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這是一篇在網(wǎng)絡(luò)上引起不少關(guān)注的文章,從某種意義來說,它顛覆了人們長久以來對于睡眠的非科學認識。
本文重點并非關(guān)注是否缺乏睡眠,而是關(guān)于如何更聰明地睡覺,討論什么才是符合我們自然天性的睡眠方式 我總是和別人說,每天只需睡6個小時,甚至僅僅4個半小時就足夠了。個中的秘密并非緣于睡眠的質(zhì)量,而在于睡眠的時間本身——如果睡眠時間為90分鐘的倍數(shù),這將會改變你的人生。
上面這些數(shù)字應(yīng)該就是你所應(yīng)得到的睡眠時間,這也是你身體自然的生理需求。我向毛主席保證,如果關(guān)掉鬧鐘后去睡覺,醒來時再看一下鐘,你會發(fā)現(xiàn)一共睡了90分鐘的倍數(shù)時間。而這個90分鐘,便是所謂的睡眠周期。 一般來說,我在晚上睡3個小時,并會在傍晚打盹小憩90分鐘。加起來一共也就4個半小時,而我的頭腦能夠一直保持清醒,感覺睡眠充足且精神飽滿。如果想了解原因,就看看下面這些科學的解釋吧……
下面還有一些來自應(yīng)用認知研究中心的資料(http://):
于是這也解釋了,即使睡足8小時后,我仍舊感到疲憊、暈乎乎的,又或者說睡了4個鐘頭時,是幾乎不可能醒得過來的。作為普通人,我們幾乎從小都被教育過,要“睡足8個小時”。盡管這樣(的教育是錯誤的),仍然還是會有一些人感覺睡得比別人好。這是為什么呢,難道說上述理論有誤?當然不是。真實情況是因為那些看上去并未完成最后一個睡眠周期,但是仍然感覺休息很充分的人,實際睡眠時間大都接近7個半小時,或者9個小時(還有一個原因,即每個人的睡眠周期時間長度亦有不同,這點在文章最后有說明)。
打盹是直接改善θ腦波的關(guān)鍵。θ腦波,即超意識腦波。在清醒時,更多的θ腦波,就意味著擁有更高的創(chuàng)造性智力 據(jù)說歷史上那些“高產(chǎn)”的名人,絕大多數(shù)深諳此理并恪守之。列奧納多?達?芬奇、托馬斯?杰斐遜和巴克明斯特?弗勒都一直使用這個的“技巧”,另外還有諸如尼科拉?特斯拉、托馬斯?愛迪生、拿破侖和溫斯頓?丘吉爾等聰明的R20;大腦”們更是同時利用打盹休息獲益不少。 另外打盹似乎還有長壽的好處,弗勒活了87歲,達芬奇到60多歲才掛點——他們都活了各自所處時代男性平均壽命的兩倍! 趣味知識:當大腦處于θ腦波狀態(tài)時,腦細胞會重組鈉鉀比率。鈉鉀比與滲透作用有關(guān),滲透作用即各種化學物質(zhì)出入腦細胞的化學過程。在一個長期的β腦波狀態(tài)后,鈉鉀比就會失去平衡,這就是造成所謂的“精神疲勞”的主要原因。而一個短暫的θ腦波期(約5至15分鐘)便能夠恢復正常的鈉鉀比,也就是說恢復精神狀態(tài)。
人類原始天性更適合于多相睡眠,而非我們所習慣了的單相睡眠行為 單相睡眠,相當于人們普遍的睡眠行為,即晚上睡覺,白天干活。 多相睡眠,則是指在一天內(nèi)分布存在多次的睡眠/清醒事件。如果一天睡眠計劃中含一次午睡,那就是一個多相睡眠的例子了。 首先,自然界中幾乎所有動物的行為都是多相復雜性的。而且多相睡眠是人類嬰兒時期占主導地位的睡眠方式,只有在稍年長后,兒童才逐漸被斷絕了午睡的概念。此外,當人們與外界環(huán)境隔絕聯(lián)系后——保證無法從自然因素(如陽光),或人為暗示(如鐘表、電視節(jié)目)來判斷實際時間——將傾向于表現(xiàn)出更多的短暫睡眠行為,而非保持只“夜晚”才發(fā)生的單相睡眠。最后一點,小睡打盹——即短時間的睡眠——比起長時間的睡眠來說,在提神醒腦方面更為有效。
從單相睡眠習慣轉(zhuǎn)變到多相睡眠,并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但是要循序漸進 逐漸減少夜間睡眠,并且在傍晚小睡一會——關(guān)于小睡,你應(yīng)該只選擇兩種時間長度:要么20分鐘,要么90分鐘(或者90分鐘的倍數(shù))。因為打盹20分鐘能讓你只進入睡眠的第一階段,而不會跌進深度睡眠,才能在醒來后能夠獲得一定的休息效果。 對于如何使自己轉(zhuǎn)變并適應(yīng)多相睡眠這樣的睡眠方式,有兩點很關(guān)鍵: ?。?、測量你自己的睡眠周期長度。90分鐘只是一個平均值,不同的人還是有所不同的。比如我自己前些年還是90分鐘,而現(xiàn)在已經(jīng)縮短為75分鐘了。因此假如我現(xiàn)在7點鐘時一頭栽倒在床頭上,在不使用鬧鐘的情況下,第一次醒來時時針就會指在8點15分。
FAQ ? 體育鍛煉會讓我睡得更多? 的確,適度的體育鍛煉會讓睡眠更深,同時它也能在清醒時提供給人更多的動力。關(guān)鍵是,量力而為,這樣的話所需的睡眠時間還是會和平時一樣的。當然,如果運動過度,就有可能需要較平時更多的睡眠周期來恢復體力了。 ? 如何準確測量自己的睡眠周期? 就像中學做實驗一樣,多次測量,獲得平均值。但是要注意的是,我們是生物,并不是儀器,并非每次睡眠周期都是完全一模一樣的。 ? 獲取別人的經(jīng)驗? ? 幫助更有效睡眠的相關(guān)產(chǎn)品? 補記:嚴格來說,本文基本屬于編譯,報告完畢! ![]() |
|