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28年,英國經(jīng)濟學家凱恩斯就曾預言:“有史以來,人類將首次面對一個真正永恒的問題——如何利用工作以外的自由與閑暇,過快樂、智慧的美好的生活。”一貫以崇尚金錢和成功著稱于世的美國人,也對過去的價值觀產(chǎn)生懷疑和厭倦,不少人甚至寧可放棄高收入和為事業(yè)疲于奔命的生活方式,而選擇少賺錢、少消費和求得快速成功,換取更多的自由時間,去過一種比較輕松的生活。
閱讀有價值的書籍,寫詩,唱歌,欣賞藝術(shù),學習新語言,到公園散步,去大海游泳,觀看日出及日落,或去聽小鳥唱歌——這種詩意而浪漫的生活方式看上去簡單無比,實現(xiàn)起來卻無比艱難。我們有不少人為了得到奢華的生活可以忙碌幾年、幾十年,卻舍不得花費幾個小時享受生命。舍棄物質(zhì)而重精神,沒有什么能比這個選擇更令現(xiàn)代人裹足不前的了。
|
我的絕望與神往
背負著功名利祿的重壓,承載著妻女車房的幸福,而幸福被設立了無數(shù)的量化標準,早已不再是內(nèi)心的微妙體驗。
每個清晨,鄰居們都會看見赤著腳的蘇格拉底走出房門,踩著晶瑩的露水,跳到一塊等待雕刻的大石頭上,仰起頭向遠道而來的太陽熱情問候,向正在隱去的星星和月亮揮手告別。然后蘇格拉底披上他破舊不堪的袍子,準備到集市上和民眾們辯論,行使他“思想助產(chǎn)士”的義務勞動。
這時正為早餐發(fā)愁的妻子沖出來,高聲發(fā)著牢騷,抱怨家里米缸朝天,丈夫卻天天游手好閑,不求上進。老蘇親昵地擁抱一下老婆,向外邊走邊說:“親愛的,我去工作了,我要幫人們把思想順利生產(chǎn)下來。”憤怒的妻子一盆水把蘇格拉底澆成了落湯雞。蘇格拉底像騎士一樣抖抖身上的袍子,對哈哈大笑的鄰居說:“看來我猜對了,電閃雷鳴過后,必有大雨傾盆。”
除了養(yǎng)成了抱著傳記《探索幸福的人》入睡的習慣之外,我再沒有和老蘇有聯(lián)系的地方,沒有他簡單詩意的生活,沒有他思想助產(chǎn)的工作,也沒有像他那樣的對待妻子的好心情。世界變了,不會再有蘇格拉底了。老蘇如果生在1976年也得是一公司白領。還有能力思想的時候,我總這樣安慰自己,自我按摩著被庸碌生活折磨得酸痛不堪的靈魂,按捺著時刻想對抗、逃逸、放棄的沖動,揉著麻木的腦袋昏昏睡去,等著明天如約到來。
我給自己起了個綽號叫“九袋長老”,背負著功名利祿的重壓,承載著妻女車房的幸福,而幸福被設立了無數(shù)的量化標準,早已不再是內(nèi)心的微妙體驗。例如:作為一個有為青年,我被鄰居稱為“好丈夫”、“好男人”,被同事視為最得上司器重的部下,被市場調(diào)查人員歸為最有望買車的潛在客戶,被房地產(chǎn)商親切地稱為未來的業(yè)主,此外,還被視為最需要上MBA的中層,最有可能開公司的男人……各式各樣的袋子會永遠掛在身上,逼著我們生命不息奮斗不止。
我們連獨處的勇氣都沒有了。因為獨處使人清醒,而清醒使人痛苦。昨晚終于獨處了一會兒,看看陶淵明的詩集。沒想到一首《歸去來辭》讓我的靈魂失聲痛哭。“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云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絕游。世與我而相遺,復駕言兮焉求?”
他離開官場,回到田園,像囚犯逃脫了牢籠,像嬰兒回到了媽媽的肚子里。林語堂說陶淵明是整個中國文學傳統(tǒng)上最和諧最完美的人物,他的生活方式和風格是簡樸的,令人敬畏,使那些聰明與諳于世故的人自慚形穢。那些自慚形穢的人中一定有我。
被無數(shù)人神往的陶淵明啊,你使我神往到了絕望。(潘采夫)
簡單生活簡單愛
連欣賞落日都成為城市人的侈奢品,我們逐著的生活目標真的就能帶給只需簡簡單單就能享受的快樂?
簡單即快樂,這似乎與現(xiàn)代人的追求有些格格不入,但這卻是自古及今一些智者的追求,某種程度上,甚至可以說是一種建立在獨立人格之上的理想主義者的精神境界。
君不見,幾千年前,咱們的圣人孔子便向往著這樣簡單而又快樂的生活方式?!墩撜Z》中是這樣記述的,子曰: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簞食瓢飲,可謂清苦;人在陋巷,也與富貴無關。但這又何妨,金錢固然可以買到世間的各種珍稀奇異之物,可以買到許多人只能徒羨的物質(zhì)生活,但那又如何?充裕的精神世界,卻往往與金錢無關,與富貴的物質(zhì)生活無關。
道理講起來似乎非常淺顯,但紅塵滾滾的世間,又有幾人能參悟得透,真正領悟到“此中有真義,欲辯已忘言”的境界?有時想想,倒不如隨灑脫的陶淵明一起“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是否也是一種快樂?
在鋼筋水泥構(gòu)筑的城市叢林中穿行,我們每每風餐露宿,奔波在路途之上,為了那些糾纏在我們面前的俗利患得患失,斤斤計較,忘記了友誼,忘記了親情,忘記了家庭,甚至忘記了身邊的日出日落。記得有一日,我的同事突然驚訝地喊道,看哪,好美的落日!是啊,連欣賞落日都成了侈奢品,我們追逐著的生活目標難道真的就不能帶給我們只需簡簡單單就能享受的快樂?
悲哀的人群,不知道是否該如此形容每天都要從不同的地點啟程的旅人?我們固然披星戴月,我們固然夜以繼日,我們固然在算計之中體會到些微的快樂,但,這哪是真正的快樂?我們付出了一生,卻只留下斑駁的回憶,當我們步履蹣跚時,才想起外面還有更廣闊的世界,有更美麗的風景,但此時已徒喚奈何。
周杰倫在一首歌里唱道,簡簡單單愛……但這,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卻只能是一種奢望。當社會的法則越來越多地染上金錢的顏色時,誰能在人人狂奔的擁擠路徑中歇下腳,仔細地看看周圍迷人的風景,聽聽風,淋淋雨,甚至痛痛快快地喊兩聲?
難怪孔子在與弟子們漫談人生理想時,會非常贊賞曾皙“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的選擇。但簡單之間,潛伏著常人難以忍受的孤寂,這又豈是我們所能忍受的?如果連簡單都無法忍受,又如何能享受平淡的快樂。愈簡單,愈快樂,至少在我等凡夫俗子看來,是知易行難啊。
簡單生活的藝術(shù)
單純的喜悅
有一個小女孩每天都從家里走路去上學。一天早上天氣不太好,云層漸漸變厚,到了下午時風吹得更急,不久便開始有閃電、打雷、下大雨。小女孩的媽媽很擔心,擔心小女孩會被打雷嚇著,甚至被雷打到。雷雨下得愈來愈大,閃電像一把鋒利的刀刺破天空,小女孩的媽媽趕緊開著她的車,沿著上學的路線去找小女孩,看到自己的小女兒一個人走在街上,卻發(fā)現(xiàn)每次閃電時,她都停下腳步,抬頭往上看,露出微笑??戳嗽S久,媽媽終于忍不住叫住她的孩子,問她說:“你在做什么???”她說:“上帝剛才幫我照相,所以我要笑??!”
失去與擁有
有位企業(yè)家在商場上獲得了驕人的成就。當他的事業(yè)達到巔峰的時候,有一天他陪父親,到一家高貴的餐廳用餐。現(xiàn)場有一位琴藝不凡的小提琴手正在為大家演奏。這位企業(yè)家在聆賞之余,想起當年自己也曾學過琴,而且?guī)缀鯙橹偪?,便對他父親說,“如果我從前好好學琴的話,現(xiàn)在也許就會在這兒演奏了。”“是呀,孩子,”他父親回答,“不過那樣的話,你現(xiàn)在就不會在這兒用餐了。”
知道自己“有限”的聰明
一個聰明的男孩,有一天跟著媽媽到雜貨店去買東西。老板看到這個可愛的小孩,就打開一罐糖果,要小男孩自己拿一把糖果。但是這個男孩卻沒有任何動作。幾次邀請之后,老板親自抓了一大把糖果放進他的口袋中。回到家中,母親好奇地問小男孩,為什么沒有自己去抓糖果而要老板抓呢?小男孩回答很妙:“因為我的手比較小呀!而老板的手比較大,所以他拿的一定比我拿的多很多!”
散步的啟示
上帝給我一個任務,叫我牽一只蝸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得太快,盡管蝸牛爬得已經(jīng)很盡力,但還是慢得讓我無法容忍。我催它,我唬它,我責備它,蝸牛用抱歉的眼神看我,仿佛說:“人家已經(jīng)盡了全力!”我拉它,我扯它,我甚至想踢它。蝸牛受了傷,它流著汗,喘著氣往前爬。真奇怪,為什么上帝叫我牽一只蝸牛去散步?上帝?。槭裁??天上一片安靜。“唉!也許上帝去抓蝸牛了吧!”好吧!松手吧!反正上帝不管了,我還管什么?任蝸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悶氣。
咦?我聞到了花香,原來旁邊有個花園。我感到微風吹來,原來夜里的風這么溫柔。慢著!我聽到,我聽到蟲鳴,我看到滿天的星斗多亮麗。咦?以前怎么沒有這些體會?我忽然想起來,莫非是我弄錯了?原來上帝是叫蝸牛牽我去散步。(雅風)
快樂原來如此簡單
對頻繁交際說NO
小閑,女,26歲,報社編輯
我原先每天下班后不是在茶館談事,就是在酒吧和朋友一起Happy。折騰了幾年下來,我發(fā)現(xiàn)這些事情非常耗費我的時間和精力。后來我終于大徹大悟,從此放棄了很多從前很看重的機會?,F(xiàn)在每天下班就按自己喜歡的方式去生活。那就是,下班后一個人回到家,洗一個舒服的熱水澡,然后坐在沙發(fā)上,聽著音樂,看看雜志。工作過后我們需要一個可以讓自己松弛的方法。幸福的生活可以很簡單,不需要華麗的物質(zhì),只需要有自己喜歡的人,有自己喜歡的東西即可。享受生活并不等于享受物質(zhì),重要的是要了解自己的需要。
簡單生活是一場秀
W先生,35歲,某銀行高級主管
我覺得有真簡單和偽簡單之分。鄉(xiāng)下人,他們的生活就是真簡單;而有些城里有錢人過膩了好生活,到鄉(xiāng)下去體驗一下,就是偽簡單。他們的房子外面是原生態(tài)的東西,但可能家里還是豪華無比,還是有先進的通信工具。他們的這種生活只能算是一種作秀,一種可以被炒作的時尚潮流。
我認為,簡單生活應該是一種心理狀態(tài),而不是簡簡單單地只講物質(zhì)上的東西。我的簡單生活就是中午吃一頓三鮮米線,晚上能吃上老婆做的美味,吃完后抽支煙,然后泡一壺茶,打開體育頻道看看足球比賽,或者上網(wǎng)和網(wǎng)友聊天。其實我的生活原本就是這樣簡單。
簡單就是率先性
Y先生,31歲,某廣告公司策劃總監(jiān)
我認為過簡單生活一定要有自己的精神基礎,如果沒有自己內(nèi)心的寧靜,或者說沒有豐富而充滿活力的精神世界,走到哪里,都不可能找到純粹的寧靜的世界。絕對的簡單生活方式有很多不現(xiàn)實的地方,去體驗這種生活的人實際上是在壓抑自己。
任何刻意的生活,都是沒有樂趣的。我理解的簡單生活方式,就是“率性而為”。舒適是原則,我穿衣服不一定是名牌,但它一定要舒適;我不一定要住高樓大廈,但我要住得舒心。我并不排斥物質(zhì),精神生活是建立在物質(zhì)生活之上的,但物質(zhì)生活不能約束我。我用錢做各種投資,不是為賺錢而賺錢,而是想利用自己的智慧讓自己有基本的生活保障,幫助我去做有助于自己精神成長的事。
簡單生活不是浮躁
S小姐,24歲,公務員
我覺得那種不要電視、不上網(wǎng)的生活是完全沒有必要的,世界很精彩,電視和網(wǎng)絡都可以傳達出對我們有益的信息,關鍵是自己的心靈要做一種取舍,要很清醒,什么是自己想要的,有用的東西就去吸取,而沒有必要完全排斥。
我所理解的簡單生活,就是保持一種自由的心態(tài),不給自己的物質(zhì)生活帶來過多負擔。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同時只去爭取自己想要的東西,而不是被這個新事物層出不窮的年代牽著自己的鼻子走。為太多的事物所誘惑,說不清自己想要什么,又好像什么都想要,這樣的生活就無法簡單起來。(風清云淡)
不敢簡單
我希望生活越繁復越好,越忙越好,越累越好,越不簡單越好——其實,我很想過簡單生活——只是,沒掙夠安身立命的銀子之前,實在不敢簡單。
其實,更多時候,我們只是談談簡單生活而已,因為得不到,才心向往之。簡單生活并不是誰都能過的。況且,雖然是理想生活之一種,但你果真過上了,也并不一定就讓人心跳得不能自已。還有一個問題是,到底什么是簡單生活,是“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回也不改其樂”,還是吃膩了肉之后想喝口稀粥換換口味?相信大部分人認同后者。倘如此,問題就來了,要想過得上簡單生活,你必須先過上不簡單的生活。
何謂不簡單生活,我也說不出個端詳,但發(fā)動我的想像力,不外如此:有足夠大的房子盛得下親情、友情、愛情甚至隱私;有足夠好的車為西裝革履的日子加速、減速、無極變速;有足夠濃的酒把夜色泡軟、泡濃、泡淡、泡爛;有不止一張銀行卡,卡里的錢也許不是太多,但肯定是可持續(xù)支配的,一部分用來聽音樂會,一部分用來保證若干年之后自己及家人的健康……所以,為了過上簡單的生活,你一定得先掙足了一百萬、一千萬甚至更多。寶馬開膩了,你才想偶爾騎回自行車;吃夠了山珍海味,才有可能對窩窩頭產(chǎn)生興趣,“沒哭過長夜的人不足以語人生”,絢爛之極歸于平淡,說的都是這個道理(或者事實)。所以,一個從沒失戀過的人,對我大談愛情,我必一笑了之;一個為愛情褪過幾層皮的人說出的愛與恨,才會讓我頷首稱是。
好事者編的那個現(xiàn)代寓言里,窮人對富人說,你辛苦了一輩子不就為了休閑曬曬太陽嗎?你看我,一分錢沒有,不是已經(jīng)曬到了太陽。哈哈,這個故事的可笑之處就在于,曬過太陽之后,窮人要為沒東西吃而鎖緊眉頭,而富人們卻為不知吃什么才好而發(fā)愁。
對于我個人來說,渴望居有屋食有魚出有車——這是我小時候的夢想之一。我現(xiàn)在所過的是一種居有出租屋食有小魚出有自行車的生活,與理想而言,差得太遠。因為沒買房子,還算有點閑錢,但是,一想到未來的生活,卻又迷茫得像雪原蒼狼。我對生活始終不滿,不是我有多大的野心,而是不努力就得餓死。比如說,我現(xiàn)在最怕的就是生病,對于一個在北京打拼,沒有什么醫(yī)療保險的人來說,如果有個傷風感冒的,倒還買得起單,然而,若有個三長兩短的,只能眼睜睜地等著天黑下來……曾經(jīng)有過非常壯烈的設想,一旦得了個什么讓現(xiàn)代科學為難的病,一定從樓下跳下來。盡管我知道這種可能性幾乎等于零,但當時我還是被自己感動得一塌糊涂:嘿嘿,我這一跳不要緊,至少可以為老婆孩子省下一筆錢,可幫她們撐過相當長時間——當然,她們得過“簡單生活”:把消費盡可能地放低,能喝白開水就別喝桶裝的?,F(xiàn)在對我來說,最主要的目的是掙錢掙錢掙錢,有時甚至會產(chǎn)生再打一份工的念頭,反正不能讓自己閑著。我希望生活越繁復越好,越忙越好,越累越好,越不簡單越好——其實,我很想過簡單生活——只是,沒掙夠安身立命的銀子之前,實在不敢簡單。(大衛(wèi))
一根棍子的追求
我個人比較欣賞隨遇而安的日子,有就過有的日子,沒有就過沒有的日子,可惟一不能放棄的一點,就是對生活的追求。
記得上中學的時候電子游戲剛剛興起,比起現(xiàn)在游戲廠家不擇手段鼓吹的各種大型游戲,那時候的電子游戲簡直是初級形態(tài)的娛樂工具。學校則把去游藝廳視為違反校規(guī),要求每個同學寫下的保證書上就包括“保證不去電子游藝廳”。那時候書包中除了課本之外,總是帶著一個“手掌機”,也就是那種能玩俄羅斯方塊的小東西,著實耽擱了不少學習的時間。那玩意玩起來有癮,總是讓人在最簡單的機械動作中取得莫名其妙的快樂。
想像生活也是這樣,每天幾點一線,我們生活得就像那些方塊,翻轉(zhuǎn)、落下、見縫插針、優(yōu)勢組合……等,辛辛苦苦地碼了一大堆,來了一根直棍方塊,對準目標嘩地少了一大片,舒服!生活也是這樣,那些讓我們驚喜的事情就是這根棍子,嘩地云消霧散,人生仿佛就這樣開朗起來,舒坦!
有錢人的生活似乎成了平民百姓夢寐以求的日子,不僅酸了吧唧地出了一大批“假如我有了錢就如何如何”的人物,而且培養(yǎng)了一大批企望天上掉餡餅的“彩民”,更有不計其數(shù)地做著發(fā)財美夢的人們。
永遠有一部分人是渴望簡單生活的,如果一根直棍能讓我們興奮,那么接二連三地老下來一根根直棍的話,生活便也沒什么趣味了。我個人比較欣賞隨遇而安的日子,有就過有的日子,沒有就過沒有的日子,可惟一不能放棄的一點就是對生活的追求——可以追求幸福,可以追求快樂,可以充實或者虛度光陰,這些并不重要。大家從一出生到化為灰燼,就像屏幕上出現(xiàn)的一個個方塊,無論是翻滾著下來,還是直接下來,或者是左搖右擺徘徊不定地下來,終究要落下來成為生活的一個基石,位置擺得不對很快便會被削平,位置正確的話也不會引起多大的轟動,生活便是一層層的增加,欲望更是一層層的減少,最后剩下的就是簡單如水的心。
在一根直溜溜的棍子下來的時候,我們視其為驚喜或者說幸福,至于這根棍子是物質(zhì)的還是精神的,我覺得一點兒也不重要,重要的是那根棍子給我們帶來的心態(tài)。一切塵埃落定的時候,什么都清凈了。
說倆蜣螂憧憬中獎后的生活,有一個說:我要是中獎了我就買下周圍所有的廁所,吃完這家吃那家!另一個蜣螂說:我要是中獎了我就包養(yǎng)一活人,天天吃新鮮的!
一根棍子的追求就是——你好,什么都好?。ɡ县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