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國際科學界,如何正確評價基礎科學研究成果已引起越來越廣泛的關注。而被SCI、SSCI收錄的科技論文的多寡則被看作衡量一個國家的基礎科學研究水平、科技實力和科技論文水平高低的重要評價指標。那么,究竟什么是SCI和SSCI呢?我們根據(jù)網(wǎng)上提供的資料,簡介如下: 一、SCI簡介 SCI即《科學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由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簡稱ISI)創(chuàng)建的,收錄文獻的作者、題目、源期刊、摘要、關鍵詞,不僅可以從文獻引證的角度評估文章的學術價值,還可以迅速方便地組建研究課題的參考文獻網(wǎng)絡。SCI創(chuàng)刊于1961年。經(jīng)過40年的發(fā)展完善,已從開始時單一的印刷型發(fā)展成為功能強大的電子化、集成化、網(wǎng)絡化的大型多學科、綜合性檢索系統(tǒng)。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 d(1997-2001年) 收錄全球自然科學、工程技術領域內5,800余種最具影響力的學術刊物。 SCI從來源期刊數(shù)量劃分為SCI和SCI-E。 SCI指來源刊為3500多種的SCI印刷版和SCI光盤版(SCI Compact Disc Edition, 簡稱SCI CDE),SCI-E(SCI Expanded)是SCI的擴展庫,收錄了5600多種來源期刊,可通過國際聯(lián)機或因特網(wǎng)進行檢索。SCI涵蓋學科超過100個,主要涉及農(nóng)業(yè)、生物及環(huán)境科學;工程技術及應用科學;醫(yī)學與生命科學;物理及化學;行為科學。 二、SSCI簡介 SSCI即社會科學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為SCI的姊妹篇,亦由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創(chuàng)建,是目前世界上可以用來對不同國家和地區(qū)的社會科學論文的數(shù)量進行統(tǒng)計分析的大型檢索工具。1999年SSCI全文收錄1809種世界最重要的社會科學期刊,內容覆蓋包括人類學、法律、經(jīng)濟、歷史、地理、心理學等55個領域。收錄文獻類型包括:研究論文,書評,專題討論,社論,人物自傳,書信等。選擇收錄(Selectively Covered)期刊為1300多種。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2001年)收錄社會科學領域內1,700余種最具影響力的學術刊物。 三、SCI、SSCI交叉關系 SSCI對其收錄期刊范圍的說明中明確告知該數(shù)據(jù)庫中有一部分內容與SCI重復,這是因為學科之間本身有交叉,是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相結合的跨學科的研究在文獻中的自然反映。 另外,SSCI從3400余種自然科學期刊中,通過計算機檢索文章主題和引文后,生成一個與社會科學有關的文獻目錄,此目錄再經(jīng)ISI編委會審核,選擇與社會科學密切相關的文獻加入SSCI。因此SSCI也收錄了相當數(shù)量的自然科學文獻,二者的交叉關系更為密切。 四、"四大檢索工具"(Ei、SCI、ISTP、ISR) "四大檢索工具"指的是 《工程索引(Ei)》、《科學引文索引(SCI)》、《科技會議錄索引(ISTP)》、《科學評論索引(ISR)》。 五、從哪里可以檢索論文被引用的情況? 在國外期刊上發(fā)表論文的被引用情況可以通過美國ISI的三大引文(SCI、SSCI、A&HCI)檢索。在國內期刊上發(fā)表論文的被引情況可以通過《中國科學引文索引(CSCR)》、《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或者《中國科技論文與引文數(shù)據(jù)庫(CSTPC)》檢索, 六、哪些期刊是中文核心期刊? 通常所說的中文核心期刊,指的是林被甸、張其蘇主編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或中國科技信息所每年出版一次的《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中指定的核心期刊。 七、ASPT來源刊、CJFD收錄期刊意指? ASPT是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A)、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S)、北京大學圖書館(P),中國學術(光盤版)電子雜志社(T)共同建設的《中國科學文獻計量評價數(shù)據(jù)庫》。 CJFD是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Chinese Journal Full—text Database)的英文縮寫,屬教育部主管,清華大學主辦,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志社創(chuàng)辦的我國第一個學術期刊全文檢索與評價數(shù)據(jù)庫,是我國知識信息生產(chǎn)、傳播、應用和期刊評價、管理的現(xiàn)代化運作平臺,以光盤和網(wǎng)絡等形式向國內外讀者提供動態(tài)知識服務,并為中國科學文獻計量評價研究中心進行期刊評價提供基礎數(shù)據(jù),為新聞出版總署等有關期刊管理部門提供期刊管理數(shù)據(jù)。如刊物被這些數(shù)據(jù)庫收錄,在一定程度上說明這些期刊的權威性。 “中國期刊方陣”入選期刊 1、什么是中國期刊方陣? “中國期刊方陣”是2000年8月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根據(jù)中國期刊的發(fā)展現(xiàn)狀和中國即將加入WTO的形勢而提出的,是促進我國期刊“精品戰(zhàn)略”實施的重要措施。同年8月國家新聞總署召開全國百種重點科技期刊座談會,研討創(chuàng)建品牌,迎接“入世”挑戰(zhàn)的問題。這次會議在中國期刊界產(chǎn)生了一定的影響 ,期刊創(chuàng)品牌的意識有所增加。2000年9月中國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丁關根同志就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召開的全國百種重點科技期刊做出重要批示:“盡最大努力,建設‘中國期刊方陣‘,創(chuàng)出10-20個有世界影響的名牌期刊”。國家新聞總署將建立“中國期刊方陣”,創(chuàng)立有世界影響的名牌期刊,作為促進我國報刊繁榮發(fā)展的工作重點。 2 、“中國期刊方陣”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為了推動與落實“中國期刊方陣”的戰(zhàn)略,建設一個寶塔型的“中國期刊方陣”,也就是將中國現(xiàn)有的 8725 種期刊分為四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雙效期刊”,就是選取10%-15%社會效益、經(jīng)濟效益好的重點期刊,大約1000種,這是“中國期刊方陣”的基礎;第二個層面是“雙百期刊”,就是每兩年評選的全國百種重點科技期刊,約200種;第三個層面是“雙獎期刊”,就是榮獲“國家期刊” 和“國家期刊獎提名獎”的期刊,約100種,實際上是國內的名牌期刊;第四個層面是“雙高期刊”,就是高科技和高學術水平的期刊,可以作為創(chuàng)立有世界影響的名牌期刊的基礎,爭取經(jīng)過五年的努力,創(chuàng)出10-20個在世界上有影響的名牌期刊。 3 、“中國期刊方陣”中哪種期刊層面最高? 按“中國期刊方陣”中層面的劃分,“雙高期刊”是最高的。這些期刊都是從已榮獲“國家期刊獎”的期刊中精選出來的。 4 、“中國期刊方陣”中的科技期刊由哪個部門負責評選? 根據(jù)“中國期刊方陣”的正式工作方案,全國科技期刊的評選推薦工作統(tǒng)一由國家科技部負責。目前中國的科技期刊共有4000種以上。各級科技期刊管理部門對評選工作都表示高度的重視和大力支持。-轉載自http://www./showarticle.aspx?id=2066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