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僅僅用眼睛說話……
愛情是個奇跡,這奇跡有一個特點:能用眼睛說話,說只有情人才能聽得懂的話。不是嗎?當(dāng)《西廂記》中的張生與崔鶯鶯在普救寺相識并一見鐘情時,那崔鶯鶯只看了張生一眼,便使張生神魂顛倒,正如那句著名的臺詞:“怎禁她臨去秋波那一轉(zhuǎn)也。”
事實也正是如此,戀愛中的青年男女只要彼此看上一眼,就能把他們那亮晶晶的心思告訴對方,有時候,這生動的眼神甚至比千言萬語更富有表現(xiàn)力,正所謂,“此時無聲勝有聲”,他們不必說,他們也無須說,只要彼此看上一眼,就是沉甸甸的山盟海誓了! 可惜,只有眼神參與的愛又的確有點單調(diào),它遠(yuǎn)遠(yuǎn)達(dá)不到“清晰明確深刻”的高層次。 這道理并不難論證,即便眼神極生動,所表達(dá)的信息也是極有限的,比如,黛玉曾對寶玉說過一句話:“知有今日,何必當(dāng)初?”此話內(nèi)涵極厚重,但如果只用眼神,怕是無論如何也說不清道不明的。 安徒生《海的女兒》更是足以說明語言對于愛情的重要性。那故事寫道:美麗的小人魚原本生活在海底,無憂無慮,快樂之極,只因在一個風(fēng)雨之夜救過落水的王子并愛上了他,便一心盼著再見到他,為了實現(xiàn)這一愿望,她找到海底的巫婆,情愿讓對方割掉自己的舌頭,這才變成人形來到人間。在王宮的舞會上,盡管她如愿以償見到了王子,與王子一起翩翩起舞并脈脈含情地看著他,卻終因不會說話無法表白,王子也全然不知與他跳舞的女孩兒就是自己的救命恩人,等到王子娶了別人,小人魚也就立刻陷入了無比深重的痛苦之中……當(dāng)姐妹們犧牲了自己的頭發(fā)從巫婆那里換來刀子,并告訴她只要用這刀刺死王子,讓王子的血滴在自己的腳上就可以重新變魚回歸大海時,她卻接過刀子,毫不遲疑地把它扔進(jìn)了大海……再試想,要是小人魚會說話,她能這么不幸嗎? 讓我們再細(xì)細(xì)品味畢加索講過的一個故事:有一對戀人,一個是西班牙人,另一個是德國人,他們曾快樂地相處過,由于語言不通,便用眼神交流著彼此的相思——我想,那女子的眼神一定很生動,正如一句西方的詩:“那美麗的眼神就是情書”——可是且慢,故事的結(jié)局并不樂觀,當(dāng)男的終于學(xué)會了女方的語言之后,才突然發(fā)現(xiàn),對方竟是那樣的淺陋,那樣的愚蠢,于是,一場夢結(jié)束了,一場浪漫史也就此畫上了句號。 說真的,這的確是個意味極長的故事,它至少可以告訴我們:彼此相愛的人不僅需要用眼睛交流,而且更需要語言的參與——這后一個“參與”格外重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