-3-5鋸形調(diào)整,那么c浪常常與a浪長度相等。
6.c浪長度的另一種估算方法是,把a浪的長度乘以0.618,然后從a浪的底點減去所得的積。
7.在3-3-5平臺形調(diào)整的情況下,b浪可能達到乃至超過a浪的頂點,那么,浪長度約等于a浪長度的1.618倍。
8.在對稱三角形中,每個后續(xù)浪都約等于前一浪的0.618倍。
五、 菲波納奇百分比回撤
通過百分比回撤,我們也可以估算出價格目標。在回撤分析中,最常用的百分比數(shù)是61.8%(通常近似為62%),38%和50%。市場通常按照一定的可預知的百分比例回撤——最熟悉的是33%,50%以及67%。菲波納奇數(shù)列對上述數(shù)字稍有調(diào)整。在強勁的趨勢下,最小回撤通常在38%上下。而在脆弱的趨勢下,最大回撤百分比通常為62%。
前面我們說過,在菲波納奇數(shù)列里,除了頭四個數(shù)字外,菲波納奇比數(shù)趨向于0.618。頭三個比數(shù)分別是1/1(100%),1/2(50%),以及2/3(67%)。很多人在學習艾略特理論之前都不清楚,自己所熟知的50%回撤,其實也是一個菲波納奇比數(shù)。三分之二回撤也一樣(三分之一回撤作為一個間隔菲波納奇比數(shù),也是艾略特理論中的一部分),對先前牛市或熊市的完全回撤(100%)位置,也標志著重要的支撐或阻擋區(qū)。
六、 菲波納奇時間目標
毫無疑問,菲波納奇時間關系是存在的,只不過預測這方面關系是較為困難的。菲波納奇時間目標是通過向未來數(shù)數(shù),計算顯著的頂和底的位置。在日線圖上,分析者從重要的轉(zhuǎn)折點出發(fā),向后數(shù)數(shù)到第5、第8、第13、第21、第34、第55、或者第89個交易日,預期未來的頂或底就出現(xiàn)在這些“菲波納奇日”上。在周線圖、月線圖、甚至年線日上,我們都可以應用本技術。在周線日上,分析者按照菲波納奇數(shù)列,向后逐周探求時間目標。時間窗的分析也是應用菲波納奇數(shù)列,尋找時間窗開啟、行情發(fā)生轉(zhuǎn)折的日子。
七、 綜合波浪理論的三個方面
理想的情形是波浪形態(tài)、比數(shù)分析、時間目標三個方面不謀而合。比如說,波浪分析表明第5浪已經(jīng)完成;并且5浪已經(jīng)走滿了從1浪底點到3浪頂點的距離的1.618倍;同時,從本趨勢起點(前一個低谷)至今,正好13周,從前一高峰到現(xiàn)在正好34周。那么,我們就很有把握了:市場重要的頂部即將出現(xiàn)。
對股票和期貨市場圖表的研究結(jié)果表明,其中存在很多種菲波納奇時間關系。然而,問題首先就在于我們有太多的選擇余地。我們可以按照由頂?shù)巾敗⒂身數(shù)降?、由底到底、由底到頂?shù)榷喾N方式,來計算菲波納奇時間目標??上?,我們總是事后才能肯定這些關系。在很多時候,我們不清楚究竟哪種關系適合當前的形勢。
八、 小結(jié)
菲波納奇數(shù)字的確非常神奇,波浪理論也是奧妙無窮。這組奇妙的數(shù)字在其它分析領域中也有用處。例如,在移動平均線分析中,我們就常常采用菲波納奇數(shù)字。因為大多數(shù)成功的移動平均線同各種市場上的主流周期都有一定淵源。波浪理論是從股價指數(shù)的分析中誕生的,它比較適合于股票平均指數(shù),而不適合于單個的股票;它比較適用于交易活躍的期貨品種,應用于交易清淡的期貨品種,效果就會很糟糕。必須記住,群體心理是艾略特波浪理論的重要依據(jù)之一。正因為黃金市場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波浪分析就大有作為。
波浪的"等高、等長原則"及其應用
波浪理論作為技術分析的一個特殊流派,以其包羅宇宙萬象之機、蘊涵奧妙深邃之理,深受技術派人士推崇。然而,在實際運用人們發(fā)現(xiàn):波浪理論曲雖高和卻寡,尤其對普通投資者而言更是不得其要領。本文將波浪理論的三要素之一--比例加以簡化,結(jié)合實例講述其原理極其使用。
波浪理論的三要素是:形態(tài)、比例、時間。簡單地說,形態(tài)就是上升時一浪比一浪高(下跌時一浪比一浪低);比例就是波浪之間的大小比例關系;時間就是各個波浪的持續(xù)時間。原則上講,波浪是一種自然現(xiàn)象,因而波浪理論更適合用于分析市場規(guī)模較的金融品種,而對于小規(guī)模的金融品種應用性比較差。這主要是因為規(guī)模較大的品種其交易受人為干擾的因素較少,其價格走勢更貼近自然,而小品種卻很容易受到人為因素干擾。但這并不妨礙波浪理論的某些原理在小品種的運用。例如波浪間的比例關系在單個合約上得到實踐的實例也很多,這種比例關系經(jīng)常成為波段操作的重要參考依據(jù)。
比例關系中,波浪與前面的波浪常常在長度上表現(xiàn)為規(guī)律性的比例關系,如0.5、1、1.618等,但在兩個相鄰的同向波浪關系中,1:1的比例最為常見。從中可以概括出"等高、等長原則"。
等高、等長原則的原理是:一個波浪完成后,有時會緊接著重復一次(甚至更多次),不妨稱其為"克隆",兩個波浪規(guī)模幾乎相同。等高是指起點基本相同、終點也基本相同;等長是指兩個波浪的長度(長度=終點-起點)幾乎相等。
對于一些小品種比如:天然橡膠而言,一旦洞察到其波段等高、等長的傾向,就可以波段底部買入、波段頭部賣出,實現(xiàn)波段操作的目的。同時又能夠避免低位賣貨、高位接盤,達到規(guī)避風險的目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情況往往發(fā)生在強勢合約最為明顯,如果運用得當,收益會遠遠高于其它方法。
在等高、等長原則的指導下合適的品種進行操作是成功"克隆"波段前提??偨Y(jié)起來,通常這類品種有以下特點:
(一)歷史上有過驚人表現(xiàn),但不要太過火。比方所歷史上暴漲暴跌,且規(guī)律性明顯,測量歷史上波浪的長、高能夠形成明顯的規(guī)律性比例。切忌牽強附會,沒有明顯的規(guī)律卻生搬硬套。通常歷史上越有規(guī)律的品種今后也會有規(guī)律,歷史上走勢用波浪理論很難判斷,并且也不符合等高、等長規(guī)律,就干脆不去操作。一些有經(jīng)驗的投資者都很看中前期的表現(xiàn),其實是同樣的道理。
(二)對于有過明顯規(guī)律的合約,應該耐心等待其波段底部,不要過早介入。一般期價到達長期均線(也可能是中期30日均線)附近時,才可考慮進入,而一旦進入就不要輕易出手,應該耐心持有。 期貨市場永遠沒有天天陽線和天天陰線的時候,市場存在理性波動的一面,同時也存在非理性波動的一面,為什么很多人看對了方向卻賺不到錢。實質(zhì)上就是被非理性的波動所干擾,而等長、等高方法能夠很好的克服這種缺點。無論價格漲跌,投資者只需要注重均線方向和期價運行的高度和長度就可以,對每日的漲漲跌跌不必過分在意。
(三)期價到達等高、等長原則測算目標附近時,要密切觀察盤面和技術面的情況,一旦認定頭部,應果斷止贏。期貨投資不僅要會進場還要會出場。通常確定期價轉(zhuǎn)向的方法很多,但在實戰(zhàn)中,這些方法的有效性又很難把握,信哪個指標呢?其實無論哪個指標最終的目的都是一樣的,只要它符合波浪理論的運作,必然會在0.5、1、1.618等長度上有所表現(xiàn),這時候只需觀測均線系統(tǒng)的排列方式配合等長、等高原則,就可大致判斷。
(四)"克隆"次數(shù)與波段規(guī)模呈反比關系,即大波段一般只重復一、二次,小波段有時會重復四、五次以上。所以,大波段不要期待第三次,波段規(guī)模越大越是如此;小波段倒是可以多做幾個來回,不過還要注意:波段明顯縮短或延長都是即將發(fā)生逆轉(zhuǎn)的信號。
俗話說:一招先,吃遍天。期貨制勝的法寶不在于多而在于精,越簡單的東西往往越有效,投資者若能掌握一種有效的投資技巧,心無旁騖,貫徹始終,相信一定能夠得到豐厚的投資回報。
期貨投資者"查詢系統(tǒng)"操作指南
投資者查詢服務系統(tǒng)(以下簡稱"查詢系統(tǒng)")是由中國期貨保證金監(jiān)控中心(以下簡稱"監(jiān)控中心")推出的,提供期貨投資者查詢自身交易結(jié)算報告等信息的專業(yè)服務平臺。其投資者操作分以下幾個步驟:
一、投資者從各自期貨經(jīng)紀機構(gòu)獲取自身訪問查詢系統(tǒng)的用戶名和初始密碼;
二、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訪問監(jiān)控中心官方網(wǎng)站,為了避免跨網(wǎng)通訊,中國北方地區(qū)網(wǎng)通用戶請訪問www.cfmmc.cn,中國南方地區(qū)電信用戶請訪問www.cfmmc.com,并點擊"投資者查詢服務"鏈接進入查詢系統(tǒng);
三、由于查詢系統(tǒng)采用SSL加密傳輸技術,進入時會彈出一到兩個安全提示框,此為正?,F(xiàn)象,按"是"繼續(xù);
四、首先進入的是登錄界面,請依次輸入"用戶名","密碼","驗證碼",其中"驗證碼"為藍色圖片中的四位數(shù)字,將其原樣輸入到驗證碼輸入框中即可。輸入完成后請按"提交";
五、如果是第一次登錄查詢系統(tǒng),系統(tǒng)會強制要求更改初始密碼,請設定新密碼,密碼為由6到10位數(shù)字和英文字母組成的字符串,英文字母區(qū)分大小寫。請牢記并妥善保存新密碼;
六、進入查詢系統(tǒng)后,系統(tǒng)提供"資料維護","基本信息","投資者交易結(jié)算報告" ,"操作記錄","保證金帳戶","公告牌","術語說明","操作指南"等頁面,可點擊這些頁面的標題進入相應頁面?,F(xiàn)對上述頁面功能作簡要說明:
1、"資料維護":查詢用戶的帳戶信息,設置電子郵件和電話,更改密碼等。
2、"基本信息":查詢投資者基本信息,包括基本資料,投資者內(nèi)部資金賬戶,投資者交易編碼,投資者期貨結(jié)算賬戶等。
3、"投資者交易結(jié)算報告":查詢基于期貨經(jīng)紀機構(gòu)報送監(jiān)控中心的數(shù)據(jù)而生成的投資者交易結(jié)算報告,包括基本信息,資金狀況,出入金明細,成交匯總和明細,平倉明細,持倉匯總和明細,追加保證金通知,其它通知等信息。投資者可選擇交易日期來指定生成某日的交易結(jié)算報告,目前可查詢范圍從當日起一個月之內(nèi)。另外,投資者也可以根據(jù)習慣選擇以不同的盈虧計算方式生成投資者交易結(jié)算報告,有"逐日盯市"和"逐筆對沖"兩種。
4、"操作記錄":查詢投資者本人登錄查詢系統(tǒng)和修改密碼的全部歷史記錄,統(tǒng)計的起始日期為2006年4月21日。
5、"保證金帳戶":查詢投資者所屬期貨經(jīng)紀機構(gòu)在監(jiān)控中心登記的保證金帳戶清單。
6、"公告牌":查詢監(jiān)控中心向投資者發(fā)布的信息公告。
7、"術語說明":查詢各項查詢系統(tǒng)涉及的期貨術語。
8、"操作指南":針對期貨投資者的簡要操作說明。
七、點擊頁面右上角的"退出系統(tǒng)"按鈕正常退出查詢系統(tǒng)。
八、 如投資者不慎遺忘本人查詢密碼,可向所屬期貨經(jīng)紀機構(gòu)申請查詢密碼補辦,完成補辦手續(xù)后即可從期貨經(jīng)紀機構(gòu)獲取新的初始密碼。
走出技術分析
相對于基本面分析, 技術分析在市場細節(jié)的把握上要有非常大的飛躍。 由于技術分析在交易上的巨大幫助, 也導致非常多的精英人士投入大量精力到這個領域, 這最終導致了我們可以很容易地找到很多有關技術分析的書籍和各種不同的理論。 這些理論涉及的范圍非常之寬, 有很多甚至發(fā)展到了四度空間, 或者玄學的地步。 非常有意思的是似乎每一種理論都有非常強的實證支持。 這也使得很多人把技術分析作為自己的全部追求.
在這里, 我并不是批判技術分析沒用, 我想說的是我們不應該完全沉迷于此,在大量技術分析的同時, 我們應該記住我們的最終目的是走出技術分析。
技術分析研究的主體是市場以及在這個市場進行交易人群的心理活動所能達到的一種市場極限, 它的運動形式和節(jié)奏以及它的運動方向。 因此, 從這種程度上它比基本面分析更加接近真實, 因為它更加接近市場本身,這也構(gòu)成了在日常交易方面, 技術分析所能達到的水準基本面分析卻很難達到。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技術分析在某種程度上更加偏重于定量分析, 而基本分析更加偏重于定性分析, 就交易來說, 對于特別是金融杠桿使用非常多的外匯交易市場, 定量分析在很多時候要比定性分析更加有實用意義。
但在我們看到技術分析長處的同時, 我們永遠要記住的一點是市場決定技術分析, 而不是技術分析決定市場。
我們經(jīng)常會看到一些非常經(jīng)典的頂?shù)仔螒B(tài), 也會看到許多非常經(jīng)典的整理形態(tài), 我想表達的不是經(jīng)典的頂?shù)仔螒B(tài)導致了市場的下跌, 而是市場下跌這個過程的形成中形成了這些經(jīng)典的形態(tài)。 市場買賣雙方在一個時間過程中, 對于當前的價格位置會有一種非常微妙的心理思維定勢,混合各種不同的消息和數(shù)據(jù), 整體的市場人群會進行各自不同的反應, 然后反饋到市場最后逐漸導致買賣交易雙方在交易力量上的變化。 對于市場來說, 只要買入力量大過賣出力量, 不管什么樣的消息和數(shù)據(jù), 市場一定還會上漲。 但這些數(shù)據(jù)和消息會慢慢影響到市場交易人群對于自己所處位置的重新考慮,并最后反過來影響這種買賣力量的總體關系。 在這種力量轉(zhuǎn)化的過程中, 在技術分析上我們就會看到這些經(jīng)典的形態(tài), 所以, 并不是因為M頭導致了市場下跌, 而是市場下跌必然經(jīng)過這樣一個過程, 買氣由強轉(zhuǎn)為弱, 賣氣由弱轉(zhuǎn)為強。 而頭肩頂只是說明這個轉(zhuǎn)化的過程更加復雜一點, 買力和買氣比M頭更加強一點而已。而V型頂則說明買賣雙方的轉(zhuǎn)化因為價格位置以及某些因素的介入力量轉(zhuǎn)化更加突然和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